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202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录取分数线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08-15 20:11:10 解决时间:2022-08-13 16:40

满意答案

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录取分数线:综合最低分为595,最低位次为53245;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招生计划:(1)综合的专业有: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机器人工程、经济统计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行政管理、地理科学(师范)、应用气象学、信息工程、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汉语国际教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气科学类(大气科学)、应用统计学、安全工程、人工智能、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测控技术与仪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物联网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气象技术与工程、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外合作办学)、应用化学(中外合作办学)、信息与计算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数学与应用数学、工商管理类(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日语、法学、机械电子工程、人工智能(中外合作办学)、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地理空间信息工程、大气科学(中外合作办学)、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地理信息科学(中外合作办学)、地理科学类(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金融工程;
一、2022年浙江录取分数线
1.2022综合录取分数线
年份批次省控线招生类型 最低分 最低位次
2022平行录取一段497中外合作办学59553245
2022平行录取一段497普通类61730578
二、2022年浙江招生计划
1.综合
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
法学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3
地理科学类(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4
大气科学类(大气科学)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20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6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3
工商管理类(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4
经济统计学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2
金融工程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2
国际经济与贸易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4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3
汉语国际教育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3
英语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2
日语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2
数学与应用数学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2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2
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外合作办学)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4
信息与计算科学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2
应用化学(中外合作办学)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3
地理科学(师范)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2
地理信息科学(中外合作办学)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2
大气科学(中外合作办学)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2
应用气象学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4
气象技术与工程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2
应用统计学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3
机械电子工程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2
测控技术与仪器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2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4
信息工程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2
人工智能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2
人工智能(中外合作办学)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2
自动化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3
机器人工程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2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2
物联网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2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3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4
遥感科学与技术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2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2
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2
安全工程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2
行政管理普通类平行录取普通类四年2
三、专业介绍
地理科学类 地理科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理论扎实、基本知识全面、基本技能熟练,教学能力 适应现代地理教学发展需要,能在高等院校和中等学校从事地理教学、教学研究和其他教育工 作,也能在科研机构、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科研、管理、规划与开发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地理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地球表层(包括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人类圈及其相互作用)系统 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地图、野外观测、实验室分析模拟等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 技能,具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经济、历史的基本素养;

3.能应用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科学问题和实践问题,了解相 关领域的基本进展和社会需求,能在教师指导下从事基本的理论研究或应用研究;

4.掌握教育学基本理论和地理教学法,具备优秀的表达能力,能运用可视化等现代教学手 段开展地理教学工作;

5.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能胜任野外考察,具有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善 于团队合作。

6.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并达到规定的等级。

主干学科:地理学、教育学。

核心知识领域:天文学、地质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地理学、3S(遥感、地理信息 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科学与技术、地理教学论。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天文学基础(36学时)、地质学与地貌学(54学时)、气象学与气候学(54学时)、 土壤地理学(54学时)、植物地理学(54学时)、水文地理学(54学时)、综合自然地理学(54学 时)、经济地理学(54学时)、政治地理学(54学时)、文化地理学(54学时)、城市地理学(54学 时)、人口地理学(54学时)、世界地理(54学时)、中国地理(54学时)、地图学(54学时)、遥 感概论(54学时)、地理信息系统(54学时)、教育学(36学时)、心理学(36学时)、地理教学论 (36学时)。

示例二:地球概论(72学时)、地质学基础(72学时)、气象与气候学(72学时)、地貌学(54 学时)、水文与水资源学(54学时)、土壤地理学(54学时)、植物地理学(54学时)、人文地理学 (54学时)、经济地理学(54学时)、中国地理(108学时)、世界地理(108学时)、地图学(54学 时)、遥感概论(36学时)、地理信息系统(36学时)、地理学科教学论(54学时)。

示例三:地质与地貌学(72学时)、地理科学导论(36学时)、地图学(54学时)、地理信息系 统(54学时)、自然地理学(54学时)、人文地理学(54学时)、天文学基础(54学时)、气候与水文 学(72学时)、土壤与植被系统(54学时)、遥感导论(54学时)、计量地理(54学时)、经济地理学 (54学时)、区域分析与规划(54学时)、地理学思想史(36学时)、中国地理(72学时)、世界地理 (72学时)、地理教学论(5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气象与气候学实习、水文学实习、土壤植物野外实 习、人文地理野外实习、地理教学实习、毕业论文与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区域综合地理野外实习、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与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综合实习、 专题地图编制、可视化教学设计。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自动化类 自动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

