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徽马鞍山技师学院
培养目标::熟悉国家建筑法律法规,掌握建筑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施工等综合职业能力,在企业管理一线的中级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建筑工程制图、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法规与案例分析、建筑工程概预算、建筑CAD、建筑测量等。
就业方向::在建筑设计及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从事施工员、造价员、测量员、质检员、安全员等工作。
建筑工程管理-安徽马鞍山技师学院
培养目标::掌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知识,具备建设工程招投标、工程报价、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实践能力,达到建筑工程师理论水平的高等技能型人才。
就业方向::在施工企业、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介部门、监理部门等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及建筑公共设施系统(包括:暖通空调系统、建筑电器系统,室内给排水系统、燃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特殊环境的研究开发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建筑环境学、空气调节、供热工程、通风工程、燃气输配、建筑自动化、建筑给排水、工程概预算等。
就业方向::主要在建筑工程公司、燃气公司、建筑设备制造业、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专业领域的规划、设计、生产、施工、销售等性质的工作。
2009年安徽工业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安徽工业大学
该专业是安徽省特色专业建设点。被列为“安徽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该专业学生先后获得第三届、第四届“挑战杯”合锻集团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特等奖、金奖;全国第十届、十一届“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一等奖、二等奖等殊荣;第六届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铜奖;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三等奖;建环04级本科生李智虎同学获得2008年度“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并入围2009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100强。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技术能力,可以在设计研究院、工程建设公司、设备制造企业、运营公司等单位从事采暖、通风、空调、净化、冷热源、供热、燃气等方面的规划设计、研发制造、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系统保障等技术或管理岗位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暖通空调、冷热源设备、燃气储存与输配、燃气燃烧与应用、建筑环境与能源系统测试技术、建筑设备自动化、工程管理与经济等。
就业方向::建筑设计研究和规划管理部门、工程建设公司、设备制造企业、运营公司等单位从事供热、通风、空调、冷热源、净化、燃气等方面的规划设计、研发制造、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系统保障等技术和管理工作。本专业历年毕业生的签约率为100%。每年有近25%的毕业生被免试推荐或考取硕士研究生。
建筑工程管理:-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建筑工程师理论水平和建设工程招投标、工程报价、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语言、大学英语、建筑制图与识图、房屋建筑学、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建筑法规与案例分析、建筑工程造价、计算机AUTOCAD、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工程造价预算、计算机专业软件应用、国际工程管理等。
实践实训::建筑工程预算课程设计;施工组织课程设计;相关的技能等级证书以及生产现场的项目管理实习等。
就业面向::施工企业、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介部门、监理部门等。
学 制:三年(第二年和第三年在上海宝冶学习,收费标准按照上海市的有关标准执行)
建筑工程管理-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建筑工程师理论水平和建设工程招投标、工程报价、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语言、大学英语、建筑制图与识图、房屋建筑学、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建筑法规与案例分析、建筑工程造价、计算机AUTOCAD、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工程造价预算、计算机专业软件应用、国际工程管理等。
实践实训::建筑工程预算课程设计;施工组织课程设计;相关的技能等级证书以及生产现场的项目管理实习等。
就业面向::施工企业、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介部门、监理部门等。
学 制:三年(第二年和第三年在上海宝冶学习)。
建筑设计-安徽工业大学
就职于建筑设计院、建筑事务所、建筑设计集团等,包括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施工图设计,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
建筑策划-安徽工业大学
就职于房地产公司,通过运用各种信息收集方法与工具,揭示出业主、用户、建筑师和社会大众等的价值体系,调查出场地、气候等对建筑的影响,将这些信息综合起来并且就总结由设计来解决的问题进行陈述,从而为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安徽工业大学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以下简称建环)专业源于解决冶金行业高温钢渣倾倒扬尘控制、高温烟气粉尘净化及其余热回收问题,于1997年在热能工程专业招收暖通空调方向本科生,1999年在省内早招收建环专业本科生;2005年省内早获批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批免试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2010年被评为“安徽省特色专业”;2012年设置建筑节能技术及工程专业;2013年列为“安徽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专业;2013年安徽省本科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决定我校为建环专业主任单位,同年获批“安徽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技术依托单位;2014年获批建筑与土木工程(暖通方向)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6月通过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受教育部委托)的专业评估(认证);同年获批安徽省一流(品牌)专业、安徽省“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
专业秉承学校的“强化实践注重创新、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色发展之路,立足地方、服务行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设计研究、工程建设、设备制造、运营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空调、供暖、通风、净化、冷热源系统、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燃气等方面的方案制定、规划设计、施工安装、研发制造、运行管理及系统保障等技术或管理岗位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经过近20年的探索,不断总结办学经验和教训,逐渐形成了“行业与地域特色、实践教学、创新教育”的特色优势。
