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批次 | 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制药工程 | 本科一段 | 普通类 | - | 1 |
| 中医学 | 本科一段 | 普通类 | - | 2 |
| 针灸推拿学 | 本科一段 | 普通类 | - | 2 |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本科一段 | 普通类 | - | 2 |
| 专业名称 | 批次 | 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针灸推拿学 | 本科一段 | 普通类 | - | 1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系统的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 识、基本技能和对常见病症进行中医临床诊疗的能力,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 康复等方面工作的中医学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 本知识,接受人文、科学、职业素养教育以及临床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运用中医药进行诊 疗、预防、康复和人群健康服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与中医学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
2.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中医思维方法以及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 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3.熟悉国家医疗卫生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熟悉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和人文关怀的有关知识;
5.熟悉全科医学思想和中医全科医生的工作任务、方式以及必要的预防医学知识与常见传 染病的防治原则;
6.了解中医学术思想的发展历史和主要学术观点;
7.了解中医学科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8.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能力;
9.具有对常见病症进行辨证论治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常见危急重症进行判断和初步处理的 能力;
10.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有效沟通以及对患者和公众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
11.具有阅读中医古典医籍和医学相关文献以及利用现代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
12.具有初步的中医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13.具有自我完善、不断追求卓越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14.具有依法行医和在执业活动中保护患者以及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与能力。
主干学科:中医学。
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医 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临床技能训练、临床见习、毕业实习、科学创新活动、社会实 践等。
主要专业实验(实训):正常人体解剖学实验、生理学实验、病理学实验、药理学实验、体格检 查训练、中医四诊技能训练、中医内科临床技能训练、中医外科临床技能训练、针灸技能训练、急 症临床技能训练、医患沟通技能训练等。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较为系统的中、西医学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的能力,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 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中西医临床医学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西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科学、职业素 养教育以及中、西医学基础和临床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中西医结合临床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中医学、西医学和中西医结合临床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中西医结合临床的思维方法和临床诊疗技术;
3.掌握全科医学思想、全科医生的工作任务、方式和必要的预防医学知识以及常见传染病 防治原则;
4.熟悉国家医疗卫生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熟悉伦理学、心理学等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
6.了解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7.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8.具有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临床诊疗和对危急重症进行初步诊断和 急救处理的能力;
9.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有效沟通及对患者和公众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
10.具有阅读中医古典医籍和医学相关文献以及利用现代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
11.具有初步的中西医结合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 创新精神;
12.具有自我完善、不断追求卓越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13.具有依法行医和在执业活动中保护患者以及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与能力。
主干学科:中医学、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
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 断学基础、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基础医学实验、临床技能训练、临床见习、临床实习、科学创新活动、社 会实践等。
主要专业实验:生理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病理学实验、药理学实验、中医基本技能训练、诊 断学技能训练、中西医结合内科技能训练、中西医结合外科技能训练等。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该专业是吉林省“十一五”及“十二五”特色专业,2015年被评为吉林省品牌专业。2011年开始在本专业内经遴选开设“卓越工程师实验班”,以培养制药领域的卓越工程师为目标,具有硕士学位授权,作为教育部专业评估试点单位,2009年被评为优秀;我校是国家专业目录调整后全国首届开始招生的院校之一。本专业在制药行业属于适应性强、覆盖面广的宽口径专业,其着眼点是解决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质量问题,为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实现药品的规模化生产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保证。其毕业生遍布于北京、上海、广州、大连、长春等全国各大城市的医药企事业单位,且绝大多数已成为单位的骨干。
针灸推拿学专业是我校优势和重点专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色专业,吉林省品牌专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于198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建设有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针灸推拿学专业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针灸学科、推拿学科)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吉林省教育厅重点学科1个,省级示范教学实验中心1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1个,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二级实验室1个,重点研究室1个,研究室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优秀课程3门。
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以加强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特色。针对学生开展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培养。其中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包括实验教学、专业技能实训、科学创新活动、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等内容。职业素质培养包括学科竞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内容。建立健全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课程中体现实验实训的重要性,统筹规划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科研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外中医药形势的发展,针灸推拿学专业发展势头突飞猛进,学校对外合作交流不断加强,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在国内外各个岗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声誉良好,为我校赢得了荣誉,为祖国传统医学的传播和发扬做出了贡献!
长春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8年,是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学校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医、工、管、法、文等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良好社会声誉,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57.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0亿元。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944人,其中本科生8683人,研究生1584人。教职工1092人,其中专任教师680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6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85人,博士生导师75人,硕士生导师445人。获评国医大师3人,获得白求恩奖章1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名中医2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8人。
学校设有本科专业18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9个,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2个,吉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3个,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9个。已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高职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输送4万余名毕业生,校友遍及海内外。
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主编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8部,主编 “十三五”行业规划教材24部。成为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金,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学校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建立了较完备的中医药科学研究体系。现有在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73”项目、吉林省国家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重大重点科技项目36项;高水平科研成果524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长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医药中试平台、国家中药质量检测技术平台(北方)、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省院士工作站、吉林省中医骨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吉林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等65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走出了学研产相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
学校不断拓展国际化办学视野,是教育部首批批准接收和培养外国留学生及台港澳地区学生和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与21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研究单位保持着长期的友好往来,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多年来,学校建设发展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基础医学院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附属医院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长春中医药大学将继往开来,向着一流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的目标迈进。
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成绩、考生填报的志愿为依据,德智体全面衡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全程网上录取,专业级差5分。对投档成绩及专业志愿相同的考生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成绩择优录取。如果学校一志愿录取未满的专业开设二志愿或征集志愿。
我校设有“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青木奖学金”和 “校友奖学金”。“优秀大学生标兵”和“自强自立大学生标兵”每年评定一次;“优秀学生奖学金”每学期评定一次,档次分为一、二、三等;另设有优秀单项奖学金。同时,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优秀学生设立勤工助学岗位,使其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长春中医药大学青海制药工程2016二批理科266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长春中医药大学青海制药工程2016二批理科266长春中医药大学青海制药工程2014二批理科371长春中医药大学青海制药工程2013二批理科376长春中医药大学青海制药工程2012二批理科394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长春中医药大学青海公共事业管理2016二批文科412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长春中医药大学青海公共事业管理2016二批文科412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长春中医药大学青海中西医临床医学2016二批理科407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长春中医药大学青海中西医临床医学2016二批理科407长春中医药大学青海中西医临床医学2014二批理科394长春中医药大学青海中西医临床医学2013二批理科386

