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北方工业大学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
|---|---|---|
| 软科(综合) | 177 | - |
| 校友会(综合) | 287 | 366 |
| 武书连 | 318 | 596 |
| 软科(体育) | - | 8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5 | 20111 | 400 | 物/地/史(3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9 | 21115 | 400 | 物/化/生(3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9 | 21115 | 400 | 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8 | 21295 | 400 | 地/史/生(3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2 | 22269 | 400 | 化学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0 | 22579 | 400 | 物理必选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478 | 27626 | 400 | 物理必选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7 | 23094 | 400 | 历史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91 | 25630 | 400 | 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0 | 27338 | 400 | 物理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35 | 0 | 120 | 不限 |
学校创立于1946年,前身是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85年更为现名,1998年划转北京市管理。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艺七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工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在76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工业报国、工业兴国、工业强国”精神,投身于新中国从传统工业到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已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培养高级创新人才和先进技术研发的中坚力量。步入新时代,学校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主动对接国家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开启全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新征程。
学校现有5个基本伙食堂、2个风味食堂和3个餐厅,食堂就餐总面积为一万两千余平米、就餐总座位数四千多个,可以满足学生的各类饮食需求。食堂管理规范,部分食堂采用智盘餐饮快速结算系统,实现了餐饮服务自助化,减少用餐等候时间。学校食堂坚持以安全卫生、营养实惠,美味可口为原则,倡导低盐少油、合理膳食,为广大师生提供安全、卫生、健康的饮食服务。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由全总和教育部共建。学校前身是1946年4月从华北联合大学分离建校的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学校,与中国人民大学同根同源。1949年初,学校迁至天津,更名为华北职工干部学校。1949年9月,根据刘少奇同志的指示,更名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1984年,更名为中国工运学院,面向全国工会系统和社会开展成人学历教育。2003年,改制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2年,开展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2017年7月,《中华全国总工会 教育部关于共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意见》正式印发。2018年,开始在香港地区招收研究生。2021年11月,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公共管理3个专业研究生招生、培养与学位授予工作。2022年1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关于支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建设特色一流大学的意见》,更加坚定了全校师生建设特色一流大学的信心,学校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
为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和完成大学学业,我校建立了完善的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设立了专门的助学办公室,采取多种奖优助困的措施,通过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生补助、学费减免(简称“奖、助、贷、勤、补、减”)等方式,帮助解决学生经济上的暂时困难。
◆“绿色通道” 铺平入学之路
“绿色通道”是在迎新现场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开通的“先注册、后缴费”的入学通道,办理方式轻松、便捷。因家庭困难、自然灾害等原因暂时无力缴纳学费、住宿费的学生,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办理暂缓交款手续,直接注册入学。
“绿色通道”的路径为:
a.到所在学院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
b.到学生处“绿色通道”迎新接待点,办理学费缓缴、住宿费及其他杂费登记手续;
c.凭学费缓缴审批单及杂费登记单到财务处、教务处、后勤管理处办理注册、入住手续。
◆助学贷款 缓解学费之困
为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之忧,国家现已开展两项助学贷款业务,一是考生本地申请的生源地信用贷款,二是入学后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
生源地贷款具有贷款方便、审批快速、还款期长等特点,有贷款需要的学生可以向当地国家开发银行申请,具体申请程序可以网上查询或向所在高中咨询。新录取本科、高职学生都可以在高考本地申请生源地信用贷款。新生申请生源地贷款成功后,可持贷款审批合同到校领取800元的困难补贴。
根据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我校与中国银行开展合作,为我校经济困难学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申请助学贷款前期需要准备的材料有:1.本人及父母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2.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印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原件。
◆奖助学金 奖优助困之策
除国家助学贷款外,我校还设立了多种形式的奖、助学金,用于资助学习成绩优秀、积极上进的经济困难学生,以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我校奖助学金主要有五种:
★国家奖学金:主要奖励学习成绩优异,综合素质、创新能力方面特别突出的优秀学生,奖学金金额为每人每年8000元,获奖比例约占参评人数的5‰。
★国家励志奖学金:主要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学金金额为每人每年5000元,获奖比例约占总人数的3%。
★国家助学金:主要用于资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助学金金额为每人每年3000元,获资助比例约占总人数的20%(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80%)。
★全总奖学金:主要用于奖励学习优秀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励范围涵盖大一入学新生,获奖比例约占总人数的3%。
★学校奖学金:为倡导优良学风,学校设立一二三等奖学金,奖励学习优秀的学生,覆盖面达20%左右;另外设有德育标兵、学习进步、文体优胜、创新先锋等单项奖。
奖学金申请步骤:在综合素质测评基础上,由学生向所在学院提出奖学金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评定结果汇总至学生处核定、审批、发放。
◆勤工助学 自我锻炼之选
学校优先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让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参加一些有组织的劳动和社会服务,并给予一定的勤工助学补贴。我校助学办公室下设有学生自治的社团——勤工助学协会,为申请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提供服务。我校勤工助学岗位分为校内岗位和校外岗位两种,校内岗位有助教、助管和助工三种,校外岗位一般为临时兼职。
学生处将在每学期开学两周内,在勤工助学网上发布勤工助学岗位的通知,学生们可以通过学工系统勤工助学模块申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等待安排岗位。
◆困难补助 解决生活之需
学校设有专项困难生资助基金,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发放“特困生补助”。每学年开学初,学生处助学办公室组织各学院调查、了解在校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并根据情况确定“特困生补助”发放对象,补助发放比例为所在学院总人数的10%左右,补助金额为每月100元左右。学校还专门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困难补贴和求职交通补贴,补贴金额分别为每人500元和200元,约占毕业生人数的2%和20%。
◆学费减免 解除特困之忧
学校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实行学费减免政策,每年4月由特困学生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学生处审核后可获得学费减免资格。学费减免分为两个等级,一等减免学费总额的100%,二等减免学费总额的50%,减免人数约占总人数的2.5%。
◆咨询热线 困难帮助之友
为了方便学生更好地了解我校的资助政策,我们特别开通了助学政策咨询热线,接受有关资助政策方面的电话咨询。同时也欢迎登陆学生处网站或勤工助学网了解查询相关政策文件。
咨询热线电话:010-88562184
学生处网站:http://news.culr.edu.cn/xgb
勤工助学网:http://news.culr.edu.cn/qgzx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