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 批次 | 省控线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2021 | 专科批 | 160 | 普通类 | 312 | 55769 |
2021 | 本科二批 | 301 | 普通类 | 412 | 31753 |
2021 | 本科一批 | 418 | 普通类 | 459 | 21461 |
年份 | 批次 | 省控线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2021 | 本科二批 | 392 | 中外合作办学 | 460 | 10836 |
2021 | 本科二批 | 392 | 普通类 | 470 | 9579 |
专业名称 | 批次 | 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金融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应用化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6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6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机械电子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2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7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通信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 |
自动化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0 |
机器人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7 |
软件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土木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7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 |
能源化学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环境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工程管理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会计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0 |
土木工程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1 |
专业名称 | 批次 | 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6 |
思想政治教育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 |
英语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 |
日语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会计学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电子、控制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机电行业及 相关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 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 基础知识,接受机械电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培养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服务,以 及性能测试与仿真、运行控制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本专业所需的相关数学和机械电子学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发 展现状和趋势;
2.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综合运用所学 理论、知识和技术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部件和过程的能力;
3.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制订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4.具有对机电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论证优化和过程管理的初步 能力;
5.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机电一体化产品与系统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 能力;
6.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熟悉与本专业相 关的法律法规,能正确认识本专业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7.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 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具有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 续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工程图学、工程力学、电路原理、工程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传感与检测技 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机电系统设计、机电传动与控 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机电系统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科研创 新与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电路与电子技术系列实验、机电系统测控实验、机械基础实 验、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系列实验、机电控制基础实验、传动与控制技术系列实验、电子机械综 合实践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1.专业概况
软件工程专业2008年获批,2009年开始招生,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先后获各级教学成果奖20余项,编著出版教材11部,其中获吉林省优秀教材奖4部。拥有吉林省发改委重点实验室1个、吉林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吉林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个,获科研成果奖30余项。本专业已有4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2.培养目标及专业特色
本专业注重培养扎实的软件工程领域基本理论以及良好的软件工程专业素质,系统的掌握现代软件工程设计、开发和测试技能,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面向信息技术产业,能够从事软件设计、开发、测试、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以计算机软件系统设计、开发及应用为主,以数据库、网络安全、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管理为方向,紧跟企业人才需求实时调整培养方案,构建真实的企业环境,部分课程由企业工程师授课,与企业无缝对接,实现零距离就业。
3.主干课程
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软件体系结构、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质量与测试、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
4.就业方向
毕业生在信息技术产业及国民经济其它行业从事软件项目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软件项目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软件工程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一、专业概况
环境工程专业是东北电力大学的特色专业,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吉林省水质分析与水处理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吉林省电站水处理工程研究中心和电力储能与环保材料重点实验室;有省精品课程和优秀课程5门;有教授7名,副教授10名,博士12名;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2人,吉林省百名科技领军人才3人,吉林省高校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5人;毕业生分配去向稳定,就业质量高。
二、专业特色及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化学、化工为基础,以“电厂水处理、烟气脱硫脱硝、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监测与评价”为方向,注重环境工程的基础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和设计研究能力的培养,突出电力环境保护特色。
本专业主要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创新创业能力突出的具有电力环境保护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通过本专业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火电与核电给水和废水处理、烟气除尘、烟气脱硫脱硝、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监测与评价等方面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研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干课程
水污染控制工程、电厂水处理、核电站水质工程学、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环保设备原理及设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污染控制微生物学、环境管理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中水回用水质评价等。
四、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从事电力、石油、化工、制药等领域的环境污染治理、环境监测、环境规划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工作。主要就业单位有电业局、电科院、电力设计院、火力发电厂、电力建设企业、核电站、环保局、环境监测站、环科院、环保公司等。
一、 专业简介
本专业于200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5年获批应用数学硕士点,2010年获批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本专业现有国家级精品课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吉林省精品课2门、吉林省优秀课6门,数学学科ATC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运筹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数值计算及软件开发实践基地为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实践示范基地。
专业现有教师2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5人,硕士指导教师12人。现有教师中全国优秀教师1人、吉林省教学名师1人、吉林省教书育人楷模1人、吉林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1人、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1人、吉林省优秀指导教师5人、吉林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才1人、吉林市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253”人才培养扶助项目人选4人。
近5年来,本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家一等奖3项、国家二等奖12项、省一等奖22项,承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2项、省级12项。
本专业已毕业本科生12届,其中部分毕业生考入国内外知名大学继续深造,如美国杜兰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毕业生就业行业包括电力、金融、保险、银行、IT、教育等,就业地区遍布全国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杭州、厦门、天津、重庆、西安、成都、福州、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等。
二、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数学理论知识扎实,基本技能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系统掌握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经济、金融等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从事实际应用、决策分析、开发和管理工作,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 专业特色
