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毕业生能够拥有更强市场竞争力,学校为学生提供护士资格证以及计算机等级证等培训。多证书、多技能的培养模式,获得家长一致好评!
就业优势明显毕业生通过学校推荐、医院双向选择,在武汉市以及省内外各大医院就业,就业率在98%以上。
设施设备武汉市第二卫生学校主校区占地面积35028平方米(近40亩),建筑面积21942平方米,拥有教学楼、实训中心、办公楼、学生公寓、培训中心、学生食堂等基础设施,有18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招生专业招生代码 |
招生专业 |
学制 |
招生人数 |
招生对象 |
毕业方向 |
01 |
护理 |
三年制 |
100 |
应历届初中毕业生 |
推荐到省内外医疗机构、医药公司就业 |
02 |
药剂 |
80 |
|||
03 |
中药 |
65 |
|||
04 |
农村医学 |
四年制 |
60 |
应历届初中毕业生 |
新洲区基层卫生机构 |
专家型管理队伍——学校**管理人员中,有大学系主任、书记、教务处长,有重点中专校长、主任。
学校确定“一年级重基础,二年级强技能,三年级优出口”的人才培养思路,实施“育人与育才并举、文化与技能并重、长训与短训并行、就业与升学并进”的办学举措,形成了“就业有门、致富有术、转移有序、深造有望”的办学特色。
与区域经济发展高度契合的专业建设。开设四大类七个专业,形成了“一主两翼”的特色专业板块——壮大以园艺(省重)、畜牧、水产为主体的农口类专业,发展一翼为机电技术应用(省重)、数控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等第二产业专业,尝试开发一翼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等第三产业专业。
与市场发展高度接轨的职教办学机制。大力推行多元化投资、市场化办学的新机制,引进了民营资本成分,与民间投资者联合开办了工程机械驾驶、汽车驾驶、服装设计与制作等短训专业,使学校职业教育呈现出结构趋优、发展加快、实力增强的良好态势。
与人力资源开发高度统一的办学格局。学校是湖北省、武汉市两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示范基地,“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近两年,学校投入资金近1400万元,形成了“前校后厂”的办学格局,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强化实践教学。近两年,学校已培训转移4000余名农村富余劳动力,成为阳逻地区经济开发和武汉市制造业名副其实的人力资源培养与储备基地。
办学条件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科技实验楼、培训大楼、综合楼、多功能礼堂,有400米跑道的田径运动场及足球场,基础设施配套;拥有图书室、电教室、电子备课室、校园网、理化生实验室、钳工及电子电工实验室、农业机械化专业实验实训操作室、微机室;校园生态农业实习基地拥有精养鱼池、特种养殖场、养猪场、沼气池、花卉和蔬菜大棚、饲料厂;工科实训基地设施有成套电工、钳工、金属加工、电子电工设备,有数控机床及普通机床操作车间。2009年3月,高标准的图书馆建成启用,6000㎡的第二实训楼已经动工。
招生专业| 专业 | 学制 | 招生人数 | 备注 |
| 会计 | 3 | 240 | 1.我校所有毕业 生均可参加技能高 考、高职单招等高 校招生考试。 2.社会文化艺术 专业需参加面试。 |
| 电子商务 | 3 | 60 | |
|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 3 | 120 | |
| 机电技术应用 | 3 | 110 | |
| 数控技术应用 | 3 | 110 | |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3 | 300 | |
| 建筑工程施工 | 3 | 180 | |
|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 | 3 | 120 | |
| 畜牧兽医 | 3 | 40 | |
| 社会文化艺术 | 3 | 120 |
开办职业教育二十年,特别近几年来,学校发展迅猛:2001年,学校被认定为武汉市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合格学校;2002年,学校被认定为武汉市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3年,学校被认定为湖北省重点职业高中;2004年,学校顺利通过了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评估验收:
学校发展迈上新台阶。2008年,由省教育厅推荐,入选教育部评选的“中国名校六百家”,省教育厅将我校列入“湖北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名单,并入选全国“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品牌打造产生新影响。2007年,万松柏校长当选新洲区首届劳模、新洲区教育界名校长,《长江日报》作专题报道;2008年,余闻冰书记、万松柏校长同时获得武汉市优秀书记、优秀校长。毕业生夏文华夺得科技创新成果全国大奖,荣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武汉市“进城务工杰出青年”;韩中华现为湖北省水产研究所工程师,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对他进行了专访;程卫东、汪宏宝获得“武汉市十大杰出青年科技星火带头人”称号,受到省市领导接见。
师资队伍达到新水平。学校选派2名教师赴英国、新西兰进修,选派12名专业课教师到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院校深造,使“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壮大。
教育科研取得新成果。“九·五”期间,市重点课题《强化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研究》达到省内同项研究领先水平;“十·五”期间,参研省重点课题《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参研教育部重点课题《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参研中国职教学会课题《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课程适应学分制的研究与实验》,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十一·五”期间,参研教育部重点课题《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现状分析与推进策略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另外,编写了《双孢蘑菇栽培技术》、《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基础》等10多本校本教材。
