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南华大学黑龙江各专业排位:
1.核工程类(核工程与核技术(卓越工程师班)、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5316(需要考545分);
2.核物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6996(需要考537分);
3.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卓越工程师班)、通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7895(需要考533分);
4.计算机类(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班)、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7895(需要考533分);
5.临床医学类(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儿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8352(需要考531分);
6.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18813(需要考529分);
7.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21896(需要考516分);
8.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5462(需要考502分);
9.矿业类(矿物资源工程(卓越工程师班)、矿物加工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5718(需要考501分);
10.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工程师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9274(需要考488分);
11.安全工程(卓越工程师班)理科普通类排位30662(需要考483分);
12.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卓越工程师班)、制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1894(需要考479分);
13.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2524(需要考477分);
14.法学文科普通类排位4325(需要考524分);
15.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普通类排位5250(需要考513分)
2020年南华大学各专业黑龙江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黑龙江 | 核工程类(核工程与核技术(含卓越工程师班)、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5 | 15316 |
核物理 | 537 | 16996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含卓越工程师班)、通信工程) | 533 | 17895 |
计算机类(软件工程(含卓越工程师班)、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533 |
临床医学类(临床医学(含卓越医生班)、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儿科学) | 531 | 18352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29 | 18813 |
自动化 | 516 | 21896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02 | 25462 |
矿业类(矿物资源工程(含卓越工程师班)、矿物加工工程) | 501 | 25718 |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含卓越工程师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智能制造工程) | 488 | 29274 |
安全工程(含卓越工程师班) | 483 | 30662 |
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含卓越工程师班)、制药工程) | 479 | 31894 |
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477 | 32524 |
法学 | 文科 | 524 | 4325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513 | 5250 |
自动化类
自动化
南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源于1959年的衡阳矿冶工程学院矿山电子技术专业,已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1989年在此基础上组建了自动化仪表专业,1995年组建了自动化专业,2000年合并组建南华大学后本专业步入快速发展时期,成为海军国防生招生培养的重点支撑专业,2007年开始招收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硕士研究生,2016年增列控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目前有在校学生为400余人,专业教师14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9人,博士7人。本专业拥有中核集团重点学科实验室和省部共建示范实验室,建有“南华大学-周立功单片机联合测试实验室”和“南华大学—西门子先进控制技术与智能信息处理示范实训中心”。近年来,主持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20余项,获批发明专利4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EI收录15篇, SCI收录2篇专业就业:本专业毕业生适应性强、就业口径宽,能从事工业过程控制、运动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计算机控制、电气自动化、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方面的工作;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深入,自动化产品的不断涌现,本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广阔,就业领域宽广,包括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大专院校、金融系统、通信系统、工厂企业、政府机关和科技部门等
物理学类
核物理
南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开办有本校唯一的省级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核物理拔尖班。本专业在分类上归属于物理学,在应用上归属于核科学与技术。本校核科学与技术学科是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国防特色学科,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3个国家级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及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90%具有高级职称,80%具有博士学位,60%为硕/博士生导师。专业就业:本专业拔尖班旨在培养未来核领域顶尖科学家,为国内外顶尖院校输送研究生人才。普通班学生在校期间通过选拔可以进入拔尖班学习。本专业学生将受到良好科学思维和实践的基本训练,掌握原子核物理专业理论,掌握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核工程与核技术等专业方向的基础知识,毕业后能在核物理、核工程与核技术相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理论研究、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具备攻读物理学、核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的基础知识体系。本专业自开办以来,毕业生深受核工业系统、医疗卫生系统单位欢迎,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其中30%以上的毕业生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攻读硕/博士学位。
法学类
法学
南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是南华大学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学科,南华大学首批8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之一。专业依托教育部与中央政法委“双千计划”实施单位(湖南省首批)、湖南省优秀社科普及基地“南华大学地方法治与法文化研究中心”,拥有湖南南部地区唯一的法律硕士学位点。现有教师共45人(含司法实务部门兼职教师11人),具备教授(研究员)职称者13人,副教授职称者1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6人。专任教师大多具备丰富的法律实务经验,共有33位教师担任兼职律师、仲裁员或司法行业部门特邀(咨询)专家,现有本科生近600人,硕士研究生近60人。近5年来,法学学科教师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20多项,出版专著、教材近10部,发表论文300余篇,获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中国法学会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获“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湖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等省级以上奖励多项。 专业就业: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金融行业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以及相关工作。十余年来,本专业已经培养几千名本科、硕士毕业生,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硕士毕业生就业率100%,广泛分布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武汉、杭州、重庆等地区,,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电气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南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集国网、国防、核电于一体,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的国家管理专业、南华大学一流本科培育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16人。本专业体现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相结合、强电与弱电相结合、电力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装置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旨在培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强弱电兼顾的应用型人才。拥有中核集团重点学科实验室、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和省优秀实习基地等省部级以上平台。专业就业:本专业的毕业生需求大户是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以及五大独立的发电公司——大唐、华能、国电、华电以及中电投。其次,培养的人才广泛就业于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另外,还有相当部分的毕业生就业于与电气工程技术相关的铁路、水力、石油化工、冶金、电子、通讯、国防、机械等相关部门,从事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容量大,前景广阔,多年来一直被人才市场列为最受欢迎的专业之一。
经济与贸易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
南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为湖南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南华大学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拥有省级优秀实习基地1个,湖南省精品课程1门。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人,博士6人,硕士生导师6人,省级教学名师、湖南省百人工程学者、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3人,具有海外留学或学术访问经历的教师4人,45以下的中青年教师7人。所在学科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本专业历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就业方向主要为:在生产性外贸公司从事进出口业务工作、在流转性外贸公司从事外贸营销与进出口业务工作、在各类涉外型的企业、机构从事初级财务工作及业务管理工作、在外贸服务企业从事报关、报检、承运货物等外贸服务工作、在政府对外贸易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外贸管理工作、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事国际结算业务工作、在国际咨询公司从事国际市场调研、策划及国际贸易纠纷调解等工作。
能源动力类
能源与动力工程
南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南华大学特色专业,一流建设专业。该专业依托机械工程学院和核科学技术学院,建立了以能源工程为基础、核科学和机械为特色的专业发展方向,形成以社会需求为指引,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专业发展特色,坚持就业为导向的本科培养模式。目前专业有实验设备80余套,建有核能与核技术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及600MW机组虚拟仿真中心,总价值700多万元。现有专任教师15人,外聘教师4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硕士生导师8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双师型及具有工程背景教师7人。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能源动力系统的火力发电厂、核电厂、热电厂、企业自备电厂和供热站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安装、调试、运行与管理等工作;还可以从事能源动力设备的研究部门及制造企业的技术开发和科研工作;电力设计研究院及核工程设计院的设计和科研工作;电力建设公司及核电工程公司的技术咨询、建设安装、调试运行等工作;制冷系统及设备以及热交换系统及其设备的研究、开发、设计与制造等工作;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等工作。专业就业:毕业后可在能源动力系统的火力发电厂、核电厂、热电厂、企业自备电厂和供热站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安装、调试、运行与管理等工作;还可以从事能源动力设备的研究部门及制造企业的技术开发和科研工作;电力设计研究院及核工程设计院的设计和科研工作;电力建设公司及核电工程公司的技术咨询、建设安装、调试运行等工作;制冷系统及设备以及热交换系统及其设备的研究、开发、设计与制造等工作;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