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名称 | 类型 | 专业代码 |
---|---|---|---|
1 | 艺术设计 | 专业型硕士 | 135108 |
2 | 美术 | 专业型硕士 | 135107 |
3 | 音乐 | 专业型硕士 | 135101 |
4 | 图书情报 | 专业型硕士 | 125500 |
5 | 会计 | 专业型硕士 | 125300 |
6 | 公共管理 | 专业型硕士 | 125200 |
7 | 工商管理 | 专业型硕士 | 125100 |
8 | 生物与医药 | 专业型硕士 | 086000 |
9 | 电气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085801 |
10 | 资源与环境 | 专业型硕士 | 085700 |
11 | 化学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085602 |
12 | 材料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085601 |
13 | 机械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085501 |
14 | 人工智能 | 专业型硕士 | 085410 |
15 | 光电信息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085408 |
16 | 控制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085406 |
17 | 软件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085405 |
18 | 集成电路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085403 |
19 | 电子信息 | 专业型硕士 | 085400 |
20 | 文物与博物馆 | 专业型硕士 | 065100 |
21 | 出版 | 专业型硕士 | 055300 |
22 | 新闻与传播 | 专业型硕士 | 055200 |
23 | 英语笔译 | 专业型硕士 | 055101 |
24 | 汉语国际教育 | 专业型硕士 | 045300 |
25 | 社会工作 | 专业型硕士 | 035200 |
26 | 法律(法学) | 专业型硕士 | 035102 |
27 | 法律(非法学) | 专业型硕士 | 035101 |
28 | 国际商务 | 专业型硕士 | 025400 |
29 | 税务 | 专业型硕士 | 025300 |
30 | 应用统计 | 专业型硕士 | 025200 |
31 | 金融 | 专业型硕士 | 025100 |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坐落于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江淮首郡、吴楚要冲”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学校是世界“双一流”和国家“211工程”建设首批入列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是安徽省属重点综合型大学。
1928年,安徽大学肇基于时为省会的安庆市,开启安徽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赓续襟江带淮崇教文化之菁华。几经易址,于1956年迁建合肥;数度更名,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安徽大学”校名,这一天被定为校庆日。作为一所具有红色革命传统的高等学府,安徽大学办学近百年来,勇担民族复兴大任,执着“文化丕成、民族是昌”的办学理想,秉承“至诚至坚、博学笃行”校训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累计培养了32万余名优秀毕业生,是安徽省内毕业生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高校,被誉为省属高校的“排头兵、领头雁”。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构建文理交融、理工互通、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机制,努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富于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和国际视野,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建有保障一流人才培养的办学条件体系,四区一园面积3200余亩、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81亿余元,馆藏纸质图书380万余册;拥有本硕博完整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体系,28个学院,87个在招本科专业(其中38个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总数并列全国地方高校赛道第1位),1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以及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有1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个国家级和26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国家级和9个省级实验教学(实训)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承建全国首个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成功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特色教育基地);现有本科生25303人、博硕士研究生10509人;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升学率平均保持在35%以上,本科生与研究生获省部级以上竞赛奖2200余项,位列全国“双一流”高校第63位,毕业校友获得“国家杰青”数位居全国高校第29位。
学校坚持走科研强校之路,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实力。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特色显著,覆盖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大门类,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4个学科进入前5‰);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3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149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1018人;实质双聘院士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23人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安徽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地方领军人才365人次。已形成了以两院“院士”、国家“杰青”“优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为引领,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师资队伍;科学研究聚焦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主攻方向,建设了“强光磁集成实验设施”“信息材料与智能感知”实验室等世界一流研究平台,产出了金属团簇材料、新型量子功能材料、磁斯格明子(skyrmion)存储材料等一批原创性成果,在高灵敏传感装备、毫米波芯片、水性聚氨酯等“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学校2021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1项,资助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稳居省属高校首位;“双一流”建设以来,共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奖励94项。学校自然指数排名位居全国第59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指数在一流学科年度发展指数评价中位居全国第2;北京外国语大学发布中国大学全球影响指数,我校位列第54位;软科“双一流”高校教学实力排名,我校位列第69位。
