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 | 学校 | 类型 | 年份 | 专业名称 | 最低分 |
---|---|---|---|---|---|
2 | 江西农业大学 | 理科 | 2021 | 动物医学 | 522 |
排名 | 学校 | 类型 | 年份 | 专业名称 | 最低分 |
---|---|---|---|---|---|
2 |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 文科 | 2021 | 动物医学 | 349 |
3 |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 理科 | 2021 | 动物医学 | 348 |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有特色高水平农业大学。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是江西省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是农业农村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位于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占地面积1.6万亩。校园风景秀丽,景色宜人。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办学溯源于1905年创办的江西实业学堂,1908年更名为江西高等农业学堂。本科教育肇始于1940年创办的国立中正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昌大学,1952年组建江西农学院。1958年创办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1968年更名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1969年江西农学院和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合并。1980年11月更名为江西农业大学。
学校育人体系完备。现设有17个学院,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3557人。学科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教、艺等9大门类。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专业学位授权点,59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4个江西省一流学科,11个省级一流专业,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
学校师资力量较为雄厚。有在职教职工185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占教师总数80%以上。拥有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代表的国家级人才80人,以井冈学者特聘教授为代表的省部级人才228人次。拥有国家级创新团队、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创新团队、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共计18个。
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特色鲜明。组建了江西省首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现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以及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预备队、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产教融合重点创新中心等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31个。拥有全省唯一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拥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智库等高水平科研平台 9个。
学校办学成就卓著。坚持教学科研共同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建校以来,累计培养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35万余人,涌现出7名院士,17名省部级领导干部,30多位大学党委书记、校长,100多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等杰出人才,毕业生大多数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推广等领域的骨干力量。学校与全省80%以上的县市区建立了战略合作、科技合作关系,推广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及现代农业技术。“十三五”以来,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62项。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率先在江西省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
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深入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战略,大力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西篇章,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校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北郊,梅岭风景区脚下.
梅岭风景区又称梅岭国家森林公园,距南昌市仅一百五十公里。因西汉梅福于此修道而得名。又因位于城区之西,复又名西山。
主峰洗药坞海拔八百四十二米,为全市最高点。夏季平均气温二二点六摄氏度,比市区低八——十摄氏度,这对我国“四大火炉”之一的南昌来说,是一座难得的“凉岛”,故有“小庐山”之雅称。
自古就以其奇山、奇石、奇涧、奇水、奇树、奇雾等美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气候吸引众多的文人墨客,得道高人前来题诗留墨或筑寺建观。目前尚可寻到岳飞、王安石、欧阳修、八大山人、汤显祖、李时珍、印光和尚、许逊、梅福等一百多位古代名人的旧踪。也有毛泽东、朱德、方志敏、叶挺、蒋介石、蒋经国、杨虎城等当代名人的遗迹。
梅岭有自然和人文景点一百二十多处,主要的景观有:被称为全国第十三大避暑胜地之一的洗药湖避暑度假区、江南最大尼姑庵之一的天宁古寺,中国音乐鼻祖伶伦修炼地、古南昌十景之一的洪崖丹井、江西最大的地表皇室墓葬——皇姑墓、神奇独特的名人别墅群、参天的千年银杏、峻险奇绝的狮子峰、气势壮观的脚鱼潭满面区、繁花锦簇、纵览云飞的中日友谊林、庄严肃穆烈士墓等。
游人不论是在梅岭之巅、洗药湖畔,还是在避暑山庄,均可朝观东方云海日出,暮瞰洪城万家灯火,春赏十里火红揽万山玉树银花,真乃一风景幽美,避暑游览之仙境。
南昌——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
南昌是江西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全国35个特大城市之一。南昌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称。南昌市内江河纵横,湖泊星罗棋布,市区错落着东湖、西湖、南湖、北湖四个人工湖,象四面明镜镶嵌在市中心,构成了美丽的城市风光。
南昌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现已发掘旧石器时代以来的古文化遗址近60处之多,最早有关南昌的文字记载见之于《禹贡》。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派颖侯灌婴率兵进驻南昌,并修筑南昌城,俗称灌婴城,取"唱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并为豫章治郡,隋初为洪州治。唐、宋为江南西道及洪州治所,为东南有名的都会,故又称"洪都"。元、明、清历代皆为江西省治。历代冠盖云集,车马如流,人文荟萃,商贾络绎,楼台相望。“八一南昌起义 ”,使她成 为“军旗升起的地方”,以“英雄城”驰名天下。一九八六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九九二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内地八大重点开放城市之一。
