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
1、基础设施的投入: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基础建设投入。校园内占地10000平方米,种植药材220余种的药苑及收集制作中药材标本2200余种的标本馆,为中药专业教学实习服务,并提供所需的植物标本、实验材料和制药原料。2005年投资200万元新建了学生公寓一幢;2006年投入近200万元新建了标准化体育场。
2、实验室的投入:2002年先后投资近百万元新增了中药炮制、鉴定、调剂等实训实验室以及电工基础、数电(模电)实验室、制冷制热、电力拖动、电子工艺实验室。实验设施齐备,应用率高。由此,缩小了毕业生与实际岗位之间的差距。有校外实习基地6个,药都集团和三九集团等药业企业为学生实习提供了充足的实习工位,在药都集团的GMP车间,学生接触到中药行业的先进水平,具备了标准化、国际化意识。
3、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在高投入的基础上,今年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筹建标准化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目前实训实验楼项目已经进入立项审批阶段。进一步完善学校多媒体教学网络、中药研究所,促进职教中心向教学科研一体化发展,使我校真正办成了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用人才培训中心、科技示范推广中心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基地。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在高投入的基础上,今年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筹建标准化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目前实训实验楼项目已经进入立项审批阶段。进一步完善学校多媒体教学网络、中药研究所,促进职教中心向教学科研一体化发展,使我校真正办成了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用人才培训中心、科技示范推广中心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基地。 顺势而为,打造中药品牌
去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重视程度的提高,学校坚持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依托地域主导产业,以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整体发展,着力打造品牌。
1、树立品牌意识。品牌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形式。一要创造品牌。集中力量把我校的骨干特色专业中药专业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标志专业。在学校管理和专业建设上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在已有特色的基础上,巩固和发展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人新我特”。不断创造自身的比较优势,发挥品牌效益。二要宣传品牌。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既要广泛宣传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又要不断的充实新内涵,突出新特色,创造新优势来发展壮大品牌,在竞争中保持生存和发展。
2、坚持“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行业需要为目的”的办学思路和“苦练内功强素质,卧薪尝胆铸辉煌”的指导思想,始终不渝的实施了“创建名校,造就名师,培育名人”的“三名工程”。
3、坚持以“内涵建设”为主,突出改革主线,强化龙头专业建设,加大实施力度,实现质的突破。在工作目标上,准确定位;在工作作风上,求实求效;一切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以现代化的要求来改善办学条件,通过规范的运作,扎实有效的把各项工作目标、工作措施落在实处,把职教中心做强、做大。
我校做为首批国家级重点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全国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大形势下,将在上级各部门的领导下,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突出专业特色,扩大招生规模,使龙头专业形成专业集群优势,发展势头更猛,发展前景更广。争取在不远的将来,进入全国示范性职教中心行列,打造出品牌。
以机制创新为基础,建立一套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一是在教学研究上,紧密围绕学校教学实际,紧密围绕改革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强化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合理调整文化课教学,鼓励冒尖,分层教学,以教研促教学;二是摸索建立适合职业教育实际的、以教学效果为核心的教学质量考核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把质量和效益作为衡量教师素质的唯一标准。三是开展综合教育改革和学分制试验,努力构建多时空入学、多平台毕业、多资格就业、多渠道升学的“四多”教育模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专长,人人能成才。 面向市场,调整办学思路
调整思路,树立全新的职业教育理念。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转变办学观念,继续把招生就业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切实抓紧抓好。通过联合办学的形式进一步强化招生工作,进一步强化就业指导处的工作职能,努力做好学生就业的推荐与指导工作,保证学生就业各项工作指标的顺利完成,为今年招生工作的突破奠定扎实的基础。在学生就业指导上,要以立足地方,服务经济,面向全国为宗旨,通过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成才观,解决学生及家长观念陈旧,思想保守的问题,通过毕业生就业会议、媒体宣传、订阅就业报、开通网站等手段,解决就业渠道不畅通的问题,学校要千方百计为学生找出路。强化对招生工作的领导和促动,抽调学校精干力量成立招生工作小组,调整招生方法的策略,尝试做好春季招生。做到早发动、早宣传,全力打好今年招生工作攻坚战,力争今年的新生数量有历史性的突破,迈上新台阶。
资助对象: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的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非涉农专业资助比例占扣涉农专业学生后在校生数的15%。我省纳入国家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的22个县的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学生(不含县城)全部纳入享受助学金范围。
资助标准:每生每年2000元。
中药专业本专业是河北省特色专业。可就业也可参加高考。
本专业分为5年制和3年制两种方向。
5年制方向,毕业后学历为大专。与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联办专业,进入“3+2”培养班的学生,前三年在安国职教中心学习,后两年在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不用参加高考。前三年按国家资助政策减免学费,后两年按高职收费。中考后须填报志愿,由省考试院择优录取。
3年制方向,毕业后学历为中专。可就业也可参加高考。就业面向京津冀等大中城市的相关药企,就业率高,待遇优厚。高考按医学类参加对口高考,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及相关专业课的理论和技能,试题难度较小,可升入承德医学院、北方学院等本专科院校。
学校建有中草药分离提取、显微鉴定、超净工作、中草药制剂、中药加工、药用植物土壤检测、中草药检测检验、中药炮制、中药鉴定、中药调剂、理化等实训室。中药标本厅中收藏药材2400多种。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在高投入的基础上,今年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筹建标准化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目前实训实验楼项目已经进入立项审批阶段。进一步完善学校多媒体教学网络、中药研究所,促进职教中心向教学科研一体化发展,使我校真正办成了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用人才培训中心、科技示范推广中心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基地。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本专业可升学可就业。就业面向京、津、保等地的电子产品生产及电气工程设计与维修企业。本专业正逐步向3D打印、机器人、人工智能方向发展,高考按电子电工类参加对口高考,可升入河北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学院等本科院校。
学校建有电工基础、数电(模电)、制冷制热、电力拖动、电子工艺等试验实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