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2020年电子科技大学各专业江西排位(电子科技大学江西省多少位多少分才能上)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30 22:44:40 解决时间:2022-12-19 17:07

满意答案

2020年电子科技大学江西各专业排位:
1.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理科普通类排位2510(需要考641分);
2.人工智能理科普通类排位2786(需要考639分);
3.电子信息类(信息与通信)(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理科普通类排位2786(需要考639分);
4.工科试验班(电子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930(需要考638分);
5.自动化(智能制造实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3069(需要考637分);
6.电子信息类(光通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069(需要考637分);
7.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物理科学复合培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3069(需要考637分);
8.工科试验班(智能控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普通类排位3212(需要考636分);
9.航空航天类(设计制造、无人机)(航空航天理科普通类排位3212(需要考636分);
10.数学类(数据科学、数学、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212(需要考636分);
11.工科试验班(智能制造、机器人、电气信息)(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机器人理科普通类排位3212(需要考636分);
12.软件工程(互联网实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3540(需要考634分);
13.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微电子)理科普通类排位3540(需要考634分);
14.软件工程(软件)理科普通类排位3855(需要考632分);
15.电子信息类(中外合作办学)(电子信息)(电子信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617(需要考623分);
16.电子信息类(中外合作办学)(通信、微电子)(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7021(需要考617分);
17.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日语、法语、翻译)文科普通类排位1189(需要考599分);
18.社会科学试验班(公共管理法律)(行政管理、城市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1189(需要考599分)
2020年电子科技大学各专业江西排位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江西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412510
人工智能6392786
电子信息类(信息与通信)(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639
工科试验班(电子工程类)(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磁场6382930
自动化(智能制造实验班)6373069
电子信息类(光通信与显示、智能感知、智慧照明)(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637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与物理科学复合培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637
工科试验班(智能仪器、智能控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6363212
航空航天类(飞行器控制信息、空天智能设计制造、无人机)(航空航天工636
数学类(数据科学与计算、数学及应用、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数636
工科试验班(智能制造、机器人、电气信息)(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机器人636
软件工程(互联网交叉培养实验班)6343540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634
软件工程(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6323855
电子信息类(中外合作办学)(电子信息)(电子信息工程)6235617
电子信息类(中外合作办学)(通信、微电子)(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6177021
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日语、法语、翻译)文科5991189
社会科学试验班(公共管理与法律复合人才培养)(行政管理、城市管理、599
自动化类 自动化
电子科技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能在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制造系统自动 化、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机器人控制、智能监控系统、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物联网等方面的工程设 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的宽口径、高素质、 复合型的自动化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自动化领域的基本 方法及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自动化工程设计与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具有较强的人文素质、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具有较 高的道德修养并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和保证职业诚信;

2.掌握从事自动化领域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电子电气、计算机与通 信等技术基础知识,具有初步的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法律、环境保护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

3.掌握本专业中“信息、控制和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和优化设计的 基本原理,了解自动化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

4.掌握工程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一般方法,具有较熟练地解决工程现场一般控制系统问 题的能力,具有能够独立从事工程实际中控制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基本能力;

5.具有对自动化系统或产品中的技术进行分析、改进、优化和独立设计的能力;

6.具有创新意识和对自动化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 能力;

7.了解自动化专业领域技术标准和相关行业的法规;

8.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

9.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可进行跨 文化环境下的沟通和交流。

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及电子学基础、自动化基础理论、计算机技术基础(硬件、软件、网络 等)、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运动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原理(64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数字电子技术基础(48学时)、 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48学时)、数据结构(48学时)、信号与系统分析(64学时)、计算机原理与 应用(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1)(64学时)、运筹学(48学时)、电力电子技 术基础(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检测原理(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电力拖动与运动控 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过程控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2)(48 学时)、计算机网络与应用(48学时)、人工智能导论(32学时)、应用随机过程(48学时)、系统辨 识基础(48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48学时)、模式识别基础(16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8学 时)、计算机仿真(48学时)、系统工程导论(32学时)、CIM系统导论(32学时)、控制理论专题实 验(16学时)、过程控制专题实验(16学时)、运动控制专题实验(16学时)、检测技术系列实验 (16学时)、机器人控制综合实验(16学时)、自动化综合实践(48学时)。

