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湖北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为曲江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3 | 19247 |
电子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为曲江校区) | 569 | 20801 | ||||
信息与计算科学(办学地点为曲江校区) | 568 | 21185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办学地点为曲江校区) | 568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办学地点为曲江校区) | 568 | |||||
软件工程(办学地点为曲江校区) | 568 | |||||
自动化类(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其中自动化专业为卓越班)(办学地点为曲江校区) | 568 |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办学地点为曲江校区) | 567 | 21600 |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办学地点为曲江校区) | 567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办学地点为曲江校区) | 566 | 21973 | ||||
物联网工程(办学地点为曲江校区) | 566 | |||||
水利水电工程(办学地点为曲江校区) | 566 | |||||
车辆工程(办学地点为曲江校区) | 565 | 22378 |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办学地点为曲江校区) | 565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办学地点为曲江校区) | 564 | 22773 | ||||
工业设计(办学地点为曲江校区) | 564 | |||||
测控技术与仪器(办学地点为曲江校区) | 564 | |||||
材料化学(办学地点为曲江校区) | 564 | |||||
土木工程(办学地点为曲江校区) | 564 |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办学地点为曲江校区) | 564 | |||||
包装工程(办学地点为曲江校区) | 564 | |||||
印刷工程(办学地点为曲江校区) | 564 | |||||
农业水利工程(办学地点为曲江校区) | 564 | |||||
工程管理(办学地点为曲江校区) | 564 | |||||
工业工程(办学地点为曲江校区) | 564 | |||||
应用物理学(办学地点为曲江校区) | 563 | 23195 | ||||
城乡规划(5年)(办学地点为曲江校区) | 563 | |||||
市场营销(办学地点为曲江校区) | 539 | 34540 | ||||
法学(曲江校区) | 文科 | 568 | 5836 | |||
日语(曲江校区) | 564 | 6687 | ||||
英语(外语语种英语)(曲江校区) | 564 |
本专业培养在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系统掌握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能在包括半导体器件、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宽口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公共基础课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及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大学物理及实验、计算机软件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英语。
专业基础课
电路及电路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及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及实验、高频电子线路、理论物理基础、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物、微机原理及应用。
专业课
半导体集成电路、半导体工艺、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电力半导体器件、光电子技术、检测与传感技术、半导体材料、电磁场与波、射频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等。
实践环节
电路实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半导体基础实验、工程训练、电子技术查新训练、电子线路CAD综合训练、半导体专业实验、微电子技术综合实践、集成电路设计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
专业特色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普通高校名牌专业”。本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校内开放式实验教学环境与校外实践基地,将阶段性导论和实践环节穿插于各个不同的阶段,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及时引入最新研究动态,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同时,了解和熟悉国际知名企业的生产、设计环境和流程,真正做到与社会接轨。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机构、IT行业、光信息行业、电子器件和材料行业从事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以及电路与系统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相关领域的管理工作。如果学生想继续深造,可以报考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专业的研究生。
材料化学专业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培养具有材料科学与化学的扎实基础理论以及材料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经过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获得运用材料科学和材料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能够在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表面化学工程、新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开发及相关技术管理工作。本专业现设有“材料表面化学工程”和“材料理化分析”两个专业方向,可供学生在修完专业基础课后结合就业市场需求选择感兴趣的专业方向。材料化学专业是国家公布的就业率较高的专业之一,具有易就业、就业质量高、工作稳定等特点。我校材料化学专业学风良好,考研率高,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和出国留学率为40%左右,本科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
主要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学、仪器分析、材料工程基础、材料加工工艺、材料合成与制备、新型功能材料、纳米材料与技术、薄膜材料与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工程训练等。
(2)专业方向课程
材料表面化学工程方向:材料腐蚀与防护、材料表面化学处理工艺、涂装材料与工艺、表面化学工程课程设计等。
材料理化分析方向:材料物理分析方法、材料化学分析方法、材料理化分析课程设计等。
(3) 实践环节
本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共安排42周,包括工程训练、课程设计、金相培训、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综合性实验和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适合到化工、轻工、特种高分子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等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或到相关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材料物理与化学或材料类其它学科以及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 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 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 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 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 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 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离散结构、基本算法、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 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0+48学时)、计算机导论(24+6学时)、集合论与图论(48学 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2+8学时)、电路44+16学时)、数理逻辑(32学时)、电子技术基础(32 +20学时)、数字逻辑设计(36+1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40+24学时)、近世代数(32学时)、计 算机组成原理(48+60学时)、软件工程(48 +16学时)、形式语言与自动机(32学时)、数理逻辑 (32学时)、数据库系统(40+24学时)、操作系统(40+16学时)、计算机网络(36+30学时)、算法 设计与分析(32学时)、计算机体系结构(48学时)。
