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安徽 | 水利水电工程(卓越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7 | 23787 |
自动化类(含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其中自动化专业为卓越班) | 567 | |||||
通信工程 | 565 | 24835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64 | 25345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563 | 25875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63 |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562 | 26428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561 | 26975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561 | |||||
软件工程 | 561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班) | 561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560 | 27501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59 | 28065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559 | |||||
网络工程 | 559 |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558 | 28650 | ||||
材料物理 | 558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558 | |||||
应用统计学 | 557 | 29232 | ||||
环境工程 | 557 | |||||
工业工程 | 557 | |||||
会计学 | 557 | |||||
人力资源管理 | 557 | |||||
材料化学 | 557 | |||||
印刷工程 | 557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557 | |||||
日语 | 文科 | 573 | 8802 | |||
英语 | 571 | 9515 | ||||
法学 | 571 |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创新精神,在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以及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等方面具有较宽的专业知识,掌握电力系统生产、运行的规律和特点,对智能电网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有一定认识,能在智能电网、信息处理与通信工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和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基础课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软件与数据库基础、图学基础与CAD等
专业基础课
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磁场、电力电子电路与系统、自动控制理论、信号处理与系统、通信原理、信息论基础、物联网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检测与传感技术等
专业课
电气学科导论、智能电网导论、电力系统分析(稳态、暂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化、现代供电技术、智能电网通信技术、智能电网信息与安全、智能电表与需求侧管理、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等
专业特色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是西安理工大学的战略性新兴本科专业,也是国家经济建设,尤其是一丝一带战略所急需的专业。该专业所属电气学科为陕西省重点学科,并且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设置齐全。与之相关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09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其中与世界500强企业联合共建的实验室2个。现有专业教师39名和实验人员3人,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10名,教师中64%具有博士学位和工程实践背景,在智能电网技术、信息技术方向的教学与研究中特色显著。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信息通信技术、智能电网技术,掌握电气工程与信息处理的基本知识,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五大发电公司、两大核电集团、南瑞集团、许继集团、西电集团、特变电工以及各类各级设计院等大型国企,可在ABB、西门子、施耐德、艾默生等著名外企,可在北京四方、南瑞继保、等知名民企,可在国防军工单位等等,从事开发、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会计理论与方法、经济管理理论与方法,具备较强的会计核算、分析和财务管理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管理、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生产与运作管理、市场营销、应用统计、审计学等。
就业方向
在各类企业、金融机构和事业单位以及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以及学校、科研机构从事会计、财务、税务、审计等方面的工作。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数值逼近、数值代数、微分方程数值解、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分析、数学建模、运筹与优化、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C、C++)、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信息论基础、操作系统、计算机图形学、软件工程等。
就业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为计算机公司、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等,从事软件研发、测试、管理等工作。同时还有相当比例的毕业生攻读数学、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等相关学科硕士研究生,或者出国继续深造。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日语语言基础、较强的日语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具备较好的理工科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商贸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各单位对日语人才的特殊需求。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翻译、教学与科研、商贸、管理、国际文化交流等领域的工作。
学制与学位:本专业学制四年,文史类、理工类兼招,学生毕业时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课程体系:本专业采用外语+专业方向的办学模式,专业特色为“科贸日语”。专业教育体系分为三部分:1)理论课程体系;2)实践教学体系;3)素质教育体系。理论课程体系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选修课主要开设拓宽专业面的课程,既可增强学生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又能为以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实践课程体系包括语言技能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课程: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听力、日语会话、高级日语视听说、日语阅读、日语基础写作、中日笔译理论与实践、中日口译理论与实践、科技日语翻译、科技日语文献阅读、科技日语口笔译工作坊、商务日语、英语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考取国内高校日语语言文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研究生,也可赴日本继续深造,可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翻译、研究、教学及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首批名牌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具有七年制本硕连读和卓越工程师计划招生权,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本专业现设有“金属材料工程”、“材料表面工程”、“陶瓷及粉末冶金”共三个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定位 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培养材料科学技术领域的工程师与优秀专业人才,胜任未来工程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具体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5年左右,经过自身学习和行业锻炼,能达到下列目标:
① 具备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养,遵守职业道德,具有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安全与环保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
②熟悉大材料类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动态,能够运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和工程技能,具备独立发现、研究与解决现实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③具备工程师的基本专业素质,能够进行材料应用体系复杂工程的技术与产品研发、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的设计与改进、升级或重新设计、营销和管理等活动,一般能达到中级职称;
④ 具有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能够在多学科团队或跨文化环境中工作,并作为技术骨干或主要负责人发挥有效作用;
⑤ 具有终身学习和自我完善的能力,能够通过行业训练、继续教育方式持续提高专业素养和自身素质,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与本专业一致,但偏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能够将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工程基础、专业基础知识用于分析和解决材料设计或生产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指标点1-1能够将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知识和原理应用于分析简单材料工程问题;
指标点1-2能够根据基础知识分析材料工程问题,并与已知典型结果进行比较和判断;
指标点1-3能够用机械、电工、电子等工程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分析简单机械电气装备的工作原理,并对简单故障进行分析判断;
