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黑龙江 | 电气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1 | 10716 |
物联网工程 | 523 | 12112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518 | 13032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18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班) | 517 | 13217 |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516 | 13388 |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515 | 13549 |
创建于1958年,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名牌本科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具有现代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装备制造业、科研部门及高等学校从事设计、制造、新产品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经营销售和教学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控制工程基础、计算机数控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测试技术基础、现代企业管理等。
根据培养目标及人才需求,突出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等方面的特色,按照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三个方向组织教学,各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如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方向: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模具设计、现代制造系统、单片机及可编程控制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综合实践等
机械电子工程方向: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器人技术基础、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微机应用系统设计、数控技术综合实践、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践等
机械设计方向:机械结构设计、机械系统创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优化设计、数控技术综合实践等
就业方向
可到企业、科研部门及高等学校从事各类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开发、应用研究、技术改造、试验研究、运行管理、经营销售及其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
物联网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涉及计算机、电子、控制、通信等多学科领域,具有宽广的应用范围。为适应技术与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国家设立了物联网工程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具备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智能信息处理等专业知识,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物联网技术相关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采取大学本科学分制,学制4年,修业年限为3至6年,对所修专业期满并符合学校的学位管理条例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学院
自动化信息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主要课程
物联网概论、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通信原理、传感与检测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开发、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RFID原理与应用、无线与接入网技术、智能感知与定位技术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工业监控、环境监测、智慧城市等物联网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可从事物联网相关系统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工作;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此外还可以选择继续攻读计算机、控制、通信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本专业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首批名牌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具有七年制本硕连读和卓越工程师计划招生权,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本专业现设有“金属材料工程”、“材料表面工程”、“陶瓷及粉末冶金”共三个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定位 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培养材料科学技术领域的工程师与优秀专业人才,胜任未来工程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具体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5年左右,经过自身学习和行业锻炼,能达到下列目标:
① 具备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养,遵守职业道德,具有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安全与环保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
②熟悉大材料类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动态,能够运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和工程技能,具备独立发现、研究与解决现实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③具备工程师的基本专业素质,能够进行材料应用体系复杂工程的技术与产品研发、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的设计与改进、升级或重新设计、营销和管理等活动,一般能达到中级职称;
④ 具有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能够在多学科团队或跨文化环境中工作,并作为技术骨干或主要负责人发挥有效作用;
⑤ 具有终身学习和自我完善的能力,能够通过行业训练、继续教育方式持续提高专业素养和自身素质,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与本专业一致,但偏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能够将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工程基础、专业基础知识用于分析和解决材料设计或生产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指标点1-1能够将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知识和原理应用于分析简单材料工程问题;
指标点1-2能够根据基础知识分析材料工程问题,并与已知典型结果进行比较和判断;
指标点1-3能够用机械、电工、电子等工程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分析简单机械电气装备的工作原理,并对简单故障进行分析判断;
指标点1-4能够用材料制备和应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解决材料设计或生产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毕业要求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分析材料类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指标点2-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基本原理应用到材料性能问题的识别和表达;
指标点2-2能够将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应用于材料装备问题的识别和表达;
指标点2-3能够识别和判断材料类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点和参数,理解解决复杂材料工程问题的多种途径,通过综合分析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能够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和优化材料工程技术、工艺或设备方案,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并能够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指标点3-1能够根据产品和工程需求提出合理可行的材料工程技术、工艺或设备的设计方案;
指标点3-2能够在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现实约束条件下,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指标点3-3能够对设计方案进行优选,体现创新意识,并能够用图纸、报告或实物等形式,呈现设计结果。
毕业要求4能够基于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分析测试方法、实验设计方法和材料的生产工艺,对复杂材料工程问题设计实验,并能通过实验结果评价获得合理有效的结论
