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学院是山东省政府直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是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学校坐落于中国太阳城——山东省德州市,德州地理位置优越,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是国家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被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是首都一小时生活圈和省会半小时生活圈城市。
学校始建于1971年,前身是德州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德州学院。2006年在全国同类院校中首批、全省同类院校中率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获批山东省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获批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1年,获批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学校秉承“崇德启智,励志博学”的校训,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德院精神,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20万名优秀人才。
学校占地2021亩,建筑面积68.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2.54亿元,馆藏图书238万册。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5000余人,成人教育在校生17000余人,共招收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学历留学生160余人。
学校坚持以文理为基础,工科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兴和交叉学科,着力打造师范教育和“健康+”等应用型专业集群。现设有22个学院,3个研究院。拥有省级及以上科研平台20个。其中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1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工程实验室3个、省院士工作站1个,省大数据发展创新平台2个,省重点学科2个、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山东省外事研究发展智库1个,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
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着力培养专业能力强、职业素养高、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现有69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等4个,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有山东省特色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20个,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试点专业、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等8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6门,省级精品课程36门,省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获得省级教学改革项目4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0项。荣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特等奖1项,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2项。学校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获批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公益性创业平台“七点创业谷”获批德州市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近五年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共获得国家级奖励4000余项。
学校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实施“天衢英才”工程,引育并举不断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3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000余人,教授126人,副教授498人,兼职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18名。拥有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5人;“泰山学者”、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省突出贡献科学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教学名师等25人。德州市突出贡献专家、市现代产业首席专家、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市文化名家等46人。
学校坚持应用为本,着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社科基金等各类纵向科研项目380余项。在生物物理、生物技术、功能材料、纺织服装、可再生能源、中国现当代文学、地域文化研究等领域已形成研究特色。建有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5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立项建设团队3个。先后在国内外高层次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350余篇;在单晶石墨烯生物传感技术、“给-受体”光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石墨烯场效应管及增强拉曼生物传感器研究2020年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学校坚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目标,坚持根植德州,面向山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聚焦山东省八大发展战略和德州市十大现代产业体系,先后出台《服务德州行动计划》《“对接京津冀,服务示范区”工作意见》《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行动方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成立了“乡村振兴研究院”“医养健康研究院”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地域文化研究传承创新,编辑出版《德州地域文化研究丛书》,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与德州市各县市区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共建校企产业学院5个、省级工程实验室3个、博士工作站8个。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重点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办学,已与俄罗斯、波兰等18个国家的70所高校开展合作。举办中波、中俄合作本科层次教育项目2个,中俄合作专科层次教育项目1个。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俄乌白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与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研究团队共建“中俄生物物理前沿交叉联合实验室”、成立“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研究中心”等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山东东盟研究中心”被教育部列为“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试点建设单位。招收俄罗斯、泰国等国家的学历生和语言生300余人。获批“山东省华文教育基地”和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资格。
当前,学校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人才优先、创新驱动、特色发展、国际化发展战略,实施专业提升、学科筑峰、英才汇聚、校城融合、对外开放、文化引领行动计划,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奋力开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新局面!
学校办学地点: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大学西路566号
联系单位:德州学院招生就业处-招生办公室
联系方式
1.电 话:0534-2603002
2.邮 编:253023
3.网 址:http://zsw.dzu.edu.cn
4. E--mail: dzxyzb@163.com
注:此招生章程已经山东省教育厅审核,并在教育部备案,详细内容可登录山东省教育厅网站(http://www.sdedu.gov.cn/)或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网站(http://gaokao.chsi.com.cn/)查询。
普通文史类、外语类4000元/年生,普通理工类、体育类4500元/年生,艺术类8000元/年生,医学类5400元/年生。

德州地区没有民办本科院校开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2022年山东民办本科(除德州地区外)开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有烟台理工学院。2022年全国各地民办本科面向山东开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有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厦门华厦学院、茅台学院。1、山东(除

德州地区没有公办专科院校开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2021年山东公办专科(除德州地区外)开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有威海海洋职业学院、临沂科技职业学院。2021年全国各地公办专科面向山东开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有上海城建职业学院。1、山东(除德州外

2022年德州地区食品质量与安全公办本科院校有德州学院。2022年山东公办本科(除德州地区外)开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有青岛农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潍坊医学院、烟台大学、滨州学院、济宁医学院、枣庄学院、山东农业工程学院。2022

高考结束后,德州有一些学生会为报考什么专业而发愁,究竟报什么专业好呢?首先你要了解德州的高校开设什么专业?有很多德州高三毕业生想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特别是德州本地学生想在本地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你必须先了解德州有哪些学校开设食品质量与安

德州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德州科技职业学院(专科)。德州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排名1、专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德州科技职业学院综合2021信息安全技术应用2683德州科技职业学院

德州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德州科技职业学院(专科)。德州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排名1、专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德州科技职业学院综合2021民航安全技术管理154德州科技职业学院2

德州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专科)。德州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排名1、专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综合2021食品生物技术3103德州科技职业学院综合20

德州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最好的大学:德州学院(本科)、(专科)。德州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德州学院综合2021食品质量与安全489德州学院378名软科(综合)377名校友会(综合)456名武书连学校简介

德州粮食储运与质量安全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专科)。德州粮食储运与质量安全专业排名1、专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综合2021粮食储运与质量安全273德州职业技术学

德州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德州学院(本科)、(专科)。德州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德州学院综合2021食品质量与安全489德州学院378名软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