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安工大有什么专业2023?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0-28 19:43:19 解决时间:2022-10-28 15:40

满意答案

安工大有什么专业?安工大开设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通信工程、机器人工程、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生物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材料科学与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劳动与社会保障、软件工程、应用化学、测控技术与仪器、经济学、钢铁智能冶金技术、经济与金融、法学、会计学、经济统计学、工程管理、安全工程、商务英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物联网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金属智能加工技术、数字媒体艺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视觉传达设计、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翻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数学与应用数学、车辆工程、建筑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互联网金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工商管理、电子信息工程、环境设计、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环保设备工程、物流工程、工程造价、环境工程、市场营销、财务管理、英语、冶金工程等专业。
一、安工大有什么专业
名称学制层次
经济学四年本科
经济统计学四年本科
经济与金融四年本科
互联网金融四年本科
金融学四年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四年本科
法学四年本科
翻译四年本科
英语四年本科
商务英语四年本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四年本科
化学生物学四年本科
应用化学四年本科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四年本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四年本科
车辆工程四年本科
工业设计四年本科
机械工程四年本科
测控技术与仪器四年本科
冶金工程四年本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四年本科
金属材料工程四年本科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四年本科
焊接技术与工程四年本科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四年本科
能源与动力工程四年本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四年本科
通信工程四年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四年本科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四年本科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四年本科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四年本科
人工智能四年本科
自动化四年本科
机器人工程四年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年本科
软件工程四年本科
物联网工程四年本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四年本科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四年本科
土木工程四年本科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四年本科
化学工程与工艺四年本科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四年本科
环保设备工程四年本科
环境工程四年本科
建筑学五年本科
安全工程四年本科
工程管理四年本科
工程造价四年本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四年本科
人力资源管理四年本科
工商管理四年本科
市场营销四年本科
财务管理四年本科
会计学四年本科
行政管理四年本科
公共事业管理四年本科
劳动与社会保障四年本科
物流工程四年本科
工业工程四年本科
环境设计四年本科
数字媒体艺术四年本科
视觉传达设计四年本科
钢铁智能冶金技术三年专科(高职)
金属智能加工技术三年专科(高职)
二、安工大最好的专业排名及分数线
1、理科最好的专业排名及分数线
排位名称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一批普通类-54345190
2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本科一批普通类-54146566
3自动化本科一批普通类-53749394
4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一批普通类-53749394
5会计学本科一批普通类-53650174
6人工智能本科一批普通类-53650174
7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一批普通类-53550838
8通信工程本科一批普通类-53451616
9金融学本科一批普通类-53054625
10财务管理本科一批普通类-52955392
2、文科最好的专业排名及分数线
排位名称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1会计学本科一批普通类-58510577
2金融学本科一批普通类-58211697
3法学本科一批普通类-58112069
4财务管理本科一批普通类-58012479
5经济学本科一批普通类-58012479
6经济与金融本科一批普通类-57912902
7互联网金融本科一批普通类-57912902
8工商管理本科一批普通类-57813308
9行政管理本科一批普通类-57614148
10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一批普通类-57614148

三、学长学姐推荐的专业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安徽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于1985 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现为校级特色专业。目前在校本科生560人,拥有3个专业实验室、拥有3个实习实训基地。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以强调掌握计算系统内部软/硬件的关联,熟悉如何进一步开发构建以计算技术为核心的应用系统为专业特色。 本专业培养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知识,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能够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研究,从事计算机工程应用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适宜在政府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邮电、金融、保险、工矿、物流、贸易、信息技术企业等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研究与教学、工程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8%以上,就业质量高。2014年麦克斯毕业生质量分析报告中,本专业的平均薪酬位列全校前列。

