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按照配齐、配全、配强的原则,在编在岗教职工人数为259人,师生比达1:18、专任教师216人,专业课教师164人,非实名编29人,2016年新引进教师1名。其中,高级教师41人(比2015年增加了4人),中级教师102人;硕士研究生学历7人,本科学历179人,2016年被自治区教育厅认定为“双师型”的教师104人。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比例为83.4%,专业技能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75.9%,“双师型”教师比例占专业专任教师的比例48.1%,硕士研究生学历占专任教师3.2%,本科学历占专任教师82.9%,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18%。教师队伍较为稳定,为学校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办学实力学校环境优美,设施设备完善。学校占地面积10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3784万元,图书13万多册,教职员工263人,全日制在校生5333人。学校开设有茶叶生产与加工、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现代农艺技术、电子商务、学前教育、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制冷和空调制备运行与维修、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会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工业机器人技术共16个专业。
优惠政策(一)中职生免学费:在校生可全免(1500元/人年)。
(二)中职生国家助学金:涉农专业学生(茶叶生产与加工、现代农艺技术)、连片特困地区户籍的农村学生、属于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低保户、孤儿的学生平均每年每生资助2000元。
(三)品学兼优的学生可获:国家奖学金6000元/生.年、自治区奖学金2000元人.年、南宁市奖学金1000元人.年。
(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活补助费1500元/人.年。
(五)企业资助(部分企业每年都会对我校特困生进行一定额度的资助)。
(六)凡报读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和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的学生课本费、住宿费全免。
(七)属于建档立卡户、低保户、孤儿的学生在毕业学年享受求职创业补贴1448元。
学校荣誉学校紧紧围绕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和县委、县政府“教育强县”的工作目标,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大批合格技能人才,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也不断提升。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集体、自治区卫生优秀学校、自治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自治区成人教育先进集体、自治区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和谐学校、南宁市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一等奖等荣誉,被评为自治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并给予记集体二等功。
品学兼优的学生可获:国家奖学金6000元/生.年、自治区奖学金2000元人.年、南宁市奖学金1000元人.年。近年来,学校建设得到了自治区、南宁市、县政府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与支持,目前各项资源整合工作稳步推进,县职教中心建设和办学取得了显著成果。
招生专业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是学校品牌专业,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开设有办公自动化、广告设计、会计电算化三个专业方向、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开设有家用电器、办公设备、机电结合三个专业方向
学校目标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坚持“服务立校,就业兴校,联办强校”的办学方针,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专业建设完成的项目多,校容校貌有了明显的改观;以加强学生实践教育和创业教育为重点内容的教育教学改革,获得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肯定;以扩大联合办学、实行灵活学制模式为主要形式的办学探索,开展校企联合、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校校联办和订单式培养等模式,极大地增强了学校的办学吸引力;以就业为导向的服务体系的构建以及各类培训基地的建设和功能的发挥,学校办学取得较好成绩,为我县实施农村教育“312工程”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学校是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CEAC)指定合作学校、全区十所半工半读办学试点学校之一,是全国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广西星火学校基地、全县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横县农村星火信息基地、全县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基地。
今后三年,横县职业教育中心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职业教育攻坚工作的目标要求,继续扩大中职学历教育办学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学校装备水平,力争使中心建设成为在校生规模5000人以上、生均教学设备价值达3500以上的办学水平和效益更高的国家级示范性重点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