2021年长春中医药大学青海省招生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学、制药工程、针灸推拿学等5个专业。2021年长春中医药大学青海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长春中医药大学青海省录取分数线(2021)

2020年长春中医药大学青海省招生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不招色盲色弱)、公共事业管理(只招蒙古族考生)、中医学(不招色盲色弱)、针灸推拿学(不招色盲色弱)、中药学(只招蒙古族考生,不招色盲色弱)等5个专业。2020年长春中医药大学青海省录取

2019年长春中医药大学青海省招生专业: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等4个专业。2019年长春中医药大学青海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长春中医药大学青海省录取分数线(2019)类型批次招

2018年长春中医药大学青海省招生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等3个专业。2018年长春中医药大学青海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长春中医药大学青海省录取分数线(2018)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

2017年长春中医药大学青海省招生专业:制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中药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等7个专业。2017年长春中医药大学青海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长春中医药大学青海省录

2022年长春中医药大学青海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长春中医药大学青海省录取分数线(2022)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排名省控线理科本科一段普通类-3771064933

2022年长春中医药大学青海录取分数线:理科最低分为367,最低位次为11985;2021年长春中医药大学青海招生计划:(1)理科的专业有:制药工程、针灸推拿学、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2)文科的专业有:针灸推拿学;2022年青海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