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定位: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增强服务林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功能为己任,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切实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努力培养区域经济转型所需技能型人才,以林为本,扎根林区,面向全省,辐射东北。
办学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据林业职业教育特点,秉承“办特色、创品牌、求质量、育精品”和“林区人民满意、林业企业满意”的办学理念,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推进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实行校企深度合作。创新体制机制,主动适应林区产业调整和资源城市转型需求,转变林业职业教育发展方式,拓展专业领域,增强服务功能。坚持以德育为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坚持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教育教学改革为中心,强力推进“人才强校、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发展战略。
办学目标: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以林为主、特色鲜明、多元办学、服务林区的全国林业中职名校,建设成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科技研发、生产实训、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的新型中等林业职业学校,建设成立足国有林区、服务地方、面向区域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的学校,建设成伊春林业转型所需合格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和服务社会、惠及民生的再就业培训基地。
招生专业学校主要开设高铁服务专业,邮轮乘务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平面设计专业,家具设计与制作专业,园林技术专业,现代林业专业,网络技术专业,会计专业,数控专业,建筑专业,工艺美术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其中园林技术专业,计算机专业,家具设计与制作专业,会计专业是国家发展改革示范性学校重点建设专业。
办学成果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社会、服务林区、建设龙江为己任,为林区培养了3万余名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毕业生活跃在黑龙江尤其是伊春市各行业。上到市长、区局长、企业老总、总工程师、总会计师、总经济师,下到乡镇林场所的领导、技术员、业务能手。如工作在大兴安岭行署的毕业生庄凯勋是东北林业大学硕士生导师,是享受国务院特别津贴的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专家;黑龙江省森工总局的林学博士王树良、黑龙江天华集团总裁林青天、光明集团副总付柏松都是伊春林校的毕业生。
技能培训效果明显。⑴学校是伊春市再就业培训基地、北药开发人才培训基地、森林食品人才培训基地、光明集团员工培训基地、伊春市供销合作社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伊春市创业培训基地等18个部门行业的培训基地。针对行业、企业和社会需求开展各种培训服务。⑵组织科技服务小分队,采取科技承包、技术合作、咨询指导等形式送科技下林场,年受益人数在3000人以上。同时收集解决技术难题、开展专项研究,尤其是食用菌替代料生产技术研究成果,为当地解决了因全面停伐、木屑减少、影响黑木耳产业发展的重大难题。⑶送教进军营,多年坚持培养军地两用人才4000余人,实现了入伍即入学、退役即成才,为中职校办学模式创新走出了一条新路。学校已经成为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基地。
基地建设特色鲜明。我校有五个重点建设实训基地:“家具及木制品实训基地”、“生态林业实训基地”、“数字林业实训基地”、“园林专业实训基地”、“伊春公共实训基地”。“家具及木制品实训基地”,是我省首批中等专业学校十个实训基地之一;“生态林业实训基地”、“数字林业实训基地”由国家林业局投资建设;“伊春公共实训基地”由省、市政府投资建设;“园林专业实训基地”是今年申报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项目。
专业建设贡献突出。学校有四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财会、家具设计与制作专业、园林、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全省职业学校尤其是在区域职业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林业教研室编写的《林业专业》课程设置标准、《木制品及装潢专业》课程设置标准、《园林专业》课程设置标准,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中专学校使用。开发了小兴安岭林业营林技术培训教材《森林营林技术》、《树种育苗技术》,填补了小兴安岭营林技术教材空白。
教育科研成绩卓著。“十一五”期间承担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规划课题等都高质量结题。我校食用菌“脱木栽培”技术的研究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食用菌替代料研究》的研究成果获伊春市和省农委科技进步奖。此项技术填补了我市食用菌替代料栽培技术的空白,在伊春地区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年创造直接经济价值5000万元以上,为我市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三年来,学校累计获国家、省、市级各种奖项30余项,有200余名学生在国家、省级竞赛获奖,21名教师在国家省市各级各类大赛中获奖,2名教师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说课总决赛上双双荣获二等奖,1名教师获黑龙江省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教师称号,校长乔巨文被评为第二届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学校被省教育厅授予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指导方案制定工作“突出贡献奖”,被中国林业教育学会职教分会授予“先进会员单位”。
未来发展在未来的发展建设中,学校将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为拉动,紧紧围绕园林技术、家具设计与制作、财会、计算机应用技术四个重点专业和“小兴安岭植物资源数码系统”、“脱木”栽培食用菌技术服务两个特色项目建设,围绕现代林业(园林技术方向)实训基地建设,科学谋划、高标定位、确立方案、完善制度、强化落实、加强监督检查和指导,稳步实施示范校各项建设。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培养模式为重点,以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保障,以改革教学模式和办学模式为手段,强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使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办学机制更加灵活,管理水平、办学效益、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实现学校的各项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校正以崭新的风貌和昂扬的姿态在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道路上昂首迈进!
