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被自治区批准为昌吉州特色产业公共实训基地奇台县煤电煤化工实训基地,2009年6月被自治区批准为涉煤专业重点建设学校,2009年通过了自治区重点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能力评估,2010年5月通过了自治区德育评估验收。2011年7月被批准为自治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011年11月被国家三部委批准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项目学校。目前,学校有四项自治区级课题批准立项,其中新疆职业院校“十二五”德育科研规划课题两项、新疆职业教育学会2012年度科研规划课题两项。2012年5月化学工艺(煤化工方向)专业学生获自治区化工生产技术技能大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并代表新疆参加全国化工技能大赛。2012年12月被昌吉州党委、州人民政府评为先进学校。2012年11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确定为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2013年6月被自治区人社厅批准为自治区重点技工学校。目前获自治区级精品专业5个、区级精品课程3个、州级一个,州级优秀教学团队一个。2013年参加自治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新疆区预赛13位学生、5位教师获奖。获得昌吉州“急需紧缺工种”技能大赛团体优秀奖,6名学生获奖。获得自治区思想政治科研工作先进学校称号,自治区“文明风采”大赛优秀组织奖、“德育课精彩一课”优秀组织奖,学生获奖278项,连续四年位列全区第一。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学校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今后,奇台县技工学校将坚持内涵式发展和特色发展道路,进一步加快中高级人才培养的步伐、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办出特色,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
联系方式联系电话:0994-7227279
地址:奇台县东关街331号
教学模式学校结合行业企业实际,按照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深入开展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等教学方法。通过数字仿真、实训操作等方式,在教学中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实践课教学比例达50%以上。学校专门成立了教研室,将原有的年级组细化为10个教研组。科学制定教研计划,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在加大精品专业、精品课程、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力度的同时,也启动了校级精品专业、精品课程、优秀教学团队申报和特色教材、校本教材的撰写工作。
学校以重点专业、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为抓手,辐射带动其他专业和课程全面发展,依托校企合作开放性办学平台,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定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构建了“366”、“2+1”、“四阶段两层次”“五年一贯制”等极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化学工艺、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还开展了“订单”培养,学校的招生就业率也逐年提高。
德育工作学校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学生的道德教育、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相结合,以德促智、以德健体、以德育美,多方位、多层次强化教育,把德育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学校以“传承传统美德,修养文明言行”为德育主题,编撰了以《弟子规》、《孝经》为主要内容的《传承传统美德经营幸福人生》、《民族团结从你我做起》、《学生管理手册》等德育读本,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德育建设八项工程,建立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思想教育工作格局。学校还开展了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对教学楼、综合实训楼、学员楼等校内各区域进行了有主题、有创新的文化重建;重新征集制作了校徽;开展了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学校组织师生参加了全国第十届“文明风采”活动,共有5项13类的300多个作品参赛(有学生书画、征文、摄影、漫画、个人才艺等作品、教师德育论文等)。
师资队伍学校十分重视专业师资的配备和培养,实施了“校企共建专业教师团队”工程,努力打造高水平、高素质、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工学结合自主培养。积极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到内地名校、师资培训基地进修学习;鼓励专业教师到生产、教学、实训第一线带头锻炼,近两年,学校共选派了12名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聘请有关专家对教师进行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培训。二是开辟途径引聘结合。学校根据专业特点和岗位需要,积极开展产教结合,从社会、企业、外单位聘请具有较高师德修养,言行举止能为学生起表率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来校任教。学校还积极下企业搞调研,多方联系建立了外聘、兼职教师资源库。三是搭建平台加强实践。学校结合两级示范校建设,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步伐,投入大量经费,完善教师培训机制,通过参加职业教育研讨会、与同类学校交流、选派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深入企业参与生产实践、定期举行技能竞赛和说课比赛等措施,提高教师的综合理论素养、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