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名 | 学校 | 类型 | 年份 | 专业名称 | 最低分 |
|---|---|---|---|---|---|
| 2 | 皖江工学院 | 文科 | 2021 | 工程造价 | 524 |
| 3 | 安徽工业大学 | 理科 | 2021 | 工程造价 | 516 |
| 4 | 马鞍山学院 | 理科 | 2021 | 工程造价 | 428 |
| 5 | 皖江工学院 | 理科 | 2021 | 工程造价 | 420 |
| 排名 | 学校 | 类型 | 年份 | 专业名称 | 最低分 |
|---|---|---|---|---|---|
| 2 |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 文科 | 2021 | 工程造价 | 402 |
| 3 |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 理科 | 2021 | 工程造价 | 270 |
| 4 |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 | 文科 | 2021 | 工程造价 | 205 |
| 5 |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 | 理科 | 2021 | 工程造价 | 200 |
皖江工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省属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坐落于全国文明城市、处于长江三角洲中心区的安徽省马鞍山市,毗邻南京、合肥两大省会城市,区位优势明显。学校创办于2008年,前身为河海大学文天学院,2012年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2018年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皖江工学院”。
建校14年来,累计为社会输送近30000名合格本科毕业生。近三年每届的毕业生在3600左右,其中55%在安徽就业,在马鞍山就业的学生每年450左右,占比13%左右。办学以来,学校的考研继续升学率前6年保持在10%左右,近三年保持在15%左右,该项指标在全国同类院校(167)始终保持在前十名;就业率一直以来保持在95%左右,该项指标在全国同类院校中一直保持前列。
学校设有水利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财经学院、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10个二级学院,设有基础部,共11个教学单位。现有在校本科生15591人。
学校坚持以服务地方应用型人才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专业布局。现有33个本科专业,已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水利为特色,工、经、管、艺、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专业结构。学校在与河海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高校长期合作,不断加强特色优势专业建设。先后立项省级重点建设专业项目21项,其中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4个,特色专业4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5个,安徽省“振兴计划”建设专业4个。
学校现有教师906人,其中专任教师860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701人,占专任教师81.51%;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教师406人,占专任教师的47.21%;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133人,占专任教师的15.47%,其中长江学者1人,二级教授6人。“双师双能型”教师292人,占专任教师的36.2%。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教学名师8人,省级教坛新秀17人。2021年我校申报成功了安徽省级“博士后工作站”。组织申报了马鞍山市“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基地”并获得市社科联批准,成为马鞍山市首批“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基地”。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努力搭建科研平台。学校现有各类实验室71个,其中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个,市工程研究中心5个;校设研究所10个,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1个,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1个,环境检测职业卫生检测中心1个;主持各级各类纵向科研课题435项,其中省级课题123项,市、校级课题316项;出版著作、教材114部;发表学术论文1305篇,其中SCI、EI、CSSCI检索论文193篇;取得受理、授权专利251件(其中发明专利104件);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经费7600余万元。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强教学研究对教学改革引领作用和科学研究对教学促进作用。建校以来,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国际级各类比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300余项,其中国家奖252项,国际奖40项。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设有专门的创业模拟实训教室和孵化室,年均参加创新实践竞赛学生达500余人。仅2020年获批国家级大创训练计划项目33项,省级大创训练计划项目120项。
学校实施“卓越人才教育计划”“闻天班”等特色育人工程,教育成果明显。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近3年连续达到15%,其中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安全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2021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均在25%以上。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因“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而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办学以来,学校一直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理念,坚持应用型、地方性的办学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建设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大学为奋斗目标,秉持“上善若水、笃学敦行”校训,培育“文心励志、天道酬勤”优良校风,学校发展已进入了“工学为主、水利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学校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优秀独立学院”,“安徽省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安徽省节水型高校”,“马鞍山市重点建设十大功勋单位”等荣誉称号。
皖江工学院坐落全国文明城市、“诗仙”流连之地,享有“生态福地、智造名城”美誉的安徽省马鞍山市,毗邻南京、合肥两大省会城市,区位优势明显。学校前身为河海大学文天学院,于2008年教育部批准设立,2018年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皖江工学院”。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诗歌之城——安徽省马鞍山市。学院前身为马鞍山联合大学,创办于1984年。2008年2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独立设置更名为“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12月,学院与安徽马鞍山技师学院整合;2015年5月,马鞍山市卫生学校并入;2019年4月,马鞍山网络大学(安徽省广播电视大学马鞍山分校)并入。2021年12月,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获批认定为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十三五”以来,学院坚持“地方性、技能型、特色化、高水平”定位,充分发挥“四校”资源整合优势,推进资源共享、专业共建、质量同升,已构建起以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主,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职业培训与学历继续教育并举推进的办学格局,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先后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YB)优秀培训单位、安徽省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现为国家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院校、安徽省校企合作示范学校。
现占地面积39.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6万平方米,教学及实验实训设备总值超过1亿元。设电子信息、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经济贸易、管理工程、应用外语、医学护理7个专业教学系和基础部(思政部)、网教部(电大)2个教学部。高职专业42个、中职专业34个。教职工430余人,正、副高职称教师130余人,省级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6个,专业课“双师”素质教师占比82.2%。中高职在校生10000余人,各类继续教育学生5500余人,年均完成各类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10000余人次。
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所有专业均开展有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与以本市为主的长三角地区150余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重点专业已构建“三引三出”“校企八共”“大师团队引领”“实境实品”“淡学旺工”“三段递进”等具有产教融合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获批认定为国家级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共建的晓庄电商学院和合作企业马鞍山市十七冶医院、安徽华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批认定为安徽省校企合作示范基地。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示范实训中心)达11家。
高度重视技能大赛。积极对接世赛国赛省赛标准,深化推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十三五”以来,师生获技能竞赛国奖32项、省奖334项,学生在“烹饪”“平面设计”“增材制造”“CAD机械设计”“3D数字游戏艺术”等赛项中获全省第一名,其中电子信息系王梓璇同学进入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教师陈娟被聘为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增材制造赛项裁判长和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增材制造赛项中国专家组组长。
广泛开展职业培训与创新创业教育。认真落实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聚焦省市重点、支柱和战新产业领域,面向在校学生、企业新录用员工、新生代农民工、退捕渔民、退役军人等各类人群,广泛开展职业培训及技能鉴定(技能等级认定)。发挥省创业学院和市创业指导大师工作室作用,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构建了“一套课程体系、三项教育载体、一体项目孵化”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十三五”累计完成职业培训18048人次,技能鉴定24984人次,创业培训7116人次。师生获各类创新创业赛事奖项52项,其中获2016年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国赛二等奖、2020年首届省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021年省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等佳绩。
高度重视招生就业工作。分类招考(职教高考)、普通高考、五年一贯制、“3+2”、高职扩招、联合办学等多种招生办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成才通道。发挥市职业指导大师工作室作用,构建起“本地主体、省内补充、长三角辐射”的就业工作网络,优先举办本地企业招聘会,大力鼓励毕业生本地就业。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其中高职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超过31%。
积极推进开放合作办学。与马鞍山工业学校、马鞍山幼儿师范学校、铜陵理工学校开展稳定的“3+2”联合培养,与马鞍山理工学校合作开展长学制人才培养,与马鞍山市三县三区其他职业院校保持良好合作关系。与南大、北师大等高校合作分别设立现代远程教育马鞍山学习中心,多次获合作高校“现代远程教育优秀学习中心”。与德国职校合作开办数控专业“中德合作班”;与韩国东义大学、韩国昌原文星大学、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以及我国的台湾东南科技大学、台湾修平科技大学等高校分别签订了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学生研学等方面的合作协议。
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马鞍山视察,作出把马鞍山打造成长三角“白菜心”的重要指示,饱含着对马鞍山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全市人民倍感振奋、欢欣鼓舞。中国共产党马鞍山市第十次党代会和《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均明确支持学院“创建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十四五”期间,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类型定位,深化改革创新,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面建成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努力创建“职业本科院校”,着力打造实现多层次一体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现代职业高等院校,为马鞍山奋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全力开创新阶段现代化“生态福地、智造名城”建设新局面,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招生咨询联系:
招生咨询电话:0555-2753032 2753322。
学校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霍里山中路328号。
邮编:243031
传真:0555--2753032
招生网址:http://zsb.mastc.edu.cn

