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在核技术、反应堆、核电站、辐射防护及相关专业领域从事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教学、管理等的专门人才。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和核技术、核电站工程等的专门理论,具有较深入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实验技能,掌握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体系,掌握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包括工程制图、机械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等。要求了解本专业各方向的理论前沿、研究动态、应用前景以及相关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能够适应核技术、核工程、辐射防护等学科的发展。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理论物理、数学物理方法、原子核物理学、核电子学、辐射探测与测量、辐射剂量与防护、加速器原理及技术、反应堆物理与工程、核电站工程导论、核分析技术、同位素技术及应用、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科研训练、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电子技术实验、核电子学实验、辐射探测实验、核技术应用实验、反应堆实验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核工业系统企事业单位、核电站、环境、医疗、卫生、国防、工业、农业等部门,同时面向研究院所、高等院校等,主要从事应用或基础研究、教学与运营管理等以及进一步攻读核工程与核技术方面研究生。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戏剧影视艺术理论知识、深厚的文学功底、扎实的写作能力和思想深度的创意策划人才、编剧创作人才,具备从事戏剧影视创作、评论、编辑与创意策划(营销)等多种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写作、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影视艺术概论、文学概论、戏剧艺术概论、经典影片鉴析、影视剧策划与创作、影视与艺术人类学、编剧艺术理论、戏剧影视专业创作、西方影视理论及流派、影视美学、影视摄像与编辑、影视名导演研究等。
就业方向:能在电影制片厂、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站、文艺院团(剧团)从事专业写作、文学创作与戏剧影视剧本创作、评论、编辑等工作;也能在党政部门、大型企业或文化传播公司等单位从事创意策划(营销)或文秘宣传工作。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专业代码:080414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概论、近代物理概论(量子物理、统计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应用电化学、薄膜物理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研究方法与现代测试技术、新能源材料设计与制备、新能源转换与控制技术、储能材料与技术、半导体硅材料基础、硅材料检测技术、化学电源设计、化学电源工艺学、半导体照明原理与技术、薄膜技术与材料、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工艺、太阳能发电技术与系统设计等。
相近专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冶金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复合材料与工程 焊接技术与工程 生物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材料、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学科基础,系统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造工艺、测试技术与质量评价、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等方面的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研究和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的初步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电子等学科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知识;2.较系统地握新能源材料、器件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具有研究和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的初步能力;3.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备、加工与改性、性能检测和产品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选择和设计新能源材料与新能源器件加工工艺、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的初步能力;4.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本专业必须的制图、设计、计算、测试、调研、文献查阅、实验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5.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读、写的初步能力,达到国家、学校规定的英语水平考试;6.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和技能;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勇于进行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探索、开发和应用;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扎实的现代生命科学和医学的理论基础、较强 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大的发展潜能及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能在高等医学教育教学和 现代医药卫生领域从事基础医学教育教学和生物医学研究的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有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医学科学和 生物医学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医学基础各学科的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医学基础学科 教学实践和从事生物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础医学及相关生命科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基本掌握基础医学和相关生命科学学科的实验技能,具备基础医学的科研思维和研究方 法以及医学基础学科的教育教学方法;
3.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较强的 自我发展潜能,创新性思维和实践的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4.具有一定的承担医学基础学科教学实践的能力,从事生物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一 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5.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和较广博的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基础,了解生物医学和相关学 科的新进展和新成果,了解临床医学知识和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和临床思维方法,了解疾病 防治与发展生物医学研究技术的密切关系;
6.了解国家教育教学、卫生、科技、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生物学、临床医学。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生理学、细胞生物 学、医学遗传学、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药理学、病理及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及科研训练、基础实验、临床实践、毕业实习及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形态学实验、机能学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免 疫学实验、病原生物学实验、医学遗传学实验、实验动物学等。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1002 临床医学类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良好的创新意识,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能从事基础数学、应用数学理论研究,使用计算机并运用现代数学手段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良好的创新意识的数学人才。实行严格的分流培养方式,对优秀学生可以本-硕-博连读。
主干课程:抽象代数、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代数拓扑初步、微分流形、泛函分析、科学计算。