材料类 冶金工程
安徽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冶金工程专业是安徽工业大学最早成立的专业之一,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学科积淀。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炼铁、炼钢),1990年钢铁冶金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入选原冶金部重点学科,2005年冶金工程学科获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获批安徽省重中之重学科,并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开设有色金属冶金方向,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2013年获得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年获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5年顺利通过教育部工程专业认证,2017年获批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入选安徽省特色(品牌)专业,2018年顺利通过了第二轮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家现场考察,获批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安徽省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近三年本科生承担国家级、省级和校极创新创业项目60余项,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铜奖各 1 项,“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1项。 近年来专业教师主持省级重大、重点教研项目 3 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省级教学 成果特等奖 1 项、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3 项、三等奖 2 项,拥有省级精品课程 2 门。 培养目标: 本专业按照重基础、宽口径、复合型、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了解现代冶金和材料学科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掌握现代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和有色金属冶金)相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善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具备国际化视野、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在其所从事的冶金工程及相关领域承担生产、管理及经营、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工程技术型或科学技术型高素质应用人才。 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教师 53 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7 人,博士生导师14人,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超过90%,全职聘任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教授5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名及后备人选2名,安徽省技术领军人才和安徽省杰青获得者各1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3人次获得“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先进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全国高校冶金院长奖”,省级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各1名,省级教坛新秀 2 名,省级教学团队 1 个,4名教师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 学科定位: 围绕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瞄准学科前沿,强化钢铁冶金特色,拓展有色冶金方向,推动冶金资源的清洁高效与综合利用,以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共性技术为突破口,通过与材料、能源、电气、计算机技术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提升本学科在节能减排、冶金新工艺和高品质钢冶炼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学科特色: 本学科紧密结合冶金行业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特点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围绕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工艺流程优化等关键问题,形成了冶金资源大宗量、高效与可循环利用、炼铁工艺节能减排及新技术、高品质洁净钢冶炼、稀贵金属高效分离提取与资源循环等研究特色。 本学科揭示了烧结过程烟气污染物与二噁英同步减排的耦合机理,将传统的末端治理转变为过程控制;开发了低成本少渣炼钢工艺,推动了炼钢-连铸流程的工艺优化;利用分子识别、高温分离、电化学分离等原理,开发了选择性强、分离效率高、产品纯度高的稀贵金属分离与提取技术;提出了冶金渣资源分步分离、分部利用的学术思想,推动了冶金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 研究方向: (1)炼铁工艺节能减排及其工艺理论与新技术研究。围绕炼铁新工艺、节能减排新技术及高炉长寿等开展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解析烧结过程中不同污染物的协同减排机制,推动高炉喷吹含能固体废弃物的应用。(2)高品质洁净钢的冶炼过程理论与新技术研究。围绕冶炼、精炼和连铸的全流程,系统研究洁净钢生产的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通过炼钢过程的杂质元素去除、工艺优化和模型控制,实现高品质钢的低成本冶炼。(3)稀贵金属高效分离提取与资源循环。围绕稀贵金属资源的高效分离与提取回收展开系统研究,利用超分子化学原理、熔炼新渣系设计、氧化还原电位差异等,开发稀贵金属高效分离提取与资源循环技术。(4)冶金资源大宗量、高效与可循环利用。针对冶金一次资源,重点研究多元、劣质难冶炼含铁资源的冶金理论与关键技术;针对冶金二次资源,重点研究其全组分、精细化、高效利用的相关基础与应用技术。 近年来,本专业共承担和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40余项,与宝钢、马钢、南钢等国家大型企业产学研合作科研项目3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1000万元以上。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4部,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冶金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 就业方向: 本专业是原冶金部在华东地区设立的重点建设学科专业,已成为华东地区冶金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学生就业立足华东地区,辐射全国冶金行业,满足行业发展、转型、升级的需求。自1977年以来已累计培养学生3500余名,近三年本专业每年毕业170人左右, 就业率达98%以上,其中考研录取率稳定在30%以上。本专业毕业生深受全国各大钢铁企业的欢迎,绝大多数已成为全国各大钢铁企业的管理和技术骨干,为我国冶金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内外影响: (1)科研成果工业化:学科通过产学研用的无缝对接,将创新思维、实验成果推向市场。例如炼铁团队开发的烧结过程污染物减排技术与马钢、梅钢密切合作,该成果被《科技日报》、《科学时报》等媒体报道,《中国冶金报》还进行整版介绍。炼钢团队开发了低成本少渣炼钢工艺控制技术用于指导马钢、南钢、中天钢铁等企业的实际生产,经济效益显著。工业化的科研成果也获得权威认可,热轧H型钢产品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钢铁工业协会冶金科学技术特等奖。 (2)交流平台多样化:学科拥有各层次的支撑、交流平台,包括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各类省部级实验室、研发中心。学科还加入建筑用钢和不锈钢生产校企合作战略联盟、马钢废钢产业战略联盟,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挂靠本学科的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固废资源利用专业分会和全国冶金工艺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将进一步提升本学科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 (3)学术交流常态化:学科与国外的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荷兰代尔夫特工业大学以及国内的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中南大学等冶金类高校定期开展学术互访活动和合作。与瑞典皇家工学院联合承担国家基金委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与北科大联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并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合作开展“冶金工程、材料科学科研及人才培养项目”。近年来,主办/承办了包括2017年第一届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固废资源利用和2019年第二届学术会议、2018年中国金属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年会、2012年全国冶金高校院长暨高端论坛等在内的多项学术会议。教师积极参加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组织的各类学术、技术交流,与国内同行的交流密切。
电气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安徽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本科专业设电机与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两个专业方向,知识结构体现以强电为主,强电与弱电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的特点。 本专业培养具有人文、经济、管理等基本知识,具备电气、电子、控制与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基础理论,掌握电力系统、电力电子等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电力系统、工业自动化、电力电子以及电气装备制造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系统运行、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教育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主干学科: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专业主要课程:C语音、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电机学、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及应用、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技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软件工程基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电厂电气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
