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 批次 | 省控线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2022 | 本科一批 | 412 | 普通类 | 432 | 10327 |
2022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412 | 普通类 | 433 | 10144 |
年份 | 批次 | 省控线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2022 | 本科一批 | 487 | 普通类 | 521 | 1300 |
专业名称 | 批次 | 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金融学类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7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3 |
心理学类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2 |
计算机类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4 |
教育技术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1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2 |
物理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2 |
化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2 |
统计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2 |
人工智能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2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1 |
环境科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5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4 |
专业名称 | 批次 | 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法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7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3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3 |
历史学类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6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2 |
公共管理类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4 |
思想政治教育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2 |
教育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1 |
小学教育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1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教育技术学科知识和较强的应用能 力,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各级电教馆等机构从事教学媒体与教学系统设计、开 发、应用、管理、评价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技术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学习信息资源 和学习过程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新技术教育应用方面的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教育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教学系统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3.具有教学媒体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国内外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知识体系包含6个核心知识领域,分属基础领域层面和应用领域层 面。基础领域层面主要为本科生奠定专业知识基础,包括教育技术理论基础、计算机与通信技术 基础、媒体与艺术基础3个核心知识领域;应用领域层面主要培养本科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实践能力,包括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信息化教育装备与环境开发及 管理3个核心知识领域。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教育技术学导论(36学时)、教学系统设计(54学时)、教育技术研究方法(36学 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54学时)、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54学时)、多媒体与网络教学资源 的设计与开发(54学时)、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54学时)、远程教育应用(36学时)。
示例二:教育技术学导论(32学时)、教学系统设计(48学时)、教育技术研究方法(48学 时)、教育传播学(32学时)、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48学时)、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48学 时)、远程教育应用(48学时)、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48学时)。
示例三:教育技术学导论(36学时)、教学系统设计(54学时)、教育技术研究方法(54学 时)、教育传播学(36学时)、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54学时)、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54学 时)、远程教育应用(54学时)、信息技术教育应用(5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媒体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设计与开发实践、教育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模拟教学实验、教学设计实验、电视电声教材制作实验、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 作实验、教育网络开发与应用实验、信息化教育装备与环境开发及管理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或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及实验技能,获得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物理学教学的教师、教育科研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培养输送优秀生源。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统计物理学、固体物理学、电子线路、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物理教学论、中学物理实验与教学技能基本训练等。
该专业是教育部特色专业,是山东省品牌专业;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有原子与分子物理学、光学两个博士授权点;有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有原子与分子物理学、光学、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科教学论(物理)、教育硕士六个硕士点。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 力,能在中等师范学校、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等从事教学、研究、管理 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 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3.具有从事教育学科教学或中小学相关学科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教育科学的理论前沿、国际国内教育改革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
6.具有一定的教育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概论、教学论、课程论、德育原理、教育 社会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统计学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掌握统计学的主要方法,具 有处理特定行业数据问题的能力,能在经济、管理、生物、医药、金融、保险、工业、农业、林业、商 业、信息技术、教育、卫生、医药、气象、水利、环境和减灾等相关领域中从事数据搜集、分析与决策 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统计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文化、道德、身体和心理素质;
2.掌握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系统的统计思想;
3.掌握搜集数据的科学方法,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选用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推断和 预测;
4.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和文献检索的现代信息技术,初步具备获取所关心问题的解决方案 及对这些方案评断的能力;
5.初步具备应用统计学知识解决行业领域(如经济、金融、保险、管理、市场调查、生物、医 药、工业、农业、林业、商业、信息技术、教育、卫生、气象、水利、环境和减灾等方面)中问题的能力 与应用创新意识;
6.了解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动态,具有统计学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7.具有进一步职业发展能力;
8.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统计学、数学。
核心知识领域:统计学基本思想、数学理论、概率论、统计调查、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非参数 方法、回归分析、多元统计方法、随机过程、时间序列分析、试验设计和统计软件。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统计学导论(授课48学时,上机实践32学时)、数学分析(288学时)、代数学基础 (224学时)、解析几何(64学时)、常微分方程(64学时)、概率论(64学时)、应用随机过程(64学 时)、复变函数(64学时)、实变函数(64学时)、统计学基础(授课48学时,上机实践32学时)、概 率测度I(64学时)、多元统计分析(授课48学时,上机实践32学时)、时间序列分析(48学时)、 试验设计(48学时)。
示例二:数学分析(300学时)、高等代数(200学时)、解析几何(60学时)、近世代数(80学 时)、常微分方程(60学时)、概率论基础(60学时)、复变函数(60学时)、实变函数(80学时)、统 计学(60学时)、测度论(60学时)、随机过程(60学时)、实用回归分析(60学时)、应用多元统计 分析(60学时)、应用时间序列分析(60学时)、统计软件选讲(6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上机操作训练、社会调查、统计实习、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既能在学 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又能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以本专业为基础 的宣传、组织、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技能与方法的基本训练,掌 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 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研究方法;
3.具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教学、研究、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
5.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从事本专业所需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外语和计算机操作等基本知识。
主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教育学。
核心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 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山东师范大学宁夏遥感科学与技术2016一批理科472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山东师范大学宁夏遥感科学与技术2016一批理科472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山东师范大学宁夏化学类2016一批理科496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山东师范大学宁夏化学类2016一批理科496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山东师范大学宁夏法学2016一批文科532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山东师范大学宁夏法学2016一批文科532
2021年山东师范大学宁夏招生专业:化学(非定向)、环境科学(非定向)、统计学(非定向)、心理学类(非定向)、计算机类(非定向)、教育学(非定向)、公共管理类(非定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非定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非定向)、人工智能
2020年山东师范大学宁夏招生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思想政治教育(师范)、法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统计学、心理学类、教育学类(师范)、新闻学、教育技术学(师范)、数学类、汉语国际教育(师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化学(师范)、物理学
2019年山东师范大学宁夏招生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心理学类、法学、金融学类、数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新闻学、汉语国际教育(师范)、会计学、环境科学、工商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师范)、学前教育(师范)、教育学类(师范)、电子商务、哲学、生物科
2018年山东师范大学宁夏招生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学类、汉语国际教育(师范)、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化工与制药类、旅游管理、历史学类、公共管理类、物理学类、政治学类、化学(师范)、法学、环境科学、哲学、教育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宁夏招生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电子信息工程、法学(专业及其律师方向、智慧财产法方向)、化学类(化学(师范))、政治学类(政治学与行政学、思想政治
2022年山东师范大学宁夏招生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法学、中国语言文学类、生物科学类、金融学类、教育学、化学、教育技术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新闻传播学类、计算机类、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历史学类、工商管理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心理学类、小学教
2022年山东师范大学宁夏录取分数线:理科最低分为432,最低位次为10327;文科最低分为521,最低位次为1300;2022年山东师范大学宁夏招生计划:(1)理科的专业有:教育技术学、物理学、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类、计算机类、统计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