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国家奖学金8000元/生,励志奖学金5000元/生;
“助”国家一等助学金4000元/生,二等助学金3000元/生,三等助学金2000元/生;
“贷":可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最高每年8000元/生;
“勤":学院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爱“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学生,可先办理入学手续,暂缓缴纳学费;
“建档立卡":建档立卡学生享受"三免一助",即免除学费、住宿费、教科书费,并享受国家助学金。
招生专业专业名称 | 专业代码 | 学制学历 | 科类 | 招生计划 | 学费 (元/年) |
住宿费 (元/年) |
招生范围 |
学前教育 | 670102K | 3年专科 | 文科 理科 对口 |
500 | 3500 | 500 | 河北省 |
早期教育 | 670101K | 3年专科 | 文科 理科 |
50 | 3500 | 500 | 河北省 |
音乐教育 | 670112K | 3年专科 | 艺术类 声乐 器乐 |
120 | 5000 | 500 | 河北省 |
语文教育 | 670104K | 3年专科 | 文科 | 200 | 3500 | 500 | 河北省 |
心理健康 教育 |
670121K | 3年专科 | 文科 理科 |
80 | 3500 | 500 | 河北省 |
幼儿发展 与健康管 理 |
690306 | 3年专科 | 文科 理科 |
50 | 5000 | 500 | 河北省 |
学前教育 | 670102K | 5年专科 | 应届初中 毕业生 |
500 | 前三年按国家资 助政策免学费, 后两年按高职收 费 |
前三年350元/年, 后两年按高职收费 |
河北省 |
0310-
河北武安市中兴路1100号
邯郸学院大名分院邯郸学院大名分院的前身是直隶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大名府,创建于1923年7月。时任省参议员的谢台臣任校长。
1928年10月18日,因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学校易名为河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
1933年10月15日,奉河北省教育厅令,遵照部颁师范学校规程,更校名为河北省立大名师范学校。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开始后,学校流亡河南。11月12日,大名陷落,在飞机和大炮的轮番轰炸中,学校被夷为平地,变成一片废墟,被迫停办19年之久。
1956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学校在七师原校址重建,定名为“河北大名师范学校”。
2003年3月,学校改称邯郸师范专科学校大名分校,
2004年7月,邯郸师专升格为“邯郸学院”,学校随之改名为“邯郸学院大名分院”。
邯郸学院曲周分院
邯郸学院曲周分院,创建于1979年,前身为河北曲周师范学校,属河北省32所“老中师”之一。
2003年改建为邯郸师范专科学校曲周分校,2004年更名为邯郸学院曲周分院。办学层次为专科,属全日制普通高校。
邯郸学院武安分院
1946年9月1日学校成立,校名为“武安县简易师范学校”,隶属武安县人民政府教育科。
1950年3月,更名为“武安县立初级师范学校”。仍招收十六周岁以上的高小毕业生和同等学历者,学制三年。
1955年7月,学校更名为“河北武安师范学校”,隶属河北省教育厅,委托地区和武安县双重领导。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
1962年7月,学校停办。
1964年9月,学校复办。
1972年12月,更名为“邯郸地区武安师范学校”。
1983年7月,恢复“河北武安师范学校”校名,确立为中等师范学校。
2000年12月28日,更名为“邯郸师范专科学校武安分校”。
2004年7月12日,》更名为“邯郸学院武安分院”。院校合并
2018年8月,整合邯郸学院大名分院、曲周分院、武安分院的办学资源,筹建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20年5月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通过教育部备案。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友爱互助、扶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是我们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在我们身边还有一群学生,他们渴求知识,热爱学习,品学兼优,却因家庭贫困或遭遇不幸等原因而面临失学或放弃继续升学的机会。为了使每一个贫困学生能有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确保每一个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以达到培养一个职教生、脱贫致富一家人的目标。我校严格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政策,2012年,发放河北省家庭经济贫困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补贴484.6万元。同时,积极协调社会助学基金会对贫困中职生进行资助,三年来发放社会助学金36万元,资助贫困生和残疾学生110人,构建起国家助学金、社会助学金多元救助体系,不让一名中职生因贫弃学。 组织全校教职工开展向贫困生献爱心活动,使全校所有贫困生都不同程度得到救助。籍艳丽同学是我校农林部的一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感觉身体不适,后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直肠癌,为了治病,家中一贫如洗。我校领导和师生获悉后,立即在全校发起了献爱心活动,短短两天时间捐款就达14725元。我校还先后为两名身患白血病的贫困学生捐款合计50000余元,使这些贫困生在毫无希望的时又看到希望,感觉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增强了他们战胜病魔的勇气和决心。