马鞍山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安徽工业大学(本科)马鞍山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安徽工业大学理科202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516安徽工业大学163名软

马鞍山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安徽工业大学(本科)马鞍山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安徽工业大学理科2021金属材料工程5123马鞍山学院理科2021金属材

马鞍山冶金工程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安徽工业大学(本科)马鞍山冶金工程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安徽工业大学理科2021冶金工程512安徽工业大学163名软科(综合)224名校

马鞍山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皖江工学院(本科)马鞍山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皖江工学院理科2021汽车服务工程415皖江工学院46名软科(民办)68名

马鞍山车辆工程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安徽工业大学(本科)马鞍山车辆工程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安徽工业大学理科2021车辆工程5253皖江工学院理科2021车辆工程420

马鞍山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安徽工业大学(本科)马鞍山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安徽工业大学理科2021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5123马鞍山学院理科

马鞍山机械工程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安徽工业大学(本科)马鞍山机械工程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安徽工业大学理科2021机械工程5233皖江工学院理科2021机械工程416

马鞍山电梯工程技术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专科)。马鞍山电梯工程技术专业排名1、专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文科2021电梯工程技术3753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马鞍山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专科)。马鞍山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排名1、专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文科2021建设工程管理3793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马鞍山工程造价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皖江工学院(本科)、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专科)。马鞍山工程造价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皖江工学院文科2021工程造价5243安徽工业大学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