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升学
(1)普通专升本:学生在校学习三年期满后,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参加国家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考试,被本科院校录取后继续学习两年,取得和普通高考考取本科院校相同的普通本科学历。
(2)自考专接本:学生可在校参加我校和西北师范大学、国家开放大学(甘肃)联办的应用型本科自学考试,各科考试成绩合格后,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
总之,如果学生在校认真学习,完全有机会能够通过专升本考试或自学考试提升自己的学历。
2、就业
(1)政策就业:鼓励毕业生积极参加省内外特岗教师、三支一扶、民生实事就业项目招考,通过招考实现稳定就业,近年招考录用人数在同类专科学校中居于前列。尤其是近年在学校“抓两头、促中间”的整体就业方针指引下,毕业生在新疆、省内的事业单位都能实现高质量就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受到社会各界赞誉。
(2)市场就业:学校已形成以省内及周边为核心,东南沿海发达城市及新疆为两翼的市场格局。为满足毕业生应聘就业岗位需要,学校每年举办校园招聘会、网络招聘会、招聘宣讲会等活动,提供大量专业对口度高、就业发展前景好的高质量就业岗位供毕业生进行就业选择。近年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2%以上,毕业生就业满意率在95%以上。
(3)继续深造:鼓励引导毕业生参加全省普通专升本考试,近年来被省内本科院校录取人数连年大幅提升。
(4)应征入伍:积极做好应征入伍各项宣传、服务工作,鼓励毕业生到部队接收锻炼,谋求更好发展机会。
(5)自主创业:鼓励毕业生利用自身特长和优势自主创业,带动就业。
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学校受理并协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业务。 录取规则1、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在各省(自治区)招生委员会统一领导下进行,执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办法,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择优录取。
2、普通高中生综合评价、中职升学考试、普通高考等的录取工作全部在计算机远程网上进行。
3、各专业原则上按已公布的招生计划进行录取。当录取过程中出现各专业之间线上生源差距较大的情况时,在总计划不变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各专业招生计划数,减少或取消线上生源不足的专业招生计划,相应增加生源充足的专业招生计划。
4、学校依照省级教育考试院所公布的最低录取控制线及投档原则,遵循“平行志愿投档”模式,按实际投档情况进行录取,经首轮投档后未完成招生计划时,则重新征集志愿,直到完成招生计划为止。普通高考录取征集志愿仍不足则将剩余计划调剂到其他生源好的省份完成招生计划。
5、院校录取规则:均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即投递院校志愿时按照“分数优先,遵从志愿、一轮投档”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并逐个投档。
6、专业录取规则:实行“志愿清”录取规则,即按照“志愿优先、分数优先”的原则,依据专业计划、志愿顺序、成绩高低依次录取。所报专业均录取不上时,服从调剂者调剂到其他未录满专业,不服从调剂者退档。
7、新生报到后,学校将进行身体复查和入学资格审查,对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学生,根据复查结果,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作休学或退学处理;对在入学资格审查中查实的违反招生规定的学生,取消学籍,予以清退。
设施设备学校占地面积1036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7.79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4.0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86亿元。共设有14个二级学院,15个职能部门,2个教辅机构,1所附属实验学校,5个校级科研机构。开设有47个专科专业,涉及教育学、文学、理学等11个学科门类。有各类实验实训室112个,实习实训基地133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697.11万元。图书馆馆藏图书65万余册,各类期刊1071种。
根据甘肃省教育厅中高职一体化试点的文件精神,我校2018年招生以“2+2+1”模式五年制大专(高职)为主体,此类学生前2年在我校学习,第3、4年在与我校联合办学的大专(高职)院校学习,第5年带薪顶岗实习,毕业生颁发全日制大专毕业证及择业通知书,有资格参加当地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类招考。
报名须知1、新生到校时须准备身份证或户口簿复印件一份,小二寸照片四张,由学校统一到市县招生办办理录取手续。
2、学费说明:我校学生全部享受免学费政策,学生入校只收取教材费、被褥费约500元。
学费说明:我校学生全部享受免学费政策,学生入校只收取教材费、被褥费约500元。 就业去向1、升入大专(高职)院校继续学习:
①通过“2+2+1”模式直接上大专(高职)。
②通过对口升学考试(推荐、单招、统考)上大学。
2、普通中专毕业生学校负责安置就业:我校学生可在苏州、宁波、上海、北京、陕西及本省市的多家知名企业及专业对口单位实习、就业。
3、我校学生为国家任务生,毕业后颁发教育厅验印的普通中专或全日制大专毕业证、择业通知书及国家人社部颁发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有资格参加国家各类招考。
助学政策①国家助学金(1500元/年);
②“两后生”补助(2500元);
③国家免学费的政策(2000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