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有在册学生前两年均可享有2000元/学年的国家助学金,共计4000元。
2、品学兼优者每年奖励100元—800元。
收费标准免学费入学,只收取住宿费、书本等代收代付费用700元/学期。
毕业待遇及发展方向参加普通高考: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参加技能高考:通过湖北省“技能高考”或“3+2直通车”以及单独招生三种模式进入大学深造。
中(技)专部:
1、修完国家规定课程,成绩合格颁发中(技)专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代办特种从业资格证(IC卡式);学前教育专业经考试合格颁发教师资格证。
2、实行双向选择,有就业意愿的学生,学校负责100%推荐就业;或者在本校直升高技(大专)班就读,学费继续享受特别优惠。
3、通过“3+2直通车”或“技能高考”以及单独招生三种模式进入大学深造。
高技(大专)部:
1、套读国家开放大学专、本科,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专、本科毕业证书、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2、毕业后实行双向选择,可自主择业或者由学校负责推荐就业。
设施设备校园(两校区)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藏书10万余册,计算机1000多台,拥有一流的数控、模具、机电、电子、服装、旅游、汽修等专业实验(训)室及美术专业画室和音乐、幼儿师范教育专业活动室。学校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管理科学,教学严谨,理念先进,专业齐全,是引领学生快进职场、直通高校、走向成功的理想之地。热忱欢迎报读本校
就业优势李时珍职校是集高中(普高、职高)、中(技)专、大学(电大专、本科)、高技(大专)、短期培训于一体的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高升学率、高就业率是我校的优势。
学校在邓志豪校长的带领下,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坚持“面向市场、以需定培、以培供需”的办学方向,坚持“创办适应学生发展的教育,搭建引领学生成功的舞台”的办学理念,坚持“面向社会办学校,服务经济育人才”的办学宗旨,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改革活校”的办学思路,构建“2+1”、“1+1+1”、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多样办学模式,探索校企联合、校村联办、校校联手等各种办学途径,全力实现“职教为本、普教为辅、稳定成教、搞活中专、放开短训”的发展构想,短期内使学校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成为了鄂东职业教育的又一朵奇葩。
学校荣誉全日制在校学生2800多人,成人教育电大生、短训生2000多人。50年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10多万人。1998年10月,被湖北省教育厅评为“园林式学校”;2000年11月,学校被省教育厅评为“512工程”合格学校,2002年12月,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2006年9月,被黄冈市评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师资力量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15人,其中专任教师165人,具有本科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有150人。
设施设备学校坐落在城北罗州古城,西临“京九”,北依蕲河,南靠国道,公汽往来如梭,交通十分便利。学校占地面积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78万平方米。草木葱茏,鸟语花香,环境优美。教学和生活设施齐全,拥有教育卫星地面接收系统、双向视频教学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先进的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语音室,还有一流的电子、电工、机械、数控、车钳焊、理化生等多个实验实训室及多功能报告厅、食堂、学生公寓等设施。学科门类齐全,开办职业中专、综合高中、普通高中、电大专科、远程教育本科及师干训、农民工转移“阳光工程”短训等七大教学块,开设电子、电工、机械模具、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文秘、财会、金融、法律、英语、中文、幼师、小学教育等20多个专业。
招生专业开设电子、电工、机械模具、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文秘、财会、金融、法律、英语、中文、幼师、小学教育等20多个专业。
学校现有教职工203人,高级职称26人。在校生4200余人。近十年己向社会输送合格技能人才万余人。毕业生就业门路广,就业档次高,就业安置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是校企联办,现开设有“王朝班”、“鸿准班”、“钱江班”等定向班6个;二是“订单式培训”。己同上海达丰电脑公司、富士康集团、比亚迪集团、上海昌硕电脑公司等二十多家知名企业签订用工协议,毕业生就业率达98%,社会满意率达90%以上。
招生专业现开设有数控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高级工专业及数控加工技术、模具钳工、机电应用技术、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及应用、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导游、会计电算化、汽车运用与维修中级工专业。
办学宗旨学校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办学宗旨,实践“以人为本、民主办学、创新管理、发展兴校”的新理念,面向市场,不断创新,在综合管理、教学质量、安置就业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连续六年被评为“全省招生就业先进单位”,多次被省、市授予“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5年被劳动部授予“最佳优质服务窗口”单位,被中国教育学会确定为全国学校管理机制实证研究“实验学校”。
教学方法学校始终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质量为生命、以管理为根本、以规模求效益、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念好“新”、“活”、“严”,三字经,走活“招生—培训—就业”一盘棋,打造技工教育品牌学校。学校实行企业管理模式、捆绑式招生、封闭式管理、目标式教学、订单式安置,突出四个活:用工形式活、用人机制活、培训方法活、教育途径活,学校的管理经验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育科学论坛》、《湖北日报》等报刊推广,办学经验载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报告》一书。