就业方向:在科研单位、大中专学校和其他单位从事教学研究和教育工作;在生产部门、管理部门和经济部门从事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与科学管理工作;在大型软件公司、通讯电子行业从事软件开发工作;在计算机科学、无线电、经济金融、新兴交叉科学等领域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工作。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初步临床工作能力、 终身学习能力和进一步深造基础,能在各级卫生保健机构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与监督下,从事安全 有效的医疗实践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 论,接受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初步的医疗、健康宣教、自主学习和终身学 习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医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和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与医学实践;
2.掌握基础医学相关知识,即生命各阶段人体的正常结构、功能和心理状态,掌握各种常见 病和多发病(包括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3.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和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4.掌握正常的妊娠和分娩知识、产科常见急症处理方法、产前及产后的保健原则以及计划 生育的医学知识;
5.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和相关科学实验方法,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预防与筛查的 原则,掌握缓解与改善疾患和残障、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
6.掌握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医的辨证论治等原则;
7.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及传播规律,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8.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和临床操作的基本技能,具备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 和处理能力,具备一般急症的诊断、急救及处理能力;
9.掌握临床思维分析方法,能够运用循证医学、预防医学原理指导医学实践;
10.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结合临床实际,独立利用图书馆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 学问题和获取信息,能够用一门外语阅读医学文献;
11.具有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有与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交 流沟通的能力,能够对病人和公众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12.熟悉医疗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理解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政策;
13.了解医疗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前沿进展;
14.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 产科学、儿科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临床见习、临床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化学实验、生物物理实验、机能实验等。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1003 口腔医学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掌握 口腔医学基本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能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预防工 作的口腔医学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诊断、治疗、预防口腔 及颌面部疾病方面的训练,掌握诊断、治疗和预防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2.掌握口腔医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医疗技能;
3.具备口腔及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诊病例的初步处理能力;
4.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口腔医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核心课程: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口腔解剖生理 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材料学、口腔预防医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黏膜病学、儿童 口腔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见习、生产见习(不少于1周),临床医学实习(不少于12 周),口腔医学专业临床实习(毕业论文)(不少于45周),其他实践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机能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基础实验、病原生物学实验、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口腔微生物学实验、口腔材料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 实验、牙周病学实验、口腔颌面外科学实验、口腔修复学实验、口腔正畸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初步临床工作能力、 终身学习能力和进一步深造基础,能在各级卫生保健机构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与监督下,从事安全 有效的医疗实践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 论,接受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初步的医疗、健康宣教、自主学习和终身学 习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医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和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与医学实践;
2.掌握基础医学相关知识,即生命各阶段人体的正常结构、功能和心理状态,掌握各种常见 病和多发病(包括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3.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和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4.掌握正常的妊娠和分娩知识、产科常见急症处理方法、产前及产后的保健原则以及计划 生育的医学知识;
5.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和相关科学实验方法,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预防与筛查的 原则,掌握缓解与改善疾患和残障、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
6.掌握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医的辨证论治等原则;
7.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及传播规律,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8.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和临床操作的基本技能,具备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 和处理能力,具备一般急症的诊断、急救及处理能力;
9.掌握临床思维分析方法,能够运用循证医学、预防医学原理指导医学实践;
10.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结合临床实际,独立利用图书馆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 学问题和获取信息,能够用一门外语阅读医学文献;
11.具有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有与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交 流沟通的能力,能够对病人和公众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12.熟悉医疗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理解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政策;
