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各地招生委员会要成立由民(宗)委、侨办、台办、教育、公安、人社、市场监督管理、住建、社保、统计、民政等部门组成的报名资格审查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对考生户籍、学籍、考籍、少数民族身份、照顾加分、社保缴费、合法住所、稳定收入、农村区域认定、监护人认定、随迁子女认定等方面的审查力度,要重点清查外省籍,省内异地报名,特别是城市考生到农村报名、应届考生在非学籍所在地报名的情况,坚决杜绝“高考移民”、高中非应届毕业在校生和高校在校生报名、应届生以往届生身份报名、跨省异地重复报名、照顾政策资格造假及其它违规、违纪报名行为。
71.各地不得承诺资格审查不合格考生的报名事宜,不得违规办理考生报名手续。由于资审不合格而取消在我省普通高考报名资格的考生,由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梅河口市,各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负责删除考生报名信息。未及时删除的,将追究相关领导及管理人员责任。
72.省教育考试院将对各地资格审查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凡在普通高考报名工作中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坚决严肃处理。
(一)吉林省常住户口考生资格审查
73.加强对考生高中毕业学历及报名的资格审查,对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在校学生(少年班除外)和高校在校生报名、考生异地重复报名等违规报名行为,一经发现,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凡在普通高考报名过程中弄虚作假的考生,一律取消其普通高考报名资格。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的考生,将取消其应届毕业当年普通高考报名资格。
(二)外省籍考生资格审查
74.考生到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交验相关证明材料,经报名资格审查工作领导小组初步审核合格后,由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发放报名序号和密码,进行网上预报名和现场确认。
75.县(市、区)报名资格审查工作领导小组在网上报名结束后,负责整理材料,对其学籍(考籍)、就读情况、户籍及其父或母合法职业、合法稳定住所、社保缴费、军转工作调动、招商引资等相关证明材料进行审核并签字。并将审核结果报市(州)级报名资格审查工作领导小组复审。
76.市(州)级报名资格审查工作领导小组依据相关材料进行严格复审,并将复审结果通知所辖县(市、区)。
77.复审合格考生名单由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和考生所在中学张榜公示10个工作日。公示结束后,分别将合格考生名单和不合格考生名单以地区为单位汇总后于12月20日前报省教育考试院备案。
(三)申请少数民族照顾政策资格审查
78.申请少数民族照顾资格的考生在进行网上报名时,应填写清楚本人姓名、民族、身份证号码及同民族父或母的姓名、民族和身份证号码。考生本人少数民族身份必须与父或母少数民族身份一致,以此作为少数民族考生资格审查的重要依据。因本人填写错误造成的资格审查不合格或审核延误,责任由考生本人承担。
79.省教育考试院依据少数民族考生网上报名信息统一到省相关部门进行送审,并将送审结果下发各地。由县(市、区)级报名资格审查工作领导小组依据省相关部门审核结果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结果报市(州)级报名资格审查工作领导小组复审。
80.复审合格的考生名单由各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和考生所在中学张榜公示10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可保留少数民族照顾资格;不符合条件的,取消少数民族照顾资格。伪造、骗取少数民族照顾资格情节严重的,取消当年我省普通高考报名资格,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公示结束后,通过报名系统确认合格考生名单和不合格考生名单,并以地区为单位汇总后于12月20日前报省教育考试院备案。
81.对审核结果有异议的考生,可持相关证明材料到当地招生考试机构申请复核,由各级考试招生机构通过系统打印《吉林省少数民族考生申请照顾政策资格复核表》,经各级报名资格审查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签字后,以地区为单位进行汇总,并将汇总名单上报省教育考试院审核。
(四)专项计划资格审查
82.专项计划考生资格审查工作与普通高考报名同时进行,由考生所在县(市)报名资格审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查合格的考生信息须及时进行公示,其中应届考生信息在其学校公示,社会考生信息在县(市)招生考试机构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公示结束后,各相关县(市)招生考试机构于12月20日前通过报名系统确认合格考生名单,并将纸介名单报省教育考试院备案。
83.国家专项计划实施区域及报名条件
国家专项计划在我省实施区域为8个贫困县,即镇赉县、大安市、通榆县、龙井市、和龙市、汪清县、安图县、靖宇县。
(1)报考考生须符合我省2021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2018年9月30日前迁入),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84.高校专项计划实施区域及报名条件
