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成都预防医学专业最好的大学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08-19 19:30:00 解决时间:2022-08-18 10:54

满意答案

成都预防医学专业最好的大学:四川大学(本科)、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专科)。
一、成都预防医学专业排名
1、本科
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
2四川大学理科2021预防医学(软件)638
3四川大学理科2021预防医学637
4成都医学院理科2021预防医学551
5成都中医药大学理科2021预防医学548
1、专科
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
2四川护理职业学院理科2021预防医学371
二、四川大学
11
软科(综合)
19
校友会(综合)
9
武书连
406
QS世界
354
US排名
学校简介

岷峨挺秀,锦水含章。巍巍学府,德渥群芳。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69.4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四川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原成都科技大学是新中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华西医科大学源于1910年由西方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西式大学和国内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1994年,原四川大学和原成都科技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1998年更名为四川大学,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两校合并为学校题词并寄予深切厚望。2000年,四川大学与原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四川大学。李岚清同志在考察新四川大学时说:“四川大学是我们改革最早的大学,对我国高校的改革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可以说是高校体制改革的先锋。”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期间,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四川大学视察慰问。2016年,李克强总理来校视察,勉励川大要为全国“双创”带头,多出世界一流学科。

四川大学承文翁之教,聚群贤英才。百余年来,学校先后汇聚了历史学家顾颉刚、文学家李劼人、美学家朱光潜、物理学家吴大猷、植物学家方文培、卫生学家陈志潜、数学家柯召等大师。历史上,吴玉章、张澜曾执掌校务,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共和国主席杨尚昆、文坛巨匠郭沫若、人民作家巴金、一代英烈江竹筠(江姐)等曾在川大求学。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64位是川大校友。

四川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有35个学科型学院(系)及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我校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8个,博士后流动站39个,国家重点学科4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5个,是国家首批工程博士培养单位。

四川大学大师云集,名师荟萃。截至2020年底,学校有专任教师4578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0人(其中双聘院士9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7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64人 ;“973”首席科学家7人(9项);国家级教学名师15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4人(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54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及各类专项项目获得者61人(67项);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2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

四川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和以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核心的川大精神。近年来,学校围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建立了“以院系为管理重心,以教师为办学主体,以学生为育人中心”的管理运行新机制,提出了“精英教育、质量为本、科教结合、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确立了培养“具有崇高理想信念、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持续推进“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成功举办8届“实践及国际课程周”,开展了“大川视界”学生海外访学计划。学校有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示范中心1个,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及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9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9个。2003年以来,学校获批立项2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1个,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31项(其中特等奖1项)、国家级一流课程6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3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9门。2015年以来,学校共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3项,金奖数位居全国第五。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3.7万余人,硕博士研究生2.8万余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近4500人。

四川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学校现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个、工程研究中心7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实验室4个、监管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级科研基地等56个;国家高端智库培育单位1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区域与国别研究培育基地4个。2005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64项。2020年,学校科研经费达30.80亿元。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学校先后编撰出版了《甲骨文字典》《汉语大字典》《全宋文》《中国道教史》《儒藏》等大型文化建设成果。

四川大学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四川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是全国高校中最早设立的6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之一。四川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最早批准的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是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2016年,学校被批准成为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之一、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是教育部推荐入选全国首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的7个部属高校之一,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近年来,学校与国内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多个地市和1万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建了300多个校地企产学研平台。近5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技术开发、转让、许可、服务和咨询项目1.4万余项,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已成为相关行业的主导技术。2009年,学校被批准成为首批13个“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之一。学校设有4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预算管理医院,在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雅安芦山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伤员救治和新冠肺炎医疗救护、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华西医院组建的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四川)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成为全球首支非军方III类国际应急医疗队(Type3 EMT)。华西口腔医院获批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华西第二医院获批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华西远程医学网络成为中国最大规模远程医学教育与分级协同医疗体系,覆盖20个省市区、843家医疗机构,惠及5亿多人口。

四川大学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目前,学校不断深化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开展 “2+2”“3+1”“3+1+1”等模式的联合培养项目,与34个国家和地区的268所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和相关机构建立了四川大学九寨沟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德能源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英联合材料研究所、四川大学—意大利国家研究会国际多功能聚合物和生物材料合作研究中心、川大-牛津华西消化道肿瘤中心联合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欧洲研究中心等20余个国际高端科研合作平台。学校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了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共建了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

