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东软/ 全称:
成都东软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由东软投资举办的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艺术学、文学、医学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兼顾留学生教育和专科教育,并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学校位于成都市郊的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风景区,校园独具川西园林特色,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读书求学的好地方。目前,在校生16000余名,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在国家创新创业战略背景下,面对“互联网+”时代对创新人才的巨大需求,学校依托东软IT产业优势以及成都软件产业的环境优势,秉承“教育创造学生价值”的理念,明确了服务IT行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办学定位,已发展成为产教深度融合的特色高校。学校与东软集团、华为、百度、腾讯、京东、阿里巴巴、微软、英特尔、IBM、SAP、惠普、思科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教育合作关系,运用产业和行业发展中的“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新工具、新应用”持续更新教育教学,有50%的专任教师具有产业经验,同时与多所境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学校坚持OBE-TOPCARES方法学,紧紧围绕“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国际合作”三个关键词,深入推进混合式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学校有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四川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3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四川省“民办高校重点特色专业质量提升计划”专业4个,四川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6个,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四川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四川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课程9门,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四川省创新创业示范课程1门,四川省线下一流课程4门,四川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5门,四川省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1门。
创新的教育模式
以TOPCARES教育方法学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借鉴国际工程教育发展的改革成果,依据IT人才能力要求,创造性地构建了综合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八大能力体系(技术知识与推理、开放式思维与创新、个人职业能力、沟通表达与团队工作、态度与习惯、责任感、价值观、应用创造社会价值),形成了以OBE为导向的TOPCARES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实践教学
学校强调“知识的运用比知识的拥有更重要”,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安排上,实施“1321”学期设置:1个学年3个学期,其中2个基于案例和项目的理论学期,1个集中训练的实践学期。学校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校期间既能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能力将拥有的知识不断创新和迅速应用到实践中去。
强化外语应用能力
学校注重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常年聘请十余名外籍专家和教师从事英语、日语课程的设计、开发与教学。“立体化”和“行业化”特色的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在英语学习上有实质性的收获,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构建了“六有八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环节和因素实施监控,实现了教学质量保障有目标、有标准、有监控、有评价、有反馈、有改进。
三校三地交换学习
东软教育在国内有三所本科高校,各有特色,分别位于四川成都、辽宁大连和广东佛山。成都东软学院的学子可以在就读期间自愿选择前往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或者广东东软学院相关专业交换学习一年,以获取第二校园学习经历,感受区域文化,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促进自身多元化发展,了解区域产业发展状况,提高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
良好的教育环境条件
数字化校园
校园内遍布31000余个信息节点,网络覆盖全部教学区、宿舍区,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获得需要的信息。
学校中心机房互联网接入带宽为40G,充分保证学生上网的需求,采用全千兆综合布线,100余台高端服务器搭建应用服务平台,超大存储阵列容纳海量信息,为学校IT教学、科研与在线实验平台提供坚实保障。
所有教室均为全空调、多媒体一体化教室,配置多媒体投影设备、扩音设备和教师工作用机,学生可以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完成相关的验证性实验和部分综合性实验。
师资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职称学历高、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中90%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历。10余名外籍专家和教师参与英语、日语和专业课的教学。学校十分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从东软集团、思科、SAP等知名企业聘请60余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授课能力的教师到学校授课,同时定期选派在校教师到东软集团的相关企业参与开发。
实验资源
学校建设了虚实结合的实验实训教学环境,现有77个实体实验室和4A柔性学习实践教学云资源,服务于全校42个本专科专业。全校建设有计算机类实验实训中心、信息技术与商务管理实验实训中心、数字艺术实验实训中心和计算机基础实验实训中心四个实验实训中心。依托学校4A柔性学习环境与“笔记本大学”特点,教师可以在任何一间多媒体教室访问云资源,将教室变成实验室,开展实践教学,较好地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学校与东软集团、东软睿道、东软思芮、索尼(中国)、中国移动、ARM、苏宁集团、亚马逊、NetEye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教育合作关系,共同建设了14家联合实验室。
学校实验室均为开放实验室,在完成实验教学后,面向各专业学生全面开放,为师生从事科学研究、真实项目开发、学科竞赛、毕业设计等活动创造条件。
图书馆
图书馆拥有馆藏纸质图书99万余册,藏书体系以计算机、信息管理、动漫、艺术、外语、医学医疗等为重点并覆盖经济学、心理学等其它学科门类,实行藏、借、阅、查、咨、习一体化的全网络、全开架服务模式。图书馆还拥有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馆藏电子图书130万余册(含电子期刊)。与学校所有学科专业相关的多个电子图书数据库,每年不断更新,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资源支持和保障。
学生可在校园内随时以有线、无线方式接入学校数字图书馆,根据自己的需要与爱好进行电子图书的选择与阅读,亦可方便地对学校图书馆藏书进行查询、续借等操作。
根据考生就读专业的不同,学费为:10500-16000元/年.生。
各省(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加分或降分投档政策都予以承认。
报考我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考生,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及要求:
1.符合2022年教育部及生源省份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条件,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且高中阶段(高中入学当年9月1日至报名截止日前)在省级(含)以上比赛中获得集体项目前六名的主力队员或个人项目前三名者。
(2)具有高级中等教育毕业同等学力,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者或近三年(2019年1月1日至报名截止日前)在全国或国际集体项目比赛中获得前八名的主力队员。凡以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必须提供与高级中等教育相当的学习证明和成绩单,并由省级教育部门协助对其资格进行认定,未经资格认定的同等学力考生不得报考。
2.参加高水平运动队测试的考生须参加其生源省份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组织的高考报名并获取高考报名号。如考生所在生源省份组织高水平运动员统一测试,则考生必须参加并测试合格。
3.报名截止日前取得我校招生项目的运动员等级证书(同时名次须符合教育部和我校要求),并在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运动员技术等级综合管理系统”中公示的考生,方可申请报考我校。考生所持本人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中的运动项目应与报考的项目一致(原则上运动小项也应对应一致,田径项目须严格对应,游泳项目小项按照泳姿(自由泳、仰泳、蛙泳、蝶泳)或混合泳对应,篮球必须为5人制,足球必须为11人制,否则视为报名项目证书无效)。
4.符合教育部规定的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其他报考条件。
特别说明:
1.“省级(含)以上比赛”是指教育部(教委)、体育总局(体育局)、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主办的中学生体育比赛。
2.足球、篮球、游泳、田径项目考生不接受在中国足球协会、中国篮球协会、中国游泳协会、中国田径协会注册过的运动员报名。
3.田径项目仅招收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3000米(女)、5000米(男)、100米栏(女)、110米栏(男)、400米栏、跳远、三级跳远、跳高、铅球。
4.符合我校高水平运动队报名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者或近三年在全国或国际集体项目比赛中获得前八名的主力队员,可申请单招或统招(二本线),但不能两者同时申请。
根据教育部规定,我校对合格考生执行以下降分标准和录取办法:
1.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及以上考生可选择参加“文化单独考试”,应于2022年3月1日至3月10日在“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或“体教联盟”手机APP上进行考试报名。具体相关事宜及安排请与当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咨询。我校将根据考生考试成绩划定文化分数线,文化成绩合格的我校候选考生将终确定为我校高水运动员资格考生,学校将按照相关规定报省级招办审核录取。
2.对具有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含二级)证书,部分运动成绩特别突出,确有培养前途的考生,高考文化成绩达到生源省份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线的65%予以录取。
3.对具有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含二级)证书,专业水平测试成绩优秀,具有一定培养前途的考生,高考文化成绩达到生源省份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线予以录取。
4.我校将根据考生成绩及志愿综合考虑安排专业。考生可报考“体育教育、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法学、社会工作、财务管理”中任一个专业。招生制度改革省份考生报考专业按照考试院公布的选考科目执行。
备注: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省份和高考改革试点省份以当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政策为准;若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没有划定参考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将根据教育部和各省有关规定划定文化控制线。

