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连海事大学江西各专业排位:
1.电子信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333(需要考601分);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1333(需要考601分);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11673(需要考600分);
4.软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673(需要考600分);
5.船舶与海洋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673(需要考600分);
6.交通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1673(需要考600分);
7.通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977(需要考599分);
8.物联网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977(需要考599分);
9.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2286(需要考598分);
10.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普通类排位12644(需要考597分);
11.财务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2644(需要考597分);
1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12644(需要考597分);
13.智能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2644(需要考597分);
14.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2644(需要考597分);
15.应用物理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2973(需要考596分);
16.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2973(需要考596分);
17.海洋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2973(需要考596分);
18.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2973(需要考596分);
19.轮机工程(陆上专业)理科普通类排位12973(需要考596分);
20.物流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3295(需要考595分);
21.电子商务理科普通类排位13295(需要考595分);
22.统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3295(需要考595分);
23.救助与打捞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3295(需要考595分);
24.法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137(需要考588分);
25.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2369(需要考586分);
26.日语文科普通类排位2369(需要考586分);
27.公共事业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2488(需要考585分);
28.社会工作文科普通类排位2488(需要考585分)
2020年大连海事大学各专业江西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江西 | 电子信息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1 | 1133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0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600 | 11673 |
软件工程 | 600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600 |
交通管理 | 600 |
通信工程 | 599 | 11977 |
物联网工程 | 599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598 | 12286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597 | 12644 |
财务管理 | 597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97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597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597 |
应用物理学 | 596 | 12973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96 |
海洋科学 | 596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96 |
轮机工程(陆上专业) | 596 |
物流工程 | 595 | 13295 |
电子商务 | 595 |
统计学 | 595 |
救助与打捞工程(海洋智能装备) | 595 |
法学 | 文科 | 588 | 2137 |
英语 | 586 | 2369 |
日语 | 586 |
公共事业管理 | 585 | 2488 |
社会工作 | 585 |
海洋科学类
海洋科学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海洋科学领域所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实验和实践基本技能,掌握海洋调查、监测、海洋开发利用与管理、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基本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学校重点发展的特色基础专业之一。坚持立足港航,重点培养学生在海洋污染监测与分析、航运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海洋环境管理与规划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海洋行业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为振兴国家沿海产业基地服务。
本专业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成员结构合理,专业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海洋科学专业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的建设,拥有完备的实验教学条件。同时,学校为海洋科学专业配备了国内外一流的海洋调查仪器和设备,并保障本专业学生到学校专用的教学实习船“育鲲”轮上做实践实习。
主要课程:海洋科学导论、流体力学、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生物学、海洋水文气象、海洋遥感技术、海洋管理概论、海洋技术、船舶与港口工程、航道测量学、海洋要素调查等。
外国语言文学类
日语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设有计算机信息管理日语专业方向,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良好的日语语言文化素质、扎实系统的日语语言理论基础、日语语言运用能力、日本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并能够在经贸、外事、文化、教育、大众传媒等领域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日语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方向为“日语+计算机信息管理”,以行业、社会需求为导向,开设特色课程,培养语言能力强,同时具备计算机信息管理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办学优势突出,特色鲜明。
服务社会,合理定位。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IT行业(软件外包服务)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的日语语言理论知识、计算机管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精英”教育,成效显著。本专业秉承“精英”教育理念,坚持小班(不超过20人)授课,教学效果显著,人才培养质量高。毕业生考取国内外重点高校的硕士研究生的平均比例为45%,考取院校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及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名古屋大学等日本知名大学。毕业生就职于埃森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IBM、爱立信、戴尔、简伯特、华信等IT知名企业。
专兼结合,师资保障。现有专任教师15人,另有长期聘用日籍教师2人。中方教师中教授43人、副教授5人,高级职称比例53.3%;博士和在读博士10人,占教师总数的66.7%。除专业外教,每年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
主要课程:日语精读、日语会话、高级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现代(古典)语法、日语翻译、日语口译、大学英语(陆上较高要求)、语言学概论、日本文学史。
公共管理类