自动化类 自动化
安徽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安徽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成立于1978年,是安徽工业大学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目前专业教学设施齐全,办学条件良好。自动化专业在2004年获批安徽省“教学改革示范专业”,2010年获批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专业。 自动化专业以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为主要工具,结合自动控制理论,实现面向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及各行业、各部门的自动化。本专业具有“控(制)管(理)结合,强(电)弱(电)并重,软(件)硬(件)兼施”鲜明的特点,是一个理、工、文、管多学科交叉的宽口径工科专业。自动化专业旨在培养在自动化控制、电气工程、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等领域中从事控制系统分析、设计、运行和研究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自动化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现有专职教师13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安徽省教学名师1人;多人曾获校 “三育人”先进个人、教学工作先进个人。该专业主干课程《自动控制原理》和《电力电子技术》获得2007年安徽省精品课程。自动化专业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实力,近年来,主持及参与了各类教学、科研课题30余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级科学基金8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主要在“现代控制理论、时滞系统控制、电力电子功率变换、新能源发电”等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经过多年的发展,自动化专业拥有良好的学科平台,本专业先后与德国西门子公司、美国GE公司联合组建了2个先进控制系统及自动化装置实验中心。同时,还拥有电机与拖动实验室、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室、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室、微电网系统实验室等。自动化专业在2003年获得“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二级硕士点,在2007年获得“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二级硕士点,在2010年获得“控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 在长期的专业建设和发展中,自动化专业坚持以学生为本,质量至上,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优秀工程师为追求,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放在首位。本专业的学生多次在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智能汽车竞赛等大赛中斩获大奖。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一次就业率平均达到95%以上,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在学校各专业的排名中始终名列前茅。研究生录取率近三年始终保持在20%左右,毕业生主要在自动化公司、企业、研究所、设计院、电力公司、电气设备公司、计算机公司、通信服务公司从事研发、技术支持及管理工作。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安徽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培养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团队意识,掌握本专业领域相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本专业领域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经营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工作,服务于机械、冶金等行业的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专业技术骨干。 本专业是教育部-欧特克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专业,安徽省一流(品牌)建设专业,“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试点专业,2017年通过了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职教师 69人,其中高级职称人数占59.4%,中级职称人数占40.6%;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6人,占教师总数52.2%。拥有3个安徽省优秀教学团队,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名,安徽省教学名师2人,安徽省战略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3人,安徽省优秀教师1人,安徽省教坛新秀2人,宝钢优秀教师奖2人。 本专业的支撑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为安徽省重点学科,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冶金智能制造与流程管理二级博士点。拥有液压与控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液压振动技术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殊服役环境的智能装备制造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特种重载机器人安徽省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液压振动与控制领域的产业化开发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部分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通过41年的办学过程积淀,围绕安徽和区域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设计、制造及机电液控制”为特色,在华东地区的机械、液压等行业领域具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与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美国朗沃德大学、美国普渡大学等海外高校开展学生交流活动,实施人才培养国际合作计划。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本专业的传统,近三年,本专业共有超过1319人次参加了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在省级和国家级(及以上)学科竞赛中共有 358 和161人次获奖,在省属高校中名列前茅。2014、2015、2016年在IGEM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世界总决赛中分获铜奖、银奖和铜奖各1项。 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平均为98.21%,毕业生主要工作去向为长三角地区和皖江城市带,46%毕业生就业于1000人以上规模的大型用人单位,其就业量较大的城市为上海(16.9%)、合肥(16.1%)、南京(9.0%),多数毕业生进入企业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部分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政府机关等部门工作。近三年我校麦可思毕业生质量分析报告中,本专业学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为4756元左右,高于全国非“211”本科院校水平。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78%,比全国非“211”本科院校高10个百分点。毕业生国内读研的比例为30%左右,比全国非“211”本科院校高19.2个百分点,每年可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985或211高校的硕士研究生8-10人左右。本专业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为94%,比全国非“211”本科院校高4个百分点。Q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工程经验,研究和解决在产品开发、设计、制造、装配、热处理、质量检验、维护和技术支持过程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一门工程应用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机械零部件、机械装备、机电液系统及机械制造过程等。 Q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核心课程有哪些? 机械电子工程方向核心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控制工程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工程测试技术、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机电设备与PLC控制、单片机原理及设计 机械制造方向核心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控制工程基础、机床电器与PLC控制、液压与气压传动、工程测试技术、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机械制造装备、数控技术与数控加工编程 液压传动与控制方向核心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控制工程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工程测试技术、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液压伺服控制、液压传动系统 Q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培养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团队意识,掌握现代机械工程相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善于应用现代工具和管理技术,能胜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经营管理以及工程科学研究等工作,服务于机械、冶金等行业的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专业技术骨干。如果您对机械方面有一定兴趣,乐于动手实践,并具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和较好的数理基础,尤其是空间想象能力,那么你比较适合这个专业。 