(二)考核形式1.综合面试(1)PPT报告:考生必须以PPT形式向考核专家组报告本人的学习(及工作)经历、硕士阶段课程学习成绩情况、硕士学位论文情况、外语水平、科研经历与成果、对拟从事研究的学科领域及研究方向的认识、未来开展学习研究的计划等内容。(2)专业综合面试:考察考生的治学态度、学术素养、外语水平和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和培养潜力。2.各考核组可以选择是否附加笔试考核形式。3.思想政治考核和品格考核。主要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4.加试。同等学力考生和跨一级学科考生按《武汉大学2018年招收攻
六、录取考核总评成绩是决定是否录取的依据。考核专家组根据候选人的考核总评成绩高低顺序,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勿滥”的原则确定录取推荐名单,报国际法研究所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在国际法研究所网上公示无异议后上报研究生院。
1.综合面试(1)PPT报告:考生必须以PPT形式向考核专家组报告本人的学习(及工作)经历、硕士阶段课程学习成绩情况、硕士学位论文情况、外语水平、科研经历与成果、对拟从事研究的学科领域及研究方向的认识、未来开展学习研究的计划等内容。(2)专业综合面试:考察考生的治学态度、学术素养、外语水平和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和培养潜力。
1,武汉大学2018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http://www.gs..cn/index.php/index-view-aid-8989.html;
四、考核内容与形式(一)综合考核内容主要包括1.学术素养。通过考核候选人的专业基础、知识结构、学术研究兴趣及研究能力等,考查其是否具备本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所需的专业知识基础及学术研究能力。2.外语水平。主要考查候选人是否具备本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所需的外语应用能力。3.创新潜质。结合候选人学术研究经历和已取得的成果,考查候选人的科研创新能力,评价其是否具备本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所需的创新潜质。(二)考核形式1.综合面试(1)PPT报告:考生必须以PPT形式向考核专家组报告本人的学习(及工作)经历、硕士阶段课程学习成绩情况、硕士学位论文情况、外语水平、科研经历
一、组织机构国际法研究所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所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核工作。按二级学科(或研究方向)分别组织考核专家组,专家组由不少于5名本学科专业(或相近学科专业)的博士生指导教师组成,组长由国际法研究所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确定。考核组负责具体考核工作,包括:形成候选人遴选及综合考核的学术评价标准;审核申请者的申请材料,形成评议结果;对考生进行综合考核,形成综合考核成绩,提出录取意见。
2,2018年博士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http://www.gs..cn/index.php/index-show-tid-108.html;
4.加试。同等学力考生和跨一级学科考生按《武汉大学2018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及招生目录的规定,加试规定的科目,考试形式为笔试,每一科目考试时间为2小时,满分100分。跨学科考生是指原所学专业不属于法学一级学科(代码为0301)的考生。
653国际法研究所(2018年度)学院、专业、研究方向代码及名称计划招生人数博导代码及姓名外语水平考试科目考核阶段加试(含同等学力、跨学科)备注653国际法研究所10030109国际法学10①国际法②国际关系999(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9999不区分导师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或1104法语或1105德语注:2018年国际法研究所博士报名不分研究方向与导师,具体办法与导师简介请参见学院网站通知。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国际法研究所联系人:安营联系电话:68756957邮箱:anying66@导师代码
653国际法研究所(2019年度)学院、专业、研究方向代码及名称计划招生人数博导代码及姓名外语水平考试科目考核阶段加试(含同等学力、跨学科)备注653国际法研究所10学术学位030109国际法学①国际法②国际关系00(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9999不区分导师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或1104法语或1105德语注:2019年国际法研究所博士招生按不区分研究方向及导师报考,具体办法与导师简介请参见学院网站通知。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国际法研究所联系人:梁爽联系电话:87689041邮箱:fxy_cool@.cn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