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复试的基本要求(一)学校根据生源和考试情况划定基本复试要求,外语不低于50分,两门专业课均不低于50分。各专业在符合上述复试基本要求的情况下,提出具体复试分数线和进入复试考生名单。(二)复试为差额复试。差额比例为1:1.2-1:2之间,具体由各专业自行拟定。(三)复试前,各学院对参加复试的考生的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或学历学籍核验结果、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报考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凡未进行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不符合规定者,一律不予复试和录取。(四)参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考生复试录取工作参照《华东政法大学2019年招收高校思
一、确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校研究生招生管理部门根据各学科专业、各类别的招生计划、考生初试成绩等,提出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建议方案,征询招生院系意见,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议批准后,在学校研究生招生网上公布。
二、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分数要求我院执行学校低复试分数线为:外国语40分,业务课60分,总分185分。
第一阶段(4月20日-4月27日):报考第一志愿单位内,外语水平测试成绩及综合评分达到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基本要求,但因复试比例未能列入第一志愿专业复试的考生,各单位管理部门可在征得考生同意后,在生源不足的一级学科范围内进行调剂。生同意后,在生源不足的一级学科范围内进行调剂。
1.单独考试考生的复试分数基本要求: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50分)总分3050230答案来源于:2019年西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通知
3.对于初试成绩不符合学校复试线要求,但具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的考生,可按照如下程序申请破格复试(考生只可申请所报考专业的破格复试,不得跨专业进行破格复试,由相关学院决定是否接受破格复试申请):(a)自愿以非定向培养类别(全日制)攻读我校博士学位。(b)对于申请破格的考生应按照《西南交通大学学术论文期刊分级目录》(2017年修订)(http://www.lib..cn/ArticleChael.aspx?ChaelID=217)的分类,以第一作者(若导师为第一作者,可为第二作者)在相应学科A类或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
3.对调剂考生的基本要求(1)须符合招生简章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2)初试成绩必须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A类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且达到我校各学院确定的调入学科专业的复试分数线要求。(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4)考生初试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考试科目为英语二的专业不能调剂至考试科目为英语一的专业,考试科目为数学二的专业不能调剂至考试科目为数学一的专业,考试科目为数学三的专业不能调剂至考试科目为数学一或数学二的专业;报考专业学位类型的考生不能调剂到学术学位类型的学科专业(临床医学除外
2.复试的基本要求(1)所有拟录取考生均必须参加复试,同一招生单位的同一学科专业或者同一类型的拟录取考生必须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相同内容和方式的复试。已经通过复试的推免生且所在招生学科专业同意不再复试的可以不复试,但所在招生学科专业认为有必要再次复试的由所在学院通知其参加复试。推免生再次复试成绩仅作为水平评价,不作为录取依据。(2)所有被确定为进入复试名单的考生,应通过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yz..cn)完成注册,并在线提交相关真实资料。提交资料包括个人简历、导师意向、学业成果、在线测评等4个部分。提交的资料仅为
4.复试的基本要求(a)所有拟录取考生均必须进行复试。(b)复试专家组成员须现场独立评分,评分应有相应的办法和细则;同一学科专业不同复试专家组之间要确保复试的时间、方式、程序、试题难度和成绩评定标准一致,确保公平、公正。(c)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复试试题及其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在启用前均系国家机密级材料,各学院要严格按照保密规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相应的安全保密工作。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安全保密工作第一责任人。(d)复试过程中面试(口试)要做好详细记录(见附件三,由研招办统一印制),并全程录音录像。复试专家组须填写每位考生的评语和给出评定成绩
1.学校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复试线)如下表:学院代码学院名称分数线001土木工程学院200002机械工程学院180003电气工程学院190004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5005经济管理学院180007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185008建筑与设计学院180009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10010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180011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180012力学与工程学院180013外国语学院230014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205018人文学院225021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180040数学学院180043马克思主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