13.了解医疗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前沿进展;
14.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 产科学、儿科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临床见习、临床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化学实验、生物物理实验、机能实验等。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1003 口腔医学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 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 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 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 及相关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 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汉语言文字以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 文学(含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 语、现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国家机关、新闻出 版、文教事业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或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历史学科复合型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 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专业工作和历史学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有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 了解;
2.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与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4.熟悉古文字学、史料学、历史地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及教育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教育 学、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历史学基本理论;
5.了解国内外历史学研究与教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史、世界史。
核心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概论、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外国历史要籍介绍及 选读、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专业考察、教学实习、读书报告、学术前沿讲座、 大学生科研立项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培养目标:通过科研训练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化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培养的人才不仅人文底蕴深厚、化学及相关基础扎实,而且具有较强英语、计算机以及科技文献检索等应用能力,视野开阔,具有成大师、做大事、创大业的基础和潜力的化学领域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外语、高等数学、电子技术基础、普通物理及实验、无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仪器分析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物理化学及实验、结构化学及实验、化工制图、专业英语、现代化学专题讲座、合成化学、化学设计实验等必修课和文献检索、配位化学、无机物合成与分离、光分析化学、电分析化学、分析化学计量学、化学分离及色谱法、近代仪器分析、实验有机合成、有机反应机理、有机分析及实验、有机波谱分析、化学热力学、催化动力学、统计热力学、中级物理化学实验、计算化学、应用电化学、高分子化学及实验、高分子物理及实验等专业方向选修课以及化学前沿、绿色化学、材料化学、生命化学、信息化学等二十多门公共选修课。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宜到化工、航空航天、军工国防、材料、石化、煤炭、能源、核工业、印染、精细化学品、环境保护与治理、医药、食品、质检、地质、电子、学校、科研院所以及政府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管理、技术咨询、产品营销以及科技开发等工作。主要去向是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 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 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 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 及相关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 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汉语言文字以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 文学(含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 语、现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掌握 口腔医学基本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能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预防工 作的口腔医学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诊断、治疗、预防口腔 及颌面部疾病方面的训练,掌握诊断、治疗和预防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2.掌握口腔医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医疗技能;
3.具备口腔及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诊病例的初步处理能力;
4.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口腔医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核心课程: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口腔解剖生理 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材料学、口腔预防医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黏膜病学、儿童 口腔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见习、生产见习(不少于1周),临床医学实习(不少于12 周),口腔医学专业临床实习(毕业论文)(不少于45周),其他实践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机能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基础实验、病原生物学实验、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口腔微生物学实验、口腔材料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 实验、牙周病学实验、口腔颌面外科学实验、口腔修复学实验、口腔正畸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 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 和教学工作,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 位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接受数学建模、计 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在数学理论和应用两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科学 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 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接受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
2.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进行数学教学的能力;
3.了解数学科学发展的历史概况以及当代数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
4.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软件及数学软件),具有编写简单程序的能力;
5.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 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6.师范类毕业生还应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了解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初步运用教育学、 心理学以及数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主干学科:数学。
