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建档立卡户、城镇低保户子女。
2.初中应届毕业生。
3.男女均可报读,身体健康,无慢性病和传染病。
4.品德端正、吃苦耐劳、适应能力强,有良好的学习意识。
合作办学此外,该校与中央电视大学、中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联合举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在读大专、本科学员1400人。学校走校企联办的路子,实行“订单式”培养。在广州、深圳、汕头、东莞、苏州、无锡、义乌、长沙等地建立了十多个稳定的就业基地,确保各专业学生毕业后100%就业。2007年,该校与三湘明珠大酒店在旅游酒店专业联合开办“三湘明珠班”,学生毕业后全部到三湘明珠大酒店(四星级)工作。
资助政策1.学校按国家政策,对就读的贫困学子提供国家资助,全免学费。
2.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企业按2000元/人年提供助学金,按1000元/人年提供奖学金(分一二三等奖,奖励面50%)。
招生承诺1.全体学生按国家政策规定可享受免学费。家庭困难的学生可享受国家助学金。
2.100%推荐就业。
3.可在本校接受大专、本科学历继续教育。
4.可考取全国通用的专业职业资格证书。
招生专业| 序号 | 专业代码 | 招生专业 | 学制 | 招生对象 | 市内计划 | 市外计划 |
| 招生人数 | 招生人数 | |||||
| 1 | 90100 | 计算机应用 (精准扶贫班) |
3年 | 建档立卡贫困户 应届初中毕业生 |
50人 | 120人 |
| 2 | 90100 | 计算机应用 | 3年 | 应 届 初 中 业 生 |
50人 | |
| 3 | 90300 | 计算机平面设计 | 3年 | 50人 | ||
| 4 | 120200 | 会计电算化 | 3年 | 50人 | ||
| 5 | 121100 | 电子商务 | 3年 | 50人 | ||
| 6 | 90900 | 学前教育(大专) | 5年 | 50人 | ||
| 7 | 90900 | 学前教育(中专) | 3年 | 330人 | ||
| 8 | 90900 | 五年制大专 | 5年 | 县市区教育局确定的 公费定向培养师范生 |
400人 | |
| 合计 | 1030人 | 120人 | ||||
| 备注: 1.所有师范专业需要面试,要求身心健康、五官端正、语言表达清晰,女生身高155厘米以上,男生身高160厘米以上。 2五年制小学教育大专、五年制学前教育大专(公费定向培养师范生),由各县区教育局组织录取、安排就业。 |
||||||
就业方向:计算机操作员、电脑文秘、计算机维护员、网络管理员、程序设计员、多媒体制作员、淘宝电商行业技术人员等中级应用型人才。
历史沿革衡阳县职业中专前身为衡阳县职业中学,始创于1983年8月,寄办在衡阳县教师进修学校,仅设农作专业,学生73人。1984年,根据上级调整中等教育结构的精神,衡阳县人民政府下发[1984]64号文件,正式设立衡阳县职业中学,校址选定西渡镇北郊的陡岭山。
陡岭自古本无学校。1974年,湖南省第三师范学校为贯彻《五.七指示》精神,在这里设立分校,开辟学农基地。1978年,湖南省第三师范学校分校停办,校舍和基地由衡阳县教育局买回,开办西渡区普通高级中学。1984年,此处被定为衡阳县职业中学的校址,西渡区普通高级中学被撤消,同年9月,寄办在衡阳县教师进修学校的职业班学生迁于此,并增开家电专业,衡阳县职业中学正式挂牌。
1985年,在校学生增加一倍。为满足教学需要,新建教学楼1栋,教室12间,教师住房12间;增开果林和农机专业。1986年,县政府撤消集兵区普通高中创办衡阳县第二职业中学,衡阳县职业中学即更名为衡阳县第一职业中学。1987年增开畜牧专业。1988年,增办工业与民用建筑、幼师、水产、农村家庭经营专业;教职员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己动手,开辟校内实训基地:橘圆12亩、葡萄圆2亩、苗圃6亩、牛蛙养殖场1个、鱼塘1口、桃圆1个(种上海玉露水蜜桃34株);与此同时,还在县内9个乡镇设立9个校外实习点;同年4月,学校经省教委验收合格成为全省58所首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之一。1990年,学校经省教委验收合格成为“湖南省合格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并获得省市扶持经费22万元,购电脑18台组建1个电脑室,购视教板、视波器、扫频仪等充实电修实习设备。1991年,再获省市扶持经费22万元,新建学生宿舍1栋,宿舍42间。1992年,增开工美专业。1994年,增开国防预备役和汽车维修专业。
1997年,衡阳县人民政府为贯彻湖南省省委、省政府“各地、市县都要办好一所示范性职业中学”的指示精神,把衡阳县第一职业中学报请省教育委员会批准升格为衡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把坐落在县城北郊西渡镇青木村石壁岭的原衡阳县第一中学旧址作为学校本部,原址作为学校分部。同年新开设服装、计算机2个专业,重新开办工美专业,当年招收新生703人。这年,县委书记易佩康、县长杨双华同时出任学校名誉校长。
