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学/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理论:
政治 | 外语 | 业务课一 | 业务课二 |
---|---|---|---|
(101)思想政治理论 见招生简章 | (201)英语(一) 见招生简章 | (640)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基础 见招生简章 | (866)设计基础 见招生简章 |
或
|
|||
(101)思想政治理论 见招生简章 | (203)日语 见招生简章 | (640)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基础 见招生简章 | (866)设计基础 见招生简章 |
武汉纺织大学是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全国十大时装名校。学校在新中国振兴民族轻工业的呼声中应运而生,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武汉纺织工学院,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湖北省对外贸易学校、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2010年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照《武汉纺织大学章程》,开展自主办学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学校秉承“崇真尚美”校训,弘扬“自强不息、经天纬地”的大学精神,以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为战略目标,坚持特色发展,实行开放办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已逐步建成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普通高等院校。
学校坚持“一元领先、多元并进、突出特色、协同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营建良好的学术生态。设有18个学院(部),涵盖理、工、文、法、经、管、艺等7个学科门类,拥有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建有8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5个省优势和特色学科。“先进制造与纺织装备”“创意设计与精美制造”“大数据与智慧管理”3个学科群列入湖北省“十四五”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重点建设,纺织科学与工程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实施领军人才引育工程,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2000余人,专任教师14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800余人,博士800余人。自主培养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长期在校工作的院士、外籍院士7人;国家级人才10余人,省级各类人才200余人。学校是首批“湖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拥有一批具有海外学习背景的“阳光学者”。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人才培养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完善“五育并举”育人格局,构建“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开展“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大力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有67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2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8个,湖北省品牌专业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6个。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6门,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近年来,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持续完善学生指导和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成长环境,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近年来,学校获“挑战杯”全国二等奖4项,省级特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3项,学校连续获得“优胜杯”;5个项目入驻团省委湖北青创园(光谷)示范园。获评全国“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中央优秀团队3个、团中央社会实践先进个人3个、团中央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1篇;获评湖北省“本禹志愿服务队”4个,荣获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1项;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4人。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毕业生已经和正在成为所在领域的骨干和中坚。
学校积极参与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主动服务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拥有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重点研究基地和一批新型校地校企研发机构。相继承担国家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200余项,一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在纺织、印染、服装和艺术设计等领域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近年来,学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学校注重成果转化,连续多年进入“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TOP100)”,技术服务合同登记额居全省高校前列,一批校地校企合作项目在10余个省份先后落地,产生了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大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委托培养单位,是“欧洲纺织大学联盟”第一个中国大陆成员。学校建有教育部首个行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拥有湖北省第一个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校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日本文化学园大学开展本科层次合作办学项目,与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捷克等国有关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学校长期承办由商务部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联合主办的“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国际研修班,连续多年主办和承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面向未来,全体纺大人将以昂扬的姿态、开放的胸襟,全面开启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新征程,为把学校建设成学术实力强、培养质量高、育人环境美、文化氛围浓、办学声誉好的美好纺大而努力奋斗!
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与数字化技术研究:135108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与数字化技术研究)人数:69。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与数字化技术研究武汉纺织大学全日制统考服装学院专业:69(不含推免)考试方式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
设计学/服装结构设计与理论研究:130500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设计学(服装结构设计与理论研究)人数:4。设计学服装结构设计与理论研究武汉纺织大学全日制统考服装学院专业:4(不含推免)考试方式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101)思想政治理论见招
设计学/工业设计与理论研究:130500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设计学(工业设计与理论研究)人数:4。设计学工业设计与理论研究武汉纺织大学全日制统考艺术与设计学院专业:4(不含推免)考试方式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101)思想政治理论见招生简章
设计学/环境设计与理论研究:130500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设计学(环境设计与理论研究)人数:4。设计学环境设计与理论研究武汉纺织大学全日制统考艺术与设计学院专业:4(不含推免)考试方式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101)思想政治理论见招生简章
2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介绍本专业以新媒体视觉艺术研究为主轴以数字影像艺术表现与信息可视化设计为两翼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技术艺术三个层面的多元知识融合根据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跨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性本专业划分为两个专业方向数字影像与网络视频制作网络及信息可视化设计2019年成为湖北省首批获评省级双一流的本科专业教学点就业前景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网络新媒体新闻出版等传媒艺术与文化创意领域商业及广告传播领域从事信息视觉化设计数字创意设计移动新媒体设计跨媒体传播设计信息交互设计网络影像创作及后期特效设计等相关工作就业领域包括新媒体传播互联网企业移动通讯企业博物馆展陈广告
设计学/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理论:130500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设计学(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理论)人数:4。设计学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理论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统考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专业:4(不含推免)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考试方式政治
设计学/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130500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设计学(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人数:4。设计学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武汉纺织大学全日制统考艺术与设计学院专业:4(不含推免)考试方式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101
设计学/公共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130500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设计学(公共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人数:4。设计学公共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武汉纺织大学全日制统考艺术与设计学院专业:4(不含推免)考试方式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101)思想政治理
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135108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人数:11。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武汉纺织大学全日制统考传媒学院专业:11(不含推免)考试方式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1
设计学/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理论:130500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设计学(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理论)人数:2。设计学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理论武汉纺织大学全日制统考传媒学院专业:2(不含推免)考试方式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101)思想政治理论见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