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10日,军管会接管福安师范学校。1950年春,开设小学教师轮训班和进修班。
1951年,开办师资短训班。1952年秋,校址迁到赛岐罗江,当年招收一年制速成班和初师班。1959年秋,学校迁到城关街尾,以原专区展览馆为校址。当时,增设二年制幼儿师范科1个班。
1962年9月,在校学生数达900多人。
1963年秋,招收高中毕业生一年制师范3个班。
1964年秋,招收高中毕业生半年制师范1个班。
1978年,福安师范学校复办。在新校舍未建成前,1978年招收的3个班寄在福安一中和地区民族中学上课;1979年招收的3个班分别在福安、福鼎、寿宁和柘荣办分班;1980年招收的普师3个班,借用阳头小学上课;
1982年起,福安阳尾新校舍投入使用,至1990年先后建成教学楼、学生宿舍、音乐楼、办公楼、综合楼等共8座,各类毕业生5197名,其中普师毕业生2787名。
多媒体教学是中师教学的新内容,1998年该校筹资建起多媒体教室。以陈伯清校长以班长的校领导身体力行,使全校上下形成了一股浓厚的抓教学、抓科研的气氛,“以质量求生存,抓教研促发展”,成为全体教师的共同行动。仅1998年,全校教师在各级报刊发表的教学科研论文就有77篇,其中获奖论文达10篇以上 。
学校历史(1)解放前
民国28年7月,省教育厅决定将三都初级中学附设简易师范科和霞安鼎联立初级中学附设简易师范科合并,成立省立霞浦简易师范学校,适值日军侵扰闽东沿海,被迫迁到寿宁斜滩,招收师范本科新生1个班,学生54名,全校共6个班,在校生206名。
民国29年3月,省立霞浦简易师范学校由寿宁斜滩迁至穆阳镇,改名省立福安国民师范学校,借用穆阳缪氏、王氏宗祠和当地庙宇为校舍。不久,兴建教学楼两座。招收甲种简易科(初中文化程度,学制半年)5个班,入学学生236名。民国29年秋,学校扩大招生,除简易本科(高小毕业,学制四年)2个班104名外,还招收乙种简易科(学制二年)3个班,新生144名,丙种简易科(学制一年)4个班新生210名,并招收普通师范(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新生20名,在校学生数达到545名。民国31年改校名为省立福安师范学校。
民国33年2月,学校迁回穆阳,重建办公楼。
民国36年起实行春秋两季招生。民国38年春,解放初民国38年春,在校学生普师10个班、394人,简师本科4个班,学生201人。民国31年改校名为省立福安师范学校。
(2)解放后
1949年12月10日,军管会接管福安师范学校。1950年春,开设小学教师轮训班和进修班。
1951年,开办师资短训班。1952年秋,校址迁到赛岐罗江,当年招收一年制速成班和初师班。1959年秋,学校迁到城关街尾,以原专区展览馆为校址。当时,增设二年制幼儿师范科1个班。
1962年9月,在校学生数达900多人。
1963年秋,招收高中毕业生一年制师范3个班。
1964年秋,招收高中毕业生半年制师范1个班。
1978年,福安师范学校复办。在新校舍未建成前,1978年招收的3个班寄在福安一中和地区民族中学上课;1979年招收的3个班分别在福安、福鼎、寿宁和柘荣办分班;1980年招收的普师3个班,借用阳头小学上课;
1982年起,福安阳尾新校舍投入使用,至1990年先后建成教学楼、学生宿舍、音乐楼、办公楼、综合楼等共8座,各类毕业生5197名,其中普师毕业生2787名。
多媒体教学是中师教学的新内容,1998年该校筹资建起多媒体教室。以陈伯清校长以班长的校领导身体力行,使全校上下形成了一股浓厚的抓教学、抓科研的气氛,“以质量求生存,抓教研促发展”,成为全体教师的共同行动。仅1998年,全校教师在各级报刊发表的教学科研论文就有77篇,其中获奖论文达10篇以上 。
学校变革上世纪90年代中期前,福安师范作为当时闽东两大教师基地之一,素有“闽东的园丁摇篮”之称。该校毕业生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据校方不完全统计,该校培养的毕业生不下3000人,其中95%以上的人长期从事农村基础教学工作,为闽东的九年义务教育挑起大梁 。
然而,由于农村人口结构开始发生转变,义务教育的适龄人口一年比一年少,农村师资渐渐出现了过剩。再加上教育部提出对农村基础教育师资结构进行调整,三级师范教育转为二级师范教育,也就是说,中等师范将退出历史舞台。于是,中等师范学校都开始走下坡路。2000年,福建各中等师范学校几乎全部停止招生。2001年开始,一批中师学校着手改革:或改制,或兼并,或停办。福安师范被逼到了最后的“十字路口”。
为了“突围”,福安师范在这一年,同永春师范、仙游师范等7所学校,挂靠在福建教育学院,招收5年制大专生,并试图打出“福建教育学院闽东民族分院”的牌子。但100多名的挂靠招收量,远没能满足福安师范现有教学规模的供给量,招收5年制大专生,也只是“治标未治本的权宜之计”,落实情况并不理想,因为一来没有收到省教育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二来福建教育学院闽东民族分院没有被授牌。