高校专项计划在我省实施区域为8个贫困县和少数民族聚居地(一州三县),即镇赉县、大安市、通榆县、延吉市、龙井市、和龙市、安图县、敦化市、汪清县、图们市、珲春市、靖宇县、伊通县、长白县、前郭县。
(1)报考考生须符合2021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2018年9月30日前迁入);(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符合高校专项计划报考条件的考生,“考生类别”必须为“农村应届”或“农村往届”,必须与本人户籍信息保持一致。考生须自行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http://gaokao.***.cn/gxzxbm)完成报名申请。省教育考试院将依据教育部提供的考生名单,交有关地(市)报名资格审查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审核并公示。请考生、家长及时关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相关信息,因未能及时填报造成资审延误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85.地方专项计划实施区域及报名条件
地方专项计划在我省实施区域为全省农村。凡具有我省农村户籍和2021年普通高考报名资格的考生均可报名。选择报考地方专项计划的考生,“考生类别”必须为“农村应届”或“农村往届”,必须与本人户籍信息保持一致。(国家统计局网上公布的新年份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中(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tjyqhdmhcxhfdm)可查询城乡分类代码,城乡分类代码中“112”城乡结合区、“122”镇乡结合区、“200”乡村、“210”乡中心区、“220”村庄,均表示“农村”。)
86.“免费医学定向”实施区域及报考条件
“免费医学定向”实施区域为全省农村。报考“免费医学定向”考生须符合如下条件:
(1)符合当年高考报名条件;(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须在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三年以上户籍(2018年9月30日前迁入)。
考生须在高考报名时勾选“免费医学定向”选项,经资审合格后方可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报相关院校和专业。未经资审合格的考生,不得填报“免费医学定向”招生院校及专业。
87.“订单农科生”实施区域及报名条件
“订单农科生”在我省实施区域为全省农村。考生须符合如下条件:
(1)符合当年高考报名条件;(2)考生本人户籍地须在农村。
考生须在高考报名时勾选“订单农科生”选项,经资审合格后方可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报相关院校和专业。未经资审合格的考生,不得填报“订单农科生”招生院校及专业。
(五)残疾考生合理便利资格审查
88.残疾考生申请提供合理便利的,须在网上报名时选择相应标识,根据系统要求填写相关信息。申请内容应包括本人基本信息、残疾情况、所申请的合理便利以及需自带物品等。并提供本人第二代及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和有效身份证件的复印件(扫描件)给当地招生考试机构备审。
89.吉林省教育考试院负责受理并审核残疾考生提出的正式申请。负责协调省残联、卫生等相关部门成立专家组,对残疾考生身份及残疾情况进行确认,结合残疾考生残疾程度,对残疾考生提出的合理便利申请进行综合评估,形成正式评估报告。
90.吉林省教育考试院依据评估报告,通过高考报名系统将相关信息下发给各地。
91.各地招生考试机构通过系统下载打印《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残疾考生申请便利结果告知书》(以下简称《告知书》),并送达考生本人,由残疾考生或法定监护人确认、签收。
92.残疾考生对《告知书》内容有异议,可在收到《告知书》起十五日内向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提出复核申请。超过期限视为自行放弃。
93.使用盲文试卷的视力残疾考生的考试时间,在该科目规定考试总时长的基础上延长50%,外语科目延长的考试时间中包含听力考试每道试题播放间隔适当延长时间。
94.因脑瘫或其他疾病引起的上肢无法正常书写或无上肢考生等书写特别困难的残疾考生的考试时间,在该科目规定考试总时长的基础上延长30%,外语科目听力考试正常语速播放。
95.按教育部规定:500Hz、1000Hz、2000Hz、4000Hz的纯音听力检测结果为每侧耳的平均听力损失都等于或大于40分贝(HL)的考生,经申请批准后可免除外语听力考试。免除外语听力考试残疾考生的外语科成绩,按“笔试成绩×外语科总分值/笔试部分总分值”计算。外语听力免考的残疾考生,笔试部分结束后交卷。听力残疾考生必须要有当地残联提供的《残疾评定表》或吉林省人民医院开具医疗检查证明,提供具体的听力损失数值。
(六)高考照顾加分考生资格审查
96.凡申请高考照顾加分的考生,须于高考报名时向有关中学或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交验有关证件原件与复印件(三份),填写《高考照顾加分资格审核表》。未按规定日期申报的,视作自动放弃。
97.各县(市、区)招生资格审查领导小组负责照顾加分考生申报材料审核工作。对符合要求的证书,审核人应在其复印件上注明“复自原件”并签名、加盖单位公章,按规定时间逐级上报至省教育考试院高招部。
