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方向 | 院系 | 学习形式 | 人数 | 
|---|---|---|---|---|---|
| 025200 | 应用统计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理学院 | 全日制 | 4 | 
| 030500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全日制 | 18 | 
| 030500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全日制 | 18 | 
| 030500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全日制 | 18 | 
| 035101 | 法律(非法学)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法学院 | 全日制 | 14 | 
| 035102 | 法律(法学)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法学院 | 全日制 | 21 | 
| 035200 | 社会工作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法学院 | 全日制 | 5 | 
| 055100 | 翻译 | 英语笔译 | 外国语学院 | 全日制 | 32 | 
| 055100 | 翻译 | 英语口译 | 外国语学院 | 全日制 | 32 | 
| 055100 | 翻译 | 德语笔译 | 外国语学院 | 全日制 | 32 | 
| 055100 | 翻译 | 英语笔译 | 外国语学院 | 非全日制 | 16 | 
| 055100 | 翻译 | 英语口译 | 外国语学院 | 非全日制 | 16 | 
| 070200 | 物理学 | 凝聚态物理 | 理学院 | 全日制 | 9 | 
| 070200 | 物理学 | 光学 | 理学院 | 全日制 | 9 | 
| 070200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 | 理学院 | 全日制 | 9 | 
| 080200 | 机械工程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电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16 | 
| 080200 | 机械工程 | 机械电子工程 | 机电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16 | 
| 080200 | 机械工程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机电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16 | 
| 080200 | 机械工程 | 车辆工程 | 机电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16 | 
| 08050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14 | 
| 08050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14 | 
| 08050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加工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14 | 
| 08050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14 | 
| 080700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工程热物理 | 热能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9 | 
| 080700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热能工程 | 热能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9 | 
| 080700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制冷及低温工程 | 热能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9 | 
| 080700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热能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9 | 
| 081100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建筑设备智能化与能效管理 |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27 | 
| 081100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智能环境与网络化控制 |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27 | 
| 081100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智能控制与机器人系统 |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27 | 
| 081100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 |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27 | 
| 081300 | 建筑学 |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 建筑城规学院 | 全日制 | 29 | 
| 081300 | 建筑学 | 建筑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 | 建筑城规学院 | 全日制 | 29 | 
| 081300 | 建筑学 | 绿色建筑技术与设计 | 建筑城规学院 | 全日制 | 29 | 
| 081400 | 土木工程 | 工程结构与防灾减灾 | 土木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34 | 
| 081400 | 土木工程 | 岩土工程 | 土木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34 | 
| 081400 | 土木工程 | 桥梁与隧道工程 | 土木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34 | 
| 081400 | 土木工程 | 土木工程材料 | 土木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34 | 
| 081400 | 土木工程 |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 土木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34 | 
| 081404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热能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14 | 
| 081403 | 市政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12 | 
| 081406 | 桥梁与隧道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交通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2 | 
| 081600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 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 全日制 | 10 | 
| 081600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摄影测量与遥感 | 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 全日制 | 10 | 
| 081600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 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 全日制 | 10 | 
| 082300 | 交通运输工程 | 道路与铁道工程 | 交通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8 | 
| 082300 | 交通运输工程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交通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8 | 
| 082300 | 交通运输工程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交通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8 | 
| 083000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环境污染控制 |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13 | 
| 083000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环境化学与生态 |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13 | 
| 083000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环境规划与管理 |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13 | 
| 083000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无废城市(资源环境研究院培养) |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13 | 
| 083300 | 城乡规划学 | 城乡规划与设计 | 建筑城规学院 | 全日制 | 16 | 
| 083300 | 城乡规划学 | 城乡与区域规划理论和方法 | 建筑城规学院 | 全日制 | 16 | 
| 083300 | 城乡规划学 | 城乡规划技术科学 | 建筑城规学院 | 全日制 | 16 | 
| 083400 | 风景园林学 |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 | 建筑城规学院 | 全日制 | 5 | 
| 083400 | 风景园林学 | 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 | 建筑城规学院 | 全日制 | 5 | 
| 083400 | 风景园林学 | 园林植物与应用 | 建筑城规学院 | 全日制 | 5 | 
| 083400 | 风景园林学 |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 | 艺术学院 | 全日制 | 3 | 
| 083400 | 风景园林学 | 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 | 艺术学院 | 全日制 | 3 | 
| 083400 | 风景园林学 | 园林植物与应用 | 艺术学院 | 全日制 | 3 | 
| 083500 | 软件工程 | 机器学习与智能软件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全日制 | 16 | 
| 083500 | 软件工程 | 软件智能化方法与测试技术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全日制 | 16 | 
| 083500 | 软件工程 | 领域软件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全日制 | 16 | 
| 085100 | 建筑学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建筑城规学院 | 全日制 | 53 | 
| 085300 | 城市规划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建筑城规学院 | 全日制 | 23 | 
| 085406 | 控制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34 | 
| 085404 | 计算机技术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全日制 | 19 | 
| 085404 | 计算机技术 | 网络安全方向 | 理学院 | 全日制 | 5 | 
