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地址:山东省烟台市滨海东路508号
招生热线:0535-5136797、0535-5136796 、0535-5136919
录取我校将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各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省招办)的录取政策进行录取。录取时间为9月份,录取批次为普通类常规批。
招生专业专业代号 | 招生专业 | 计划 |
1 | 中医学 | 675 |
2 | 中药学 | 350 |
3 | 护理 | 450 |
4 | 针灸推拿 | 515 |
5 | 中医骨伤 | 10 |
6 | 中医养生保健 | 10 |
7 | 健康管理 | 10 |
8 | 药品经营与管理 | 10 |
9 | 药物制剂技术 | 10 |
10 | 中药制药技术 | 10 |
11 | 生物制药技术 | 10 |
12 | 医学检验技术 | 10 |
13 | 助产(只招女生) | 50 |
14 | 康复治疗技术 | 100 |
15 | 医学羡容技术 | 10 |
16 | 医学营养 | 10 |
17 | 药学 | 40 |
专本贯通专业:“3+2”中药学、护理专业。
公费医学生专业:中医学。
专科专业:开设中医学、中药学、护理、针灸推拿、中医骨伤、中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药品经营与管理、药物制剂技术、中药制药技术、生物制药技术、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助产、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医学营养等17个专业。
收费标准根据山东省规定(鲁价费发[2013]136号、鲁政办发[2000]68号、鲁价费发[2001]219号),各专业每生每学年学费5000-5400元不等,分年度交纳,其它费用按山东省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师资力量教师中有博士、硕士研究生341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64人。建有省级教学团队7个,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5个,山东省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3个,拥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1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人,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山东省教学名师5人、山东高校十大师德标兵3人、山东省优秀教师4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名中医药专家4人,全国中医药传承人才9人,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指导教师4人,山东省首批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2人,山东省职业教育青年技能名师1人,山东省医药行业首席技师3人,山东省技术能手2人,山东省青年岗位能手2人,当选省级以上学术团体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70余人,受聘高校硕士生导师3人。
烟台工贸学校开设普通中专班,学生毕业可获得中职毕业证和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证,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就业,也可参加春季高考对口升入大学。学校与烟台职业学院、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等四所高校的7个专业联办三二连读大专班,中考成绩合格者,即可升入三二连读大专班,给学生提供通往大学的便捷之路。此外,针对部分就业愿望迫切的学生,学校还与中兴通讯等企业联办冠名班,学业就业零距离对接。
就业前景烟台工贸学校学生就业市场广阔。学校与人民大会堂管理局、杰瑞集团、红领集团、海德专汽、中兴通讯等近百家优质企业结盟,实现了招生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就业率近100%,很多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旅游导游、焊工、数控、模具、会计等专业供求比例达到1:8。毕业生月平均工资可达3800元以上。学校向社会郑重承诺:只要学生在校期间表现良好,均能安置就业。学校对毕业生实行三年跟踪服务制度(在毕业后3年内,推荐3次就业机会),保证每位学生能找到理想工作。
办学实力烟台工贸学校现占地117亩,建筑面积9万多平方米,实训设备总值达3000多万元,教职工近400人。国家级骨干教师、齐鲁名师、省市级教学能手、省职教中心教研员、首席技师达40多名,100多名教师具有高级职称,聘请社会能工巧匠近30人担任实训指导教师。
招生专业
专业名称 | 专业代码 | 学制 | 招生对象 | 学历 |
现代物流 | 3 | 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 | 中职 | |
电子商务 | 3 | 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 | 中职 | |
邮轮乘务 | 3 | 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 | 中职 | |
幼儿教育 | 3 | 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 | 中职 | |
护理 | 3 | 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 | 中职 | |
美术设计与制作 | 3 | 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 | 中职 | |
口腔义齿制造 | 3 | 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 | 中职 | |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 | 3 | 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 | 中职 | |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 | 3 | 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 | 中职 | |
数控铣工 | 3 | 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 | 中职 | |
汽车维修 | 3 | 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 | 中职 | |
汽车制造与装配 | 3 | 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 | 中职 |
烟台工贸学校每年都举办校园文化节,举行诚信小品、礼仪知识表演、征文、主题演讲等比赛活动,弘扬新风正气。开办“名家进校园·大讲堂”、联办“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大型公益活动,传递正能量。同时,还成立朗诵社、摄影社、美术社、武术社等社团,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健康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