经教育资源整合,福安师范学校在进入新世纪后,最终停办,已并入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福安师范学校最后一任校长叶木全调任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
解放前民国28年7月,省教育厅决定将三都初级中学附设简易师范科和霞安鼎联立初级中学附设简易师范科合并,成立省立霞浦简易师范学校,适值日军侵扰闽东沿海,被迫迁到寿宁斜滩,招收师范本科新生1个班,学生54名,全校共6个班,在校生206名。
民国29年3月,省立霞浦简易师范学校由寿宁斜滩迁至穆阳镇,改名省立福安国民师范学校,借用穆阳缪氏、王氏宗祠和当地庙宇为校舍。不久,兴建教学楼两座。招收甲种简易科(初中文化程度,学制半年)5个班,入学学生236名。民国29年秋,学校扩大招生,除简易本科(高小毕业,学制四年)2个班104名外,还招收乙种简易科(学制二年)3个班,新生144名,丙种简易科(学制一年)4个班新生210名,并招收普通师范(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新生20名,在校学生数达到545名。民国31年改校名为省立福安师范学校。
民国33年2月,学校迁回穆阳,重建办公楼。
民国36年起实行春秋两季招生。民国38年春,解放初民国38年春,在校学生普师10个班、394人,简师本科4个班,学生201人。民国31年改校名为省立福安师范学校。
学校创办于1978年,历经32年的发展,为闽东培养了八千多名交通运输人才,曾荣获福建交通系统先进单位,全省驾驶专业会考第一。随着国民经济不断提高,交通运输业迅猛发展,学校为适应社会市场需求,转向从事各类交通人才培训,从而减少全日制招生。近年来承办了宁德市交通局,劳动局驾驶员、维修工、乘务员、站务员等培训近百期,培养学员2.4万人;为宁德市直机关事业单位驾驶员,维修工等培训30多期,培训学员3000余人;市福建省运管局首批具有汽车驾驶培训业户资质的二类驾校,收费合理,至今已开办了驾驶员短期培训班1000余期,培训合格驾驶员7000多名。学校发展得到社会各界好评,闽东电视台曾专题报道过学校先进事迹。
学校在发展的积淀中,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学、实训设备不断完善。学校拥有专业的教练员、道路教练场地和实训设备;各类教练车30多部,以及图书馆、计算机房、多媒体室、食堂、运动场、学生宿舍,教学大楼等能够满足于全日制住宿制教育所用。
随着罗宁高速公路开通,迎来了闽东新一轮交通运输业的大发展,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我校成立宁德市福新交通技术培训有限公司,形成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发展模式,不断深化改革,与企业联合办学,将为闽东培养更多实用,技术型人才。
联系方式传 真:
驾证招生:(郑老师)
从业培训:(王老师)
学校地址校 址:福建省福安市福新村41号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与发展,学校围绕“加快海西建设”的战略目标,遵循“德塑人生、技行天下”的办学理念,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办学模式、专业和课程体系,走内涵发展、品牌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力争建成“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学校”和“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
春华秋实,福安职业技术学校已成为宁德市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成为福建省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窗口。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全面实施,未来的福安职业技术学校必将创建成全国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成为海西大地一所高标准、高质量、多功能、现代化的职业学校。
学校地址学校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安市坂中职专北路105号
办学实力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学校现有实训基地13个,实训室54间,实训工位数3022个,满足所有专业实训教学需求,校内实训设备总值达2000多万元。学校有校外实训基地17个,全面覆盖了学校的所有专业,实现了专业岗位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82人,专任教师153人,其中中高级教师110人。