专业拥有安徽省绿色建筑评价技术中心,依托建筑工程学院建成建筑节能、能源与环境、通风与空气净化等三个院级研究所,现已形成建筑节能、工业通风除尘、绿色建筑技术等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方向。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9人,教师团队中有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安徽省教学名师1人,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2人,校级教坛新秀2人,教授2人,副教授4人,硕士生导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人,另有3人在读博士;专业教师主要来自香港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另有来自企业、设计院的兼职教师10人,从事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的教学任务。
拥有专业实验室面积800余平米,设备总资产超过700万元,可开设实验项目50余项,能够涵盖专业课程所必须的实验教学;此外,这些实验室还为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提供场所和设备。
在创新创业方面,专业每年获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余项;建环学生先后获得第三届、第四届“挑战杯”合锻集团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特等奖、金奖;全国第十届、十一届“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一等奖、二等奖等殊荣;第六届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铜奖;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银奖;全国制冷与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一等奖;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二等奖、三等奖等。建环04级本科生李智虎同学获得2008年度“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并获2009年度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专业现有在校本科生近400人、硕士研究生50余人。截止2018年7月已有16届本科毕业生(约1100人)和120余名硕士毕业生。为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地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其中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已成为工作单位的技术骨干或管理骨干。超过25%的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继续升造,就业率高达98%以上。
专业答疑: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Q1:本专业的任务是什么?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以建筑为主要对象,在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基础上,采用人工环境与能源利用工程技术去创造适合人类生活与工作的舒适、健康、节能、环保的建筑环境和满足产品生产与科学实验要求的工艺环境,以及特殊应用领域的人工环境(如地下工程环境、国防工程环境、运载工具内部空间环境等)。
本专业培养目标是什么:Q2:?
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设计研究、工程建设、设备制造、运营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空调、供暖、通风、净化、冷热源系统、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燃气等方面的方案制定、规划设计、施工安装、研发制造、运行管理及系统保障等技术或管理岗位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Q3:本专业的知识体系是什么?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应系统掌握的本专业知识体系包括通识性知识、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本专业知识体系包括的主要知识领域为:
(1)热科学原理与方法;
(2)力学原理与方法;
(3)机械原理与方法;
(4)电学与智能化控制;
(5)建筑领域相关基础;
(6)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应用技术;
(7)工程管理与经济;
(8)计算机语言与软件应用。
Q4:本专业主要课程主要有哪些?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基础、建筑工程制图、电工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建筑环境与能源系统测试技术、供暖与空调工程(建筑环境方向)、工业通风除尘(建筑环境方向)、冷热源设备与系统(建筑环境方向)、燃气燃烧与应用(建筑能源方向)、燃气储存与应用(建筑能源方向)、建筑新能源利用(建筑能源方向)、自动控制与建筑设备自动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工程经济。
Q5:本专业就业去向和就业前景?
历届毕业生就业率稳定维持在95%以上,其中超过25%的毕业生通过到国外继续深造、免试推荐、考研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参加就业同学的去向主要为华东地区冶金行业、建筑行业的科研院所、设计院和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暖通空调设计、施工、销售、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等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居住、产品生产等对建筑环境的要求逐步提高,建筑能耗快速增长,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需求也不断增长,本专业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Q6:我们的师资力量如何?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余人,教师团队中有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安徽省教学名师2人,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2人,校级教坛新秀2人,教授3人,副教授7人,硕士生导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5人,专业教师主要来自香港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另有来自企业、设计院的兼职教师10余人。
我们的培养优势在哪里:Q7:?
(1)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专业评估委员会的专业评估认证;
(2)安徽省早招收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
(3)安徽省早获批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安徽省特色专业:(4)、安徽省一流(品牌)专业(立项建设);
(5)安徽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2.0”试点专业;
(6)“安徽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技术依托单位;
(7)安徽省本科高等院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环专业主任单位;
(8)专业在“行业与地域结合、实践教学、创新教育”方面特色明显。