| 085408 | 光电信息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理学院 | 全日制 | 16 | 
| 085501 | 机械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机电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33 | 
| 085502 | 车辆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机电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8 | 
| 085601 | 材料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25 | 
| 085704 | 测绘工程 | 土地资源管理方向 | 管理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4 | 
| 085701 | 环境工程 |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 |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9 | 
| 085701 | 环境工程 | 资源循环与无废城市(资源环境研究院培养) |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9 | 
| 085704 | 测绘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 全日制 | 25 | 
| 085704 | 测绘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 非全日制 | 4 | 
| 085802 | 动力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热能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12 | 
| 085901 | 土木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土木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102 | 
| 085906 | 人工环境工程(含供热、通风及空调等)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热能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42 | 
| 085905 | 市政工程(含给排水等) | 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36 | 
| 085905 | 市政工程(含给排水等) | 海绵城市(资源环境研究院培养) |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36 | 
| 085901 | 土木工程 | 桥梁工程方向 | 交通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7 | 
| 085901 | 土木工程 | 工程测量与CIM方向 | 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 全日制 | 5 | 
| 085901 | 土木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土木工程学院 | 非全日制 | 9 | 
| 086102 | 道路交通运输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交通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34 | 
| 086102 | 道路交通运输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交通工程学院 | 非全日制 | 4 | 
| 095300 | 风景园林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建筑城规学院 | 全日制 | 21 | 
| 095300 | 风景园林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艺术学院 | 全日制 | 14 | 
| 095300 | 风景园林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建筑城规学院 | 非全日制 | 4 | 
| 095300 | 风景园林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艺术学院 | 非全日制 | 2 | 
| 120100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建设项目管理 | 管理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20 | 
| 120100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建设工程造价 | 管理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20 | 
| 120100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管理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20 | 
| 120100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管理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20 | 
| 120100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工业工程 | 管理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20 | 
| 120200 | 工商管理 | 会计学 | 商学院 | 全日制 | 16 | 
| 120200 | 工商管理 | 企业管理 | 商学院 | 全日制 | 16 | 
| 120200 | 工商管理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商学院 | 全日制 | 16 | 
| 125100 | 工商管理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商学院 | 非全日制 | 50 | 
| 125300 | 会计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商学院 | 全日制 | 10 | 
| 125603 | 工业工程与管理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管理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24 | 
| 125601 | 工程管理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管理工程学院 | 非全日制 | 45 | 
| 130400 | 美术学 | 中国画创作及理论 | 艺术学院 | 全日制 | 7 | 
| 130400 | 美术学 | 油画创作及理论 | 艺术学院 | 全日制 | 7 | 
| 130400 | 美术学 | 书法创作及理论 | 艺术学院 | 全日制 | 7 | 
| 130400 | 美术学 | 美术历史及理论 | 艺术学院 | 全日制 | 7 | 
| 130500 | 设计学 | 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及理论 | 艺术学院 | 全日制 | 9 | 
| 130500 | 设计学 | 城乡景观艺术设计及理论 | 艺术学院 | 全日制 | 9 | 
| 130500 | 设计学 | 视觉设计与媒体传播及理论 | 艺术学院 | 全日制 | 9 | 
| 135107 | 美术 | 中国画 | 艺术学院 | 全日制 | 10 | 
| 135107 | 美术 | 油画 | 艺术学院 | 全日制 | 10 | 
| 135107 | 美术 | 书法 | 艺术学院 | 全日制 | 10 | 
| 135108 | 艺术设计 | 建筑环境艺术设计 | 艺术学院 | 全日制 | 52 | 
| 135108 | 艺术设计 | 城乡景观艺术设计 | 艺术学院 | 全日制 | 52 | 
| 135108 | 艺术设计 | 视觉设计与媒体传播 | 艺术学院 | 全日制 | 52 | 
| 135108 | 艺术设计 | 工业设计 | 艺术学院 | 全日制 | 52 | 
| 135108 | 艺术设计 | 建筑环境艺术设计 | 艺术学院 | 非全日制 | 3 | 
| 135108 | 艺术设计 | 城乡景观艺术设计 | 艺术学院 | 非全日制 | 3 | 
| 135108 | 艺术设计 | 视觉设计与媒体传播 | 艺术学院 | 非全日制 | 3 | 
| 135108 | 艺术设计 | 工业设计 | 艺术学院 | 非全日制 | 3 | 
山东建筑大学地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会——泉城济南。
发展历史悠久。学校创建于1956年,时为国家城市建设部在全国兴建的十所土建类学校之一。65年来,学校与齐鲁大地的厚重文化同脉,与铿锵前行的共和国脚步同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凝练特色、培植优势,践行“厚德博学、筑基建业”的校训,形成了“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校风和“以人为本、自强不息、经世致用、造福桑梓”的办学理念,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法艺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应用研究型大学,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全国建设人才培养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20万名各类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建设行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办学实力强劲。学校占地2400余亩,校舍面积70余万平方米。设有20个学院(部),61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2.7万余人。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0个,7个土木建筑类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认证(评估)。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双语示范课程、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精彩一课”5门,国家一流课程4门,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和团队1个;获批新工科国家级教研项目2项,获批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1项(全国共 6 所高校,山东省唯一)。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个专业学位类别,64个二级学科培养方向,拥有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馆藏图书398万余册,其中印本图书198万余册、电子图书200余万册。《山东建筑大学学报》入选“ RCCSE 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等主要期刊评价指标持续位居全国建筑工程类地方高校学报、山东省省属理工类高校学报前列。
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204人,其中专任教师1794人,具有博士学位人数为89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9.83%。拥有日本工程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8人,长江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山东省“一事一议”引进顶尖人才、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领军人才、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省“外专双百计划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84人次,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教书育人楷模、省高校师德标兵等57人,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等31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其中“建筑结构移位与加固改造”团队是山东省属高校唯一土木工程方向教育部创新团队。