1998年5月,肖启粱出任校长,确定“创新办学模式,走职业教育内涵发展之路”的办学理念,注重内部改革和办学条件的改善。1999年,试行专业组办学,全面推行全员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和目标管理制,制定各项管理细则、考核方案,充分调动了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加强技能教学,1999年11月,建成了4410平方米的实验大楼,装备了28个实验室,实验设备总值270万元;内部体制改革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办学条件的改善吸引了大批生源,学校发展迅速,在校学生1820人;12月,因办学业绩在全市同类学校中领先,衡阳市教育局把“衡阳市职业教育研究第6届年会”的承办交给了学校;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学校被认定为“示范性职业中专”。2000年5月,衡阳县第二职业中学并入,规模进一步扩大;学校语文组1996年3月创办的校刊《云帆》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国语文教学研究会和中学生文学研究中心评为“全国优秀中学生文学社团百家”,校长肖启粱同时被评为“支持中学生文学社团工作优秀校长百家”。2001年,推行多层次多形式办学并采用校企联合办学的方式建立大批校外实训基地,在校接受学历教育的学生2431人,并开办短训班培训学员1387人,同时与湖南科技大学等联合办学设立了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站,招收专、本科学历教育学员260人;6月,因实验实习综合力量强,学校成功承办了“衡阳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9月,县长张玉林担任名誉校长,同月,衡阳县物价局授予学校县史以来教育单位唯一的一块“收费规范单位”奖牌。学校领导班子把改善办学条件,创建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作为工作重心,硬件建设加快。12月,新建的3个标准篮球场和一个1200平方米的公厕投入使用。2002年,在校学生2603人;7月,学校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报和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文化教育会聘为“中国西部地区教育顾问单位”;10月,新建的一幢面积为5140平方米的学生公寓投入使用;11月,因学校校园文学和语文教研活跃,作为主持学校成功举办了“衡阳市中等职业教育学会语文教研联组研讨会”;12月,衡阳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学校“标准化服务示范单位”;2002年11月,校长肖启粱当选为衡阳市第12届人大代表。2003年4月,因近年在对口升学考试中成绩突出,“衡阳市职高对口升学考试研究现场会”在学校隆重举行;5月20日,布设有51个教室和若干终端点的校园监控系统及校园智能广播系统投入运行;8月,完成了面积42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的改建;是年招收新生2016人,对口升学236人上本科线;在第24届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第17届衡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校师生有15个项目获奖,其中《可上下楼梯多功能坐椅式旅行箱》、《新型方便输液头套》、《新型可移动热水器》3项发明还获国家专利。2004年1月新建的3620平方米的食堂、礼堂竣工;6月,新建的2栋面积为5560平方米的教师公寓投入使用;这年在校学生达4216人,65个教学班,教职员工268人,学校规模创有史最高,成为衡阳市规模最大的中等职业学校;这年4月,花开两朵:学校经逐级推荐评选被湖南省人事厅、湖南省编办授予“湖南省第二届优秀事业单位法人”称号,同时被湖南省教育厅授予“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6月,学校顺利通过“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评估验收;7月,被衡阳市人民政府定为“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基地”,被湖南省教育厅定为“湖南省职业院校农民工培训基地”;12月,获“第18届衡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成为“衡阳市园林式单位”、“衡阳市首批食品卫生A级单位”;2004年2月,校长肖启粱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评为“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2005年1月,学校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授牌而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5月,湖南省商务厅经考察把学校定为“湖南省外派劳务培训基地”;6月,新建的一幢拥有25个标准教室的教学大楼竣工,面积为3200平方米;10月,学校线路全部改建到地下管道;11月,湖南省职成教育学会授予学校“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先进单位”殊荣。2005—2007年,学校注重文明创建,加大投入全面提升学校的绿化、美化品位,启动并完成了亮化工程,雕塑和文化板报配套齐备,校园的文化氛围更加浓郁,充分体现了环境育人的办学理念;三年达到了一年一个台阶,被中共衡阳市委、衡阳市人民政府分别授予衡阳市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文明单位称号。2006年8月,集购物、餐饮、通讯、美发等多功能于一身的856平方米的后勤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11月,出资30万元与西渡镇爱吾、陡岭、梅花、青木4个村共同硬化5公里的爱青公路,改善了学校本部与分部之间的交通条件;8月,被衡阳县归侨侨眷联合会定为“侨心工程”定点资助单位;10月,学校被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定为“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区域性综合实训基地”;12月,被湖南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文明卫生单位”称号;2006年11月,校长肖启粱再次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南省优秀职业教育工作者”称号。