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学校名称 | 荣誉 | 地址 |
|---|---|---|---|
| 1 | 平凉信息工程学校(公办) | 国家级重点中专,国家级重点技校 | 平凉市崆峒区新民南路88号 |
| 2 | 平凉理工中等专业学校(泾川县职业教育中心)(公办) |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城北新区新城西路 | |
| 3 | 平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民办) | 国家级重点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 | 平凉市崆峒西路97号 |
| 4 | 平凉工程技术学校(庄浪县职教中心)(公办) | 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 甘肃省庄浪县水洛镇北滨河路东 |
| 5 | 平凉师范学校(公办) | 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 平凉市崆峒区崆峒东路375号 |
| 6 | 华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华亭县职业教育中心)(民办) | 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 甘肃省华亭县 |
庄浪县职业教育中心(又名平凉工程技术学校)是享誉甘肃省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学校位于连接道教圣地崆峒山与麦积山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重要枢纽地——庄浪县,人文底蕴浓厚;地处关中-天水经济区腹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主校园坐落于水洛镇千年古刹紫荆山下,北倚六盘山西麓支脉,南邻洛河水,环境优美,为省级绿色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前身是1982年的庄浪县教师进修学校;1999年,庄浪县委县政府合并县教育培训中心、第一职业中学、县工作站、教师进修学校,成立庄浪县职业教育中心;2007年,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在学校设立“平凉市第二职业技能鉴定所”;2010年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2年9月,学校被国家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三批立项建设单位;2013年7月,学校被教育厅批准改制为普通中专,校名为平凉工程技术学校,与庄浪县职教中心实行一校两牌管理,开始面向全省招生。
学校现有水洛、韩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1.472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772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66亿元,其中教学实验仪器设备资产值2842.6万元;图书馆馆藏书22.62万册,电子图书20万册。学校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创新服务理念与手段,不断加强“三通两平台”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现有多媒体教室65个,其中电子白板教室24个,各类计算机设备累计1300多台套,整个校园实现了光纤及无线网络全覆盖。建有集管理、教学、办公、实训、资产等14个子平台于一体的数字校园平台;有专业平台、课程资源平台、多元评价系统及校企合作管理等数字平台31个,仿真实训教学中心3个。建有1个移动数字图书馆,与北京超星共享电子图书20万册。并与“中职教学资源网”达成资源服务共享协议。学校目前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总量达8.2TB。
学校坚持“以文化人,特色立校”的发展战略,按照“稳定规模、拓展空间、优化结构、改革创新、加强管理、提升质量”的发展思路,形成了以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及服务业为特色的专业集群。现开设农艺、机电、汽修、电子、数控、焊接、建筑、护理、计算机、学前教育、商务英语、酒店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园林技术等八大类17个专业。其中现代农艺技术、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四个专业为省级示范性专业,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计划重点支持专业。学校面向全省招生,目前各类教育、学历教育在校生5200多人。每年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6500人次以上,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实训基地集教学、培训、生产、研发多项功能为一体,引入企业“6S”管理标准,突显职业教育办学特色。校内建有“理实一体化”标准专业实训室57个,实训基地9个,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电子电工、计算机应用和机械加工省级实训基地3个。与庄浪县陇原薯业有限公司、芜湖中集瑞江汽车有限公司、无锡和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28个。
学校大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现代农业、先进机械加工制造、交通运输服务等领域形成了鲜明人才培养特色。学校为教育部“共建共享计划”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副组长单位;汽修专业为甘肃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校中厂、厂中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十二五”期间,学校牵头完成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5门,参与开发教育部精品课程7门,全校共建有16门精品课程;完成国家级、省市级规划课题近30余项;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80多篇;编写校本教材30余本,农民工简易培训教材23本,其中正式出版发行7本;获得市级一等奖以上教研科研成果奖33项,国家级视频公开课教学成果三等奖3项。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突出技能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助推地方脱贫致富,累计向社会培养各类技能型人才2万多人。先后输送了1.6万多名学生到东南沿海企业实习就业,就业率保持在98.5%以上,对口率95%以上。涌现出了中达电子(江苏)有限公司自动化工程部工程师王双平、研发部主任杜许许;获得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甘肃赛区选拔赛冠军并留校任教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的何岩岩;考入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的郑爱红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有4000多名学生被省内外高职院校录取,其中300多人考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本科院校,学校被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授予“优质生源地”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走就业与升学双向发展的路子,先后与江苏中达、苏州佳能、上海大众等19家知名企业共建“友好合作单位”、“人才培养基地”,成立了1个校企合作委员会,4个“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建成1个校企合作信息管理体系。学校紧跟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步伐,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率先在甘肃省内与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实施“3+4”中职升本科办学;与陕西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潍坊职业技术学院、甘肃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省内外高职实施中高职五年一贯制衔接办学。2017年7月,南开大学在庄浪县职业教育中心设立校外学习中心。并加入甘肃省机电、甘肃省现代农业、甘肃省汽车行业、甘肃省交通运输行业、甘肃省贫困地区“两后生”职业教育培训、平凉市职业教育等7个职教集团,建立职业资格和培训考核鉴定等短缺资源共享机制。
执行国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免学费政策,不收取学费;住宿费500元/生·年。