公共事业管理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公共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和交通运输学知识,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基本素养,掌握先进管理方法,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计算机技能,写作能力强,能够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公共机构,特别是交通港航系统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作为国家新兴专业,学校自200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国内较早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本专业注重研究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将公共管理一般理论与方法学习与交通港航事业管理实务相联系,以“培养一流的公共管理人才,推进交通运输管理现代化”为培养目标,坚持“立足交通港航,面向全国”的办学特色,培养注重实践教学,在国内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中建立多个教学实践基地 。
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学、公共组织学、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公共危机管理、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行政管理学、非营利组织管理、交通运输公共管理学、航运管理、港口管理、运输经济学、国际航运政策、中国海洋政治战略等。
计算机类
智能科学与技术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扎实的数学、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具备智能信息处理、智能系统等方面研究与开发的基本能力,能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从事智能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并具有继续攻读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潜能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2008年12月获教育部批准设立,2009年9月开始招生,是国内高校较早建立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之一,挂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具有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分析)和智能系统与应用(智能机器人)两个专业方向。本专业师资队伍教学成果丰厚、科研创新能力较强,专任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大部分教师具有留学或国外访问交流经历。
本专业以夯实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础,以加强智能科学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研究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本专业建设了高水平和高性能的专业实验室,已建立“脑与认知心理综合实验平台”、“小型足球机器人系统”、“机器感知综合实验平台”、“创新机器人综合实验平台”、“智能信息系统综合实验平台”、“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实验平台”、“自然语言处理与信息检索综合实验平台”、“智能交通仿真系统平台”等八大实验平台,为专业教学和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支撑环境。
主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与C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与JAVA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算法设计与分析、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人工智能基础、脑与认知科学、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智能信息处理、不确定性计算、智能系统导论、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智能机器人程序设计、智能机器人实验、程序设计实训、智能系统课程实践等。
交通运输类
轮机工程(陆上专业)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德智体全面发展,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和胜任现代化船舶机电设备设计、制造与维修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方向与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技术、热能与动力工程等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是一个典型的复合型专业。本专业涉及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表面工程、材料科学与技术等诸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是培养高级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与维修人才的特色专业。
本专业拥有完备的教学和实验设施,包括大连海事大学油液检测中心(拥有中国船级社认可的检测资质)、金属材料性能检测实验室、无损探伤实验室、船机零件修复技术实验室等。公共课程教学使用本校公共课堂教学资源、公共实验室和公共实验(实践)资源,专业课程教学使用学院拥有的课堂教学资源和轮机综合实验室、柴油机实验室、辅机实验室、热工实验室、船舶电气实验室、船舶电工实验室和陆上机舱实验室等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实践(实习)环节教学利用学校位于国内造修、造船中心的优势,与多家企业建立联系,目前拥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1个辽宁省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在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大连船用推进器有限公司、大连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大连万方船舶技术有限公司、董氏镀铁有限公司(大连)、大连迪施船机有限公司等多家涉及修造船、船机零件制造与维修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确保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电工学、工程材料及其工艺学、互换性及测量技术、轮机热工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船舶柴油机、船舶辅机、维修理论基础、船机维修与再制造技术、船机制造工艺等。
公共管理类
交通管理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交通管理(包括英语强化)专业培养定位在航运及港口管理方向,旨在培养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专业英语能力,精通航运、港口管理相关理论和业务,熟悉行业发展前沿问题,具有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高级航运管理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前身为成立于1953年的大连海运学院水管系所属的水运管理专业及后来成立的交通运输专业(国际航运管理方向),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以培养港航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为目标的专业。交通管理(包括英强)专业体现着大连海事大学传统优势,是学校重点建设的航运特色品牌专业方向之一。本专业在我国航运、港口、海事等行业,以及与之相关的运输服务业与金融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具有很大的影响。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大型航运企业和港口集团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多数来自本专业。
本专业的师资队伍年龄职称结构合理,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90%,学术水平一流、教学经验丰富。专业实验室建设规模和水平位于国内大学同类专业的前列。2006年12月,依托本专业,大连海事大学被辽宁省教育厅确立为省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015年本专业被辽宁省教育厅确立为全省首批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国际化示范专业的试点专业之一。
主要课程:班轮运输实务与法律、租船运输业务、海商法、航运经济学、航运管理、国际贸易实务、物流基础、管理理论与技术、微观经济学等课程同步为英强方向开设了双语课程,此外还有运输经济学、港口经济学、水运商务管理、运输代理业务、外贸运输保险、航运衍生品及风险管理、国际航运政策、国际多式联运、水运交通运输发展战略、港口装卸工艺、港口管理、港口规划、船舶认识实习(“育鲲”轮实习一周)、航运企业经营与发展战略案例、交通运输学、管理运筹学、国际航贸地理、航运市场营销学、系统工程、航海概论、经营管理统计和财务管理等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