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一类) | - | 250 |
| 校友会(公办二类) | 105 | - |
| 高职排名 | 547 | 649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26 | 188331 | 20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96 | 195289 | 20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73 | 108763 | 20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57 | 117636 | 20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28 | 205256 | 15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52 | 142185 | 150 |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举办,常德市人民政府主管、湖南省教育厅业务管理的一所综合型高等职业院校,2003年4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常德农业学校、常德卫生学校和常德机电工程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院办学最早可追溯到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在长沙建立的湖南农业学堂。学院在2006年“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等级,2011年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第二次评估;2012年成为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014年成为湖南省来华留学生招生单位;2017年成为全国数字校园实验校和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2018成为湖南省第一批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2020年成为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和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是国家首批1+X证书试点院校。
学院实行对贫困生的帮扶制度,贫困生入校后可申请助学贷款,并由学院学生年负责提供勤工俭学岗位。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对象为学院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全日制专科学生,以资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生活费为目的,标准为:一等4000元/年·人,二等3000元/年·人、三等2000元/年·人。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综合性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由江西省教育厅直属管理。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78年的江西省机械职工大学。2004年6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基础上设立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同年11月,省属重点科研院所江西省机械科学研究所成建制并入学校。2020年4月,学校被省教育厅认定为江西省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建有数控技术、汽车维修等2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模具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电子信息技术、模具制造技术、跨专业文科综合实训中心等3个省级专业技能实训中心和涵盖机械加工、智能制造、经济管理等多个专业门类的79个实训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超8600万元,各类藏书77万册。近年来,学校积极发挥校所融合的科研优势,承担国家、部、省各类科研、新产品开发课题200多项,取得国家发明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优秀产品奖33项,获国家专利局授权发明专利33项、实用新型专利108项,实现年均科研成果转化收入400多万元。依托校属科研所,学校设有江西省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总站、江西省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机械行业技术中心、江西省精密挤压模具及加工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行业企业与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科技平台。
资助办法
学院高度重视资助学生工作,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涵盖“奖、贷、助、补、减”在内的多元化奖助学体系。
助学金:主要资助家庭困难、学习优良的学生。
国家助学金:4400元人/学年;3300元人/学年;2200元人/学年;校内助学金:2000元人/学年;1500元人/学年;1000元人/学年;特殊困难补助:2000元人/次。
勤工助学:学校设立多个勤工助学岗位进行校内招聘,按12元/小时发放补助。
生源地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向户籍所在地的教育局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最高可贷8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