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图文信息处理方向)-鞍山技师学院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印前图文处理、版面设计和制版的中级技能人才。
对应或相关职业:(工种):印前制作员(X6—20—01—05)
专业主要教学内容::
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计算机安装与维护、印刷基础知识、美术基础知识、印前制版工艺与实训、书刊装订与实训、图形图像处理实训、拼版和晒版实训等。
(责任编辑:admin)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四年制)-辽宁科技大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和设计方法,能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等领域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模拟电子、数字电子、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单片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系统原理、微机原理、光电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原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四年制)-辽宁科技大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系统掌握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科学研究、产品设计与研发、工程技术开发的初步理论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的应用研究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可从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激光科学与技术及相关的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与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数学物理方法、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物理光学、激光原理、应用光学、光电子学、近代物理实验等。
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四年制)-辽宁科技大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在数学、信息产业、科技、教育和经济等领域从事应用开发、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值分析、数值分析实验、运筹与优化、运筹与优化实验、创新实践等。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辽宁科技大学
公共基础课、C语言、电路及磁路、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现代工程设计制图、模拟电路基础、电子工艺基础、电子测量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电子设计基础与实践等
电子信息工程-辽宁科技大学
公共基础课、C语言、电磁场与波、电路分析基础、电路设计与仿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检测技术与传感器、DSP技术、EDA技术、嵌入式系统、电子技术综合实验、高频电路等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鞍山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及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具有解决信息技术相关问题的能力,能在信息产业、金融、科技、教育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技术研究、应用开发、管理、培训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数据分析、数学建模、离散数学、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系统原理、算法分析与设计、JAVA程序设计、Matlab与数学实验、信息理论与编码原理、大学物理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到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信息处理、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软件开发或管理部门从事一些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学制与授予学位::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4.统计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包括数理统计和经济统计两类专业方向,是与国际接轨的方法论学科,主要研究统计信息的开发与利用,培养学生量化分析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术,具有适应性强、择业面宽的特点。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具备系统的统计学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处理和分析数据,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解析几何、高等代数、C程序设计、统计学导论、概率论、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常微分方程、多元统计分析、抽样调查、复变函数、实变函数、应用随机过程、试验设计、时间序列分析、统计软件包与计算、应用回归分析、统计预测与决策。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广泛,一是进行一般性统计工作;二是做经济咨询师,考取精算师,可以进行保险分析、市场分析、证券投资分析等工作;三是从事市场调查与分析,在金融、海关、统计部门,大型企业、科研单位从事数据或信息的统计分析、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现代管理工作;四是进行进一步的深造学习。
学制及授予学位::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鞍山师范学院
历史沿革:我校于2005年9月开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并招生,2007年11月通过辽宁省教育厅试办专业评估,2009年5月通过辽宁省人民政府学位办公室学士学位授权评估。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立足鞍山及周边地区,面向辽宁,服务全国,遵循面向市场、面向实际应用、面向未来的专业发展理念。本专业构建了“多元一体”(“多元是指多种能力,即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一体是指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高尚健全的人格、一定的国际视野、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宽厚的专业基础和综合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领导潜质,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方法与技术、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实践和研究能力,能够在国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组织从事信息系统建设与信息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9人,其中副教授5人,讲师3人,助教1人,100%硕士学位;教师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人次,主持科研课题5人次;主持省级以上教改项目3项,省级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项;出版教材或专著11部,发表省级以上论文30余篇。
专业优势:同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合作开展课程合作与联合培养,连续5年就业率达95%以上。
专业特色::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创新思维,注重职业素质培养。80%以上的学生获得从业资格证书,学生参加大学生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或大学生科研立项等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创新实践学分获取率高。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鞍山师范学院
专业历史: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2004年开始招生,已经培养10届毕业生。
专业培养目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学习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三大知识板块。多学科的交叉使得学生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严格的电子信息科学实验和研究训练,使得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该专业学生具有理论基础好、实践能力强的特点。信息产业近年来飞速发展,对信息类人才需求较大,使得该专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师资队伍和优势: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现有专任教师8人,全部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已获博士学位的教师2人,在读博士2人,学历层次总体较高。师资队伍的专业背景、学历、年龄、职称等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能够很好开展教学、科研、教育等各方面工作。本专业教学科研条件较好,实验室面积3000余平方米,设有电工、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高频电路、通信原理、EDA、单片机、DSP、传感器、PLC等多个专业实验室,功能齐全、仪器设备先进,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保障。本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各级精品课建设及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电路原理》等2门课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LC应用技术》等多项院级教改项目及课建项目已通过验收。
专业特色::本专业教师在完学工作之余,积极开展科研工作。近几年来,共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辽宁省自然基金项目各一项,主持辽宁省教育改革项目一项并已经顺利结项。主持市级科研项目一项,在各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共3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及EI收录。
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及未来的发展需要,本专业把以下几个方面作为重点发展的研究方向:(1)单片机应用及智能化仪表设计及应用;(2)应用电子产品的设计;(3)智能机器人的开发与设计;(4)PLC控制系统及其应用;
我们还将进一步深化改革,立足应用型专业转型,积极参加辽宁省高校和企业的校企联盟项目,积极与国内著名企业合作办学,确保本专业的教学质量及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在创办有特点的非师范专业的基础上,努力把相关的科研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的多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