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县职教中心在2013年响亮地发出"抓高考赢民心"的号召,在全校进行机构调整,设立技能高考和专业教学两大教学部,技能高考部主抓学生技能高考,打通职教学子的求学路。
湖北省中职生现在升大学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五年一贯制"和"3+2"形式。"五年一贯制"是指学生在同一所高职读5年,前3年接受中职教育,后2年接受高职教育;"3+2"是指学生先在中职学校学习3年,再直接升入对应高职学习2年。两者的共同点是:招生对象均为应届初中毕业生,5年后,学生可以直接获得大学专科文凭。二是"高职单招"。它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部分高职院校独立组织考试录取的一种方式,即高职院校根据自身专业教学需要设置考试科目,自行命题、考试、评价、组织技能考核和面试,自主划定录取标准,自主录取。高职单招一般于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前完成录取,按教育部规定,考生参加单独招生考试,若被正式录取,无需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单招学生入校后与统招学生待遇相同。三是"技能高考"。在高考当中,文化理论课占百分之三十,技能操作占到百分之七十,折合计分,公开录取。
秭归县职教中心紧紧把握高考政策,针对2014级新生设置了旅游等3个"3+2"中高职分段培养班,打开直通路;开设了计算机、幼师等9个技能高考班,参加"高职单招"和"技能高考"。精选师资,致力长远,早计划,早出招,以文化学习和技能培训并重的教学模式,严格按照考试大纲要求制定学习计划,组织学生认真备考。同时强化组织学生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实训技能竞赛,以赛促学,检验学生们的在校学习成果,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面向未来学校坚持“立足三峡库区、培养实用人才、服务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面向三峡移民、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面向市场,实施“以中专学历教育为主体,以技能培训、电大教育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战略,走好对口升学、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三条路。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德育为首、育人为本,以深化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为重点,以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核心,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调整升级、企业岗位用人和技术进步的需求,全力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致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先后有500余人次在省、市、县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奖,2千余人升入大学,2.5万余人顺利就业。
今后几年,学校将以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为契机,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把秭归县职教中心建设成为三峡库区的职教名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联系方式电话:0717-2880818
学校地址:秭归县茅坪镇兰惠路1号
师资力量面对学校教师总体过剩,专业教师严重不足的结构性矛盾,秭归县职教中心不等不靠,积极实施以校为本的转岗培训、素质提升和骨干培养。三年来,学校先后外派88名教师到企业实践,128名教师到其它学校考察学习,64名教师参加国家和省级培训。其中26位教师在清华、北大、上海、天津、宁夏等地区进行国家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有1人赴德国参加国际职业教育培训,学习职业教育前沿理论和专业技能。聘请了湖北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李梦卿、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华利、市职教室主任石希峰等12位职业教育专家作专题报告,引领教师更新理念,唤起行动。在全市率先开展了说专业、说课程、说课堂的“三说”活动,组织43名专业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展示,并参加全市专业技能竞赛,先后有25位教师在全市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奖。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教、坐下来练”和“自学、互训、校培”活动,实现了通过培训转岗50名、提高50名、培养骨干50名的“35”目标。学校全面实施“名师、双师、技师、导师”四大工程,通过“专家引领、国培提升、企业实践、校培闯关、学术促动、执业考证、项目历练、技能比武”八大平台,初步形成了一支“专业理论功底深厚、业务技能精湛”的专家型教学团队。
管理机制2011年学校成立了对口升学、计算机应用、机电电子和旅游服务四个教学部,推行以专业建设为总揽,以教学、专业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一切工作服务、服从于教学这个中心,推进“品牌立校、质量兴校”战略,实现了以行政管理为主到以专业建设为主的管理模式的嬗变,推进了教学质量的跨越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