南昌古老的名胜交融于奇妙的自然风光之中,秀丽的山水装点着江南文化古城的独特风貌,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建设、城建、交通、科教发展迅速,处处旧貌换新颜。改革开放后,南昌旅游业发展迅猛,许多古迹文物修复一新,江南名楼滕王阁又重建屹立于赣江之滨,给古城增添了无穷魅力。近年来,梅岭、青山湖风景区等旅游场所相继开发,南昌成为中外旅游者参观、学习、游览的热点城市。
南昌城区现在非常繁华,位于市中心的八一广场绿草如茵,可容纳10万人。屹立在广场南端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高耸入云,成为南昌革命历史的丰碑。改革开放后,南昌的旅游事业发展迅速,许多的文物 古迹修复一新,自然景观26处人文景观已达78处,南昌临近周边地区有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庐山风景名胜区,鄱阳湖候鸟保护区、龙虎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井冈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三清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形成了以南昌为中心,沿京九铁路风景带为重点,辐射江西全省的旅游、观光体系。
南昌这座具有两千多年灿烂历史文化的古城和举世闻名的“英雄城”,必将在新世纪中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以繁荣、富裕、文明的崭新风貌,崛起于辉煌的二十一世纪。
交通方面:京九铁路贯通后,南昌已形成水、陆、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各方游客进出南昌提供了便利条件:南昌到庐山、九江、井冈山、吉安、鹰潭、上饶、景德镇主要景点每天都有往返班车。
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和生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对考生的加分或降分投档等优惠政策。对享受加分或降分政策的考生,录取安排专业时以投档分数为准。
江西农业大学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在培养学生具备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同时,主动加强就业指导,努力提高就业服务水平。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全面,面向全国范围各行各业就业,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达85%以上,位居我省本科院校前列,连续多次在全省高校就业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和“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江西农业大学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新生奖学金、特长奖学金、企业及个人设立的奖学金等。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称学院)是隶属于江西省农业农村厅,以培养现代农业技术和乡村振兴所需人才为特色的一所涉农高职院校。以深化专业学院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教育信息化、专业(群)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办学规模与水平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与社会评价较高。学院服务“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与重大突破,收获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一、学校发展沿革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最早溯源于1952年江西农学院中技部。1956年以中技部为基础成立南昌畜牧兽医学校。1958年南昌畜牧兽医学校与江西省农业干部学校、江西省农经学校、江西省农业机械学校四校合并成立江西农校,1968年江西农校停办,1980年设立江西省畜牧水产学校。2000年4月,学校被确立为“省部级重点中专”,2003年6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高职大专并更名为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学院于2010年被农业部认定为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设有国家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2014 年4 月成为江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培训机构,2020年4月被认定为江西省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是江西省高职“双高”建设立项单位、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江西省高等教师师资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农业农村部“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江西省基层农技人员定向培养学院。
二、学校发展现状
(一)在校生规模与结构
目前,学院在校生共有14333人,其中:全日制大专在校生10010人(不含扩招),高职扩招(社会人员)2743人,高职扩招(高素质农民)1336人,五年一贯制(中职阶段)244人。
(二)办学条件
学院占地面积818600平方米(1228亩),其中:非学校产权独立使用面积291333平方米(437亩)(含一个388亩的农业生产性综合实训基地);教学行政用房16.54万平方米,其中:非学校产权独立使用面积15.79万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16.13平方米(不含扩招生);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091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为7890.58元(不含扩招生),图书馆藏书75万册。校内实践基地6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30个,其中国家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专业能力建设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中心4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认定的国家骨干专业3个、国家生产性实训中心4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3门。
(三)师资队伍
截止2021年11月30日,学院具有校内专任教师449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90人,具备研究生学位教师244人,具备“双师”素质的125人。外请老师108人,现有省级高校教学团队2个,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5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9人,有20余名教师兼任行业学会、协会的副理事长、主委、常务理事等职务。教师获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一项,获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两项,获2020年江西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项、获奖数位列全省第一,获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四)学科专业设置