学校以培养机电类技能人才为办学特色,开设有机械加工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应用、汽车制造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及应用等十余个专业,其中,机械加工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应用等六个专业为省、市级重点品牌专业。
历史沿革学校办学始于1964年
,时名“湖北省工业厅第二技术工人学校”,隶属湖北省工业厅,当时只开设机制、锻压两个专业,在校生136人。
1965年,由省工业厅更名为“湖北省农业机械厂半工半读中级技术学校”。
1973年,学校恢复办学,更名为湖北拖拉机厂中等专业学校。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行业办学为特色的中等专业学校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
1979年,为提升其知名度,省计委、省教育局将其更名为湖北省第二机械工业学校,办学规模500人。
1987年学校下放黄石市管理。
1997年再次回归省机械厅管理。
1998年,市第二工业技工学校成建制地并入,学校扩大了校园面积,拓宽了经费渠道,改善了办学条件。1999年,由于省第一机械工业学校成建制地并与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校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向省有关部门申报并更改校名,将“湖北省第二机械工业学校”更名为“湖北省机械工业学校”。
随着机械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学校突出特色,贴近市场办学,形成了招生就业两旺的局面,硬件设施不足成为了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为实现办学规模的扩张。
2003年,由省机械工业学校牵头,和位于开发区相邻的黄石市工业技校、交通学校和商业学校三校实行教育资源整合,重组后当年招生突破2000人。
2007年招收新生4032人,发展为湖北省办学规模率先突破万人的中职学校“领头羊”,学校快速进入了良性的运作轨道。
2011年,学校成功获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一批285所立项建设学校之一,得到了中央财政1040万专项建设资金支持,为学校加强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扩大师资培养、提升办学水平注入了新的动力。
教学设施校拥有总值超1000万元的教学实验实训设备。建有国家数控培训基地、机加工车间、钳工车间及26个专业实习、实验室,能同时提供1800多个实习岗位,供学生在校内进行与专业相关的各类实训操作。其中,新建成的国家数控培训基地设备总值600多万元,由中央财政支持投资,其规模和先进性位居全省前列。学校建设了先进的信息网络中心,拥有电脑500多台,在教室和宿舍铺设了电视网、电话网。图书馆藏书16.6万余册(其中电子图书5.5万册)。
学生培养四十余年的探索、集纳与耕耘,学校现有学生逾万人,校园占地面积52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有专兼职教师近400人,其中,中、高级职称教师占77%,研究生学历教师占8%,双师型教师占25%。教学仪器设备先进,生活设施齐全,建有藏书16.7万余册的图书馆(其中电子刊物5.5万册),先进的校园网络中心、数控加工中心和26个不同专业的实验室。校实训中心能同时为1800名学生进行“机械加工、钳工、模具、焊接、电子组装、汽车维修、电气控制与维修、计算机应用”等实习提供岗位。
为了提升办学层次,提高办学质量,扩大办学规模,适应职教发展的新形势,总投资两个亿的校园扩建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一橦新型的多功能教学大楼和学生公寓、及一个由国家投资建设的“国家数控培训基地”将于2006年8月提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湖北省机械工业学校是国家教育部等六部委确定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是湖北省定点的人才输出培训基地,是湖北省紧缺人才培训工程实施单位。学校以中专为主体,兼有高职、成人大专、高级技工、再就业培训等办学层次。面向全国,招收应、往届高、初中毕业生及再就业人员。高中毕业生学制一年,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高职学制五年。
学校与全国200多家企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就业渠道通畅,毕业生就业率五年来一直稳定在98%以上。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如深圳华为科技有限公司、韩国三星集团、浙江人本集团、上海宏旭模具工业有限公司、奇瑞汽车有限公司等享有盛誉的知名企业争相来我校选招学生,毕业生遍及经济发达地区,2008届毕业生现已全部顶岗实习。
学校坚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现开设的专业都为社会所急需,教学内容与企业技术应用紧密相连,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环环相扣。学校与10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现有二十余家享有盛誉的知名大企业,如深圳华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富士康企业集团、浙江人本集团、浙江天龙模具有限公司、海尔集团等在我校开办了定向培养教学班,学生学完预定的教学内容,成绩合格,直接包送到企业。有50余家企业与我校签订了长期用工协议,2006年毕业生已基本上落实就业去向。
由于专业设置紧跟市场,课程设置适时适用,为学生提供了全真的演练舞台,更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8%以上,学校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称号。
培养模式学校凸显职业教育特色,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为核心,注重知识提高和素质培养。教学按照“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和谐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2+1”订单培养计划(学生前二年在校进行理论和实践学习,第三年安置到企业带薪就业培训),既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又赢得了适应社会、适应企业的时间。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实行多证书制度,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可以获得相应专业、工程的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为就业和深造创造条件。学校落实国家扶贫政策,能最大限度地资助和扶持特困家庭学子能读中专,成绩优秀者,优先安置就业。学生就读中专期间,学校提供套读大专机会,为学生的就业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蕲春县中职学校有哪些?到底该报哪个学校呢?。小编云云为你解说,对黄冈蕲春各中职学校分析。中职学校选校小知识:1、蕲春县中职学校分中专、技校、职业学校;2、蕲春县中职学校分国家重点、省重点、市重点;3、蕲春县中职学校分公办(政府办学)、民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