成都东软学院专业组(01),2022年面向北京招生专业是英语、财务管理、电子商务,面向江苏招生专业是英语、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2021年面向北京招生专业是英语、电子商务,面向江苏招生专业是英语、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电

成都东软学院专业组(02),2022年面向北京招生专业是计算机类、软件工程。2021年面向北京招生专业是计算机类、软件工程,面向江苏招生专业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大数据与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应用英语,面向海南招生专业是英语、财务管理、电子商务

成都纺专/全称: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成都纺专全称: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成都纺专是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的简称。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220名校友会(高职一类)141名高职排名学校简介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是四川省政府举办、直

电子科大成都学院/全称: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电子科大成都学院全称: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电子科大成都学院是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的简称。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97名软科(独立)21名校友会(民办一类)学校简介电子科技大学成都

成都航院/全称: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航院全称: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航院是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简称。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76名校友会(高职一类)65名高职排名学校简介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ChengduAer

成都工职院/全称: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工职院全称: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工职院是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简称。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98名校友会(高职一类)515名高职排名学校简介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肇始于1951

成都师院/全称:成都师范学院成都师院全称:成都师范学院,成都师院是成都师范学院的简称。成都师范学院417名软科(综合)377名校友会(综合)623名武书连学校简介成都师范学院是四川省省属本科师范学院,是教育部教师队伍

川外成都学院/全称: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川外成都学院全称: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川外成都学院是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的简称。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44名软科(独立)43名校友会(民办三类)学校简介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

成都文理/全称:成都文理学院成都文理全称:成都文理学院,成都文理是成都文理学院的简称。成都文理学院79名软科(民办)66名校友会(民办二类)学校简介成都文理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9

成都东软/全称:成都东软学院成都东软全称:成都东软学院,成都东软是成都东软学院的简称。成都东软学院66名软科(民办)106名校友会(民办一类)学校简介成都东软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由东软投资举办的一所以工学为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