核心知识领域:几何、分析、代数、微分方程、概率统计、数学建模、数值计算。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数学分析I-Ⅲ(288学时)、高等代数I-Ⅱ(192学时)、解析几何(80学时)、初等 数论(32学时)、近世代数基础(32学时)、常微分方程(64学时)、拓扑学(48学时)、理论力学 (48学时)、大学物理(64学时)、实变函数(64学时)、复变函数论(64学时)、数理统计(64学 时)、泛函分析(64学时)、偏微分方程(64学时)、科学计算(64学时)、随机过程(64学时)。
示例二:数学分析I-Ⅲ(378学时,含习题课)、高等代数I-Ⅱ(198学时)、解析几何(72学 时)、常微分方程(72学时)、复变函数I(72学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I-Ⅱ(144学时)、微分几 何(72学时)、抽象代数(72学时)、实变函数I(72学时)、泛函分析(双语)(72学时)、数学模型 与数学软件(72学时)、数值分析(72学时)、普通物理学I-Ⅱ(180学时,含实验)、计算机基础 (72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108学时,含实验)。
示例三:数学分析I-Ⅲ(324学时)、高等代数I-Ⅱ(198学时)解析几何(72学时)、C语 言(90学时)、普通物理(108学时)、概率与统计(90学时)、数学软件(54学时)、数学建模(72学 时)、近世代数(54学时)、常微分方程(54学时)点集拓扑(72学时)、实变函数(72学时)、中学 数学教材教法(54学时)、微分几何(54学时)、复变函数(54学时)、初等数论(36学时)、泛函分 析(5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术与科技活动、课程设计及实验、毕业实习及社会调查(实践)、毕 业论文(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 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及其他工作 的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 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较系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综合运用化 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研究、教学和开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2.系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的知识体系、学科前沿、发展趋 势和应用前景;
3.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生命、环境、材料、能源等相 关领域的基础知识;
4.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具有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5.能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从事化学研究、教学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学习、交流、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适应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7.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化学。
核心知识领域:物质的结构层次、形态与构效关系,化学键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化学反应的 方向、限度、速率和机理,无机和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分离、分析与表征、反应与转化、性 质与应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技术,常用仪器与设备的原理与应用,化学信息获取、处理和表 达的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普通化学(64学时)、定量分析(32学时)、有机化学(80学时)、无机化学(64学 时)、结构化学(64学时)、仪器分析(32学时)、高分子化学(32学时)、化工基础(32学时)、物理 化学(96学时)、普通化学实验(80学时)、定量分析实验(64学时)、有机化学实验(112学时)、 无机化学实验(64学时)、仪器分析实验(64学时)、物理化学实验(112学时)、综合化学实验( 64 学时)。
示例二:普通化学原理(51学时)、无机化学(51学时)、分析化学(51学时)、有机化学(102 学时)、物理化学(85学时)、仪器分析(51学时)、结构化学(51学时)、化工基础(51学时)、化学 信息学(34学时)、生物化学(34学时)、高分子化学(51学时)、基础化学实验(I、Ⅱ、Ⅲ、Ⅳ) (340学时)、生物化学实验(34学时)、化工基础实验(34学时)、综合化学实验(102学时)、研究 设计实验(34学时)。
示例三:无机化学(102学时)、分析化学(51学时)、有机化学(102学时)、物理化学(102学 时)、仪器分析(51学时)、材料化学(34学时)、化学工程基础(51学时)、结构化学(51学时)、生 物化学(34学时)、基础化学实验(I、Ⅱ、Ⅲ、Ⅳ、V)(359学时)、基础化学工程实验(60学时)、 化学合成与表征实验(115学时)、综合化学实验(10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化学实验、物理实验、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研究性化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医药事业发展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有现代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能在药物研究与开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等领域从事药物设计、合成、药理毒理研究与评价、药物制剂与剂型设计和制备、药物分析检验、质量鉴定、药房制剂以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药学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掌握宽厚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以及药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药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专业分为药学、药物化学和临床药学3个方向,通过学生自由选择相关课程强化专业学习,突出培养特色。药学本科专业的基本学制为4年,修业年限3至6年,修业完成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本科生在读期间或毕业时都有出国出境学习深造机会。药学院院风严谨,所培养的学生素以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有创新意识、能吃苦耐劳、协作精神好和发展潜力大而著称,并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华西药学院现为本科生开设70余门课程,其中为本院学生开设必修课32门,选修课23门,面向学校其他院系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共21门,面向全校开设文化素质公选课共10门,为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41门课程。
主干课程:包括人格与素养课程群 (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育、中华文化等),表达与理解课程群(如:大学英语、英语写作等),发展基础课程群(如: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物理、医科数学等),专业与服务课程群(如: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药剂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事管理学、生药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有机化学实验、药剂学实验、药物化学实验、药物分析实验、药理学实验、生药学实验、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等),研讨与探究课程群(如:药学概论、药学科研系列讲座、创新教育活动等)。
就业方向:每年有约200名本科生和150名研究生毕业,其中有约40%的本科毕业生选择攻读硕士研究生,有约10%的毕业研究生和本科生选择到国外继续深造,有约60%的本科毕业生和约90%的毕业研究生选择到药物研究机构、医药院校、医院、制药企业、医药公司、药品检验部门、药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药物研发、医药教学、临床用药监督指导、药品生产、药品营销与管理、药物质量检验、药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历年来,我院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平均保持在95%左右,博士和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100%。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历史学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深厚人文底蕴、一流工作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历史学高级专门人才和实用人才。