学科特色鲜明。学校是全国唯一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绿色建筑博士人才培养高校,山东唯一土建类专业全部通过国家专业评估(认证)高校,山东省首个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工程本科高校。学校ESI工程学学科居全球前1%,拥有建筑学和土木工程2个山东省一流学科,建筑学列入山东省高水平“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学科。拥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1个木材工业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山东基地,3个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8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6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文物学会研究基地、2个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新型智库),1个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山东省政法委研究基地等重点科研创新平台30个。其中,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是山东省高校唯一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研究成果丰硕。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5项、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教育部优秀科研成果奖(人文社科类)1项。其中,2002年,鹿晓阳教授主持的《等壁厚弯管塑性成形理论及其工艺工装设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王崇杰教授主持的《太阳能和浅层地热能在建筑中利用的关键技术应用与开发》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刘甦教授主持的《面向区域的建筑学专业创新性、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张鑫教授主持的《建筑物移位改造工程新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是山东省唯一在建筑学、土木工程领域均获国家科技奖高校。“十三五”期间,全校年均科技活动经费近2亿元,主持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6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59项,其中,国家科技计划重大重点项目2项、课题3项,省科技重大项目5项,如2019年,崔东旭教授主持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村镇社区空间优化与布局”,获批经费3508万元,是目前我省城乡规划领域承担的最高层次的重大项目;2020年,张鑫教授主持的“既有结构性能评估与加固改造基础研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实现了学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上的突破;荣获省部级政府科研奖项和国家奖励办社会力量设奖奖项63项(其中一等奖1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33件;SCI、SSCI、A&HCI、EI收录论文3377篇。
对外合作宽广。学校积极推进开放办学,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校际关系,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英国高校在土木建筑领域举办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国外多所大学合作开展“2+2”“3+1”“3+2”等模式的学生联合培养项目,招收土木工程、国际商务等专业的来华留学生,目前有30多个国家的外籍师生在校工作或学习。学校先后与90余家政府、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主持完成世界上最重最高、国内最远建筑平移工程,主持或参与制定60余部国家与省建设行业规范标准,完成了100余项国家和省市大型工程的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建成山东高校首个雄安新区教学实践基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事业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学校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产学研基地,一期工程已启动,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开启了学校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和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文化底蕴深厚。学校重视文化建设,打造“筑基讲坛”文化育人品牌,77期讲坛先后邀请了荣盛发展集团联席总裁庄青峰、原中房集团董事长孟晓苏、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柏灵、全国劳模杜明等在内的70余位行业精英、学术大师、政界领导走上讲坛,为建大师生传播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筑基讲坛已经成为建大师生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建大校园的文化盛宴。构建“四馆、两带、一廊”的校园文化格局,诸子先贤景观与建筑文化长廊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建有建筑平移技术展馆、地图地契展馆、山东民居展馆、铁路建筑展馆等特色建筑博物馆,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绿色生态校园案例,学校被评为山东省建筑科普教育基地,被列入山东省系列博物馆规划。学校主持建成国内第一座竖直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示范工程、国内第一座太阳能综合利用学生公寓,主持建成国家首个钢结构装配式超低能耗建筑——学校综合教学楼。学校校园已成为饱含时代活力和现代气息的师生文化家园和建筑博览园,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环境满意度”位列山东高校前3强。
学生素质优良。学校着力培养“基础实、适应快、能力强、素质高”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根据第三方调查,学校的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匹配度达到了94.5%,居全省高校之首。学校是全国建筑类高校就业联盟发起高校,学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专业对口率85%以上,满意度98%以上,我校毕业生对母校推荐度为84%,高于全国本科院校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2021年山东就业市场人才发展报告》本科毕业生市场化薪酬居山东省属高校第二。学校重视学生科技创新、文化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近五年在“挑战杯”、数模、电子设计等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3300余项,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优秀组织单位;学校棒球队荣获2016年、2017年中国大学生棒球联赛冠军,学校多次获评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从学子到校友,从校院到社会,20万建大校友遍及齐鲁,辐射全国,他们中有工程大师,有行业精英,有政府领导,校友永远是学校最大的品牌和骄傲。
抢抓新机遇,开启新征程。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遵循高等教育“四个服务”发展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力“十四五”规划,扎实推进“六大工程”,强化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向着建设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砥砺奋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联系部门:山东建筑大学研究生处招生办公室
办公地址:山东省济南市临港开发区凤鸣路行政办公楼BG208室
邮政编码:250101
联系电话:0531-86367033
联系人:陈老师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一)网上报名阶段
1.网上报名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报名网站“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简称“研招网”),公共网址:http://yz.***.cn,教育网址:http://yz.***。报名时间:2019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19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考生应浏览网报公告,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研究生处网站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报名期间网报系统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简称学信网,网址http://www.***.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复试前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复试时携带权威机构的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参加复试,未携带或检验不通过的取消复试资格。
网上报名有关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详见教育部公开发布的《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及“研招网”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发布的网报公告。
原则上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2.考点选择注意事项
(1)济南市驻地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工作或户口在济南市的考生,凡报考我校并欲在济南市参加考试的须选择我校报考点(3757山东建筑大学)报名、确认并在我校考试。
(2)山东省考生业务课二考试科目为超过3小时设计(考试科目代码为5××)的考生,可就近选择山东建筑大学或青岛理工大学考点报名、确认并考试。
(3)报考我校美术学(1304)专业的考生,必须选择山东建筑大学考点进行考试。
(4)报考我校其他专业的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3.特别要求
复试笔试科目中如需从若干科目中选择1门,网报时,考生应在“备用信息”栏中填写复试笔试科目。
(二)现场确认及缴费
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现场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2.考生现场确认应当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当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在本人档案内)和《退出现役证》。
3.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4.考生应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5.考生应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山东建筑大学考点现场确认的具体安排将于10月中旬左右在学校研究生处网站公布,请留意。