示例二:计算概论(7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54学时)、集合论 与图论(54学时)、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54学时)、数理逻辑(54学时)、微机原理(54学时)、计 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54学时)、电路分析原理(72学时)、数字集成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 (5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54学时)、电子线路(72学时)、算法设计与设计(72学时)、脑与 认知科学(36学时)、人工智能导论(54学时)、编译技术及实习(54+72学时)、操作系统及实 习(54+72学时)、微机实验(0+72学时)、程序设计实习(0+72学时)、数字逻辑电路实验(O+ 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实验(0+72学时)、电子线路实验(0+72学时)、基础电路实验(0+72 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0+3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60+30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5 +15学时)、计算机导论(16学 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56+20学时)、软件工程(30+16学时)、数据库系统(40 +12学时)、编译 原理(52+16学时)、人工智能(46学时)、操作系统(54+24学时)、程序设计基础(44+32学时)、 数据结构(54+24学时)、离散数学(一)(54学时)、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76+20学时)、微机 系统(50+20学时)、离散数学(二)(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工业设计是国家工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提升工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工业设计专业是技术和艺术、科技和人文等多学科的相互交叉与结合,是跟企业的产品生产、制造技术紧密联系的学科,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本专业发展方向以技术设计为主,旨在培养思路开阔、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勇于创新的既懂现代技术,又具有艺术素养,既掌握现代工业设计理论和创新知识,又通晓市场经济规律的复合型专门人才。本专业以产品设计理论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为基础,注重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渗透和交融,对各类产品形态进行综合开发,包括产品造型、交互设计、用户体验研究、人机工程学研究等,充分体现系统、创新、应用的思想,强化创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个性发挥能力以及先进技能表现能力的全面培养。
主要课程
基础课程有:美术基础、设计速写、构成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计算机二维表现、计算机三维表现、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与开发、模具设计、产品设计工程基础、产品色彩设计。
专业课程有:工业设计史、设计心理学、产品语意学、版式设计、交互设计基础、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人机工程学、设计管理与市场营销、数码与媒体设计基础、包装与广告设计。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事业单位、大型企业、设计公司、科研机构、教育单位等从事生产工艺、技术开发、产品开发、信息传播等的教学、科研、设计、开发和设计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系统掌握电力电子、电力传动、发电配电、高电压、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电子信息等专业知识,从事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规划设计、研究开发、运行维护、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学院
水利水电学院、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主要课程
电路、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继电保护、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柔性输电、动力设备、电机及拖动、交流调速原理、开关电源技术、现代供电技术、电能质量及控制等。
专业特色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西安理工大学的骨干专业,也是国家经济建设,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所急需的专业。该专业所属电气学科为陕西省重点学科,并且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设置齐全,专业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方向形成了明显的优势,2009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两个,其中与世界500强企业联合共建的实验室两个。
现有专业教师53名和实验人员5人,其中教授14名、副教授12名,教师中75%具有博士学位和工程实践背景。目前本专业在校本科生1200余人、在校博硕士研究生400余人。毕业生凭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五大发电公司、核电集团、南瑞集团、许继集团、西电集团、特变电工、北车集团、南车集团、各类各级设计院等大型国企,可在ABB、西门子、施耐德、艾默生等著名外企,可在北京四方、南瑞继保、禾望电气、正弦电气、爱科赛博电气等知名民企,可在国防军工单位等等,从事开发、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管理、经济、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各类企业从事产品销售、营销管理、市场调研、营销企划工作,并能在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经济学、运筹学、管理学、会计学、消费者行为学、应用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市场调查与分析、市场营销、商务谈判、广告学、渠道管理、营销企划实务、服务营销、网络营销等。
就业方向
在各类企业从事营销管理、营销策划、市场研究工作,在经济部门及事业单位从事相应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江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5分。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江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9工程管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部分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程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21分。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9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综合平行录取二段普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3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7分。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6分。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9工程管理理科本科二批C段普通类部分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7年湖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5分。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7年湖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7工程管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部分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程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8年湖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82分。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8年湖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8工程管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部分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程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20年湖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0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1分,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4分。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20年湖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
2021年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湖北省招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3个专业。2021年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湖北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湖北省录取分数线(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湖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7分。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湖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9工程管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部分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程
2020年西安理工大学艺术类(美术)招生计划及2019年录取分数线湖北省投档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