学校坚持以贡献求发展,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学校与安徽省16个市签订了多层次的校市合作协议,与合肥市共建绿色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与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三创学院,与5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600多家企业保持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大学智库指数排名进入前50名,已成为研究与解决安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主要基地之一;创新发展研究院连续入选“高校智库百强”,连续9年编撰《安徽社会发展报告》蓝皮书,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库产品;围绕三农问题、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研究报告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人肯定性批示77次(国家领导人批示17次);学校深化科教、产教、校地、军民“四个融合”,广汇人才培养资源,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建“学术共同体”,合作开设“物质科学英才班”等5个英才班;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长鑫存储、科大讯飞、江淮汽车等共建校企互嵌式创新平台、研发机构和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围绕“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互联网+”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新工科”改革发展,与合肥市人民政府共建互联网学院;与兵器工业集团214所共建“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学校坚持内涵式发展,不断彰显文化传承创新水平。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势明显,近3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立项数连续位居全省首位,其中2021年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共30项,立项总数位列全国第26位;建有教育部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徽学研究中心,收藏徽州文书近7万件,牵头成立省高校创新联盟,协同省内高校成立新安医学、徽派建筑、徽州文献等分中心,引领带动全省高校徽文化研究、保护和传承;获批教育部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等5项;2个项目入选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名单;建成战国竹简珍稀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安大简”首期成果成书目前最早《诗经》版本;《群舒文化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2家单位一同入选第一批“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建成方以智研究中心,整理出版《方以智全书》填补相关领域重大空白。学校入选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全国39所)。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影响。学校是国家公布的华文教育基地和接收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与美、英、德、日等国家和地区的152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校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共建安徽省首个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由杨振宁院士担任名誉院长并亲题院名;与智利圣托马斯大学、乌克兰哈尔科夫大学、阿塞拜疆巴库大学、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国立大学合作建立4所孔子学院,其中智利圣托马斯大学孔子学院先后荣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示范孔子学院”荣誉称号,习近平主席访智期间曾亲切接见学校派驻的中方院长及教师代表;与俄罗斯、法国、波兰、日本、韩国、墨西哥合作高校共建有9个“中国中心”;国际交流水平在省内高校领先、在全国高校居于先进地位、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
新时代,新目标,新征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学校正精心组织好“十四五”规划实施,谋划好2028建校100周年和2035远景发展,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调结构、转功能、增体量、提质量”,以一流学科建设催生更多世界一流成果,以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流的人才培养质量、一流的原始创新能力、一流的人才队伍努力跻身一流大学方阵,为高等教育强国和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我校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名额暂定82名(含申请审核制拟录取30名,终以教育部下达计划为准)。具体招生学科、招生人数、研究方向、招生导师等见《安徽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安徽建筑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有:公共管理、城乡规划学等专业。安徽建筑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编号名称类型专业代码1公共管理学术型硕士城乡规划学学术型硕士083300安徽建筑大学233名软科(综合)230名校友会(综合)358名武书连安徽建筑大学是安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有:药理学、中医内科学等专业。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编号名称类型专业代码1药理学学术型硕士中医内科学学术型硕士100506安徽中医药大学268名校友会(综合)333名武书连38名软科(医药)安徽中医药大学创
安徽医科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有: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护理学、医学技术、特种医学、中药学、社会与管理药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药物化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口腔临床医学、
安徽农业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有: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气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专业。安徽农业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编号名称类型专业代码1风景园林学学术型硕士城乡规划学学术型硕士气象学学术型硕士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型硕士030500安徽农业大学15
安徽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有:美术学、戏剧与影视学、音乐与舞蹈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公共管理、工商管理、软件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统计
安徽建筑大学专业型硕士专业有:艺术、土木水利、机械、电子信息、城市规划、建筑学等专业。安徽建筑大学专业型硕士专业编号名称类型专业代码1艺术专业型硕士土木水利专业型硕士机械专业型硕士电子信息专业型硕士城市规划专业型硕士建筑学专业型硕士0851
安徽中医药大学专业型硕士专业有:中西医结合临床、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内科学、护理、全科医学等专业。安徽中医药大学专业型硕士专业编号名称类型专业代码1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型硕士针灸推拿学专业型硕士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型硕士中医
安徽医科大学专业型硕士专业有:中药学、药学、护理、公共卫生、口腔医学、超声医学、放射影像学、放射肿瘤学、肿瘤学、临床检验诊断学、临床病理、麻醉学、耳鼻咽喉科学、眼科学、妇产科学、骨科学、儿外科学、外科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全科医学、重症医学
安徽农业大学专业型硕士专业有:会计、林业、风景园林、农村发展、农业管理、食品加工与安全等专业。安徽农业大学专业型硕士专业编号名称类型专业代码1会计专业型硕士林业专业型硕士风景园林专业型硕士农村发展专业型硕士农业管理专业型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专
安徽大学专业型硕士专业有:艺术设计、美术、音乐、图书情报、会计、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生物与医药、电气工程、资源与环境、化学工程、材料工程、机械工程、人工智能、光电信息工程、控制工程、软件工程、集成电路工程、电子信息、文物与博物馆、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