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结合行业企业实际,按照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深入开展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等教学方法。通过数字仿真、实训操作等方式,在教学中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实践课教学比例达50%以上。学校专门成立了教研室,将原有的年级组细化为10个教研组。科学制定教研计划,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在加大精品专业、精品课程、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力度的同时,也启动了校级精品专业、精品课程、优秀教学团队申报和特色教材、校本教材的撰写工作。
学校以重点专业、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为抓手,辐射带动其他专业和课程全面发展,依托校企合作开放性办学平台,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定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构建了“366”、“2+1”、“四阶段两层次”“五年一贯制”等极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化学工艺、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还开展了“订单”培养,学校的招生就业率也逐年提高。
校企合作为使校企双方建立稳定密切的合作关系,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合作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的校企合作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的校企合作制度,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机制。特别是化学工艺,学校充分利用新疆国家级准东工业园的独特优势,与新疆华阳科工矿业有限公司、新疆中泰矿冶有限公司、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业集团、新鑫矿业阜康冶炼厂等十几家企业签订用工协议,与新疆其亚铝电有限公司、新疆东方希望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并将所有的合作企业定为“实习就业双基地”。与奇台县域内各大工业园区签订培养订单,校企联动,创建了专业“入园联企”的办学模式,同时开展“订单”合作,逐步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与企业优势互补和无缝对接。2013年上半年,学校与新疆天业(集团)公司、新疆八一钢铁厂签订了800人的顶岗实习岗位、650人的就业岗位,并与之签订了校企合作和订单培养协议。
2013年10月14日奇台职业教育集团在我校成立。集团由区州高职院校和准东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以及部分企业共16个理事单位组成。集团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2013年,学校招生1387人,学校将优化教学模式,对于南疆地区学生,学校将强化汉语课程。学校始终把企业和市场用工标准作为培养人才的规格目标,把学生获得技术应用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岗位工作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形成了学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人才评价体系,实现了教学评价的社会化与多元化,成立了“专业和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改革了学生学业成绩考核办法,对学生学业成绩全面实行“理论与实操1+1”的综合评价模式,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
办学理念学校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发展思路,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努力拓宽办学层次。本着“专业立校、质量强校、特色兴校;德育为先、技能过硬、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提高,在提高中求特色,以自治区级、国家级示范校建设为重点,以准东煤电煤化工开发为依托,建设以化学工艺专业为特色的实训基地,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品德高尚,技能过硬,能满足市场需求、适应能力强,服务生产第一线的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实现了“三个面向”(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昌吉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做到了“四个创新”(办学体制创新、办学模式创新、管理机制创新、育人环境创新);建成了“五大基地”(煤化工培训基地、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基地、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基地、农科教“三结合”的实验基地、艺术与旅游优质生源培训基地);实现了“办学六化”(学生教育实用化、办学形式多样化、管理模式现代化、专业设置特色化、教师管理人性化、后勤开发市场化)。
师资队伍学校十分重视专业师资的配备和培养,实施了“校企共建专业教师团队”工程,努力打造高水平、高素质、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工学结合自主培养。积极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到内地名校、师资培训基地进修学习;鼓励专业教师到生产、教学、实训第一线带头锻炼,近两年,学校共选派了12名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聘请有关专家对教师进行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培训。二是开辟途径引聘结合。学校根据专业特点和岗位需要,积极开展产教结合,从社会、企业、外单位聘请具有较高师德修养,言行举止能为学生起表率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来校任教。学校还积极下企业搞调研,多方联系建立了外聘、兼职教师资源库。三是搭建平台加强实践。学校结合两级示范校建设,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步伐,投入大量经费,完善教师培训机制,通过参加职业教育研讨会、与同类学校交流、选派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深入企业参与生产实践、定期举行技能竞赛和说课比赛等措施,提高教师的综合理论素养、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德育工作学校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学生的道德教育、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相结合,以德促智、以德健体、以德育美,多方位、多层次强化教育,把德育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学校以“传承传统美德,修养文明言行”为德育主题,编撰了以《弟子规》、《孝经》为主要内容的《传承传统美德经营幸福人生》、《民族团结从你我做起》、《学生管理手册》等德育读本,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德育建设八项工程,建立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思想教育工作格局。学校还开展了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对教学楼、综合实训楼、学员楼等校内各区域进行了有主题、有创新的文化重建;重新征集制作了校徽;开展了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学校组织师生参加了全国第十届“文明风采”活动,共有5项13类的300多个作品参赛(有学生书画、征文、摄影、漫画、个人才艺等作品、教师德育论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