Q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 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平均为98.21%,毕业生主要工作去向为长三角地区和皖江城市带,46%毕业生就业于1000人以上规模的大型用人单位,其就业量较大的城市依次为上海(16.9%)、合肥(16.1%)、南京(9.0%),多数毕业生进入企业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部分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政府机关等部门工作。近三年我校麦可思毕业生质量分析报告中,本专业学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为4756元左右,高于全国非“211”本科院校水平。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78%,比全国非“211”本科院校高10个百分点。毕业生国内读研的比例为30%左右,比全国非“211”本科院校高19.2个百分点。本专业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为94%,比全国非“211”本科院校高4个百分点。 Q5:我们的竞争优势有哪些? 本专业是教育部-欧特克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专业,2018年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本专业现有在职教师 69人。包括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名,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坛新秀2人,宝钢优秀教师奖2人,师资力量雄厚。教师总数中,高级职称人数占59.4%,中级职称人数占40.6%;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6人,占教师总数52.2%,具有硕士学位教师28人,占教师总数40.6%。师资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48人,占教师总数的69.6%。此外,本专业还拥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支撑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为安徽省重点学科,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此外,还拥有液压振动与控制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特种重载机器人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液压振动技术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数控开发与推广中心、马鞍山市工业机器人研究所。其中,液压振动与控制领域的产业化开发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部分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通过41年的办学过程积淀,围绕安徽和区域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设计、制造及机电液控制”为特色,在华东地区的机械、液压等行业领域具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与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美国朗沃德大学、美国普渡大学等海外高校开展学生交流活动,实施人才培养国际合作计划。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本专业的传统,近三年,本专业共有超过1319人次参加了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在省级和国家级(及以上)学科竞赛中共有 358 和161人次获奖,在省属高校中名列前茅。2014、2015、2016年在IGEM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世界总决赛中分获铜奖、银奖和铜奖各1项。
工商管理类 财务管理
安徽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隶属商学院会计系并依托学校会计学安徽省重点学科,为安徽省教学改革示范专业,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本专业以集团与跨国公司财务及财务实证研究为优势,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财务、会计和金融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财务和会计专业相关问题的能力,熟悉国际和中国市场环境下的财务管理和会计特点,能在企业集团、跨国公司等工商、金融企业和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以及非营利组织中从事财务、会计、金融管理等工作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且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近年来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等重大比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自1999年设立本科专业以来,已累计培养了1千多名优秀本科毕业生,多人已成为上市公司财务部门负责人,大多数毕业生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骨干,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毕业生主要工作去向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皖江城市带,多数毕业生进入大型企业集团从事财务和会计工作,部分毕业生进入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政府机关等部门工作,约五分之一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继续升造。 本专业毕业生近三年当年的初次就业率均超过全省当年平均水平。据第三方机构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对我校2013届毕业生连续五年(2013-2018年)的调查统计数据,本专业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指标达到85%,在全校所有专业中排名靠前;“校友推荐度”指标为81%,高于全校68%的平均水平;“校友关注度”为9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思想品德、敬业精神、工作态度、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反映满意率高。
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
安徽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我校软件工程专业2005年招生,是安徽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专业具有较深厚的办学积累;专业设置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信息产业发展相适应;课程体系紧扣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在校生400余人,学院为保障专业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建设了先进的基于云计算的云桌面实验室,拥有4个校外实训基地。 软件工程专业是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础的一个新兴交叉学科,借助于计算机科学技术、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诸多学科的知识,经济有效地解决软件开发及应用过程中的问题。软件工程专业以工程型人才为目标,推行教学、实践、开发相结合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本专业培养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的能力,以及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适宜在政府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邮电、金融、保险、工矿、物流、贸易、信息技术企业等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及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近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8%以上,就业质量高。2014年麦克斯毕业生质量分析报告中,本专业的平均薪酬位列全校前列。
仪器类 测控技术与仪器
安徽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安徽工业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成立于1978年,是安徽工业大学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目前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全,实验设备丰富,具备良好的专业培养条件。本专业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1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计划,2013年入选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拥有“自动化检测技术与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学位硕士点。拥有西门子联合工控实验中心、GE联合工控实验中心等工控领域的专业工程技术中心。与马钢集团、宝钢集团有良好的实习基地合作基础。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以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工业控制技术为主要工具,结合自动控制理论,实现面向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检测与控制。在重视专业理论教育的同时注重创新思维训练、知识视野拓宽、实践环节训练。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多人曾获校 “三育人”先进个人、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自动化专业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实力,近年来,主持及参与了各类教学、科研课题50余项,到位科研经费长年位于电气学院前列。 测控技术仪器专业长期坚持以学生为本,质量至上,以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员为追求,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放在首位。本专业的学生多次在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智能汽车竞赛等大赛中斩获大奖。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一次就业率平均达到95%以上,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在学校各专业的排名中始终名列前茅。毕业生进入企业主要从事仪器仪表研发、信息检测和处理、测试设备研制、计量测试方法研究、光机电一体化系统开发、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部分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政府机关等部门工作;约四分之一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继续升造,其中考取985、211以上学校者占据多数。
  中专 2022-10-28 15:40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皖工院有什么专业2023?