指标点4-1能够利用材料主要分析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根据材料研究或产品质量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分析测试方法;
指标点4-2能够在材料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能采取合适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
指标点4-3通过实验获得有效数据,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和解释,得出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5能够针对复杂材料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分析、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指标点5-1具备运用网络搜索工具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本专业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能力;
指标点5-2具备运用合适的绘图软件或方法正确表达机械部件、设备结构的能力;
指标点5-3具备运用合适的原料、工艺技术、设备解决材料生产、制备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能力,以及具备运用合适的理论或软件对材料生产相关工艺参数进行模拟和预测的能力,并能理解模拟和预测的局限性。
毕业要求6能够基于专业知识对工程实践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了解与材料生产、设计、研发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承担的责任,能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角度,评价材料工程实践产生的影响
指标点6-1能够以材料专业知识为基础进行分析和评价工程活动的合理性;
指标点6-2能够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角度,评价材料工程实践产生的影响;
指标点6-3了解与材料的生产、设计、研发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能够正确理解和评价本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指标点7-1熟悉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能够理解和评价材料产业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指标点7-2能够理解和评价在材料工程实践中的资源利用率、污染处置方案和安全防范措施,判断整个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的隐患,具有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毕业要求8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材料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指标点8-1理解世界观、人生观的基本意义及其影响、理解个人在历史以及社会、自然环境中的地位;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
指标点8-2理解工程师的职业性质与责任,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毕业要求9具备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指标点9-1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能够理解团队中每个角色的含义以及对于整个团队目标的意义;
指标点9-2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和表达能力,具有在团队中发挥不同角色作用的能力。
毕业要求10能够就复杂材料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指标点10-1能够撰写材料专业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能够就本专业复杂材料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指标点10-2了解材料工程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能提出建设性见解。
毕业要求11具有系统的工程实习经历,能正确理解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以及本专业工程活动中涉及的重要经济与管理因素,且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指标点11-1具有系统的工程实习经历;
指标点11-2理解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以及材料工程活动中涉及的经济与管理因素,并能够进行工程经济的相关分析评价。
毕业要求1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指标点12-1对于自主探索与学习的必要性有正确的认识,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指标点12-2能针对个人或职业发展的需求,采用合适的方法不断学习,适应发展。
主要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工程装备基础、材料加热炉基础、金属材料学、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分析测试方法、金相显微技术、材料工程综合实验、失效分析、非电量测试技术等;
金属材料工程方向:金属热处理工艺学、冶金质量分析与控制、金属材料工程综合课程设计等;
材料表面工程方向:材料表面工程、材料腐蚀与防护、材料表面工程综合课程设计等;
陶瓷及粉末冶金方向:无机材料物理化学、粉末冶金学、 陶瓷及粉末冶金综合课程设计等;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采用学校-企业联合培养模式,按照“3+1”模式实施培养:前3年在校学习相关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第4年校企联合培养进行实践训练,特注重对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的校企联合培养实施2+4+14+17模式。2表示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2周的认识实习,4表示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4周的生产实习,14表示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14周的工程设计实践环节,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联合承担,课程教学与实践内容着力发挥企业的技术和设施优势,17表示为期17周的校企联合毕业设计环节。以上共计35周企业实践环节,目的使学生在企业实际环境中发现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实施,积累相关工程实践经验。企业实践实施双导师制,每名学生配备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各1名,在企业完成相关实践环节,在机械设计、材料设备、热处理、表面强化、陶瓷材料和生产管理等全面训练,培养与提升创新意识和工程问题解决能力。
就业方向 本专业应届毕业生有40%以上考取研究生,其中考取985、211等知名院校(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占50%左右,对我专业本科生培养的评价较高,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很强。同时毕业生能适应国民经济各行业对材料领域高级专业人才的需要,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历年超过90%,就业领域涉及汽车工业、机械工业、航天航空工业、冶金工业、电子工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从事材料研究开发,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防护工程设计,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是教育部特设专业,本专业培养从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我校是早期开办此专业的院校之一,是目前西北地区开办此专业的唯一院校,是教材委员会副主任单位。我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主要依托岩土工程陕西省重点学科开办,于2006年开始招生,已经成功培养5届毕业生。
主要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岩石力学、土力学、弹性力学、岩土水力学、画法几何及建筑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学、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结构与土工抗震、基础工程、地基处理、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地下工程招投标与概预算、地下结构设计、地铁工程、隧道工程、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地下工程、建筑法规与管理。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利用、市政工程的企事业单位、设计研究院、勘测院、监理公司就业,从事城市地下空间及市政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管理及科学研究工作。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81年首批批准的博士授予点,目前为国家重点学科。主要培养从事水文和水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勘测、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水力学、自然地理学、水文气象学、水文学原理、地下水水文学、水环境保护、河流动力学、水资源利用、水环境化学、运筹学、水文信息采集处理、水文预报、工程经济、水文水利计算等。
就业方向
在水利水电、能源、交通、城建、农林、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勘测、规划设计、管理和科研等部门工作。
师资力量和学术成果