办学特色学校设置功能独特,林业品牌无可替代。伊春林校成立于1958年,目前是中国北方森工行业唯一的中等林业学校。专业设置以生态林业类为主体,与国家实施“天保工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及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紧密衔接。学校设置与功能,林业品牌无可替代。
思想观念先进科学,内涵建设质量优良。学校以“办特色、创品牌、求质量、育精品”和“林区人民满意、林业企业满意”为办学理念,以“成人成才、德技双馨”为育人理念,实施“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战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在专业培养中突出职业内涵,实行学历证书与技能证书并重制度,把学生获得相应职业核心技能证书纳入培养目标。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以专业教学内容对接相关岗位标准,加强课程教材的职业化建设和“模块式”实践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多元化办学壮大规模,服务地方贡献突出。学校实施“以林为主、多元办学”,“教育与培训并举、人才培养与服务并重”,形成了“上挂、横联、下辐射”的办学格局。围绕林业经济、冰雪文化和生态文化,开拓专业领域和生源市场,学历教育在校生规模年均在4000人以上。送教进军营,培养军地两用人才;送教下林场,培训下岗转岗职工。因为“有为”,国家林业部赞扬“伊春林校擎起了中国北方国有林区林校的大旗”。
适应市场体制灵活,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学校实行“办学围着市场转、专业扣紧需求办、不拘格式勤调整、多方协调联合办”,建立了市场化的办学机制。学校与企业、行业、社会建有大联盟,建有专业性职教集团。实行“学校与企业一体、教室与车间一体、教师与师傅一体、学生与学徒一体、专业与职业一体、人才质量与产品质量一体”,实现校企高度融合。
历史悠久积淀厚重,文化高雅校园和谐。多年的发展锻造了特有的“负重自强、服务奉献”的林校精神,传承了“志为青山常在、业须一专多能”的校训,形成了“言教、身教、心教,勤学、互学、博学”的教风,“心宜高、志应远、行则正,学宜勤、练应熟、业则精”的学风,建设了“兴安园中园、林城景中景”的生态园林式校园,营造了团结、勤奋、奉献、进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和谐校园氛围。
学校名称 | 主管部门 | 学校地址 | 招生专业 | 学习形式 | 学制 | 联系电话 | 学校官网网址 |
伊春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公办) | 伊春市教育局 | 伊春市伊春区新兴西大街11号 | 旅游服务与管理 | 全日制 | 3年 | 0458-3767037 | *** |
汽车运用与维修 | 全日制 | 3年 | |||||
计算机应用 | 全日制 | 3年 |
坚持“内求改革创新,外求合作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谨遵“厚德、强技、博学、创新”的校训,本着内抓管理,外树形象的管理原则,精心打造“升学有希望、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做人有品德”的人才品牌。主动与当地及省外企业对接,与高校挂靠,努力开辟升学、就业的“直通车”,构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进一步拓宽了办学领域。
二十年来,经过全校教职工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以汽车、旅游、工艺美术、学前教育、计算机为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积极探索职普兼容综合高中的办学模式,走职普兼容综合发展之路。特别是近两年来,在省教育厅、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的关怀和支持下,学校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学校有29个教学班,全日制在校生1700多人。
办学成就学校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旅游服务与管理、工艺美术、学前教育、机电一体化6个骨干专业,还开设了俄语导游、电气焊接工艺等18个专业,开设的专业能满足学生考大学的需求,对考不上学的学生可满足到北京、天津、上海、青岛、烟台、威海、大连等地就业,就业面向旅游、美术装潢、信息技术、交通、电子工业、制造业、航空等领域。学生通过在我校学习考试合格,可以获得高中毕业证、驾驶证(汽车专业)、技能等级证、导游证。我校是省教育厅授权的CEAC认证培训考试考点,每年举办CEAC认证,学生通过率达100%。建校以来,学校已为社会输送了大批毕业生,有的升入高职院校,有的安置到江苏、浙江、山东、河北、辽宁等地就业,受到了社会的认可。
学校现有职业高中班、普通高中班、联合办学就业班、预科大专班、普通中专班五个办学层次,其中对普高班的学生注册“双学籍双档案”,即普高学籍和职高学籍,给学生最大的选择空间。学校设有招生就业处,为该校学生安置就业。
学校常年招生,春秋两季入学。选择伊春市职教中心就是选择了未来,选择了成功。在这里你将会获得不断的鼓励,接受正确的引导,学会积极的思考,充分发挥自身的替能,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到丰富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我们将为你提供更多的升学、就业的选择,可以让你在这里找到人生最佳的起点,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创新、学会生存,创造美好的人生。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亮点,相信你一定能成才,新的一页将在这里展开,你的生活将会更加精彩!
