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设中级部和高级部:中级部有机械加工、电工电子、数控加工、机电一体化、焊接加工、模具制造、汽车维修、幼儿教育、计算机应用、文秘、电脑财会等11个专业;高级部有数控加工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机械设计与加工、计算机应用、会计电算化等5个专业。
德育教育通过构建新型的学生管理体系,增强学校的培养效果,一是严格校园管理。在严格学生进、出校门制度和建立校园可视监控系统的基础上,从保安公司聘请8名保安员对校园实行24小时值班、巡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校园安全。二是通过开展党、团员、教师、行政骨干对学生进行“一帮十”教、帮、带活动,推行科室领导挂班级制度等方式,全面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引导和沟通学生的思想情绪。通过“一帮十”、“挂班级”活动,不但增进了师生感情,而且形成了全校上下人人参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三是建立起学生文明、卫生、纪律三支督导队,通过发挥学生的自治作用,来提高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四是根据青年学生的特点,定期开展体育活动和文娱活动,提高身心素质。五是建立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成立学生记者站,定期出版《旭日》校刊和利用板报、宣传栏、广播、校园网等教育阵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文化、科技教育活动。六是安全生产教育进课堂,学生进行实习训练的第一课即是安全生产教育,通过教育来强化学生的安全、文明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这一系列有效的德育管理措施和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使学校焕发出一股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活力。学校这种思想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并重的工作效果,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毕业生普遍受到企业的欢迎。办学以来,学校学生操行考核总评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率为100%。社会治安发案率、安全事故发生率、责任事故发生率均为零,被评为“平安校园”、“综治先进单位”。
雄厚师资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全校教职工130多人,其中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中90%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形成了一支专业结构合理、教学素质优良、品德作风过硬能适应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师资队伍。
联系方式邮编:354000 电话(办公室):0599-6224571 电话(招生就业)0599-6223360
教育改革学校把贯彻实施《国家重点技工学校质量管理标准》(ISO9000系列)作为工作切入点,全力打造良好的学风校风。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加强对重点专业建设,及时开拓、更新以数控技术,电气运行控制技术为主的学历职业教育,从教师的引进、实训场地建设等方面努力打造品牌专业,突出培养数控加工技术、电工电子、机电工程、机械设计与加工等专业技术工种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办学特点,形成以品牌专业为带动,兼顾全面的发展态势,取得良好效果。学校的数控、电工电子两个专业2007年被列入“全省首批精品专业”,数控、电气运行、机电一体化等专业被列为“南平市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
多年来,学校本着“立足教育,着眼教改,服务学校,联系社会”的办学思路,以“服务基础教育、服务教师成长”为宗旨,以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不断创新研训模式,积极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推动我市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三年,学校组织教师远程教育培训9000多人次,举办教师各类专题培训班62期,培训4600多人次;同时积极开展教研与课题研究,其中“小班优教”课题在省、地获奖。学校先后被中共南平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单位”;被省教育工会评为“先进教工之家”;被市教育党工委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被教育局评为“年度工作综合考评”先进单位。
师资力量学校编制42人,在册教职工数44人,实际在岗人数39人,其中高级职称19人(小中高1名),中级职称16人,初级职称8人,中技1人;学校主要承担全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和教育教研等工作,内设机构有初研处、中研处、培训处、办公室、总务处等;学校同时还是福建省教育学院函授点、“英语等级考试PETS培训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学习与资源中心”、“国家公务员培训基地”、“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习中心”。
办学实力校园占地面积4936.21平方米,建筑面积3866.45平方米。学校有继续教育综合楼、办公楼、食堂、招待所。设有多功能厅1间,配有65台电脑的电脑室1间,多媒体教室2间,普通教室2间,学校能同时承担开展360余人的培训。学校图书室藏书2万余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