经过多年的探索、改革与实践,本专业形成了既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又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发展的特色,具体如下:
1.实施ATC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厚基础、强实践、多元化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学术型(A):培养学术方面初步具备研究生水平的学术型人才;技术型(T):培养技术方面初步具备项目经理水平的技术型人才;综合型(C):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能力及特质的综合型人才。
2.依托数学理论与工程应用创新实践中心,开展数学建模、数据统计分析、创新创业训练等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就业打通渠道。目前,本专业已建立4个校外实习基地,并与北京、上海、深圳、吉林等地多家企业建立了协作关系。
四、 就业方向
本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在科技、教育、经济、金融、统计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等工作,也可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数学学科、计算机、能源、电力、电子、自动化等等理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1.专业概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建于1982年,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2016年吉林省专业评价中排名第三。1998年获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计算机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2010年获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获批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拥有吉林省发改委重点实验室1个、吉林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吉林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个。本专业已为国家培养出近3000名本、专科毕业生,活跃在IT、电力及其相关领域,一次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2.培养目标及专业特色
本专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具备扎实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基础、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了解电力系统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系统设计、应用开发等工程实践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能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管理和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以计算机软件、硬件系统设计、开发及应用为主,形成以数据库、网络安全、嵌入式为方向,以智能电网信息技术为侧重点的专业特色。
3.主要课程设置
C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模拟电子与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Java程序设计、软件工程
4.就业方向
毕业生在信息技术产业、电力行业及国民经济其它行业的生产、科研及相关部门,从事产品设计、研发、技术支持等工作,或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1. 专业概况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控制工程的交叉学科,研究各类成型工艺开发、成型设备及工艺优化的理论和方法,该专业是制造业发展的核心专业,也是先进制造业和智能制造技术的主要专业,具有工程性强、应用范围广、社会对人才需求量大的特点。本专业拥有4个实验室,1个省级研发中心,科研设备及教学仪器设备300余件(套)。本专业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参加机械创新设计大赛、3D大赛、“挑战杯”等各级赛事,累计获奖120余人次,获得较高社会及企业评价,每年毕业生均供不应求。
2.专业特色及培养目标
本专业依托学校的电力特色,以提高我国电力设备制造行业水平,实现制造业自动化为目标,专业涉及知识面广、信息量大、就业面宽,特色方向有焊接工艺与设备、模具设计与制造。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学生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所培养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
本专业培养具备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能在材料成型过程控制和工艺优化、模具设计制造、机械工程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 主干课程
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学及热处理、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智能控制技术基础、测试技术、热加工工艺基础、金属材料焊接、冲压技术与模具设计、热加工工艺设备及设计、3D打印技术、模具设计课程设计等。
4. 就业方向
毕业生凭借在多种材料成型方面的知识和扎实的机械专业基础知识,可在电力系统、汽车、家电、轻工、机械、冶金、化工等多种行业的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国家机关和高等院校从事模具设计、制造、成型等生产工艺方面的工作及新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科研和教学等工作。
2021年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地区成绩查询专业类别高分低分平均分备注机械类理工测控技术与仪器理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一批)理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批)理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理工电子信息工程理工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科输配电工程技术专科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工工程管理理工供用电技术专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文史核工程与核技术理工环境工程理工会计学理工会计学文史发电运行技术专科机电
2020年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地区成绩查询专业类别高分低分平均分备注会计学文史542533英语文史531531思想政治教育文史530530日语文史526507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文史512485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理工517489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工469435能源与动力工程(蒙授)蒙授理科528525测控技术与仪器(蒙授)蒙授理科518517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蒙授)
专业类别高分低分财务管理理工542542测控技术与仪器理工548497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工591539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理工561523电子信息工程理工546546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工540479工程管理理工539519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文史523509核工程与核技术理工547539环境工程理工536519会计学文史543537会计学理工552548机械类理工55551
东北电力大学在内蒙古录取批次:2021年为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批,2020年为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批,2019年为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批,2018年为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批,2017年为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批。2022年
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发电厂及电力系统录取分数线为322分(理科)。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发电厂及电力系统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理科专科批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发电厂及电力系统招生计划2021
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21分(理科)。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机电一体化技术招生计划2021专业名称
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供用电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18分(理科)。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供用电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供用电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供用电技术招生计划2021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
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发电运行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15分(理科)。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发电运行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发电运行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发电运行技术招生计划2021专业名称批次类型
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输配电工程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12分(理科)。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输配电工程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输配电工程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输配电工程技术招生计划2021专业名称
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财务管理录取分数线为501分(理科)。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财务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财务管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财务管理招生计划2021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财务管
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机械类录取分数线为459分(理科)。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机械类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械类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机械类招生计划2021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机械类(机械设
2021年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录取分数线:理科最低分为312,最低位次为55769;文科最低分为460,最低位次为10836;2022年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招生计划:(1)理科的专业有: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信息与计算科学、测控
东北电力大学2021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2分,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9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9分,金融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9分,机械类理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