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者颁发由省市教育部门验印的职业中专文凭,国家承认其学历,并由学校向联办单位推荐就业。学校郑重承诺:凡科技校毕业的品学兼优的学生,校招生就业处愿终身免费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
师资力量学校现有教职工186人,学生近2000人。学校以培养拥有一技之长的初、中级人才为目标,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建设教育强市的号召,开设了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美容与装潢、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会计、电子商务、机械制造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食品生物工艺、中餐烹饪、工艺美术、美容美体等十多个热门专业,各专业设备齐全,特色明显,实施毕业证书、技能证书“双证书”制度,广泛满足广大城乡子女升学择业的需求。
招生专业
近几年,学校通过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等方式,拓展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90%。近五年来师生在省、市各类技能竞赛中屡创佳绩。学校还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参加高职招考和学业水平考试对口升大学,上线率超过98%。 办学实力学校依山傍水,因势而建,毗邻福厦路,交通便利,发展蒸蒸日上,荣获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级花园式单位、省先进教工之家,莆田市素质教育优秀学校、十佳学校、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等称号,是一所欣欣向荣的公办省级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现占地108亩,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功能完善,建有教学楼、办公楼、报告厅、实训楼、学生公寓楼、师生餐厅、图书馆、塑胶操场等,配备了62间多媒体教室和汽车、数控、工艺美术、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校内实训基地。校园规划建设为八大主题公园,凝练出“恩随乐天,梦留心中”的特色校园文化,校内的刘志珊先进事迹展室是莆田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莆田市学园中街840号
招生专业学校现开设会计、税务事务、计算机及应用、酒店服务与管理四大类专业,包含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企业会计、税务事务、海关报关、企业税收、计算机及应用、图形图像处理、办公自动化、计算机操作技术、酒店服务与管理等十多个专门化专业,其中《会计电算化》专业于2006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重点专业”。
设施设备学校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长短教育结合,成立了各种紧缺人才的培训基地,是全省地税系统干部业务培训单位、国家公务员培训基地,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会计电算化培训、考试单位、会计证培训、考试点。
学校建立了校园网络系统,教学设施完善,有计算机实验室8间,财税模拟试验室6间,有标准400米田径场和游泳池,篮球训练场5个,排球场3个,有乒乓球、羽毛球等多种体育锻炼场所;有良好的生活设施,单元式学生套间,配套齐全的学生活动中心和餐厅。
当前,学校正处在第二轮规划发展阶段,学校将以提高学校办学实力、创建品牌中职学校为目标,以培养高素质实用技能型人员和积极服务社会为己任,勇于创新,敢于改革,努力为海峡西岸的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校荣誉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践现代职业教育以人为本,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策略,以服务学生为宗旨,以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充分利用学校优越的办学条件,努力打造具有特色品牌的专业,突出技能实训,推行学分制、半工半读,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方法;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严格,封闭式管理到位,对学生实行捐资助学、关怀备至。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品格:品牌专业突出,专业市场适应性强,就业面宽,学制富有弹性、灵活,管理严格规范,人文关怀氛围浓厚。1993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部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004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于1998、2003、2006年三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学校”;2002-2004年连续三次被评为“莆田市学校安全工作先进单位”;2000年被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确定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2004年被省人事厅确定为“国家公务员培训基地”。2006年被评为福建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和莆田市“平安校园”;充分展示出她作为现代职业学校的气质和内涵。
办学实力学校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学园中街;校园占地面积120亩,环境优美雅致,四季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享有“花园式校园”的美誉。现有教职工110人,其中中高级职称60人,专业教师69人,“双师型”教师22人;现图书馆藏书10.56万册,
学校先后获得“省师训先进单位”、“省助学先进单位”、“区文明单位”、“市巾帼文明示范岗”、“省巾帼文明岗”、“区平安单位”、“区档案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全体教研员笔耕不辍展才子风采,躬耕示范树教育形象,多位同志分别获“省、市优秀教研员”、“市杰出人民教师”、“市优秀教师”、“市师德之星”、“区优秀共产党员”、“区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每年均有十多篇论文在CN刊物上发表。
城厢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明天,必将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在新课程改革的挑战与机遇下,为城厢教育尽职尽责、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