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设施齐全,实验手段先进,建有中央财政部重点投资的一处高配置、现代化的计算机、数控机床、机加工、钳工、各类电气焊、汽车研究所、棉花检验、油脂制取等实验实训中心;拥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数字化双向教学评估系统,高配置微机室12个、各类实验室16个、多媒体教室23个、网络实验室2个、语音室2个,同时拥有先进的会计模拟室、形体训练室、校园电视台及与国际互联网联网的校园网站和聊城国际旅行社第二营业部。
拥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全数字双向教学评估系统,建有较为先进的校园电视台和网络信息中心,校园网覆盖全部教学场所和管理科室,并千兆接入因特网,100兆到桌面;设有一个包括机械加工、钳工和电气焊等在内的大型实验实训中心,同时还有高标准的微机室15个,实验室16个,多媒体教室30个,多媒体网络教室12个,语音室2个,会计模拟室1个,电子阅览室1个,形体训练馆1个;学校图书资料齐全,馆藏丰富,现有图书16万册,学校设施设备日臻完善。
学校管理学校始终坚持“创一流名校,育一流人才”为目标,以实施培植名专业、培养名教师、培育名学生的“三名工程”为突破点,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管理模式和办学经验,狠抓教育教学改革,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努力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学生管理工作严而有度,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设有专门的学生心里咨询室,成立了学生喜爱的书画、演讲、武术、音乐、球类等十多个协会,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亲生、富生、安生”并适合学生自身个性发展的良好育人环境,形成了“团结、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学校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制、工学交替制,推行“多证书”、“多学历”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逐年提高。
未来展望贸易学校已成为鲁西大地上名副其实的明星学校,享誉省内外。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呼唤着职业教育必须要面向市场、面向未来。而该校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市场化的专业设置,正是顺应了这种发展趋势,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实现人生理想的舞台。
发展规模为了进一步落实全国职业教育会议精神,2003年,学校再一次大刀阔斧,进行了人事制度、管理制度改革,精简机构和人员,实行优化组合,全员竞争上岗,干部聘任制、教职工聘用制,实现了目标量化管理。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特色专业与普通专业相结合,校校联合,校企联合,省内与省外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办学。我校已在新疆、河南、河北等省区建立了四所分校,走出了一条学校快速发展的新路子。
学校荣誉近几年,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迅速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真正成了鲁西大地上名副其实的明星学校,学校的快速发展也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1999年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国家级重点普通中专学校”,
2003年又顺利地通过了专家组“国家级重点中等学校”复评;
2001年、2003年和2004年三次被聊城市委评为“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聊城市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2002年被全国供销总社和聊城市政府评为“职业教育先进集体”;
在2003、2004年两届中国江北水城文化旅游节国际龙舟赛中,获混合组500米、3000米四枚银牌;
2003年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全省大中专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先进单位”;
2004年被聊城市委授予“聊城市文明单位”、“平安聊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04、2005年连续两年被山东省劳动厅、教育厅、工人日报社等部门评为“全省最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山东职业院校”;
2005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群众性体育工作先进单位”,被山东省教育厅、中专教育学会等部门评为“全省大中专院校学生管理先进单位”。
具有较好的数理知识,掌握计算机系统与计算机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从事计算机软件设计和计算机信息系统设计与运用的基本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借助字典阅读专业书刊。
主要课程:电工学、数学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等。
计算机应用面向社会各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房、计算机室及办公计算机岗位,从事计算机设备、计算机网络的管理、维护,计算机操作以及计算机产品的销售等工作。
主要课程:电工基础、计算机电路基础、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汇编语言与计算机原理等。
饭店服务与管理本专业面向宾馆、饭店、酒店、度假村,从事前厅、客房、餐厅等。
主要课程:饭店管理基础、旅游政策与法规、礼节礼仪、饭店营销、酒水知识与调酒等。
招生对象思想进步,身体健康的应、往届初中、高中毕业生及具有相应学历的在职人员和社会青年。
服装设计与工艺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类服装企业,从事服装设计、新产品开发、服装生产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美术造型基础、构成基础、服装材料、服装画、服装设计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