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授西医士、西医士、蒙医士三个专业班
办学特色#二十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团结、奋进、求实、奉献”的精神抓好基层培训,输送高质量合格卫生人才为重点,提高农村牧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办学宗旨,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强化科学管理,狠抓教务、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主要环节,坚持一切为教学服务,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方针,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认真施教案展评、学生管理操行百分考核,后勤管理百分考核和质量监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校的长足发展。几年来组织教师先后完成了全套蒙授西医士教材、教学,科研论文40余篇,蒙医临床手册等专著三部,受到了卫生厅、盟卫生局和旗政府的表彰奖励。连续八年在全盟卫生工作综合考评中成绩显著。于一九九一年被旗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被旗总工会命名为先进职工之家,一九九四年盟教育处命名为先进职业技术学校荣誉。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现在已人才、设备、房屋三配套,达到了中等专业学校具体指标要求,能满足社会需求,并社会上有了一定地位和荣誉,成为全区全盟合格的民族医学教育基地之一。
#二00二年准备招生的班级有蒙授西医士、西医士、蒙医士三个专业班。从农村牧区初中以上文化的学生、120名。三年制;国家承认中专学历。现在正为巩固提高阶段,是给后旗争光和荣誉的时刻,从而为全区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系统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音乐、美术、舞蹈等学前教育专业基本技能,能够在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从事教育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开设课程: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与健康、幼儿卫生保健、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园活动教程、音乐、美术、舞蹈、歌曲弹唱、钢琴。
就业方向:从事幼儿教育,保教工作,从事幼儿园日常管理工作。
培训规模我校以“服务学校工作、服务专业建设、服务培训教学、服务学员学习”为工作宗旨,遵照学校制定的整体规划,以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为目标,围绕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的实际需求开展各项培训工作。
2016年,学校被设为通辽市创业培训定点机构,2017年被设为通辽市职业技能培训定点培训机构。经过几年的建设,我校已经基本建成了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病患陪护员的实习实训基地,并添置了有关培训设备设施,为下一步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打下了物质基础。2018年,学校重新申请了“科左后旗民族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技能鉴定所”,成立了以校长为所长的鉴定办公室,完善鉴定所管理的相关工作制度,配齐配全了鉴定所应具备的设备设施。
我校与农机管理部门合作,积极开展农机技术培训和考试,并利用此次机会广泛宣传我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树立我校的社会形象。
影响我校现阶段开展各类培训的瓶颈主要有两点:师资不足和设备短缺。依据通辽市职业技能培训的相关文件中对培训教师的要求,对照我校师资情况现状,我校现有培训师资严重不足,只有家庭服务类的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病患陪护等具有培训师资资格,其他的维修电工、电焊工、汽车修理工虽有师资但都严重不足。其他实用工种不具备相应的师资力量。依据通辽市职业技能培训的相关文件要求,对照我校教学实习实训设备现状,是严重影响我校现阶段开展各类培训的另一个瓶颈因素。现阶段家庭服务类的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病患陪护等教学设备已基本解决。其他工种如维修电工、电焊工、汽车修培训设备只有一部分,严重缺乏,根本就满足不了当前培训的需求。
畜牧兽医专业培养目标: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等畜牧应用型人才和劳动者。
开设课程: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与健康、家畜解剖生理学、家畜饲养学、畜牧学、家畜疾病防治、家畜遗传繁育、
就业方向:从事畜牧产品加工,畜牧业养殖,面向肉类加工企业、乡镇苏木畜牧改良站或兽医站。
护理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综合职业能力的中初级护理专业人才。
开设课程: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与健康、
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护理学、内科、诊断、微生物与免疫学、传染病、化学。
就业方向:在医院、诊所从事医疗护理工作,在药店,医疗器械店从事销售、管理工作。
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76名(内退占编2人),其中专任教师60名,专业教师30名,双师型教师33名。干部身份53人,工人身份23人;在文化结构上,研究生1名,大学本科54人、大学专科8人,中专11人,初中2人;在年龄结构方面,30-35岁14人,36-40岁7人,41-50岁26人,51-55岁18人,56-60岁9人。专业技术职务方面,高级19人,中级21人,高级工和技师1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