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专业有: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音乐、美术、戏剧、艺术设计、舞蹈、戏曲、广播电视等专业。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专业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方向院系学习形式人数130100艺术学理论艺术理论与批评研究艺术

山东体育学院研究生专业有: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运动康复学、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等专业。山东体育学院研究生专业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方向院系学习形式人数040301体育人文社会学不区分研究方向研

山东政法学院研究生专业有: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等专业。山东政法学院研究生专业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方向院系学习形式人数035101法律(非法学)不区分研究方向不区分院系所全日制法律(法学)不区分研究方向不区分院系所全日制法律(非法学)不区

山东交通学院研究生专业有:机械工程、机器人工程、船舶工程、道路交通运输、水路交通运输等专业。山东交通学院研究生专业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方向院系学习形式人数085501机械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工程机械学院全日制机器人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信息科学与电气

山东财经大学研究生专业有: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保险学、风险管理与精算、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

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专业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美学、中国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统计、国际商务、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

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专业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科学技术史、电子信息、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内科学、儿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皮肤病与性病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妇产科学、耳鼻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研究生专业有:动物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与医药、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法医学、放射医学、医学生理学、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

山东大学研究生专业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宗教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理论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国民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投资经济学

山东建筑大学研究生专业有:应用统计、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社会工作、翻译、物理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