示例二(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路(64+8学时)、数字逻辑电路(56+8学时)、模 拟电子线路(56+8学时)、工程电磁场(42+6学时)、信号与系统(32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8 学时)、现代控制理论基础(48+8学时)、建模与辨识基础(24+8学时)、自动控制元件(26+6学 时)、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56 +16学时)、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16+16学时)、微控制器应用及 系统设计(24+8学时)、VISUAL C++(48 +16学时)、软件技术基础(32学时)、网络与数据通信 (34+6学时)、工业自动化网络技术(32+16学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26+6学时)、自动测试系 统(24+8学时)、电力电子技术(36+4学时)、嵌入式控制系统及应用(32 +16学时)、运动控制系 统(36+12学时)、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36+12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路分析(48 +16学时)、数字电子技术(48 +16学 时)、模拟电子技术(48 +16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32 +16学时)、计算机软件基础(48 +16学 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48 +16学时)、控制工程数学基础(48学时)、自动控制原理(80 +10 学时)、现代控制理论(34+6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46 +10学时)、自动控制系统仿真(32+16 学时)、检测技术与仪表(46 +10学时)、电力电子技术(36+4学时)、电机与拖动(54 +10学时)、 运动控制系统(48+8学时)、过程控制(48+8学时)、工业计算机网络与通信(32+8学时)、微控 制器技术课程设计(24学时)、现场总线技术课程设计(32学时)、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32学 时)、集散控制系统(22 +10学时)、现场总线技术(32+8学时)、嵌入式系统(26+10学时)、基于 网络的智能控制(32+8学时)、先进控制理论(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电类基础课程实验、电子工艺实习、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实验、电子技术 综合设计、计算机程序综合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综合设计、过程控制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综合 设计和自动化技术综合设计,以及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和课外学术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 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实验、信号处理技术课程实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实 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验、计算机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课程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
电子科技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电子信息类 人工智能
电子科技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定义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例如:人脸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基于用户兴趣的智能算法推荐技术。

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社会与人文》、《人工智能哲学基础与伦理》、《先进机器人控制》、《认知机器人》、,《机器人规划与学习》、《仿生机器人》、《群体智能与自主系统》《无人驾驶技术与系统实现》《游戏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问题表达与求解》、《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I》、《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

就业方向

实际应用: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

电子信息类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电子科技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所属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

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四年、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该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具有微电子学科与系统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以学生培养为中心,实施“三个一”工程,即一年工程实践教育、一条龙IC综合实验、一次芯片流片。强调学生知识全面性以及系统集成能力,注重培育一批适应泛信息化时代、敢于跨界并具有跨界创新集成能力、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学生主要学习微电子领域相关的专业知识,并掌握电子信息领域的基础知识。重视专业基础知识与工程实践技能的结合,学生累计参加1年的工程实训,着重培养面向集成电路企业需求的工程适用能力。

核心课程(部分):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工艺、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开设“一条龙IC综合实验”,涵盖物理、器件、工艺、设计、封测、系统集成与应用等完整知识链等。

毕业走向:该专业毕业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集成电路工程能力,就业面宽,可从事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嵌入式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通信、消费类电子等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和教学工作。

  中专 2022-12-19 17:07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江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1楼

    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江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6分,行政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6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5分,工业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5分,自动化(智能制造实验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6分,

  • 中专学校

    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江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2楼

    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江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社会科学试验班(公共管理法学)(法学、行政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8分,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8分,法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8分,工科试验班(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

  • 中专学校

    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江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3楼

    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江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外国语言文学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4分,社会科学试验班(公共管理法律)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6分,工科试验班(电子信息地球科学复合培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0分,航空航天类(航空电子、驾驶技术)理科

  • 中专学校

    电子科技大学2021年江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4楼

    电子科技大学2021年江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类(中外合作办学)(通信、微电子)(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8分,电子信息类(中外合作办学)(电子信息)(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

  • 中专学校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2017年江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5楼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2017年江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物联网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9分,网络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9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0分,电子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0分,通信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0

  • 中专学校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2018年江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6楼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2018年江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飞行器动力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1分,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2分,智能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2分,物联网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3分,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

  • 中专学校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2019年江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7楼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2019年江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飞行器动力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6分,智能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6分,通信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7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7分,网络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

  • 中专学校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2021年江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8楼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2021年江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8分,物联网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0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

  • 中专学校

    电子科技大学2020年江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9楼

    电子科技大学2020年江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日语、法语、翻译)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9分,社会科学试验班(公共管理法律)(行政管理、城市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9分,电子信息类(中外合作办学)(通信、微电子)(通信工程

  • 中专学校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2020年江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10楼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2020年江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飞行器动力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1分,通信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1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2分,电子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3分,智能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