98.省教育考试院协调省直委办厅局相关部门,对考生加分资格进行终审核和确认,并将审核结果下发各地。
99.加分项目和分值
(1)烈士子女,加20分。
(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及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及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加20分。
(3)公安烈士子女,加20分。
(4)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加10分。
(5)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三侨一台”),加5分。
(6)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即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的朝鲜族考生,伊通满族自治县的满族考生,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古族考生),加5分。
(7)按照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应急〔2019〕37号)要求,“消防救援人员及其子女报考普通高考,参照教育部关于军人相关优待政策执行。”
(8)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答卷的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只面向吉林省所属高校投档使用。
100.按照教育部要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在同等条件下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优先录取。
(1)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
(2)驻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或者解放军总部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10年的军人的子女。
(3)在飞、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高年限的空勤军人的子女,从事舰艇工作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岗位工作累计满15年的军人的子女。
(4)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一至四级伤残公安民警子女。
(5)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
101.我省照顾加分项目和分值不累计,如考生符合多项照顾条件,由考生本人确定其中一项。
1.报名序号:按照考生领取的报名序号如实填写。
2.中学名称:系统根据考生报名所在地自动识别。
3.姓名:按照考生身份证上的姓名如实填写,必须与身份证信息保持一致。
4.出生日期:按照考生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如实填写,必须与身份证信息保持一致。
5.民族:按照考生身份证上的民族如实填写,考生父或母至少应有一方与考生民族信息一致。因信息错误或不符造生少数民族照顾资格审查不合格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6.申请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申请享受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及只招收少数民族考生的院校的报考资格的考生,必须选择填涂。
7.性别:按照考生实际情况如实填写。
8.身份证号码:按照考生18位身份证信息如实填写。后一位为“X”的,“X”必须为大写字母。
9.考生标志:作为外省籍考生资格审查重要内容,外省籍考生必须根据系统要求如实填写。因本人填报错误造成资审不合格等问题的,责任由考生本人自负。我省考生填“本省”。
10.政治面貌:对照系统提供的内容进行相应选取。
11.婚姻状况:按照考生实际情况如实填写。
12.考生类别:考生类别必须与户籍信息保持一致。学籍为2021年毕业的考生填“应届”,其它考生填“往届”。考生户籍所在区划为乡村属性的填“农村”,城镇属性的填“城市”。如:考生为应届考生,考生户籍所在地为农村,应填“农村应届”。
13.毕业类别:对照系统提供的内容进行相应选取。
14.报考类型:
秋季高考统考:可参加秋季统考、少年班、保送生、高职单招和本科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考试。
中职对口升学:可参加高职对口升学、高职单招、本科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考试、普通高考。
残障生单独考试:参加残障生单独考试的考生选报。
消防员单独招生:现役消防员单独招生考试的考生选报,须消防部门出具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
其他高职考试: 参加“五年一贯制”“高职三二分段”等各类转段入学的考生选报。
15.考试类型:系统根据考生填报的“报考类型”,自动筛选出考生可以填报的若干“考试类型”,考生可以选择单选或多选,按照实际选报数量收取相应考试费用。
16.残疾考生申请便利:只针对拥有残疾证的考生自愿选报。选择填报的考生,须如实填写残疾证号码、残疾类型和残疾级别,并根据系统列表自行确定所申报的合理便利项目(可多选)。
17.学籍所在学校:对照系统提供的内容进行相应选取。
18.实际就读学校:对照系统提供的内容进行相应选取。
