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地址:河北邯郸·武安市东山北街1排1号
就业渠道学校把打通就业渠道作为一项兴校战略来抓。设立了就业指导处,专门负责学生实习、职业指导和就业安置工作。就业指导处立足武安,面向省内外,在与用人单位保持紧密联系、努力开辟多种形式就业渠道的同时,积极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提供信息服务和职业推荐,建立毕业生推荐就业档案,每年都举办各种形式的供需见面会,让学生、家长、用人单位面对面地双向选择。通过不懈地努力,该校已经同当地及省内外多家企业建立了常年用人联系,实行定单招生、定向培养,学生毕业后由企业负责安排就业,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同时与企业合作,在企业建立实习就业基地,不仅弥补了学校办学经费的不足,实现了资源共享,强化了学生合作技能,也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招生专业冶金、电气、汽修、机械、数控、铸造、建筑、计算机、财会电算化、旅游、烹饪、服装、农林牧等24个全日制专业。
就业渠道广泛,本地就业、外地就业,多个就业对口单位
联系方式0310-5660918 5594786
学校资质河北省教育厅备案,武安市唯一一所中专学校,河北省就业训练中心、国家"阳光工程"百家品牌学校,武安市劳动局职业技术培训中心。
颁发证书国家中专、大专学历证、职业资格证、技术证、等级证、NIT证、国际认证
招生专业计算机应用、会计、广告设计、网络工程、电工、电气焊、车工
我校自2011年7月开始实施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以来,严格按照三部委批复的《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确定的四个重点专业和两个特色项目的建设规划,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三大领域,完成了示范校项目建设的全部任务。焊接技术应用专业建成了拥有激光焊、氩弧焊、埋弧焊、电弧焊等6个实训室及车间厂房,固定资产180万元,其中新增76万元。校外实训基地达8家。该专业的在校生人数由建设初期的300多人扩大到现在的600多人,年开展社会培训达1000人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成了电喷发动机、自动变速器、车身电控实训室及汽车拆装车间、汽车检修车间等6个校内实训场地,设备总值达209万元。校外实训基地达7家。开发了全科汽车医生专业。在校生由2011年的200人增加到2013年的400多人,年对外培训达到500人次以上。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在原有10个多媒体机房的基础上,新扩建了2个计算机组装维修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达10家。目前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有在校生1200多人,每年开展社会化培训达1000余人次。社会文化艺术专业投资180多万元新建了舞蹈室,音乐室、电钢琴室、声乐室。基建投资1560万元、建筑面积7250平方米的艺术中心大楼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室内场馆装修投资2100万元,即将交付使用。在校生由建设之初的110人,增加到现在的300人。两个特色项目建设先后投资486万元,同步收到预期效果。校园信息化工程改造升级项目,对校园网基础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建起了网络应用信息平台、电子阅览中心和平安校园监控网络。扩展实训服务功能项目,新增26个实训室,500个实训工位。校内实训基地仪器设备数达到3732台,仪器设备总值达到4490万元。
师资力量我校拥有教职工709人,其中专任教师609人,在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85.6%,在“双师型”教师中有50多名教师成为省、市、县中心教研组成员,16名教师成为省名师、优秀骨干教师、教学能手,19人入选全市名校长、名班主任和名教师的“三名”工程。在全校推行能力本位项目化教学改革,推广“定向培、技巧教、情趣学、示范做”十二字教学法和“八字教学策略”,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技能课堂、魅力课堂。2012年我校实施了“双百工程”,开展百名教师下车间学技能,百名教师对岗位修业务的系统工程。我校还针对专业所需、岗位所需、技能所需、不同程度的学生所需,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到德国、新加坡、北京、大连、青岛、广州、石家庄等地培训。2012年4月份,在首届河北省创新教育大会暨河北省创新教育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武安市职教中心能力本位项目化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六环节》的主题报告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大力推进学生德育养成教育我校坚持以升旗仪式、入学军训、文艺汇演、劳动周、技能竞赛、学雷锋活动月、春季运动会等作为最基本的学生德育管理工作;将“五个一”活动(即每月一个德育主题,一次主题班会,一项文明礼仪评比、一次黑板报和宣传栏更换,每周一次国旗下讲话)等作为常规性的学生德育养成工作。自2004年以来,我校近万名学生连续八届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近千名学生获得奖项,我校连年荣获“文明风采”优秀组织奖,是河北省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学校。2013年,我校荣获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十年成就奖”,是河北省唯一获奖单位,其奖项具有综合代表性,含金量极高,它标志着武安市职教中心文明风采和德育养成工作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其成就得到国家级充分肯定。
升学招生我校自1999年开始参加全省对口升学,以一枝独秀,勇攀高峰的态势,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可以说,保持了可持续稳定增长,升学成绩一年一个台阶,已连续十三年蝉联全省第一!连续十五年蝉联全邯郸市第一!2013年,在众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我校再次取得辉煌成绩:专科以上上线1346人,本科上线382人,再一次创造了我校对口升学的历史新高!我校的招生工作年年火爆,2010年招生3480人、2011年招生3590人、2012年招生3681人、2013年招生3852人。2012年7月,教育部内刊刊登了我校招生火爆的热点新闻,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内刊上作了批示,要求召开中职招生情况分析会,解读我校的招生经验。
合作办学我校在校企合作实践中,由集团向联盟迈进,探索出了“三引、两进、四联”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通过“引设备、引师傅、引项目”入校园,来打造资源支撑的平台;通过“学生进企业、教师进车间”来实现顶岗实习的目标,通过与企业“联合教学实践、教材研制、就业录用、双向培训”来共同培养适合岗位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我校先后与河北金鼎重工、河北华丰等41家企业、16个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跨专业、跨领域的工学结合关系。实施了引企入校、聘师傅进课堂制度,解决了学校在工学结合中的诸多实际问题。在省外多家大中型企业开辟就业基地,如海尔集团、美的集团、富士康公司、青岛特锐德电气公司等,促进了校、企与社会长远的和谐发展。如河北金阳工贸有限公司向学校提供机床等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场地,实现师傅带徒弟,产教结合,定岗培养,直接就业。每年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学生在2300人(次),三年来为本地和合作区域培养输送技能人才万余人,为企业在岗职工培训1.8万人(次)。毕业生就业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