主干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概论、写作、历史文选、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中外史学名著导读、经济学专题、人类学、社会学。
就业方向:在机关、学校、企事业及新闻、出版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宣传、文秘、教学、科研、采编等工作。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适应新世纪轻化工行业,尤其是制革行业生产与发展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现代制革工程、染整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术,以及相关的科学技术与工程技术,具备从事皮革化学与工程,染整化学与工程,制浆与造纸工程等行业的科学研究、生产技术、生产管理、工艺过程分析与工艺设计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大学数学、近代化学基础、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及物理、纤维化学与物理学、鞣制化学、染整化学、轻化工程设备基础、制革工艺学、纺织品染整工艺、制浆造纸工艺原理、计算机应用基础、多媒体与互联网技术等。
就业方向: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大中型企业、外资公司以及相关的商检、外贸、海关、情报等技术与管理部门或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技术管理、经营管理、商贸、质检等工作。
该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有硕士点三个,博士点二个。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轻化工程(革制品设计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皮革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皮革制品设计创作及艺术学基本素养以及革制品工艺、品质等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高级革制品设计人才。
主干课程:制革化学与工艺学、皮革制品材料学、设计素描、色彩、设计构成、制鞋工艺学、箱包设计学、革制品结构设计、革制品人机工学、计算机革制品辅助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从事革制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加工、工艺技术控制、产品检测及企业管理等工作,能在相应行业的研究机构,企业、商贸、商检、学校等部门就业。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轻化工程(皮革商贸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皮革生产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知识的复合型高级皮革商贸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制革化学与工艺学、国际商贸、国际市场营销、管理学原理、皮革贸易学、皮革品质检验、计算机应用基础、多媒体与互联网技术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从事原皮、皮革及其制品的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管理、调研、宣传策划和市场预测等方面的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进步和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备系统的医学、法医学和法律基本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在公安、检察、司法机关、保险公司、社会鉴定机构等从事法医学鉴定,高等医药院校或相关机构从事法医学研究及相关专业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招生录取参照公安部相关标准执行,主要招男生,男生身高1.7米,女生身高1.6米以上。
主干课程:法学理论、人体解剖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刑事科学技术、法医病理学、法医毒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法医精神病学、法医毒物分析。
就业方向:在公安、检察、司法机关、保险公司、社会鉴定机构等从事法医学鉴定,医院从事医疗管理或其他专业技术,高等医药院校或相关机构从事法医学及相关专业工作。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掌握 口腔医学基本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能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预防工 作的口腔医学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诊断、治疗、预防口腔 及颌面部疾病方面的训练,掌握诊断、治疗和预防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2.掌握口腔医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医疗技能;
3.具备口腔及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诊病例的初步处理能力;
4.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口腔医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核心课程: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口腔解剖生理 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材料学、口腔预防医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黏膜病学、儿童 口腔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见习、生产见习(不少于1周),临床医学实习(不少于12 周),口腔医学专业临床实习(毕业论文)(不少于45周),其他实践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机能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基础实验、病原生物学实验、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口腔微生物学实验、口腔材料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 实验、牙周病学实验、口腔颌面外科学实验、口腔修复学实验、口腔正畸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机械制造领域从事设计 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及自动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 和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设备控制及生产组织管 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数学及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机械工程科学的知识和应用能力;
2.具有制订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具有设计机械系统、部件和工艺的能力;
4.具有对于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初步能力;
5.初步掌握机械工程实践中的各种技术和技能,具有使用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
6.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7.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
8.具有国际视野、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含形体设计原理与方法、机构运动与动力设计原理、 结构与强度设计原理与方法、精度设计原理与方法、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机械制造工程原理 与技术(含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制造技术、现代制造技术)、机械系统中的传动与控制(含机械电 子学、控制理论、传动与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含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技术)、热 流体(含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工程制图(40+32学时)、材料力学(56学时)、理论力学(60学时)、机械原理(56 学时)、机械设计(56学时)、电路理论(4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40学时)、数字电路(32学时)、 微机原理(40学时)、机电传动控制(64学时)、工程材料学(32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40学 时)。
2.示例二:理论力学(64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机械工程制图(48 +64学时)、机械原 理(64学时)、机械设计(64学时)、电工技术基础(64学时)、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工程材料 (32学时)、热工基础(48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64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
