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现建有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2间、呼叫中心教商系统一套、专业摄影室一间。为解决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学校与北京振颜丽舍商贸有限公司、土大姐特产商城等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开展了密切的合作,共同订专业教学计划并开展师资培训。学校还与北京华唐教育集团开展了密切的合作,在客户信息服务、电商媒体营销与网店管理专业建设上进行合作,有力地推动了我校相关专业的发展。
新生报到注意事项1、新生入学报到日期:8月15日—8月16日;
2、请新生和家长仔细阅读录取通知书上的“致家长信”,以便更好地配合学校进行管理;
3、新生报到时须带初中毕业证、身份证(无身份证带户口本)原件和2份复印件、16张半寸彩照;
4、新生到昆明下车后,可直接乘坐出租车到学校,保留出租车票据,学校给予报销出租车费用;
5、大中型水库库区移民新生报到时,须携带1份盖县(区)搬迁安置办公室公章的报名登记表复印件到校;
6、市内可乘119、K14、158、57、91、Z5等路公交车到“穿金路中段”站下车,或乘114、254、50、55、60、67等路公交车到“穿金路口(白云路)”站下车。
计算机网络应用该专业培养从事计算机网络组建、配置和维护的高技能人才。学生通过专业学习,掌握网络基础和安全防护知识,能够完成计算机网络规划、网络施工和维护、网络运行状况监视和优化、网络应用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等工作,完成动态网站的建设与管理。
学生毕业后可到各类通信和系统集成企业从事网络设计规划、网络工程施工和项目管理等工作,也可到各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工作。
云南籍大中型水库库区移民学生助学政策1、报读我校的云南籍大中型水库库区移民学生,可享受上述的所有“普通学生助学政策”;
2、报读我校的云南籍大中型水库库区移民学生,根据云南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培训的有关管理办法,给予中级工3000元/年/生、高级工及预备技师8000元/年/生的补助,补助三年。
学生毕业经双向选择被企业录用后,月薪3000~4000元;免除金额:中级工免除学费1800元/生/年,高级工和预备技师免除学费2000元/生/年,免除第一、二、三学年,共免除3个学年。
免除范围:
1.建档立卡户家庭子女:
2.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
3.城市涉农专业学生;
4.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城市户籍非涉农专业在校学生的15%确定)。
注:①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②以上学生均指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生,免除范围以国家资助系统认定为准。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在我院就读的品学兼优的在校学生,可参加国家奖学金评选。
奖学金标准:6000元/生
联系方式(一)泸西分院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阿庐大街北侧
电话:0873-86290111
传真:0873-82652669
(二)砚山分院
地址:砚山县城(工业园区旁)
(三)丽江分院
地址:德宏州瑞丽市勐卯大道238号
国家助学金资助金额:2000元/生/年,资助一、二年级,共资助2个学年。
资助范围:
1.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
2.涉农专业学生;
3.六盘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农村学生(不含县城);
4.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扣除涉农专业学生、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学生、建档立卡户家庭子女后的20%人数确定)。
注:以上学生均指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生,资助范围以国家资助系统认定为准。
师资力量云南技师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271人,学院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总人数94人,占比16.15%,学院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的教师总人数253人,占比43.47%,学院双师型教师总人数180人,占比30.92%。办学以来,学院形成了学制与非学制教育相结合、在职教育与脱产教育相结合、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多元办学格局,在省内技工院校中,专业办学优势显著,品牌知名度高,社会影响力大。截至2019年底,在校生为12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常年稳定保持在98%以上。
(一)承认各省市艺术专业美术统考成绩,高考文化成绩达到相应省市艺术类专科线;
(二)在同一专业志愿中,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的原则录取;若专业成绩相同,按高考文化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录取。
内涵建设学校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获省级以上质量工程建设项目200余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现有国家示范专业6个,国家级骨干专业11个,国家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专业2个,国家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重点、特色专业14个;国家精品课程4门,全国教指委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课程23门。学校连续2年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赛项、工程测量赛项,均荣获教育部当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在全国、全省技能大赛中,学生个人、团体获奖均处于同类院校领先水平。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莲华校区(云南省昆明市学府路388号); 社会声誉学校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突出贡献奖单位、云南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云南省校风、教风、学风示范学校等,赢得了“冶金矿业高技能人才的摇篮”“云南高职教育排头兵”等社会赞誉,社会给予毕业生“做人诚、做事实、有闯劲”的良好评价。在历年的全国高职院校综合排名、学科竞赛排名、办学满意度测评中,学校连续保持云南省高职院校第一名,跻身全国领先行列。学校连续荣获2017、2018年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学校以深厚的办学积淀、鲜明的办学特色,立足祖国西南边陲,服务国家和云南省发展战略。育训创并举育英才,产学研一体促产业转型升级。学校以“双高计划”为契机,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面向澜湄区域和南亚东南亚输出中国职教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