指标点1-4能够用材料制备和应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解决材料设计或生产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毕业要求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分析材料类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指标点2-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基本原理应用到材料性能问题的识别和表达;
指标点2-2能够将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应用于材料装备问题的识别和表达;
指标点2-3能够识别和判断材料类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点和参数,理解解决复杂材料工程问题的多种途径,通过综合分析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能够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和优化材料工程技术、工艺或设备方案,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并能够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指标点3-1能够根据产品和工程需求提出合理可行的材料工程技术、工艺或设备的设计方案;
指标点3-2能够在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现实约束条件下,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指标点3-3能够对设计方案进行优选,体现创新意识,并能够用图纸、报告或实物等形式,呈现设计结果。
毕业要求4能够基于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分析测试方法、实验设计方法和材料的生产工艺,对复杂材料工程问题设计实验,并能通过实验结果评价获得合理有效的结论
指标点4-1能够利用材料主要分析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根据材料研究或产品质量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分析测试方法;
指标点4-2能够在材料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能采取合适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
指标点4-3通过实验获得有效数据,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和解释,得出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5能够针对复杂材料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分析、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指标点5-1具备运用网络搜索工具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本专业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能力;
指标点5-2具备运用合适的绘图软件或方法正确表达机械部件、设备结构的能力;
指标点5-3具备运用合适的原料、工艺技术、设备解决材料生产、制备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能力,以及具备运用合适的理论或软件对材料生产相关工艺参数进行模拟和预测的能力,并能理解模拟和预测的局限性。
毕业要求6能够基于专业知识对工程实践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了解与材料生产、设计、研发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承担的责任,能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角度,评价材料工程实践产生的影响
指标点6-1能够以材料专业知识为基础进行分析和评价工程活动的合理性;
指标点6-2能够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角度,评价材料工程实践产生的影响;
指标点6-3了解与材料的生产、设计、研发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能够正确理解和评价本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指标点7-1熟悉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能够理解和评价材料产业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指标点7-2能够理解和评价在材料工程实践中的资源利用率、污染处置方案和安全防范措施,判断整个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的隐患,具有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毕业要求8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材料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指标点8-1理解世界观、人生观的基本意义及其影响、理解个人在历史以及社会、自然环境中的地位;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
指标点8-2理解工程师的职业性质与责任,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毕业要求9具备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指标点9-1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能够理解团队中每个角色的含义以及对于整个团队目标的意义;
指标点9-2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和表达能力,具有在团队中发挥不同角色作用的能力。
毕业要求10能够就复杂材料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指标点10-1能够撰写材料专业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能够就本专业复杂材料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指标点10-2了解材料工程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能提出建设性见解。
毕业要求11具有系统的工程实习经历,能正确理解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以及本专业工程活动中涉及的重要经济与管理因素,且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指标点11-1具有系统的工程实习经历;
指标点11-2理解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以及材料工程活动中涉及的经济与管理因素,并能够进行工程经济的相关分析评价。
毕业要求1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指标点12-1对于自主探索与学习的必要性有正确的认识,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指标点12-2能针对个人或职业发展的需求,采用合适的方法不断学习,适应发展。
主要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工程装备基础、材料加热炉基础、金属材料学、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分析测试方法、金相显微技术、材料工程综合实验、失效分析、非电量测试技术等;
金属材料工程方向:金属热处理工艺学、冶金质量分析与控制、金属材料工程综合课程设计等;
材料表面工程方向:材料表面工程、材料腐蚀与防护、材料表面工程综合课程设计等;
陶瓷及粉末冶金方向:无机材料物理化学、粉末冶金学、 陶瓷及粉末冶金综合课程设计等;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采用学校-企业联合培养模式,按照“3+1”模式实施培养:前3年在校学习相关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第4年校企联合培养进行实践训练,特注重对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的校企联合培养实施2+4+14+17模式。2表示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2周的认识实习,4表示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4周的生产实习,14表示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14周的工程设计实践环节,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联合承担,课程教学与实践内容着力发挥企业的技术和设施优势,17表示为期17周的校企联合毕业设计环节。以上共计35周企业实践环节,目的使学生在企业实际环境中发现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实施,积累相关工程实践经验。企业实践实施双导师制,每名学生配备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各1名,在企业完成相关实践环节,在机械设计、材料设备、热处理、表面强化、陶瓷材料和生产管理等全面训练,培养与提升创新意识和工程问题解决能力。
就业方向 本专业应届毕业生有40%以上考取研究生,其中考取985、211等知名院校(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占50%左右,对我专业本科生培养的评价较高,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很强。同时毕业生能适应国民经济各行业对材料领域高级专业人才的需要,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历年超过90%,就业领域涉及汽车工业、机械工业、航天航空工业、冶金工业、电子工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从事材料研究开发,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防护工程设计,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以及计算机和通信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维护管理、安全保障和应用开发 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管理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能够承担计算机网络 系统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与管理 学知识;
3.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具备良好的工程素养以及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 神,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
4.掌握网络工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相关工具,并具有将其应用于网络系统的设计实 现、维护管理、安全保障和网络应用开发的能力;
5.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终身学习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适应学科 发展能力;
6.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 针与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伦理的基本要求;
7,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诚信意识和团 队精神;