自动化专业实践实习条件优越,拥有江苏省“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两个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气象能源利用与控制”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省“传感网与气象装备”优势学科平台,中央与地方共建“系统集成与智能控制”和“测试计量技术及气象仪器”两个科研平台;建成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MITT”和“IAAT”人才认证培训项目两个培训与测试基地;与企业联合建立校企研究院6个、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4个,实践实习基地15个。

培养目标:针对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新变化与中国产业发展战略新趋势,本专业凝练出智能控制、大数据分析技术两个新的科研团队,以及电子技术基础、智能控制、计算机应用等三个教学团队,努力培养机器人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方向适应新兴产业需求的“应用研究型”自动化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PLC原理与应用、电力电子技术、检测技术及仪表、电机原理与拖动、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及气象类特色课程等。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系统科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学生就业方向:主要在工农业、交通、能源、IT、教育、国防等众多应用领域开展研究开发工作。

自动化类 机器人工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机器人技术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交叉融合了自动化、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电子信息、电气工程等学科,它以研发出能够最大限度模拟生物体的机电控一体化智能系统为目标,需要有合理的机械结构、灵敏的感知和认知、实时准确的动作控制、灵活的智能分析和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等。作为一类特殊的智能化精密机械设备装置,机器人的设计、制造、装配和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机器人工程专业是面向新兴产业——机器人的“新工科”专业,位列《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十大重点领域的第二位,是研究开发具有明确作业功能(用途)的机器人技术、实现其工程应用并不断提高应用性能、拓展应用领域的专业。简单地说,就是“建造有用的机器人,拓展机器人应用,造福人类”。

专业前景

机器人既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也是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点。无论是在制造环境下应用的工业机器人,还是在非制造环境下应用的服务机器人,其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014年6 月9 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决定实施的制造强国战略中,机器人领域位列十大重点领域的第二位,并将其作为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支点。

随着智能化改造升级的需求日益凸显,机器人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中国,对机器人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都是极其紧迫的,这个行业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毕业学生的就业和深造前景十分广阔。

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师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 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熟练运用英语和本族 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的英语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兼学主要英语国家的文 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艺术、法律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系统、科学的英语听、说、读、 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掌握英语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与海内外人士进行跨文化交 际的能力、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英语语言学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运用英语和本族语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和科学 研究的能力;

3.具有熟练运用英语,与海外人士进行口头与书面交流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4.熟悉我国在外交、外事、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学艺 术修养、较强的现代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求实创新的 精神、专业学科意识和思辨能力,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

1.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语音、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 译等。

2.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语言学导论、英语语音学、英语词汇学、英语文体学、报刊选读、 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学术论文写作、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语教学法、翻译理论与实 践等。

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时应不低于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40%,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学 时应占专业教育学时总量的35 010左右。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既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学习 和实践活动中。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应鼓励学生积 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专业实践(如涉外活动和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五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数学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依托我校信息处理、工程计算与数值模拟等优势,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系统掌握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基础理论、方法与技能,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熟练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计算技能解决信息处理和科学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学术型、技能型兼具国际化特色人才。毕业生能在科技、教育、气象和经济部门以及互联网技术(IT)、数据技术(DT)产业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或能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

培养方向:紧紧围绕江苏科技与众多产业、中国气象事业对有坚实数学基础的信息与计算类人才的需求,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性能计算、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大需要,结合我校大气科学、信息学科优势和国际资源,着力培养“学术型、技能型、国际化”多元化复合型人才。

主干学科:数学、信息科学(交叉)、计算机科学(交叉)。

主要课程:数学基础课: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信息科学基础:信息论基础、编码学理论、近代密码学;计算机科学基础:数据库系统概论、数据结构与算法、软件工程、Java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网站开发技术;专业方向1(信息与大数据):计算智能与模式识别、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实用回归分析、数字图像处理等;专业方向1(大规模科学计算):大型稀疏矩阵数值方法、数值计算方法、运筹学与最优化、微分方程数值解等。

主要专业实践:软件生产实习,软件开发实践、企业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等。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数学类、信息计算类、通信类、金融管理类、气象类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学生就业方向:学生可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互联网技术企业、数据技术企业、金融保险、气象等行业从事科研、教学、应用开发及管理等工作。