    1楼

    皖工院有什么专业?皖工院开设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通信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土木工程、人工智能、酒店管理、产品设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健康服务与管理、测绘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财务管理、安全工程、车辆

  • 中专学校

    马院有什么专业2023?

    2楼

    马院有什么专业?马院开设环境工程、金融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工业工程、土木工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英语、软件工程、机器人工程、工程造价、冶金工程、产品设计、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机械设计制造及

  • 中专学校

    马鞍山职院有什么专业2023?

    3楼

    马鞍山职院有什么专业?马鞍山职院开设游戏艺术设计、现代物业管理、工业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动漫制作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电梯工程技术、软件技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旅游管理、空中乘务、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

  • 中专学校

    安冶学院什么专业最好,安冶学院推荐值得读的好专业

    4楼

    安冶学院推荐好专业有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冶金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学长学姐满意专业。安冶学院推荐好专业有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

  • 中专学校

    安工大2023专业排名一览表,安工大有哪些特色专业

    5楼

    安工大开设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能源与动力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环境设计、人工智能、环保设备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经济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法学、冶金工程、市场营销、化学生物学、通信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中专学校

    安冶学院有什么王牌专业?安冶学院专业有哪些比较好

    6楼

    安冶学院开设老年保健与管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技术、钢铁智能冶金技术、现代物流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护理、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现代物业管理、应用电子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市场营销、材

  • 中专学校

    安工大什么专业最好,安工大推荐值得读的好专业

    7楼

    安工大推荐好专业有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会计学、国际商务、审计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造价等学长学姐满意专业。安工大推荐好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商务、制药工程

  • 中专学校

    安冶学院有什么专业2023?

    8楼

    安冶学院有什么专业?安冶学院开设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数控技术、钢铁冶金设备维护、大数据与会计、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智能轧钢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

  • 中专学校

    安工大有什么王牌专业?安工大专业有哪些比较好

    9楼

    安工大开设互联网金融、环境设计、国际经济与贸易、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建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工商管理、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环保设备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物流工程、应用化学、工业设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政管理、经济统

  • 中专学校

    安工大有什么专业2023?

    10楼

    安工大有什么专业?安工大开设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通信工程、机器人工程、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生物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材料科学与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