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社会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具备科学 认识、研究社会的基本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党政机关、教育、科研、文化等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和 社会团体中从事社会调查研究与数据分析、政策研究与政策评估、社会管理与社会规划等方面工 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 接受社会调查和分析研究的专业训练,具有认识社会和分析社会的基本能力及社会管理工作的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社会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动态;
2.掌握社会调查和社会研究的基本方法,能熟练运用社会统计分析软件,能做定量分析和 定性分析;
3.了解经济、政治、法律等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
4.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关于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 法规,并了解我国国情;
5.具有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社会管理能力;
7.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社会学。
核心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学理论、社会研究方法、中国社会思想史、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 学、社会分层理论、社会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概论。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家政学是一门以人类家庭生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它综合了应用科学、管理科学、生活哲学、生活艺术和工艺等各学科研究的成果,提供人们科学的知识和概念,指导人们用科学的方法来改善家庭生活,帮助人们面对并处理日常生活中可能遭遇的各种问题,使家庭生活条理化、科学化、进而实现提高全人类生活品质的理想。
吉林农业大学办家政学专业由来已久,1993年吉林农业大学创办了“家政教育专业”函授大专班;1997年在吉林农业大学人文政法学院成立了家政研究所,并创办了《家政与生活》杂志;1998年牵头成立了“吉林省家政学学会”;1998年申报的以家政学为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的社会学硕士点得到批准并在次年招生,1999年开始家政教育专业的大专层次学历教育。经过近10年的发展,2003年吉林农业大学家政学专业本科被国家批准正式招生,这是我国高等学校正规学历教育的第一个家政学本科专业,添补了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一项空白。 自招生以来,规模逐渐扩大,就业方面体现为发达城市市场需求方居多,且市场需求和专业人数对比缺口很大,据专家预测,我国的家政产业具有强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家政学将是21世纪我国的热门学科,而家政方面的专门人才将是21世纪我国最受市场欢迎的人才。
社会学是19世纪上半叶产生于西方的一门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如何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一门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学传入中国,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今天,在整个社会科学体系中,社会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并且,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背景下,社会学日益成为人们认识世界、解释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专业,于1999年获得国家和省相关部门的批准,2000年开始正式招收四年全日制本科生。专业成立15年来,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专业教学经验,培养了一支水平过硬的师资队伍,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一批具有较高社会学专业能力的社会学人才。
一、专业概况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源起于西方发达国家,现已成为得到社会公认的专业和专门职业。在我国,近30多年来,随着社会学的恢复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高度重视。
二、专业特色
社会工作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外语应用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业精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并服务于社会的高级管理人才。
三、培养目标
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及健康的人格;有为社会成员真诚服务的社会责任感和尊重服务对象的民主观念;具有广博、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帮助人的专业能力和技巧;具备公关和行政管理能力,掌握办公自动化技术,能熟练用外语交流,并具有较强社会活动能力和较高的公文写作与语言表达能力。
四、主要课程
社会工作专业开设社会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软件spss、管理学、社会工作导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政策与福利体制、家庭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农村社会工作等课程。
五、就业方向
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就业面宽、适应性强,可在民政部门、党政机关和司法部门、企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组织和社区服务中心、群团组织、心理咨询机构、非政府组织及学校、医院、康复中心、卫生组织等部门从事社会工作。
本专业以人的全面发展和服务社会为宗旨,培养具有社会工作价值理念,能够熟练运用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和技巧,在社会工作专业机构以及政府、企事业单位、工会、妇联、共青团、社区等社会组织,从事社会工作实务与管理工作,具有专业基础坚实、实践能力扎实、思想作风朴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专业价值观,具有扎实的理 论基础、熟练的社会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等部 门和领域从事社会工作服务与社会福利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工作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知识,接受社会服务与 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临床社会工作、社区服务管理、社会机构运营以及社会福利行 政等方面的主要知识和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社会工作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知识,掌握社会工作核心价值观及主要伦理 准则;
2.掌握社会政策分析、社会问题调查及社会服务开发等方面的方法和技术;
3.具有开发社会服务项目、实施社会服务、运营社会服务机构的基本能力;
4.熟悉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的主要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的前沿理论和应用前景;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7.掌握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研究、社会政策倡导等基本能力;
8.能灵活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多种专业方法为服务对象提供综合性服务。
主干学科:社会学、心理学、公共管理学。
核心课程: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 工作、社会工作行政、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政策概论、社会保障概论。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社会工作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研究。
主要专业实验:个案社会工作实验、小组社会工作实验、社区社会工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0304 民族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