四川大学现有纸本文献817万册、中外文文献数据库312个,收藏文物8.5万余件、动植物标本87万余件(份),各类档案约34万卷(其中珍贵历史档案9000余卷)。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学校还建有分析测试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国家外语考试与出国留学人员培训机构以及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等。

锦江黉门,弦歌铿锵。当前,四川大学已经确立了“全面推进学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新的伟大事业”的宏伟目标。展望未来,学校将始终肩负集思想之大成、育国家之栋梁、开学术之先河、促科技之进步、引社会之方向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再谱中国现代大学继承与创造并进、光荣与梦想交织的辉煌篇章!


加分政策

四川大学执行国家规定的加、降分政策,认可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加、降分以后形成的投档成绩,并作为录取和安排专业的成绩依据。


收费项目

    根据国家规定,学生入学须交纳学费和住宿费等费用。按照属地化原则,我校按四川省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收取学杂费。每年公布招生计划的同时公布收费标准。

         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入校前可持有关证明在当地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或在入校后向学生工作部申请办理贷款、学费减免、缓交等手续。


毕业生就业

近五年来,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逐步实现了毕业生就业工作从计划到市场、从指令到指导、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创了新的局面。通过组织年度大型“双选会”、以行业、部门、集团为主体的中型“双选会”、形式灵活的小型“双选会”、网上“双选”活动等,以学校为中心的毕业生就业市场逐渐完善,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了多方面的服务,包括政策法规、就业指导、咨询服务、毕业生资源和单位需求信息、校园招聘信息以及用人单位的信息等。学校以招生就业处牵头,以各学院主管学生的党委副书记和有关政治辅导员为主体,在学校党政领导下,在相关部门支持配合下,组成了强有力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组织体系,并逐渐向“专门化、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学校购买了大量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教材,订购了《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并组织各院系利用各种机会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同时,学校还经常邀请著名企业家、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方面的专家学者到校开设讲座,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技巧、心理等方面的指导。完善了信息指导系统,五年来,学校平均每年向用人单位发出需求信息征集信函10000多封,并派出人员参加各地方、行业的信息发布和交流会30余场,收集信息共10万余条,并编写成《就业通讯》、《毕业生就业指导报》、《四川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汇编》发到毕业生手中,还通过毕业生就业网络向毕业生公布,同时辅之以电话通知、信息海报张贴等方式,保证信息的实效性,为毕业生择业提供了完备的信息指导和服务。招生就业处在工作中强化了服务毕业生、服务用人单位和服务院系的“三服务”意识,做到有问必答、首问负责、限时办事,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最大努力满足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要求。针对毕业生在择业各个阶段遇到的问题,主动为他们想办法解决。特别是在解决毕业生遗留问题中,加大了调整改派的力度,减少了毕业生滞留学校的时间。根据毕业生择业过程中出现延期就业的客观要求,学校及时出台了对未及时就业的毕业生档案暂留学校两年的管理规定,延展了为毕业生服务的时间和范围。为了适应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形势、开拓就业指导的新局面,学校建成开通了“四川大学毕业生就业网”(www.scujob.org),将该网站作为学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发布的主渠道,并在网上宣传政策法规,进行就业指导,开展网上答疑,提供用人单位详细信息,同时,用人单位也可以在网上远程了解学校及毕业生的详细情况。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还可以利用“网上双选”功能,进行洽谈,达成就业录用意向协议。就业网的开通为学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拓展了时间和空间,使就业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四川大学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在90%左右。

四川大学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


招生联系方式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一、电话联系

招生咨询电话:028-86080605、86081605

二、电子邮件

nic8401@scu.edu.cn

三、通信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四川大学招生就业处  610065

 