学校大力实施“12345”战略,逐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理念新颖、能力突出、富于创新的教学团队。现有教职工309人,其中专任教师287人。172人具备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113人取得市级以上“双师型”教师资质;专任专业教师中双师比达95%以上。现任校长靳世杰荣获“2017年甘肃省‘园丁奖’;”有“甘肃省知名校长”、“甘肃省十大杰出职教人物”、“甘肃省招生就业先进个人”、“甘肃省骨干教师”、“平凉市十大实训指导教师”、“平凉市知名校长”等各1人;市级以上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12人;建有1个“庄浪名师工作室”。2人在全国信息化说课大赛中获奖;11人在甘肃省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奖。各专业建有15人以上兼职教师库,每年聘请29名以上行业技术专家担任教学。
平凉师范学校始建于1918年5月18日,九十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3万多名各类人才。先后获国家、省、市各种奖励40多项。其中1988年被省政府授予“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1990年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991年被原国家教委授予“全国先进师范学校”,1993年被原国家体委授予“全国群体先进集体”,2010年3月被省政府授予“甘肃绿化模范单位”,11月被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授予“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2011年被教育部、国家语委授予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2007年以来,学校坚持“三个顺应、三个遵循”(顺应时代、遵循教育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人心、遵循客观规律),提出了“规模、管理、质量、转型、提升、发展”的十二字方针,确定了学校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走的目标是到2009年,招生人数和办学规模实现“两个翻番”;第二步走的目标是实施学校改扩建工程,主要是修建教学楼、学生公寓楼的基础设施,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第三步走的目标是申办高职院校。现阶段,第一步走的目标基本实现,第二步走的目标进展顺利,13000平方米的教学楼已于2010年8月投入使用,7100平方米的1号学生公寓楼于2011年8月投入使用。目前,学校正在积极申办平凉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现有人员编制204名。在职职工202人,其中,行政管理及工勤人员34人,专业技术人员168人。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42人(特级教师1人),中级70人,初级56人;研究生学历9人,本科133人。另有退休教师71人。
学校开设学前教育、文秘、英语、电子电工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艺术设计等专业。其中学前教育、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两个专业属市级示范专业。建立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实习就业基地,学生就业率90%以上。现有近3000名学生。
平凉理工中等专业学校近年来,在省、市、县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大力支持和亲切关怀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以发展职业教育为己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创新办学理念,大力深化教学改革,不断丰富教育内涵,努力突出办学特色,实现了职业教育的转型跨越发展。基础设施配套完备。
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学校建有教学楼、科技实验楼、学生公寓楼、实训中心、餐饮中心等。建有独立的校园网站,装备有电力拖动、维修电工、数控加工中心、CAD/CAM、PLC、数控仿真模拟等40多个高标准实训室,能满足各个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及社会培训鉴定需求。
积极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和“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方式,狠抓实训教学,实行“定标、实训、考核、鉴定、竞赛”系列管理,努力培养学生实训操作技能,学生的技能鉴定合格率达到了100%,毕业生“双证”率达到98%以上。先后有400多名学生在各级技能大赛中荣获等次奖;2013年47名学生参加全省“三校生”对口高考,本科录取4人,占参考人数的8.5%,高出全省本科录取率5个百分点,专科及以上录取率达到了100%,参加各级各类征文及课堂讲赛活动获奖师生达200余人次。
培养模式灵活多样。学校积极开展多层次办学,不断探索职业教育发展途径,加强校际、校企合作,积极推进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订单培养(联合办学)办学模式,联手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与甘肃、陇东学院、陕西中医学院等学校联合,开办高等学历教育;与大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宁波菱茂、上海英业达集团等企业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协议,建立了企业冠名班,使学生学习有方向,就业有保障。
就业网络四通八达。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持续加大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力度,与天津、上海、苏州、宁波等地的部分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初步形成了南到广东,西至兰州,北临北京,东达上海的四通八达的就业网络,毕业生就业率达97.4%,学生月收入达到了3500元以上, 实现了“招收一个学生,培养一个学生,就业一个学生,致富一个家庭”的目标。
报名时应届初高中毕业生需携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往届初高中毕业生需携带毕业证、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并缴报名录取费100元,各专业完生计划后所报学生,开学后依次调整到其他专业。
1.五年大专办学模式:与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联办,实行“2+3”培养模式,在我校学习两年,通过联办院校考试者,在联办院校学习三年,取得大专学历。
2.五年制大专毕业去向:大专毕业生由联办高职院校负责安置就业。未通过联办院校考试者,在校继续学习,参加对口升学考试或由学校负责安置就业。
3.三年中专办学模式:普通中专实行“2.5+0.5”培养模式,在我校学习两年半,第六学期由学校负责安置到企业顶岗实习。高中起点建职业高中学籍,在校学习一年。
4.三年中专毕业去向:普通中专毕业生可推荐免试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参加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参加对口升学考试,还可直升本科学习或由学校负责安置就业。
平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以工业中专为主体,融大专、绿洲外语学校、驾驶员培训学校、短期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所为一体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2007年7月经省教育厅、发改委批准将平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改制为平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普通中专)。与平凉职业教育中心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
学校按照争创“校舍、师资、质量、就业、效益”五个一流的奋斗目标,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坚持走“校校联合、校企联办”的办学路子,先后与深圳富士康集团、上海大金空调厂等15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与美国绿洲高科技公司共同创办了绿洲英语计算机培训中心,由15名美籍教师采用纯英语授课。绿洲英语计算机培训中心的创办,开创了全省三个之,使学校成为全省拥有外教多的学校,是英语图书多的学校,培养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强的学校。建校以来,共向社会培养和输送各类中初级专业人才达15000多名,学生集体就业率达到98%。中国教育报、甘肃电视台分别报到了学校的办学成果。学校先后获“甘肃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 “甘肃省绿化模范单位”等省、市级奖励108项。
设有数控技术与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等15个专业。