成人教育赢得新荣光。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工作得到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的高度评价,被评为武汉市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工作先进单位,学校被评为全国成人教育先进单位。
转移培训获得新增长。学校是省市两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被评为省、市“阳光工程”培训品牌基地,并作为湖北省中职学校唯一代表,参加了教育部在成都召开的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验交流会,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先进单位”。
近年来,学校同沿海地区和武汉等地各大企业建立了稳固而安全的毕业生安置就业网络,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门路。学校将始终坚持以学历教育为基础,以各种培训为支撑,以服务“三农”为重点,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努力把学校办成新洲区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科技示范推广和扶贫开发的龙头学校,使学校为促进新洲和武汉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加突出的贡献。
办学规模学校占地面积10,0000㎡,建筑面积5,5000㎡。投入资金800万元购置各类实训设施设备,实训基地总面积272580㎡。
| 班次 | 专业及方向 | 培养目标 | 学制(年) | 招生计划 | 备注 |
| 技 能 高 考 升 学 班 |
护理类 | 参加技能高 考、单招升 学或自主择 校,考入高 等专、本科 学校 |
100 | 1、中考分 数:复合型就 业班学生要求 中考分数200分 左右,技能高 考升学班学生 要求中考分数 230分左右,有 特殊才能的学 生可适当放宽 条件; 2、报读航 空服务、城市轨 道交通运输与管 理专业男生身高 要求170CM女 生要求身高 160CM,五官端 正,体型较交子; 3、选择就 业班学生属订 单培养,可参 加工学交替活 动,在第三年由 学校推荐顶岗实 习与就业。 4、护理类 仅限招收技能高 考升学的学生。 |
|
| 旅游类 | 100 | ||||
| 教育类 | 3 | 100 | |||
| 计算机类 | 3 | 100 | |||
| 机械类 | 1+×证书 +大专双证 培养,订 单就业 |
3 | 50 | ||
| 复 合 型 双 证 就 业 班 |
电子商务 | 3 | 100 | ||
| 幼儿教育 | 3 | 100 | |||
| 计算机应用与维修 | 3 | 100 | |||
|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 | 50 | ||||
| 汽车维修(新能源汽车方向) | 50 | ||||
| 现代物流 | 3 | 50 | |||
|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 | 3 | 50 | |||
| 航空服务 | 3 | 50 | |||
| 电子技术应用(无人机驾驶与操作方向) |
今年就读武汉市娲石技术学校的学生享受减免学费、奖学金等各项资助奖励政策。
此外,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生,还有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免学费补助等政策。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免学费的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
中专学制三年,毕业时颁发我校中职毕业证,在校期间套读联办高校武汉科技大学大专学历,学生获得中专学历毕业证一年后,经考试合格获得武汉科技大学大专学历。
符合条件者可报读我校技能高考升学班,三年在我校学习文化课和技能课,经考试合格后根据成绩升入高等院校(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武汉工商学院、湖北商贸学院等院校)继续学习。
师资力量学校座落于武汉市洪山区友谊大道仁和路120号,目前在校学生近700余人,专职教师75人,其中教授、高级讲师15人,专业实习指导师10人,其中有70%是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或高级技师。
学校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办学,在办好护理、中医、药剂等专业普通中专学历教育的同时,根据市人民政府的统一安排,我校2016年至2019年承担新洲区每年100名乡村医生的“订单培养”工作,学校还与高等医药院校联办医疗、护理、中西医结合大专及本科成人教育,同时应届毕业生还可通过技能高考到高职院校继续升造。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学校将形成以护理专业为依托,努力开发康复医疗、中医针灸推拿、老年护理等专业教育格局。
师资力量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09人,其中高级讲师44人,双师型教师占51%。
教师队伍中,市中职学科带头人4人,市优秀青年教师7人,平均每年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170余篇。
设施设备学校校区占地面积35028平方米(近40亩),建筑面积21942平方米,拥有教学楼、实训中心、行政办公楼、学生公寓、培训中心、学生食堂等基础设施,有18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8名,其中硕士学历2名,大学本科学历86名,高级职称43人,“双师型”教师48名,市学科带头人4名;2017年底,共有在校生2039人。
学生毕业后可参加技能高考升入高等学府深造,学校提供相关辅导。 湖北省应届初中毕业生直接填报我校中考志愿(湖北省代码0112、武汉市代码312),并持准考证到我校报名;








“新洲区中职学校有哪些?到底该报哪个学校呢?。小编云云为你解说,对武汉新洲各中职学校分析。中职学校选校小知识:1、新洲区中职学校分中专、技校、职业学校;2、新洲区中职学校分国家重点、省重点、市重点;3、新洲区中职学校分公办(政府办学)、民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