三、四川护理职业学院
90
校友会(高职三类)
679
高职排名
学校简介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是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全日制公办卫生健康类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院发轫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分院,前身为1988年建立的四川省卫生学校。2014年升格为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立德树人、尚能精技、凸显特色、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深入推进“德能同育、学训交替、医教相融”人才培养模式。以“五爱五尽”家校情怀为引领,以“五大强校”战略为主线,聚焦“双高”计划培育学校建设,聚力提质培优、增值赋能,聚焦“一老一小”特色,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692人,全日制学生11072名,在治理体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办学实力在省内外不断提升,顺利实现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整体实力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不断完善。坚决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依法治校,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为指导,以章程为核心,不断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强化人文关怀,创新提出“五爱五尽”家校情怀(即五爱:爱岗、爱生、爱学、爱家、爱校,五尽: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尽美)和“五大强校”(即改革创新,强校之路;人文精神,强校之魂;人才质量,强校之本;师资队伍,强校之基;科学研究,强校之标。)战略,全面提高治理能力与水平。

学术影响不断提升。学院开设有护理、药学、助产、康复治疗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中药学、医学美容技术、中医养生保健、预防医学、智能医疗装备技术、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13个专业,其中预防医学为国控专业。2021年获批四川省“双高”建设培育学校,护理专业群获批四川省高水平专业群。现为中华护理学会护理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院校教育分会副会长单位,中国健康管理协会护理分会副会长单位,全国卫生职业院校执业资格考试联盟理事长单位,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中药临床药学分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助产人才培养和基层妇幼保健协作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第四届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护理类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高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类专业规划教材第四届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教育部首批老年照护、母婴护理、失智老年人照护等12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十大创新教育基地,四川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四川省卫生健康委老年照护牵头单位等。

师资队伍不断优化。现有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评议委员会委员、中华护理学会护理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抗疫先进个人、四川省先进教师、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三八红旗手”等。获评全国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奖(校长类)、四川省教育厅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先进个人、四川省首批职业教育护理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职业院校护理“双师型”名师工作室等,获全国高等护理院校中青年教师授课比赛二等奖、全国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四川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等省级以上奖项256人次。

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深入推进“德能同育、学训交替、医教相融”人才培养模式,聚焦“一老一小”特色,深化医教协同育人机制;健全专业群建设机制,切实做到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内容对接岗位职业标准;深入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和现代学徒制,开展“三创”教育、推进“三全”育人、深化“三教”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创新和突破。2020年获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4门、四川省护理(老年护理)甲级重点学科、四川省儿童智能康复重点实验室,构建“护心育才”1441心理育人体系、获批四川省第二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心理育人”类精品项目。学院累计培养“抗疫巾帼英雄谱”佘沙、“全国最美乡村医生”马丽等优秀毕业生为代表的卫生健康服务人才3万余名,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培养的学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社会满意度连年提升。学生获全国高职大学生创新教育大赛一等奖、全国护理技能大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大赛铜奖、全国运动舞蹈大赛一等奖、全省护理技能大赛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各类表彰奖励635人次。

基础建设得到全面改善。学院占地面积900亩,有成都、德阳两个校区,于2017年获批总投资1.65亿的四川省医养专业人才培养项目已投入使用,获批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全国首批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建成四川省护理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全国高职院校护理类“双师型”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培训基地、四川省护理和康复生产性实训基地、中德护理人才交流计划赴德护理人员中国培训基地、四川省和德阳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四川生命健康科普基地、四川省职业教育示范性护理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国家级医疗护理员培训基地、教育部首批老年照护、母婴护理等12个“1+X”证书培训试点基地等“一中心、八基地”,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学院实施市校共建,拥有附属医院4所,其中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四川省第三人民医院)为学院直属附属医院,拥有省内外见习实习基地178个,产教融合基地60个,牵头组建“成渝双城经济圈现代护理教育联盟”“四川省医药卫生与健康类‘1+X’证书联盟”。

科学研究成效明显。学院高度重视产教融合与应用型研究,大力推进“三教”改革与医教协同研究与应用。首创高职院校科协,牵头主持各类教学改革与自然科研课题708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项目1项,省部级及以上项目24项,专利获批9项;获研究成果奖28项,其中“四位一体高职护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全国卫生行业指导委员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民族地区高职基层卫生人才1134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获2021年四川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入选教育部2021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编写教材和专著112部,发表论文1035篇。