就业前景近年来,学校紧密围绕地方产业,紧贴市场需求,合理进行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学校现有两大专业群,以电子商务专业为龙头,引领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电算化三个专业共同发展的现代商业服务类专业群;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龙头,引领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三个专业共同发展的机电类专业群。通过两个专业群的建设,带动学校其他专业的发展,实现专业的集聚效应和产业链的全覆盖。学校还与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三个专业的“中高职三二分段”模式办学,与泉州华光职业学开展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中高职三二分段”模式办学。学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省内外许多知名大中型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推进特色办学,学校与青拓集团联办“青拓子女班”,与福建怡和电子有限公司联办“怡和订单班”。目前在校生3000多人,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以上,双证率高达96%以上。
联系方式招生就业处:0593-6377001 教务处:0593-6377736
1、品学兼优学生经评选可享受国家奖学金8000元、省政府奖学金6000元;家庭贫困且品学兼优学生可享受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省政府奖学金4000元和国家助学金(一等3500元/年、二等2500元/年)。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凭录取通知书,在当地申请生源地贷款最高8000元/年。.
3、学费:在校生学费全免,农村医学专业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政策享受国家助学金每人每月200元。
学费:在校生学费全免,农村医学专业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政策享受国家助学金每人每月200元。 二、联系方式联系电话:0593-
学校地址地址:福建省福安市坂中满春街65号
(1)中 专(学制三年;招收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
护理: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医院、疗养院、社区卫生院(所)、行政事业单位医务室、保健部门,从事护理理工作。其中英语护理主要培养外向型护理人才,毕业生能在护理工作中应用英语进行评议、交流和记录,可以在涉外医疗卫生机构或国际外事活动中从事护理工作以及到国外从事护理工作。
助产(含母婴保健):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级医院、城镇社区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从事临床助产、妇产科护理或妇幼保健工作。
药剂: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级医院、医疗诊所、药店从事调剂、常用制剂制备、检验、药品管理等工作,或面向药品生产及经营企业,从事药品生产、检验、营销及药品经营管理工作。
医学检验技术:本专业学生具有医学检验专业必需的基本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毕业后在各级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站等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检验、卫生检验、病理检验工作。
农村医学:本专业毕业生面向农村卫生室及边远贫困地区卫生院,主要从事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预防保健、康复指导、健康教育等工作。
有很多学生会在宁德职业中专学校和福安市民族职业中学二个学校中做选择,究竟是报福安市民族职业中学好,还是报宁德职业中专学校好呢?小编从以下几方面给大家做个分析:(1)学校是不是重点学校(国家重点、省重点、市重点);(2)对比宁德职业中专学校和
“宁德福安好的公办中专学校”,要读福安市中专学校的同学会问考虑这个问题,小编云云为你整理一下宁德福安好的公办中专学校,助你深入了解宁德福安好的公办中专学校。宁德福安好的公办中专学校:福建省福安职业技术学校,闽东卫生学校,福建省福安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