3.示例三
(1)工程机械方向:机械制图(32+48学时)、机械原理(48学时)、机械设计(48学时)、发动 机构造与原理(32学时)、液压与液力机械传动(48学时)、工程机械底盘(40学时)、现代工程机 械(48学时)、工程机械设计(32学时)、工程机械运用技术(32学时)。
(2)机电一体化方向:机械制图(32+48学时)、机械原理(48学时)、机械设计(48学时)、控 制工程基础(40学时)、机械电子学(48学时)、机制工艺学(48学时)、机电传动控制(40学时)、 液压传动(40学时)、CAD/CAM(4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科技创 新与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互换性测量技术基础实验、工程测控实 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机械制造基础实验、机电传动与控制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医学信息工程是电子、计算机、通信、智能仪器、传感检测、医学仪器以及生物学、现代医学等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与融合。培养生物医学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存储及研制新型生物医疗电子、信息仪器等方面的专业性、实用性且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实用性人才。
主干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技术、生理解剖、医学信息、医学传感检测、医学仪器、医学信号及图像、生物系统及建模、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控制系统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电子信息和医学信息类的科研院所、医药卫生单位、生物医学电子信息企业等,可从事科研、开发、应用设计制造及设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排名 | 名称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1 | 会计学(ACCA)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0 | 619 | 575 |
2 | 汉语言文学(基地班)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4 | 617 | 677 |
3 | 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1 | 613 | 908 |
4 | 法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1 | 612 | 972 |
5 | 经济学类(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财政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3 | 610 | 1109 |
6 | 国际政治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7 | 609 | 1189 |
7 |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6 | 609 | 1189 |
8 | 历史学(基地班)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6 | 608 | 1266 |
9 | 历史学类(历史学、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0 | 607 | 1359 |
10 | 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7 | 606 | 1441 |
11 | 英语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5 | 605 | 1524 |
12 | 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4 | 605 | 1524 |
13 | 档案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0 | 605 | 1524 |
14 | 信息资源管理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9 | 605 | 1524 |
15 | 日语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7 | 605 | 1524 |
16 | 法语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7 | 605 | 1524 |
17 | 西班牙语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8 | 605 | 1524 |
18 | 美术学(美术类)(理论研究)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0 | 568 | 7931 |
排名 | 名称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1 | 口腔医学(八年)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92 | 686 | 291 |
2 | 口腔医学(一体化)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86 | 676 | 742 |
3 | 临床医学(八年)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86 | 672 | 993 |
4 | 口腔医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76 | 666 | 1475 |
5 | 临床医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71 | 656 | 2600 |
6 | 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经济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60 | 653 | 3034 |
7 | 数学与应用数学(基地班)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62 | 650 | 3497 |
8 | 网络空间安全(法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55 | 649 | 3660 |
9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5 | 645 | 4411 |
10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53 | 644 | 4628 |
11 | 土木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5 | 644 | 4628 |
12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59 | 643 | 4814 |
13 | 生物科学(计算生物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8 | 643 | 4814 |
14 | 法医学(法医学法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7 | 643 | 4814 |
15 | 基础医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51 | 641 | 5236 |
16 | 软件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55 | 641 | 5236 |
17 | 药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2 | 641 | 5236 |
18 | 临床药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55 | 640 | 5455 |
19 | 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8 | 640 | 5455 |
20 | 网络空间安全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51 | 640 | 5455 |
21 | 会计学(ACCA)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54 | 639 | 5700 |
22 | 法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51 | 638 | 5952 |
23 | 西班牙语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8 | 638 | 5952 |
24 | 物理学类(物理学、物理学(基地班))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51 | 638 | 5952 |
25 | 金融学类(金融学、金融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8 | 638 | 5952 |
26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53 | 638 | 5952 |
27 | 生物医学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3 | 638 | 5952 |
28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52 | 638 | 5952 |
29 | 口腔医学技术(口腔数字化技术)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3 | 638 | 5952 |
30 | 预防医学(软件)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4 | 638 | 5952 |