总之,我校将以巩固国家示范校、国际生态校、文化传承校、全国百强校、全国德育先进集体、文明风采竞赛“十年成就奖”等成果为重点,把需要职业的人培养为职业需要的人,把技能培养的人深造为培养技能的人,把想求学问的人培育为学问想求的人,进而实现建设现代化大校名校强校的宏伟目标。
大力推进学生德育养成教育我校坚持以升旗仪式、入学军训、文艺汇演、劳动周、技能竞赛、学雷锋活动月、春季运动会等作为最基本的学生德育管理工作;将“五个一”活动(即每月一个德育主题,一次主题班会,一项文明礼仪评比、一次黑板报和宣传栏更换,每周一次国旗下讲话)等作为常规性的学生德育养成工作。自2004年以来,我校近万名学生连续八届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近千名学生获得奖项,我校连年荣获“文明风采”优秀组织奖,是河北省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学校。2013年,我校荣获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十年成就奖”,是河北省唯一获奖单位,其奖项具有综合代表性,含金量极高,它标志着武安市职教中心文明风采和德育养成工作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其成就得到国家级充分肯定。
师资力量我校拥有教职工709人,其中专任教师609人,在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85.6%,在“双师型”教师中有50多名教师成为省、市、县中心教研组成员,16名教师成为省名师、优秀骨干教师、教学能手,19人入选全市名校长、名班主任和名教师的“三名”工程。在全校推行能力本位项目化教学改革,推广“定向培、技巧教、情趣学、示范做”十二字教学法和“八字教学策略”,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技能课堂、魅力课堂。2012年我校实施了“双百工程”,开展百名教师下车间学技能,百名教师对岗位修业务的系统工程。我校还针对专业所需、岗位所需、技能所需、不同程度的学生所需,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到德国、新加坡、北京、大连、青岛、广州、石家庄等地培训。2012年4月份,在首届河北省创新教育大会暨河北省创新教育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武安市职教中心能力本位项目化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六环节》的主题报告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项目建设我校自2011年7月开始实施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以来,严格按照三部委批复的《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确定的四个重点专业和两个特色项目的建设规划,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三大领域,完成了示范校项目建设的全部任务。焊接技术应用专业建成了拥有激光焊、氩弧焊、埋弧焊、电弧焊等6个实训室及车间厂房,固定资产180万元,其中新增76万元。校外实训基地达8家。该专业的在校生人数由建设初期的300多人扩大到现在的600多人,年开展社会培训达1000人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成了电喷发动机、自动变速器、车身电控实训室及汽车拆装车间、汽车检修车间等6个校内实训场地,设备总值达209万元。校外实训基地达7家。开发了全科汽车医生专业。在校生由2011年的200人增加到2013年的400多人,年对外培训达到500人次以上。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在原有10个多媒体机房的基础上,新扩建了2个计算机组装维修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达10家。目前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有在校生1200多人,每年开展社会化培训达1000余人次。社会文化艺术专业投资180多万元新建了舞蹈室,音乐室、电钢琴室、声乐室。基建投资1560万元、建筑面积7250平方米的艺术中心大楼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室内场馆装修投资2100万元,即将交付使用。在校生由建设之初的110人,增加到现在的300人。两个特色项目建设先后投资486万元,同步收到预期效果。校园信息化工程改造升级项目,对校园网基础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建起了网络应用信息平台、电子阅览中心和平安校园监控网络。扩展实训服务功能项目,新增26个实训室,500个实训工位。校内实训基地仪器设备数达到3732台,仪器设备总值达到4490万元。
升学招生我校自1999年开始参加全省对口升学,以一枝独秀,勇攀高峰的态势,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可以说,保持了可持续稳定增长,升学成绩一年一个台阶,已连续十三年蝉联全省第一!连续十五年蝉联全邯郸市第一!2013年,在众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我校再次取得辉煌成绩:专科以上上线1346人,本科上线382人,再一次创造了我校对口升学的历史新高!我校的招生工作年年火爆,2010年招生3480人、2011年招生3590人、2012年招生3681人、2013年招生3852人。2012年7月,教育部内刊刊登了我校招生火爆的热点新闻,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内刊上作了批示,要求召开中职招生情况分析会,解读我校的招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