公办甘肃省平凉农业学校平凉农业学校建于1956年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大道东路毗邻美丽的平凉东湖公园近50年来为社会培养中专毕业生6400多人培训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16万人是农业部评估确定的等一级学校

平凉理工中等专业学校(泾川县职业教育中心)甘肃省平凉农业学校平凉师范学校甘肃医学院庄浪县职业教育中心平凉机电工程学校(甘肃省静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华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华亭县职业教育中心)平凉信息工程学校平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平凉工程技术学校(庄浪县职教中心)

“2023年平凉市技校什么学校最好,平凉哪个技校好”想报考平凉技校的初三的学生和家长为了能报个好学校好专业经常问的问题。小编云云为你整理一下平凉技校关注度前三的学校,方便你对平凉技校了解。平凉技校有平凉师范学校,平凉信息工程学校,灵台县职业

平凉师范学校华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华亭县职业教育中心)平凉信息工程学校平凉工程技术学校(庄浪县职教中心)平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甘肃省平凉农业学校平凉机电工程学校(甘肃省静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平凉理工中等专业学校(泾川县职业教育中心)甘肃医学院庄浪县职业教育中心

国家重点公办平凉信息工程学校平凉信息工程学校是一所集学历教育短期培训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技能鉴定及就业服务于一体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创建于1985年前身为平凉技工学校2002年10月改办为普通中专定名为平

国家重点公办庄浪县职业教育中心庄浪县职业教育中心始建于1982年初为教师进修学校1999年县委县政府整合全县职业教育资源合并庄浪县教育培训中心第一职业中学县工作站教师进修学校成立庄浪县职业教育



平凉工程技术学校(庄浪县职教中心)平凉信息工程学校华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华亭县职业教育中心)平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平凉理工中等专业学校(泾川县职业教育中心)庄浪县职业教育中心平凉师范学校甘肃医学院平凉机电工程学校(甘肃省静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甘肃省平凉农业学校

平凉中职技校排名前十技工是平凉体育运动学校、华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华亭县职业教育中心)、平凉理工中等专业学校(泾川县职业教育中心)、平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平凉信息工程学校、平凉工程技术学校(庄浪县职教中心)、平凉师范学校、庄浪县职业教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