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江西省中职学校技能竞赛,2013年荣获1个全省一等奖、2个全省二等奖和3个全省三等奖,其中熊文同学代表江西队参加全国技能竞赛,荣获影视后期制作项目全国三等奖,开创了宜春市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获奖的先河;2014年荣获1个全省一等奖、3个全省二等奖和9个全省三等奖,其中2名学生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技能竞赛,荣获1个全国优秀奖;2015年荣获1个全省一等奖、5个全省二等奖和9个全省三等奖,其中梁建超同学代表江西队参加全国技能竞赛,荣获1个全国三等奖。参加全国“文明风采”竞赛,共有169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34个、二等奖51个、三等奖84个,2010年、2012年、2014年荣获“全国优秀组织奖”,2013年荣获“全国卓越组织奖”。
就业前景以教学为中心,倡导科学育人方法。实行“一年级选择、二年级分流、三年级定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适应了各类学生发展,为学生架设起了成长的立交桥;推行“尝试成功教育”,即先学后教、当堂检测,先试后教、当堂训练,努力做到教、学、做三位一体;提倡理实一体化、教学信息化和教学做一体化,践行体验式教学、行为导向教学、项目教学、案列教学、情景教学和激励性评价,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形成了“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主线、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形成了“学做交替、内强外联、一主两辅”人才培养模式,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形成了“工学交替,学用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很好的激励学生从今日的成功走向未来更大的成功。
近十几年来,沐浴着职业教育春天和煦的阳光,学校驶入了内涵发展的快车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果丰硕。
学校荣誉被评为“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西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平安校园示范学校”、“江西省中小学师德师风示范学校”。2010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1年,被宜春市人民政府评为“宜春市名校”。2012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三批立项建设学校。2014年,被江西省教育厅、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评为“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被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评为“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示范学校”。
学校地址地址:高安市高安大道东路416
办学实力目前,校园占地13.34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1087万平方米,环境优美温馨。现有学生3091人,教工203人。
经过历史和文化的积淀,积累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自强强人,自爱爱人”的校训;确立了“实施人生预备教育,适应并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架设人才成长的立交桥”的育人理念;树立了“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发展,个个成才”的人才观;明确了“紧贴经济办学,瞄准市场育人”的办学目标。
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把德育工作目标定位为“将学生塑造成为文明的社会人”。在强调课堂主渠道有意、有机、有序、有效进行德育的同时,实施“美的行动”计划、“三全管理”和“亲情管理”等,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和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把教育渗透到各个环节,切实做到养成教育常规化、节日教育制度化、主题教育系列化、课余活动课题化、科学渗透常态化。倡导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努力实现个性社会化,将学生塑造为文明的社会人。
在校生人数由2000年60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2406人;建筑面积由2002年的6000多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8.1087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价值由2002年的100多万元扩大到现在的2250.2万元。
主干专业由过去的4个发展到现在的9个,其中汽车应用与维修、高星级饭店服务与管理、计算机应用与维修等专业成为省精品专业。
每年均有近百人上二本以上录取分数,其中2005、2006、2008年夺得全省“三校生”高考状元。近两年,毕业生“双证书”取证率达到98.1%,初次就业率达99.2%,专业对口率达86%。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9000人,教职员工近40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90人,硕士以上学位132人。近十年,教师主持或参与省、市课题结题48个,发表论文173篇,出版著作73部;教师71人次、学生689人次参加各类比赛竞赛,荣获一等奖(第一名)76个、二等奖(第二名)74个、三等奖(第三名)84个。
学校面向全国招收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生,面向全省招收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大专生,学校设有学前教育学院、初等教育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9个学院和1个附属小学,开设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早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商务英语、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智能产品开发、空中乘务、软件技术、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社会体育、舞蹈表演、思想政治教育、汉语等共21个专业。
学校地址大城校区: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大城镇昌西文化产业园昌西大道66号,330814宜春校区: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锦绣大道1699号,336000
毕业方向根据江西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专科学生在第三学年可参加专升本考试,经选拔可直接升入省内其他高校本科三年级继续学习,成绩合格后,可获本科文凭。
在校学习期间还可通过自学考试取得所需专业本科文凭。
考生意愿和录取顺序1、学校充分尊重考生意愿,以考生填报的志愿和高考文化成绩为重要依据,在德智体全面考核合格的基础上,对进档考生根据各省划定的分数线,根据分数优先、遵循专业志愿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对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级差没有要求,男女比例不限。
2、艺术类专业省联考专业成绩合格且达到当地省(区、市)规定的相应层次文化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以上者,按文化成绩从高到低录取;文化成绩相同情况下,专业成绩优先,详见艺术类招生章程。
3、体育类专业考生的专业、文化成绩须达到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依据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专业成绩相同时,按文化成绩总分(不分理工、文史类)排序;文化成绩总分也相同时,参照理工类的科目顺序,先看数学;若数学同分,则看外语;若外语同分,则看语文;若再同分,则看技术。
4、学校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学校非外语类专业公共外语教学均使用英语语种。
学校录取结果以各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并在本校招生就业网上公布。
免学费、助学金政策学校面向所有专业在校学生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
学校有国家各类奖(助)学金,如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及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根据学生在校期间品德表现和学业成绩,按比例评定“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和“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根据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按比例评定国家助学金,采用一等4400元/年、二等3300元/年、三等2200元/年的最新标准。学校根据国家对贫困大学生贴息贷款政策,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贷款”提供服务(最高8000元/年)。学校设立特困生补助基金,按在校生人数5%比例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扶助,扶助金额分别为每学年2000元、1500元、1000元。
所有农村、县镇户籍的全日制中职阶段学生,在前三年均享受中职免学费政策;中职阶段的城市户籍学生按10%比例在前三年享受中职免学费政策。
全日制中职阶段学生,在前两年按15%比例享受中职助学金政策。
学校通过特困学生补助、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等形式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扶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