学校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服务江西省内陆开放型经济实验区建设的要求,以培养社会紧缺的现代农业领域和江西省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领域人才为方向调整专业设置,设有7系2部1学院、45个招生专业。其中,农林牧渔大类专业14个,基本覆盖农业农村发展建设所需的传统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建有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认定的3个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省级创新教学团队、2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4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3门,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省级高优势与特色建设专业2个。学校实施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达标及混合式教学改革,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开发和模块化教学,形成了鲜明的人才融合培养特色。教师获省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7项,其中省级1等奖3项。2021年我院共有3项成果荣获第十七批江西省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近3年,学生在各类省级以上职业技能比赛、“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中获奖320多项。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建立了就业创业指导“全程化”体系,将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思想教育、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创新创业意识及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秉持以赛促教的理念,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技能得到较好培养。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2019年获得全国比赛铜奖1项和省级1金1银1铜的奖励;2020年,共组织学生参与项目申报4533项,参赛学生数达14052人次,参赛人员基本覆盖全院学生,荣获省级1金1银4铜以及优秀组织奖,并正在准备冲击国家比赛银奖;2021年在省赛中收获2金2银7铜的好成绩,其中职教赛道1金2银4铜,红旅赛道1金2铜,产业赛道1铜。学院与南昌县就业局合作,在毕业生中开办了SYB创业培训班,近3年,共为600多名毕业生提供了创业相关内容培训。以创新创业社团工作为抓手,通过与其他高校“双创”工作交流与优质资源共享,打造大学生创业实践生态圈,参加2020年全国“十佳百优”创新创业社团评选活动获评“百优社团”。
加大对“双困”毕业生的帮扶力度,切实为他们排忧解难。完善“双困生”就业帮扶工作机制,建立困难生档案,实施就业联系人制度,本着“三多一优先”(即多提供就业信息、多提供生活帮助、多进行心理辅导,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工作)的原则解决困难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通过“双困生”就业座谈会、加强“一对一”指导帮扶等方式,为他们争取免费人事代理、各类补助和企业助学金,帮助实现就业。学院制定了《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方案》,建立帮扶台账,学院领导带头与中层干部一起主动对“建档立卡”贫困生开展“一对一”的就业帮扶。我院2020届“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共计133人,每人发放1000元就业帮扶资金,共计13.3万元。
学院2021届毕业生总人数为2899人,其中:女生人数1100人,男生人数为1799人。各系毕业生人数比例如下:动物科学系724人,占总比例的24.97%;经济贸易系720人,占总人数的24.84%;信息工程系615人,占总人数的21.21%;生物工程系313人,占总比例的10.80%;机电工程系276人,占总人数的9.52%;园林工程系251人,占总人数的8.66%。2021年8月31日统计初次就业率为89.89%。近几年的毕业生就业率居职业院校全省第一方阵。
平均7-15元/天的伙食标准。
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入大学,可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按时报到。入校后,学校对其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核实,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1.我院建立一整套优秀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和勤工助学资助体系。品学兼优的学生可获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每年最高可达8000元;家庭困难的学生,根据在校表现情况,符合条件的可评定国家助学金,每年最高可达4000元;我院为特困生设立勤工助学岗位。
2. 特困生可在生源地申请助学贷款,经学院和生源地学生资助中心审核报银行审批,符合条件最高可获得每年6000元的助学贷款。
南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本科)江西卫生职业学院(专科)。南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排名1、专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江西卫生职业学院文科2021口腔医学技术3863江西卫生职业学院理
南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江西中医药大学(本科)、江西卫生职业学院(专科)。南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江西中医药大学理科2021医学影像技术5203南昌医
南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南昌大学(本科)、江西卫生职业学院(专科)。南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南昌大学理科2021医学检验技术5793南昌大学理科2
南昌中医学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江西中医药大学(本科)、(专科)。南昌中医学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江西中医药大学文科2021中医学5673江西中医药大学理科2021中医学(
南昌口腔医学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南昌大学(本科)、江西卫生职业学院(专科)。南昌口腔医学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南昌大学理科2021口腔医学5993南昌大学理科2021口腔
南昌临床医学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南昌大学(本科)、江西卫生职业学院(专科)。南昌临床医学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南昌大学理科2021临床医学类(中外合作办学)(合作办学)(临床医学)(
南昌动物科学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江西农业大学(本科)南昌动物科学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江西农业大学理科2021动物科学(惟义实验班)5213江西农业大学理科2021动物科
南昌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专科)。南昌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排名1、专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文科2021动物营养与饲料3513江西生物科技职
南昌动物药学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江西农业大学(本科)、(专科)。南昌动物药学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江西农业大学理科2021动物药学521江西农业大学208名软科(综合)17
南昌动物医学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江西农业大学(本科)、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专科)。南昌动物医学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江西农业大学理科2021动物医学5221、专科排名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