2007年1月,新建的一幢面积为5260平方米的学生公寓通过竣工验收投入使用;6月,学校电子电器专业的《制冷与空调原理及维修》被评为“湖南省十一五重点项目”的“精品课程”,朱喜雨被评为“湖南省十一五重点项目”的“电子电器专业学科带头人”;年底,学校被湖南省校园文学艺术联合会定为“常务理事单位”,衡阳市总工会授予学校“衡阳市模范教工之家”称号;12月,在衡阳市职业院校“奥运之光”文艺调演中,学校节目《校园T台秀》荣获铜奖。2007年12月,校长肖启粱当选为衡阳市第13届人大代表。2008年5月6日,学校教师黄瑾的油画作品《奥运圣火》在国际狮子会广东狮子会粤明服务队作慈善拍卖卖得人民币23000元用于28位贫困白内障患者手术费;10月,学校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报、国家教育部老干部协会授予“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11月5日,学校通过了“湖南省文明单位”的评审验收。
岁月如歌,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光阴荏苒,学校走过了二十五年的光辉历程。二十五年栉风沐雨,几度变迁,辛勤耕耘,春华秋实,形成了独特的办学风格和优良传统,铸造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团结向上、博学奋进的职专精神,演奏了一曲曲时代凯歌,在实践职教内涵发展之路上,职专人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朝更高更强迈进。
会计电算化专业(150人)就业方向:现代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电算会计、数量统计、审计等方面的初、中级技术人才;现代企业、事业单位、各经济领域经济管理人员、会计、出纳、财务主管、营销人员。
办学特色(一)教学注重实际,勇于创新
学校办学机制灵活,开展校企联办、产教结合、长短结合、订单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拓展办学空间。教学上,以模块教学为基础,坚持“理论与实践并举,课堂和社会结合”原则,采用“理论教学+实践操作+课内课外活动—→发明创造”教学方法。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探索精神;通过专业实践操作课,培养学生制作技术;通过兴趣小组,激活学生创新灵感;通过顶岗实习(到厂企、公司、场、园、店等),提前介入就业岗位(工种)。
(二)思想品德教育齐抓共管,校园文化气氛浓郁
学校从思想品德教育入手,抓学生管理工作,建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开放型立体化思想教育模式。采取领导包班、教师包学生的层层承包责任制,每个教师有德育任务,每个学生都有教师承包。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文化氛围,经常开展文艺汇演、演讲赛、歌咏赛以及球类、体操比赛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陶冶情操,从而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业,学会生活。
(三)实行一专多能的技术教育
学校实行多证教育。学生在获取毕业证之前,必须获得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及专业相关的全国通用的职业资格证,如会证、电工证、车工证、钳工证、程序员、施工员证等。还采用拼盘式的教学,让学生选修其他专业课程。比如电子专业学生可选修机电专业的课程,农经专业学生可选修财会专业的课程。学校还长期开办各种短期培训班,让学生跨专业学技术,具备多种技能素质。
教学注重实际,勇于创新学校办学机制灵活,开展校企联办、产教结合、长短结合、订单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拓展办学空间。教学上,以模块教学为基础,坚持“理论与实践并举,课堂和社会结合”原则,采用“理论教学+实践操作+课内课外活动—→发明创造”教学方法。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探索精神;通过专业实践操作课,培养学生制作技术;通过兴趣小组,激活学生创新灵感;通过顶岗实习(到厂企、公司、场、园、店等),提前介入就业岗位(工种)。
学院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获奖单位、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技工院校师资培训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输送基地、湖南省企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湖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基地、湖南省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湖南省对口援疆后备人才培训高校、衡阳市党员科技教育基地、衡阳市农业机械化技术人才培训基地、衡阳市青少年廉政教育基地、衡阳市民族团结示范点、中德职业教育联盟会员单位。
如2020年上级出台新的学杂费收费标准,则按新标准执行。 住宿费1050元(含空调使用费50元和热水使用费200元),住6人间公寓在此标准上加住宿费200元/年。 报名条件:品行端正,身体、心理健康,无不良表现,无违法记录的全国应往届初中、高中、中专、中技、大学毕业生经资格审查合格后方可报读。
开学时间9月1日-9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