19.户籍所在地:对照系统提供的内容进行相应选取,并在备注栏(含*)注明详细地址信息。户口没有迁入我省的外省籍考生,选择“其它”填写,并在备注栏(含*)注明实际户籍地址信息。
20.外省籍考生、申报专项计划的考生,必须如实填写“学籍所在学校”“实际就读学校”和“户籍所在地”信息,并对其真实性负责。因信息错误及不全造成资审不合格等问题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21.联系方式:考生可填写2个主要联系方式,方便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及时联系考生及家长。因考生填写错误或不当无法联系到考生及家长而造成相关考试、考务、录取等工作延误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22.收件人:填写接收录取通知书的人员姓名。
23.录取通知书邮寄地址:用于招生院校邮寄考生录取通知书。
24.邮政编码:填写录取通知书邮寄地址相对应的邮政编码。
25.报考科类:普通高考分为文史、理工农医、艺术文、艺术理、体育文、体育理6个科类。考生报名时只能选报其中的一类,不可兼报。报考科类一经确认不得更改。
26.民族文字答卷:凡参加普通高考使用少数民族文字答卷和用汉文字答卷加试蒙古语文的考生,须参加我省单独组织的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三级)。考生在填报网上报名信息时,必须正确选择“民族文字答卷”选项(蒙文甲、蒙文乙或朝文答卷不加试汉语文)。因填报错误及填报不及时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负。
27.外语语种:考生根据所学外语语种根据系统提示选择填报。
28.外语口试:凡报考外语、科技外语、科贸外语、专门用途外语和中外合作办学等涉外专业的考生,以及明确要求加试外语口语的专业,必须参加外语口试并取得相应的外语口试等次资格。
29.会考考号:高中“城市应届”“农村应届”考生必须填写本人会考证上的14位会考号,其他考生不须填写。
30.国家专项计划: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申请。
31.地方专项计划: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申请。
32.免费医学定向:有意愿报考免费医学定向的农村户籍考生须申请。
33.订单农科生:有意愿报考订单农科生的农村户籍考生须申请。
34.术科加试:艺术类考生“术科加试”类别包括美术与设计类、音乐类、舞蹈类、戏剧与影视类、艺术特色专业类。考生可自由选报和兼报。
选报高水平运动队的考生,必须正确选择“术科加试”中的“高水平运动队”选项。
体育类考生必须正确选择“术科加试”中的“体育考试”选项。
35.父母信息项:父母相关信息要与户口簿内容一致,如实填写。其中,“社保编号”“参保时间”选项仅限随迁子女考生、全家迁入考生填写,其他考生可填“无”。
36.本人简历:根据考生本人实际情况从小学阶段开始如实填写。
37.考生报考结束后,姓名、身份证号、出生日期、性别、民族、照片等基本信息一律不允许修改。因考生个人信息错误造成的无法录取、学籍无法注册、学信网无法验证等相关问题,一律由考生本人负责。
本文转载自吉林省教育考试院。
松原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
2021年3月2日
答案来源于:2021年吉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补报名启动
六工作要求102各级招生委员会要加强普通高考报名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按照全省统一安排部署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加强考务工作人员和考生的培训要本着为考生服务的宗旨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做好考生报名指导工作要制定本地网上报名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普通高考报名工作顺利进行如遇特殊情况及时上报除各地招生考试机构以外任何部门及个人不准以任何形式组织考生报名103各级招委会要强化政治担当坚决落实主体责任统筹抓好本地疫情防控和高考报名工作要协调卫健疾控工信公安保密等部门联合开展卫生防疫和高考报名安全联合督导检查对工作薄弱环节要限时整改确保高考报名期间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级教育部门和招
四专项计划资格审查82专项计划考生资格审查工作与普通高考报名同时进行由考生所在县市报名资格审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查合格的考生信息须及时进行公示其中应届考生信息在其学校公示社会考生信息在县市招生考试机构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公示结束后各相关县市招生考试机构于12月20日前通过报名系统确认合格考生名单并将纸介名单报省教育考试院备案83国家专项计划实施区域及报名条件国家专项计划在我省实施区域为8个贫困县即镇赉县大安市通榆县龙井市和龙市汪清县安图县靖宇县1报考考生须符合我省2021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2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2018年9月30