现有专业课教师32人,均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16人(博士生导师13人),副教授8人,讲师8人。近五年,本专业教师承担多项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等科学研究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项。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系统掌握风能转换原理、太阳能发电原理,风电场规划、风电厂动力设备及电气设备工作原理等专业知识,从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厂的设计、制造、运行、试验研究、项目投资与管理等工作的宽口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空气动力学,电路,电机学,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新能源发电技术,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风力机理论与设计,风力发电机组原理,风电机组调节与控制,风电场电气部分,风电场规划与设计等。
专业特色
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电源以其丰富的资源、良好的环境效益,已成为新世纪重要的替代电源。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为了响应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于2011年创办的专业,其专业特色:注重基础、强化实践、推进创新,培养热爱祖国、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基础扎实、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师资队伍
现有专业教师26人,其中,教授8人(博导5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17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获全国水利学科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1项,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第一名。
近年来,该专业教师先后主持完成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成果奖3项,厅局级奖6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出版著作8部。
就业方向
毕业生面向风电、光伏等设备制造企业、新能源发电厂、电力建设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设计院、有关政府部门等单位,主要从事新能源电厂的规划、设计、制造、施工、运行维护、管理和科研等工作。
专业名称专业代号科类批次名称招生计划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6理工普通本科第一批a段6新能源科学与工程29理工普通本科第一批a段2水文与水资源工程30理工普通本科第一批a段2物联网工程43理工普通本科第一批a段2城市地下空间工程51理工普通本科第一批a段2电气类52理工普通本科第一批a段3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班)61理工普通本科第一批a段2注:1.电气类包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2个专
省份专业名称省控线高分低分平均分执行计划超省控线分数黑龙江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班)黑龙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黑龙江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黑龙江水文与水资源工程黑龙江物联网工程黑龙江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黑龙江工业工程黑龙江电气类
2020年黑龙江的招生计划专业名称科类批次名称招生计划备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工一批本科(a)4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理工一批本科(a)2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理工一批本科(a)2物联网工程理工一批本科(a)2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理工一批本科(a)2电气类理工一批本科(a)3工业工程理工一批本科(a)2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班)理工一批本科(a)2注:1.电气类包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2个专业;2
2019年黑龙江的招生计划专业名称专业代号科类批次名称招生计划备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6理工一批本科(a)4新能源科学与工程29理工一批本科(a)2水文与水资源工程30理工一批本科(a)2物联网工程45理工一批本科(a)2城市地下空间工程52理工一批本科(a)2工业工程56理工一批本科(a)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57理工一批本科(a)3材料科学与工程61理工一批本科(a)2注:招生计划以当地招生主
省份专业名称省控线高分低分平均分执行计划超省控线分数黑龙江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班)黑龙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黑龙江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黑龙江水文与水资源工程黑龙江物联网工程黑龙江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黑龙江工业工程黑龙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018年黑龙江的招生计划(理工:19名)专业名称专业代号科类名称批次名称招生计划备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2理工一批本科(a)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6理工一批本科(a)2车辆工程07理工一批本科(a)2新能源科学与工程29理工一批本科(a)1水文与水资源工程30理工一批本科(a)1物联网工程45理工一批本科(a)2城市地下空间工程52理工一批本科(a)2工业工程56理工一批本科(a)2电气工程及
2021年西安航空学院黑龙江省招生专业:交通运输、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工程管理、智能制造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6个专业。2021年西安航空学院黑龙江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西安航空学院黑龙
2021年西安翻译学院黑龙江省招生专业:俄语、俄语、朝鲜语、朝鲜语等4个专业。2021年西安翻译学院黑龙江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西安翻译学院黑龙江省录取分数线(2021)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
2021年西安外事学院黑龙江省招生专业:新闻学、学前教育、学前教育、现代物流管理、护理、工程造价、汉语言文学、电子商务(跨境电商运营)、俄语、智能医疗装备技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新闻采编与制作(微传播)、口腔医学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
2021年西安文理学院黑龙江省招生专业:日语、化学工程与工艺、软件工程、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等5个专业。2021年西安文理学院黑龙江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西安文理学院黑龙江省录取分数线(2021)类型
2021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班)、人工智能(图灵AI科学实验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一流基础拔尖基地))(新工科一流人才引领计划创新实验班)、电子信息类(通信工程(教改班)、电子信息工程(
2021年西安交通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工科试验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自动化、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电气与信息类)、工科试验班(大数据管理与
2021年西安工业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通信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信息对抗技术、材料类(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化学、金属材料工B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
2021年西安财经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行政管理、工程管理、财政学、电子商务、法学、公共事业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统计学等11个专业。2021年西安财经大学黑龙江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
2021年西安外国语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翻译(招英语考生)、商务英语(招英语考生)、法语、国际新闻与传播、翻译(招英语考生)、商务英语(招英语考生)、西班牙语、德语、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日语、英语(招英语考生)、葡萄牙语、法语、英语(招英语
2021年西安科技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能源化学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采矿工程、消防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矿物加工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