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中专 2022-08-13 16:40

网友推荐

2021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序号年份省份院系专业科类考试类型录取人数省控线低分高分平均分12021浙江自动化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综合改革统招浙江自动化学院机器人工程综合改革统招浙江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综合改革统招浙江自动化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综合改革统招浙江应用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综合改革统招浙江艺术学院艺术与科技艺术统招(艺术)4—浙江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艺术统招(艺术)4—浙江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艺术统招(

2020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分专业录取分数-浙江省

序号年份省份院系专业科类考试类型录取人数省控线低分高分平均分12020浙江省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综合改革统招浙江省自动化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综合改革统招浙江省应用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综合改革统招浙江省艺术学院艺术与科技艺术艺术浙江省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艺术艺术浙江省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艺术艺术浙江省艺术学院动画艺术艺术浙江省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物理学综合改革统招浙江省物理与光电工程

2020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序号年份省份院系专业科类考试类型录取人数省控线低分高分平均分12020浙江省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综合改革统招浙江省自动化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综合改革统招浙江省应用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综合改革统招浙江省艺术学院艺术与科技艺术艺术浙江省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艺术艺术浙江省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艺术艺术浙江省艺术学院动画艺术艺术浙江省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物理学综合改革统招浙江省物理与光电工程

2019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分专业录取分数-浙江省

序号年份省份院系专业科类考试类型录取人数省控线低分高分平均分12019浙江省地理科学学院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综合改革统招浙江省数学与统计学院应用统计学综合改革统招浙江省雷丁学院化学类(中外合作办学)(应用化学)综合改革统招(中外合作)浙江省文学院英语综合改革统招浙江省艺术学院艺术与科技艺术统招(艺术)浙江省数学与统计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综合改革统招浙江省管理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综合改革统招浙江省物

2018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分专业录取分数-浙江省

序号年份省份院系专业科类考试类型录取人数省控线低成绩高成绩平均成绩12018浙江省应用气象学院生态学综合改革统招浙江省大气物理学院安全工程综合改革统招浙江省传媒与艺术学院动画艺术统招(艺术)浙江省传媒与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艺术统招(艺术)浙江省传媒与艺术学院艺术与科技艺术统招(艺术)浙江省传媒与艺术学院设计学类(中外合作办学)(数字媒体艺术)艺术统招(艺术)浙江省自动化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综合改革统招

2017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省分专业录取分数

序号年份省份院系专业科类考试类型录取人数省控线低成绩高成绩平均成绩12017浙江省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大气科学(水文气象)综合改革统招浙江省应用气象学院生态学综合改革统招浙江省应用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综合改革统招浙江省大气物理学院安全工程综合改革统招浙江省大气物理学院大气科学(大气探测)综合改革统招浙江省大气物理学院大气科学(大气物理)综合改革统招浙江省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综合改革统招浙江省传媒与艺术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安全工程录取分数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安全工程招生计划2022

    1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安全工程录取分数线为612分(综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安全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安全工程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安全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

  • 中专学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地理信息科学录取分数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地理信息科学招生计划2022

    2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地理信息科学录取分数线为609分(综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地理信息科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地理信息科学(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地理信息科学招生

  • 中专学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软件工程招生计划2022

    3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为609分(综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软件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

  • 中专学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录取分数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招生计划2022

    4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录取分数线为608分(综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南京信息工程

  • 中专学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国际经济与贸易录取分数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国际经济与贸易招生计划2022

    5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国际经济与贸易录取分数线为619分(综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国际经济与贸易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国际经济与贸易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平行录取一段

  • 中专学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应用化学录取分数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应用化学招生计划2022

    6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应用化学录取分数线为599分(综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应用化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应用化学(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应用化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

  • 中专学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环境工程录取分数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环境工程招生计划2022

    7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环境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94分(综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环境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环境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

  • 中专学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数学与应用数学录取分数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数学与应用数学招生计划2022

    8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数学与应用数学录取分数线为627分(综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数学与应用数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数学与应用数学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数

  • 中专学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招生计划(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录取分数线(2021年)

    9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浙江省录取批次:2021年为平行录取一段,2020年为平行录取一段,2019年为平行录取一段,2018年为平行录取一段,2017年为平行录取一段。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浙江招生专业有应用化学、日语、行政管理、数学与应

  • 中专学校

    202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录取分数线

    10楼

    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录取分数线:综合最低分为595,最低位次为53245;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招生计划:(1)综合的专业有: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机器人工程、经济统计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行政管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