二外省籍考生资格审查74考生到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交验相关证明材料经报名资格审查工作领导小组初步审核合格后由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发放报名序号和密码进行网上预报名和现场确认75县市区报名资格审查工作领导小组在网上报名结束后负责整理材料对其学籍考籍就读情况户籍及其父或母合法职业合法稳定住所社保缴费军转工作调动招商引资等相关证明材料进行审核并签字并将审核结果报市州级报名资格审查工作领导小组复审76市州级报名资格审查工作领导小组依据相关材料进行严格复审并将复审结果通知所辖县市区77复审合格考生名单由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和考生所在中学张榜公示10个工作日公示结束后分别将
五残疾考生合理便利资格审查88残疾考生申请提供合理便利的须在网上报名时选择相应标识根据系统要求填写相关信息申请内容应包括本人基本信息残疾情况所申请的合理便利以及需自带物品等并提供本人第二代及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和有效身份证件的复印件扫描件给当地招生考试机构备审89吉林省教育考试院负责受理并审核残疾考生提出的正式申请负责协调省残联卫生等相关部门成立专家组对残疾考生身份及残疾情况进行确认结合残疾考生残疾程度对残疾考生提出的合理便利申请进行综合评估形成正式评估报告90吉林省教育考试院依据评估报告通过高考报名系统将相关信息下发给各地91各地招生考试机构通过
三申请少数民族照顾政策资格审查78申请少数民族照顾资格的考生在进行网上报名时应填写清楚本人姓名民族身份证号码及同民族父或母的姓名民族和身份证号码考生本人少数民族身份必须与父或母少数民族身份一致以此作为少数民族考生资格审查的重要依据因本人填写错误造成的资格审查不合格或审核延误责任由考生本人承担79省教育考试院依据少数民族考生网上报名信息统一到省相关部门进行送审并将送审结果下发各地由县市区级报名资格审查工作领导小组依据省相关部门审核结果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结果报市州级报名资格审查工作领导小组复审80复审合格的考生名单由各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和考生所在中学张榜公示1
六高考照顾加分考生资格审查96凡申请高考照顾加分的考生须于高考报名时向有关中学或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交验有关证件原件与复印件三份填写高考照顾加分资格审核表未按规定日期申报的视作自动放弃97各县市区招生资格审查领导小组负责照顾加分考生申报材料审核工作对符合要求的证书审核人应在其复印件上注明复自原件并签名加盖单位公章按规定时间逐级上报至省教育考试院高招部98省教育考试院协调省直委办厅局相关部门对考生加分资格进行终审核和确认并将审核结果下发各地99加分项目和分值1烈士子女加20分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及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及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加20分
一吉林省常住户口考生资格审查73加强对考生高中毕业学历及报名的资格审查对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在校学生少年班除外和高校在校生报名考生异地重复报名等违规报名行为一经发现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凡在普通高考报名过程中弄虚作假的考生一律取消其普通高考报名资格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的考生将取消其应届毕业当年普通高考报名资格答案来源于2021年吉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补报名启动
72省教育考试院将对各地资格审查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凡在普通高考报名工作中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坚决严肃处理一吉林省常住户口考生资格审查二外省籍考生资格审查三申请少数民族照顾政策资格审查四专项计划资格审查五残疾考生合理便利资格审查六高考照顾加分考生资格审查答案来源于2021年吉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补报名启动
答案来源于2021年吉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补报名启动
69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由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梅河口市招生委员会具体负责并负责对审核结果有异议考生的复审和解释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视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将考生报名资格审查责任明确到岗落实到人考生资格审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现场确认未按规定要求执行的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各地应提前12周启动高考报名资格审查相关准备工作确保考生按时顺利报考70各地招生委员会要成立由民宗委侨办台办教育公安人社市场监督管理住建社保统计民政等部门组成的报名资格审查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对考生户籍学籍考籍少数民族身份照顾加分社保缴费合法住所稳定收入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