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占地300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学校开设机电一体化、电子、计算机应用、电气焊、数控、服装、幼师、建筑、电商、汽修等10个专业和大专班级,并常年举办各类短训班,现有教职工345人,在校学生6000多人。全校有高级教师68人,中级教师145人,市县级教学能手、兼职教研员38人。学校多次承办省市优质课评选、课件制作、教学研讨会等教科研活动,是市级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实验学校。
招生专业学校开设机电一体化、电子、计算机应用、电气焊、数控、服装、幼师、建筑、电商、汽修等10个专业和大专班级,并常年举办各类短训班
学校地址山东省费县梁邱镇第三初级中学
学校荣誉学校连续多年保持了“全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市职业教育招生先进单位”、“全县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全县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花园式单位”、“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仅2002年至今,又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职业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三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山东省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单位”、“全省学校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示范学校”、“省级绿色学校”、市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示范学校”、市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安先进单位”、市级“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市级“教学示范学校”、市级“电化教学示范学校”、县级“教育教学先进单位”、行风建设“十佳单位”、平安费县建设“先进单位”、“建功费县、立业家乡‘双百工程活动先进单位’”等30多项荣誉称号。
办学理念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一切为教学中心服务”为目标,强化师德建设,规范教育行为;强化德育教育,规范学生行为;推进“依法治校”,实施“属地管理”;建设特色校园,促进全面发展。
山东费县文化路5号
办学实力费县师范学校是鲁南地区创建最早的学校之一,是一所有着光荣革命传统和优良校风的学校。它的前身是1931年底创办的“费县师范讲习所”,坐落在费县城西北角,校舍由原来的城隍庙改建而成,办学条件十分简陋。从创办到1937年抗战爆发停办,先后毕业了五级学生,共二百余人,大多数被分配到农村、城镇任小学教员。
校容校貌1951年3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费县师范学校,校址选在费县城南关文庙,定名为“省立费县师范校”,直属省领导,并于是年始招生。建校初期的费县师范学校,同时招收师范生和初中生,分为师范部和初中部,1954年秋,初中部独立建校,成立了费县第一中学。1965年8月,学校增设附属小学一所,1972年费县师范收归地区管理时,附小隶属关系未变,仍由费县经管,并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费县北关实验小学。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隶属关系几经变更:
1951年正式建校后,学校直属省管辖;
1953年,“省立费县师范校”下放到临沂地区专署管理,从此更名为“费县师范学校”,沿用至今;
1958年下放到费县人民政府(人委)管辖;
1962年4月又收归地区管辖;
1966年7月再次下放为县管;
1972年3月收归地区管理;
1975年12月又下放归县管;
1980年由地区(1995年后改为临沂市)收管至今。
1984年编为副县级单位;
1991年升格为正县级编制单位;
1993年莒南师范撤消,部分教师和学生学籍档案合并到费县师范;
1996年6月,经临沂市人民政府和市教育局批准,临沂幼儿师范学校整体并入费县师范,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两个印鉴”管理体制;
1999年7月,临沂师范学校撤销,改制为临沂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并入费县师范;
2000年1月,郯城师范学校撤销,部分在校生和教师并入费县师范;
2003年9月,学校挂牌“临沂师范学院蒙山校区”。学校进入了改革和发展的快车道,迎来了建校史上最辉煌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