31 | 医学技术类(医学技术智能制造)(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学、康复治疗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2 | 638 | 5952 |
32 | 航空航天类(航空航天工程、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7 | 638 | 5952 |
33 | 法语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2 | 638 | 5952 |
34 | 法医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55 | 637 | 6204 |
35 | 口腔医学技术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9 | 637 | 6204 |
36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态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56 | 637 | 6204 |
37 | 建筑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7 | 637 | 6204 |
38 | 英语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57 | 637 | 6204 |
39 |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54 | 637 | 6204 |
40 |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2 | 637 | 6204 |
41 | 经济学类(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财政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56 | 637 | 6204 |
42 | 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基地班))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5 | 637 | 6204 |
43 | 预防医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5 | 637 | 6204 |
44 | 医学技术类(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学、康复治疗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7 | 637 | 6204 |
45 | 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4 | 637 | 6204 |
46 | 电气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54 | 637 | 6204 |
47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53 | 637 | 6204 |
48 | 环境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7 | 637 | 6204 |
49 | 工科试验班(工科试验班)(化工)(化学工程与工艺(互联化工交叉试验班))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7 | 633 | 7226 |
50 | 工科试验班(工科试验班)(机械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62 | 630 | 8145 |
51 | 工科试验班(工科试验班)(动力安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4 | 626 | 9414 |
52 | 材料类(工科试验班)(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9 | 625 | 9761 |
53 | 工科试验班(工科试验班)(水利、能源动力)(水利科学与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7 | 625 | 9761 |
54 | 工科试验班(工科试验班)(绿色化工生物医药)(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7 | 624 | 10101 |
55 | 工科试验班(工科试验班)(加工工程)(轻化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6 | 621 | 11140 |
56 | 工科试验班(工科试验班)(食品)(生物工程(轻工生物)、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1 | 621 | 11140 |
57 | 护理学(护理学)(护理学管理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3 | 606 | 17463 |
58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2 | 606 | 17463 |
59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9 | 605 | 17983 |
60 | 工业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8 | 604 | 18502 |
61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2 | 604 | 18502 |
62 | 护理学(护理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3 | 596 | 22819 |
2020年四川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自动化、生物科学(计算生物学双学士学位)、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环境工程、临床医学(口腔)、航空航天类包含专业:航空航天工程、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公共
2020年四川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工商管理类(含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土木工程、临床医学(口腔)、核工程与核技术、物理学类(含物理学、物理学(基地班)专业)、航空航天类(含航空航天工程、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
2020年四川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档案学、金融学类(金融学、金融工程)、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基地班))、材料类(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资源管理、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态学)、法学、航空航天类
2020年四川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化学类、计算机类、航空航天类、基础医学(基地班)(五年制)、金融学类、工科试验班(动力装备与安全)、法学、口腔医学(五年制)、经济学类、临床医学(口腔)(八年医)、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国际政治、
2022年成都锦城学院海南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成都锦城学院海南省录取分数线(2022)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排名省控线专业组选科要求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2825
川大锦城专业排名及录取分数线1、理科专业排名及录取分数线排位名称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1审计学本科一批普通类532521829942广告学本科二批普通类4884701369403给排
川大国家特色专业有哲学、经济学、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基地班)、英语、新闻学、历史学(基地班)、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基地班)、化学(基地班)、化学、生物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2022四川大学王牌专业有哲学、经济学、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基地班)、英语、新闻学、历史学(基地班)、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基地班)、化学(基地班)、化学、生物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
2022川大锦城王牌专业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财务管理、环境设计、播音与主持艺术、审计学、国际商务、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建筑工程技术等满意专业介绍。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成都锦城学院层次本科学制四年层次:本
2022川大王牌专业有核工程与核技术、经济学、英语、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基础医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基地班)、哲学、临床医学(五年)、口腔医学(八年)、临床医学(八年)、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化学(基地班)、汉语言文学(基地班)、口腔医学(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