8.具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有良好的生活和体育锻炼习惯,身体健康。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机网络、数字通信、网络工程设计、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网络开发。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计算机原理(58+6学时)、计算机程序设计(28+8学时)、数据结构(40+6学时)、 操作系统(46+8学时)、计算机网络(44 +10学时)、信息安全导论(30+6学时)、数据通信(32 +4学时)、互联网协议分析与设计(30+6学时)、网络工程(32+4学时)、网络应用开发与系统 集成(24 +12学时)、路由与交换技术(28+8学时)、网络安全(30+6学时)、网络管理(32+4 学时)、移动通信与无线网络(30+6学时)、接入网技术(32+4学时)、网络测试与评价(32+4 学时)。
示例二:离散数学(60学时)、电路与信号分析(50 +10学时)、电子技术基础(50 +10学 时)、计算机程序设计导论(40+20学时)、算法与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原理 (48 +12学时)、数据库原理与应用(20+20学时)、操作系统(50+30学时)、数字通信原理(50 学时)、计算机网络原理(50 +10学时)、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30+20学时)、网络应用编程 (20+20学时)、网络工程设计(20+20学时)、网络攻击与防护(40 +10学时)、网络管理与维护 (20+20学时)。
示例三:电工电子学(32+16学时)、数字逻辑电路(32+16学时)、离散数学(48学时)、程序 设计基础(64+32学时)、算法与数据结构(64+32学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32+32学时)、计算 机组成与结构(48 +16学时)、计算机操作系统(48+16学时)、数据库原理及应用(48 +16学时)、 计算机网络原理(48 +16学时)、路由与交换技术(48+16学时)、计算机网络安全(32+32学时)、 计算机网络管理(32+16学时)、TCP/IP协议分析与应用(48+16学时)、Windows或Linux服务器 管理与应用(32+32学时)、网络系统集成技术(32+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与实训、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网络工程设计实验、网络安全实验、网络管理实验、网络应 用开发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操作系统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2019年安徽的招生计划专业名称专业代号科类批次名称招生计划备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2理工文理科本科一批6材料物理03理工文理科本科一批5材料化学04理工文理科本科一批3新能源材料与器件05理工文理科本科一批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6理工文理科本科一批4测控技术与仪器08理工文理科本科一批2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09理工文理科本科一批2印刷工程10理工文理科本科一批7自动化类13理工文理科本科一批3智
省份专业名称省控线高分低分平均分执行计划超省控线分数安徽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班)安徽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安徽省材料物理安徽省材料化学安徽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安徽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安徽省测控技术与仪器安徽省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安徽省印刷工程安徽省自动化类安徽省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安徽省电子科学与技术安徽省通信工程安徽省人力资源管理安徽省会计学安徽省水利水电工程(卓越班)安徽省能源与动力工程安徽省新能源
专业名称专业代号科类批次名称招生计划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2理工文理科本科一批4材料物理03理工文理科本科一批5材料化学04理工文理科本科一批2新能源材料与器件05理工文理科本科一批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6理工文理科本科一批2测控技术与仪器08理工文理科本科一批2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09理工文理科本科一批2印刷工程11理工文理科本科一批2自动化类14理工文理科本科一批2电子科学与技术15理工文理科本
理工类省份专业名称省控线高分低分平均分执行计划超省控线分数安徽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班)安徽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安徽省材料物理安徽省材料化学安徽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安徽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安徽省测控技术与仪器安徽省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安徽省印刷工程安徽省自动化类安徽省电子科学与技术安徽省通信工程安徽省机器人工程安徽省人力资源管理安徽省会计学安徽省水利水电工程(卓越班)安徽省能源与动力工程安徽省新能源
2020年安徽的招生计划专业名称科类批次名称招生计划备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工文理科本科一批6材料物理理工文理科本科一批5材料化学理工文理科本科一批2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工文理科本科一批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工文理科本科一批4测控技术与仪器理工文理科本科一批2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工文理科本科一批2印刷工程理工文理科本科一批4自动化类理工文理科本科一批3电子科学与技术理工文理科本科一批3通信工程理工
省份专业名称省控线高分低分平均分执行计划安徽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班)安徽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安徽省材料物理安徽省材料化学安徽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安徽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安徽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班)安徽省测控技术与仪器安徽省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安徽省印刷工程(卓越班)安徽省印刷工程安徽省电子信息工程安徽省自动化(卓越班)安徽省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安徽省电子科学与技术安徽省通信工程安徽省人力资源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青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2分,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2分。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青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9电子信息工程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甘肃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2分,财务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7分,财务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47分。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甘肃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陕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水利水电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9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9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9分,软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9分,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四川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9分。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四川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9电子信息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部分专业电子信息类电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湖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7分。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湖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9工程管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部分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程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河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水利水电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3分,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4分,软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4分,土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6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8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江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5分。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江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9工程管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部分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程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21分。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9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综合平行录取二段普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3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7分。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6分。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9工程管理理科本科二批C段普通类部分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