社会服务成效凸显。深化社会服务与创新,依托专业特色与优势,主动服务地方健康与经济。聚焦“一老一小”特色,大力开展产教研与社会培训,开展教育部“1+X”证书培训、四川省合格村医培训、四川省中高职“双师型”教师培训等高水平培训项目40余项,培训基层卫生健康人才6.7万人;学院连续三年荣获省委省政府扶贫先进单位,院长牵头组建以学校毕业生为主的“川护壤巴拉健康服务志愿队”,服务壤塘县4.7万人,获国家卫健委和全国青年志愿队服务大赛金奖和银奖;基层卫生人才职后教育“高原最美格桑花托起健康扶贫梦”项目分别荣获四川省青年志愿者金奖、第二届全国卫生健康行业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刻,组建“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抗击新冠肺炎爱心志愿服务队”,守护四川24万社区群众生命健康,队长张先庚被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和中华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

新时代、新使命、新挑战、新作为。学院将以“双高计划”建设为抓手,促进学院建设发展整体水平提档升级,更好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努力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先行者、改革者、引领者,为健康中国、健康四川做出更大的积极贡献!

收费项目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学费3700元/年

其余专业:学费4100元/年


困难生资助办法

(一)为保证每一个学生能顺利入学,学院开通了“绿色通道”。

(二)学生可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前到户籍所在地县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手续。(学院户名: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开户行:交通银行成都市龙泉驿支行,账号:511620011018160008857)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相关政策在校期间可申请国家助学金,请仔细阅读《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也可登录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网站查阅http://www.xszz.cee.edu.cn)。

学院学生资助热线电话:02884870857



录取方法
录取批次的安排

专科批次录取


加分政策

我院执行国家加分或降分政策,考生依照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有关加分与降分政策投档录取.


  中专 2022-08-18 10:54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成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最好的大学

    1楼

    成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最好的大学:成都东软学院(本科)、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专科)。成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成都东软学院理科2021医学影像技术4481、专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四川护理职业学

  • 中专学校

    成都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最好的大学

    2楼

    成都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最好的大学:成都医学院(本科)、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专科)。成都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成都医学院理科2021医学检验技术5513成都中医药大学理科2021医学检验技术5481、专科排名

  • 中专学校

    成都医学技术专业最好的大学

    3楼

    成都医学技术专业最好的大学:四川大学(本科)、(专科)。成都医学技术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四川大学理科2021医学技术类(医学技术智能制造)(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学、康复治疗学)6383四川大学理科2

  • 中专学校

    成都中医学专业最好的大学

    4楼

    成都中医学专业最好的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本科)、(专科)。成都中医学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成都中医药大学理科2021中医学6213成都中医药大学理科2021中医学(一体化)6014成都中医药大学文科2021中医学

  • 中专学校

    成都口腔医学专业最好的大学

    5楼

    成都口腔医学专业最好的大学:四川大学(本科)、(专科)。成都口腔医学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四川大学理科2021口腔医学(八年)6863四川大学理科2021口腔医学(一体化)6764四川大学理科2021口腔医学666

  • 中专学校

    成都临床医学专业最好的大学

    6楼

    成都临床医学专业最好的大学:四川大学(本科)、(专科)。成都临床医学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四川大学理科2021临床医学(八年)6723四川大学理科2021临床医学6564成都中医药大学理科2021临床医学5785电

  • 中专学校

    成都动物医学专业最好的大学

    7楼

    成都动物医学专业最好的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本科)、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专科)。成都动物医学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四川农业大学理科2021动物医学5883西南民族大学理科2021动物医学5564西南民族大学理科20

  • 我要读技校

    预防医学专业成都医学院2022年学费(最新学费)

    8楼

    成都医学院/2022年预防医学学费:49201.2022年预防医学学费:4920;2022年预防医学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四川预防医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五年196

  • 中专学校

    预防医学专业成都中医药大学2022年学费(最新学费)

    9楼

    成都中医药大学/2022年预防医学学费:50001.2022年预防医学(专业备注: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专业备注: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学费:5000;2022年预防医学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

  • 中专学校

    成都预防医学专业最好的大学

    10楼

    成都预防医学专业最好的大学:四川大学(本科)、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专科)。成都预防医学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四川大学理科2021预防医学(软件)6383四川大学理科2021预防医学6374成都医学院理科2021预防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