师资力量学校教学设备先进,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完备。建有教学楼,艺术、体育、美术综合楼,科技楼;有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室、钳工实验室、焊工实验室、微机室、画室、舞蹈室、琴房、声乐教室、餐饮客房模拟室、导游模拟室、汽车驾驶模拟室、财会模拟室、畜牧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厅等40多个专业实验室,拥有计算机300多台,各种教练车10余辆,木工机械15台套,我市规模较大的集产、教一体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综合实习实训基地已在我校建成。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60多名,不仅有经验丰富的文化课教师,而且还有较强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专业课教师,已基本形成了一支热心教育事业、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联系方式电话:0458-3767037
地址:伊春市伊春区新兴西大街11号
学校主校区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390平方米。近几年来,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现有普通教室12个,多媒体教室2个,微机室2个,大会议室1个,图书馆、资料室藏书2万余册。2006年新购农机技工学校综合楼,建筑面积1,350平方米,2007年新购置农机技工学校实训基地一处,占地14,345平方米。现学校总占地25,345平方米,建筑面积9,665平方米。
师资力量学校现有教职工139人,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7人(正处级2人,副处级5人),科级干部35人(正科22人,副科13人)。学校党委下设5个党支部:机关党支部、教务党支部、总务党支部、职培党支部、劳动服务公司党支部。共有党员71人。设21个科室,党群科室4个(政治处、纪检监察室、工会、团委)、行政科室6个(校长办、计财科、保卫科、总务处、招生办、服务公司)、教研室及教学管理科室11个(基础课教研室、计算机教研室、行政管理教研室、林业经济教研室、农机教研室、焊接工艺教研室、机电一体化教研室、教务科、实训办、职培科、技工管理办)。教学专业有林业、农业、企管、财会、中文、政治、数学、英语、畜牧兽医和汽车机械、计算机、行政执法等。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师48人,其中高级讲师28人,讲师10人,助级职称7人,员级3人。学校本科以上学历69人,副高职以上职称45人,中级职称31人,具有双师资格15人。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每年都有计划选派多名教师到国家重点院校进修学习,长期招聘大型国有企业高技能人才为兼职实习实训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扩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推动了办学向“产、学、训”一体化目标迈进。
办学实力学校先后被省、市有关部门授予“七个培训基地、一个培训单位和一个培训中心”办学职能,即伊春市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基地、伊春市再就业培训基地、伊春市铁路安全宣传教育基地、伊春市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基地、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基地、伊春市农村劳动者劳务输出培训基地、伊春市消防安全教育基地,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劳动预备制定点培训单位和伊春市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培训了各级各类学员5万余名,为伊春林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国家重点公办伊春林校黑龙江省伊春林业学校始建于1958年隶属于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坐落在我国重点国有林区伊春市伊春区是国家级重点全日制普通中专是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学校学校占地1
公办铁力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铁力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成立于2007年5月在原二中校址基础上增加投资近1300万元是铁力市唯一一所经省教育厅批准的集职业高中广播社区教育学院为一体的公办综合学校校园占地面
“伊春区中职学校有哪些?到底该报哪个学校呢?。小编云云为你解说,对伊春伊春各中职学校分析。中职学校选校小知识:1、伊春区中职学校分中专、技校、职业学校;2、伊春区中职学校分国家重点、省重点、市重点;3、伊春区中职学校分公办(政府办学)、民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